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农家考霸) >

第143章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农家考霸)-第143章

小说: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农家考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代计划书() 
赵九福的职务交接的顺顺利利;萧甯拍了拍他的肩头没有劝告了几句;但是也没有多说什么;他那双严肃的眼中似乎看穿了什么。

    冷淮川倒是客客气气的来送了送赵九福;不过在翰林院待了这么久之后,赵九福可不会再认为这位冷大人是一位好说话的人。

    到了工部那边;吕靖吕尚书果然并未多加为难,秋收刚过,工部这边也忙碌不已;吕靖索性将他扔给了顾庭之来带,显然是知道他与顾家的关系的。

    工部郎中也是有分属的,顾庭之在工部多年;做的一直都是工部营缮清吏司,这个职位掌握的是营建宫殿、陵寝、城廓、祠庙、仓库、廨宇、营房、府第之事,监管匠人、工役;备办物料,辨材分贮;以待兴工。

    一般来说朝廷大兴土木的时候;顾庭之都会经手负责,不过现在朝廷十分安静;既不需要修建行宫;也不需要修建太子府或者皇子府;连公主府的修建也是六年多之前的事情了。

    如今顾庭之最多做的还是修缮一类的维护;或者是普通官员赐宅的修建;所以相对来说并不忙碌;当然油水也多不到哪里去。

    再有一个,顾庭之这个工部郎中不过是正五品,赵九福一进来就是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其实两人的官位相差不大。

    顾庭之看在顾行之的面上,对赵九福不好不坏,至少不会跟他过不去,但要说多么照顾的话也是没有的,不知道他性格就是这般,还是对赵九福并不欢喜。

    不过赵九福也不在意,趁着这几日一边熟悉工部的情况,一边细细的填补自己的规划书,按理来说工部员外郎的位置,除了营缮清吏司和虞衡清吏司是没有其他特定的职位,大皇子将他塞进来的时候,就没有特定的职位。

    但赵九福却是知道,他以后肯定是要去屯田清吏司打交道的,与营缮清吏司的相干反倒是不大,于是来了之后便开始打听那位屯田清吏司工部郎中的喜好习性。

    这位工部郎中与顾庭之平级,据说是个最老实怕事的人,名叫吴成垣,是个五十出头的小老头,平日里只听吕靖的话行事,也不知道是怎么坐到这个位置的。

    赵九福明里暗里的跟这位吴大人打了两次交道,便知道顾庭之的话不假,这位吴大人说三句话里头,便能有一句话是“这件事我得请示一下吕大人”,别管多么鸡毛蒜皮的事情,但凡是有不合规矩的地方,他都得去请示吕靖,也不知道吕大人会不会嫌烦。

    一段时间下来,赵九福倒是明白了,他想要做那件事的话要打通的人不是这位吴大人,而是上头的吕尚书,不过再一想吕尚书算起来是大皇子的舅舅,若是大皇子支持的事情,他想必也不会可以阻拦,或者这就是大皇子专程给他的机会。

    有了这个想法打底,赵九福更加花心思写自己的“策划案”,虽然古代没有策划案一说,但他觉得自己拿着写的明明白白的方案过去找人,肯定比自己天马行空的演讲来的好。

    入秋之后,没等赵九福的方案完全写好,孙耀祖的案子倒是有了结果,果然,皇帝高高提起轻轻放下,那位府尹大人甚至都不是死刑,而是判罚流放三千里。

    除了府尹之外的人也陆陆续续有处罚,严厉一些的革职查办,轻微一些的并未革职,只是挨了板子和罚没了一些银子。

    孙耀祖因为是通判的缘故,有监察之责确实是有失职之嫌,所以最后贬谪为清河县知县,清河县虽说不是新亭府范围的,但距离新亭府不算远,从某种程度来说那地方还算不错。

    惩罚一出来,孙家顿时大大松了口气,虽说孙耀祖在狱中吃了一些苦头,但毕竟并未革除功名,再说县令虽然是正七品的官,从正六品贬谪到正七品以后也再难升迁,但那地方距离孙家的祖籍反倒是更近一些,是祸是福实在难说。

    贬谪一事不能拖延,孙耀祖很快就收拾好行李带着内眷离开,在出发之前倒是专程来了赵家一趟送了重礼表示感谢。

    赵九福心中感慨了一番,此事也就这么过去了,孙家在京城的宅子并未卖出,反倒是留给了孙光宗备考,如今孙光宗寒窗苦读,连赵九福这边都来的少了。

    孙耀祖离开后不久,秋蟹正是膏肥的时候,赵九福的“策划书”总算是写完了,这段时间他花费的心力远远超过在翰林院的时候,有时候回到家中书房一坐就是几个时辰。

    严玉华看的担心却也无可奈何,只得时不时的端着补品给赵九福吃,所以等写完赵九福不但没有瘦看着脸色反倒是红润了一些。

    这一日,赵九福特意起了个大早,锻炼完毕洗漱吃饱,严玉华看着他的状态似乎别有不同,便问道:“夫君,今日可有什么喜事?”

    赵九福哈哈一笑,只是说道:“还不知道是不是,只是这段时间一直准备的事情总算是要有个结果了,待会儿我便去找吕大人。”

    严玉华一听似乎不是什么坏事儿就没有多问,笑着送了他出门。

    赵九福精神抖擞的来到了工部,什么地方都没去,直接就到吕大人的工房里头候着,只等着这位大人一到就把写好的东西呈上去。

    吕大人照旧是那个点来了,看见赵九福丝毫没有惊讶的样子,反倒是说道:“你来了。”

    赵九福暗道八成是大皇子提过自己的事情,倒是也不兜圈子,“属下将自己关于农种农肥一事写成了折子,还请大人过目。”

    吕大人点了点头,当着他的面就打开折子看起来,一开始他还有几分漫不经心的样子,越看到最后越是精神,偶尔抬头打量赵九福的眼中也带着几分锐利。

    一直看到最后,吕靖放下折子,长长叹了一口气问道:“赵大人,此事你可有把握?”

    赵九福没有直接回答,反倒是细细说起陈家村的事情:“微臣家乡陈家村曾用过其中几个法子,不说粮种一事,光是肥料充足的情况下,若不遇大灾土地产粮也能超过往年一些,田地年年都要耕种,农肥难免有跟不上的事情,一旦跟不上,地里头粮食就会减产。”

    吕大人皱了皱眉头,有抓着其中几点问了起来,听得出来他对农事也十分熟悉,一番对答下来,他对赵九福倒是刮目相看起来。

    说实话,一年年的科举进士出来,但实际上对农事有研究的少之又少,这也能理解,即使是农家子出生的,一般人家孩子能考中秀才之后,就绝不会再让他种地了。

    士农工商,别看农只排在士的后头,但实际上论起来的话,农事才是最苦最累的活儿,像赵九福这般中了举人还能下地的少之又少。

    吕靖心中对赵九福的印象更好了一些,想到自己那位大外甥的话,心思微微一动,又问道:“赵大人,你言优选粮种难上加难,为何又自己提出此事?”

    赵九福却说道:“优先粮种确实很难,但万一能成的话却是能让大周百姓世世代代获利的事情,虽然难,但我们却要迎难而上。”

    赵九福一开始打算提出的其实是杂交水稻的概念,但在写的过程中却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一来是杂交水稻的优良性能并不是完全稳定的,基本上每一年都需要更换粮种,否则的话后代的品种可能就会退化,反倒是给百姓们造成损失。

    这要是现代的话不成问题,毕竟粮种的运输十分便利,但这是古代,即使是发展出杂交水稻来,其中粮种的运输,每一年的繁殖都是大问题,在交通和大面积技术繁殖实现之前,把杂交的概念带过来并不一定是好事儿。

    所以最后在写的过程中赵九福删删改改,最后留下的是各种堆肥的办法以及优选粮种的办法,杂交的优势不能拿出来,但选择更好性能的粮种却可以。

    在古代信息不便,没有朝廷的推广的话即使是有好的稻种也很难普及,赵九福要做的就是选择和普及这两步,他看清了时代,更看清了现在能做的事情。

    吕靖深深的看了一眼赵九福,最后直接说道:“既然是赵大人提出来的法子,那就由赵大人主张实施吧,之后我会下令屯田清吏司那边全力配合,你只管去做就是,若能做出一二分的成绩来,到时候陛下想必也会奖赏。”

    赵九福没料到事情这么顺利,一边答应下来,一边反倒是有些不安了。

    吕靖像是看透了他的想法,笑着说了一句:“朝中有赵大人这般的有识之士,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好事,就像是赵大人所言,百姓若是每人种粮能多得一成,大周国库就能丰裕一成,国力也能强盛一成,这般的大好事我自然不会反对。”

    吕靖原本也没打算反对,即使赵九福捣鼓不出什么来,每年屯田清吏司白白花下去的银子难道还少了,赵九福要的不过是田,不过是到处去找粮种的花费,甚至是几个老农,压根不值得什么,他有什么理由反对呢,更别提大皇子似乎十分看好这位大人。

    ※※※※※※※※※※※※※※※※※※※※

    开始走事业线的一天

手把青秧插野田() 
有了吕靖的同意;那位唯上司是从的吴大人自然不会反对;在赵九福提出自己的要求之后几乎是立刻答应下来;配合的程度都让赵九福怀疑自己拿着的不是吕靖的同意;而是皇帝的尚方宝剑了,只是配合是配合;再让这位吴大人做一些什么却难得很。

    不过幸好赵九福也不需要他的配合,事实上这种全新的项目,而且具有超时代的眼光的实验;赵九福恨不得自己当一个一言堂,若是这位保守派的吴大人在一边叽叽歪歪那才麻烦。

    他需要的东西能要到就是好事,比起吴大人的配合来;他更需要的是下头的匠人,下头的农民,这些人才是真正有用的。

    赵九福上辈子从未种过地;对土地的理解完全来自于书本,他倒是有超时代的眼光;但若是只靠一张嘴皮子的话怕也毫无好处。

    不过嘴皮子再加上那些对土地原本就熟悉的人就不一定了;赵九福新官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人到了京城城郊的庄子里头;这是吴大人分配给他的实验地。

    这个庄子距离京城的不算近;大约正是如此才分外的大一些;不过上头的宅子不多;虽说是砖瓦房但看着也简陋的很;可见这地方确确实实是用来种田;而不是平时让贵人们避暑用的,也是,附近连山头都没有一个,也没啥可看的风景。

    赵九福的突然到来让庄子里头的人慌乱了几分,在京城里头他只是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但在这里却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爷,庄头是个五十多岁的老汉,旁人就喊他刘老头,这会儿一溜烟儿的跑过来,连声问道:“赵大人专程过来,可是有什么事情要吩咐?”

    赵九福也不兜圈子,直截了当的说道:“刘老,想必你也收到吴大人的消息了,此后本官要在庄子上做一些实验,今日便特意过来看。”

    刘老头自然是知道的,身为庄头他的消息灵通的很,只是他以为这位赵大人也会跟以前那些人似的,远远的在京城里头发号施令,最多就农忙的时候下来看一看,没料到他今日就过来了,要知道现在地里头可什么都没有了。

    刘老头一时拿不准赵九福是个什么脾性的,便揣测着回答:“不敢当一声刘老,小老头已经得了信儿,只是现在秋收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