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9-重订广温热论-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费氏苏解散x 荆芥 防风 川芎 细木通 苏叶 白芷(各七分) 生葛根 山楂(各八分) 桔梗(六分)
前胡(一钱) 老紫草 连翘心 升麻 炒牛蒡 羌活(各五分) 甘草(二分) 蝉蜕(十二只) 生姜(三片) 水
煎温服。
x按∶x张逊玉种痘新书云∶上二方为初热见点之要药,痘出齐后莫用。
x椒梅丸x 炒川椒(三钱) 乌梅炭 炒川连(各一钱为末) 饴糖丸如黍米大,量儿大小分二三服,服后须臾
得
入虫口。治痘为虫闷,不得发出,最效。次与紫草承气汤下之。
x飞马金丹x(补) 巴豆霜 广木香 赖橘红(各三钱) 五灵脂 广郁金 生打上雄黄 制锦纹(各一两)
飞辰砂(五钱) 明乳香 净没药 山慈菇 百草霜(各二钱) 各秤另研净末分两,再合研一时许令匀,米醋法丸,
金箔为衣,如绿豆大,隔纸晒干,紧贮瓷器,置高燥处。二十岁以上者,每服十二丸,禀强者加三丸,老幼随
减,三两岁者七丸或五丸,七八十岁者九丸,温开水送下,半日或一二时许,非吐必泻,孕妇遇急症,七丸为度。
x按∶x温热伏邪及病霍乱痧胀者,临时每多夹水、夹食、夹饮、蓄血之故,与邪互并,结于胸胁,如食结
胸、水结胸、血结胸,每因伏邪与夹邪互结,痛不可按,或时昏冒,因虽不同,而其结痛拒按,闭塞不容喘息
之状则同。若不细察详问,鲜不认为本病应得之候,不先行探吐去之,则所受之邪,为其羁留伏匿,不得透达,
必致夭殇。宜即与飞马金丹一服,自能随所结之上下,而施其吐下之功,得夹邪一解,正气自伸,按法调治本
症,为较易耳。故此丹治水食痰血寒热诸邪,结于胸膈,高突痛胀,不可抑按,不得呼吸,欲吐不得吐,欲泻
不得泻者。凡外感内伤,飞尸猝中,暴厥自经,跌压诸症,见有此状者,无论大小均可服之。
x枳实导滞汤x 小枳实(钱半) 制川朴(一钱) 酒洗生锦纹(八分) 仙露夏(钱半) 净楂肉(三钱) 青
连翘(钱半) 川
连(四分) 海南子(钱半) 老紫草(三钱) 细木通(八分) 炙草(五分)
x按∶x孙际康曰∶此等症昧者最多,以急于治痘而忽于里滞,不知胃主肌肉,胃不宣化,肌肉无自而松,
即极力凉解,反成冰伏。此方开者开,降者降,不升发而自升发矣。故治有形之物与无形之毒,留滞于中,令
气血不能流通者,极效。
x参 茸升汤x 别直参(五钱) 炙棉 (一两) 鹿茸片(三分) 升麻(一钱) 煎成,冲陈酒一杯。
x按∶x痘之生死,判于浆之有无∶有浆,毒从外散,故生;无浆,毒留内攻,故死。至其脓浆之不成,
其病有二∶一毒瓦斯炽盛则血燥而枯,一元气虚弱则血寒而缩,俱不能运化而成脓,脓不成则浆不行,而五陷之
症作矣。如痘稠密,晕红紫而顶陷下,紫陷也。甚则晕脚干枯,中有黑脐而成黑陷。此毒热炽盛,蔽其气凝其
血而陷也。宜急以聂氏清毒活血汤、伍氏凉血解毒汤二方为主。然当其紫陷时,不过一二剂痘立起,及至黑陷
则受毒已深,虽用此等大剂,亦不过十救一二。又如痘出稠密,色淡白,根无红晕而顶陷者,白陷也。甚则迟
一二日,转为灰陷。此血气虚寒,不能运化毒瓦斯以成浆,故陷也。宜乘白陷之时,大补气血,急以聂氏参归鹿
茸汤、张氏参 茸升汤为主,连进一二剂,犹可望生。又有一种痘,颗粒通红,成血泡而不成浆,此气虚不能
统血,血反上居气位,治宜参 保元汤大补其气,气充则毒化而成浆,血泡失治,则气愈虚而为血陷,
治法亦不外此二方。以上五陷之症辨明,则初起泛浆、长浆、催浆、足浆之法,可类推矣。
x导赤泻心汤x(补) 治热陷心经神昏,及胃热蒸脑,撮空见鬼。小川连(一钱) 青子芩(钱半) 生山栀(钱
半)
知母(钱半) 西洋参(一钱) 辰茯神(二钱) 益元散(三钱) 麦冬(一钱) 先用犀角八分,灯心七分,煎汤
代水。
x加减服蛮煎x(补) 治温热病舌绛神昏最效。
鲜生地(五钱) 鲜金钗(二钱) 原麦冬(一钱) 知母(二钱) 粉丹皮(二钱) 辰茯神(二钱) 细木通
(一钱) 广皮(一钱)
鲜石菖蒲叶(一钱搓热冲) 犀角汁(一瓢) 西黄(一分冲)
x来复丹x(补) 治上盛下虚,暑湿入络,肢厥神迷,便泻溺涩,极效。玄精石 倭硫黄 牙硝(各一两) 赖
橘红 小青皮 五灵脂(各二钱) 醋糊丸,每服二钱或三十丸,空心醋汤下,善能交通阴阳。
x参茸养阳汤x(增) 治遗精足痿,气促自汗。如嫌茸价太贵,易鹿角胶一钱。大山参(一钱) 鹿茸片(二分)
甘杞子(三钱) 归身(二钱) 小茴香(五分) 生雄羊内肾(一对) 盐水炒胡桃肉(一枚)
x按∶x此方柔剂养阳,填精血,补督任,非桂附刚燥气烈劫阴者比。
第二卷
验方妙用
属性:温热病首用辛凉以解,次用苦寒以清里,终用甘寒以救液,此治温热本症国中末之三法也。然有兼症、
夹症、复症、遗症,
及妇人、小儿种种之不同,不得不多备方法以施治,庶免医家道少之患。兹特分列八法,详言以发明之∶
第二卷验方妙用
发表法
属性:凡能发汗、发 、发疹、发斑、发丹、发痧、发 、发痘等方,皆谓之发表法。温热病,首贵透解其伏邪,
而伏邪初发,必有着落,方着落在皮肉肌腠时,非发表则邪无出路,故发表法为治温热病之一大法也。其大
要不专在乎发汗,而在乎开其郁闭,宣其气血。郁闭在表,辛凉芳淡以发之;郁闭在半表半里,苦辛和解以发
之。阳亢者饮水以济其液,阴虚者生津以润其燥,气滞者宣其气机,血凝者通其络瘀;庶几有 者则发 ,
有疹斑者则发疹斑,有 者则发 ,有痘者则发痘,必察其表无一毫阻滞,始为发表法之完善,此温热病发
表之法,大不同于风寒也。谨述发表验方,胪列于下∶
x一、温热发汗x,虽宜辛凉开达;而初起欲其发越,必须注重辛散,佐以轻清,庶免凉遏之弊。方伏邪传
变出表时,轻者亦可得表药而汗散,重者虽大剂麻葛羌防亦无汗。但须清其络热,宣其气机,以治温热;或开
其湿郁,达其募原,以治湿温;必待伏邪尽发,表里全彻,然后或战汗或狂汗而解。亦有不用表药而自汗淋漓
邪终不解者,盖自汗缘里热郁蒸而出,乃邪汗非正汗也,仍宜开达其伏邪为要。风温风热,如邵氏热郁汤(邵
步青四时病机方)、栀豉芩葛汤(陆久芝不谢方)之类,湿温湿热,如连朴饮(王孟英霍乱论方)、新定达原
饮(樊开周先师验方)之类,随症酌用可也。至其发汗诸方,辛凉轻剂如葱豉加葛根汤(王焘外台方)、葛
根葱白汤(和剂局方)刘氏桔梗汤(河间六书方)、加味栀豉汤(樊先师验方)之类,辛凉重剂如麻杏石甘汤
(张仲景伤寒论方)千金清肺汤、千金葳蕤汤(孙思邈千
金方)、葛根橘皮汤(外台方)、知母解肌汤、知母干葛汤(朱肱活人书方)、荷杏石甘汤(叶天士医案方)、
加减三黄石膏汤(顾松园医镜方)、增损三黄石膏汤(杨玉衡寒温条辨方)、葱豉白虎汤(赵晴初医案方)
之类,此皆辛以散风,凉以泄热,为治温热内发风寒外搏之要方。其间有风寒搏束过甚而温热伏邪不能外达者,
则葱豉加葛根麻黄汤(外台方),苏羌饮(刘草窗广嗣全书方)之类,亦可暂用以疏散。亦有风寒遏伏太甚而
湿热伏邪不克外溃者,则藿香正气散(和剂局方)、九味羌活汤(张洁古方)之类,正可暂用以开达,初不必
嫌其辛温化燥也。其芳淡轻剂如葱豉汤调天水散(河间六书方)、茵陈五苓散(金匮要略方)、藿朴夏苓汤
(石芾楠医原方)、藿朴二陈汤(樊师验方)之类,芳淡重剂如六神通解散(局方)、茵陈胃苓汤(万密斋
幼科发挥方)、加味五苓散、加味二陈汤(石氏医原方)之类,此皆芳香辟秽,辛淡化湿,为治湿温湿热湿
重挟秽之初方。若湿开热透热重于湿者,则宜苦辛开泄,治在上中二焦,不在发表之例。外此,又有不求汗而
自汗解者四∶如里热闭甚,用三黄泻心汤(伤寒论方)、许氏大黄汤(外台方)、大柴胡合大承气汤(河间六
书方)之类,以疏通其里结,一不已而再,再不已而三,直待里邪逐尽,表里通彻,多有战汗而解者,此其一。
又如里热燥甚,病者思得凉水,久而不得,忽得痛饮,饮盏落枕而汗大出即解者,此其二。又如平素气虚,屡
用汗药而不得汗,后加人参于解表药中,如参苏饮、人参败毒散(局方)之类,复杯即汗者,此其三。又如阴
虚及夺血液枯之人,用纯表药全然无汗,后用润燥生津药于轻解方中,如七味葱白汤(外台方)、加减葳蕤汤
(一名加减葱豉汤,张氏医通方)之类,而汗出如水者,此其四。谨摘诸汗症列下∶
发热恶寒,无汗,头项痛、背痛、肩背痛、腰痛、膝胫痛、周
身肢节痛。
x二、温热发 x,每见于夏秋湿温伏暑之症,春冬风温兼湿症亦间有之,初由湿郁皮腠汗出不彻之故,白
如水晶色者多,但当轻宣肺气,开泄卫分,如五叶芦根汤(薛生白湿热条辨方)最稳而灵。若久延而伤及气液,
白如枯骨样者多凶,急用甘润药以滋气液,如麦门冬汤(金匮要略方)、清燥救肺汤(喻嘉言新方)之类,挽
回万一,切忌苦燥温升,耗气液而速其毙。谨摘发 症如下。
色白点细,形如肌粟,摸之触手而微痒,抓破微有水,状如水晶珠而明润者吉;热势壮则外见,热势缓则
隐伏,出无定期,甚至连发三五次,若干白如枯骨色者大凶。脉必微弱或细数,神倦气怯,粘汗自出。
x三、温热发疹x,红点高起,与 痧一类,系孙络中血热之病。惟 多发于小儿,痧疹不拘男妇大小皆有,
每见于春夏之间,发于风温风热者十之七八,温毒暑热者十之二三,然亦必夹 带疹。疹虽宜见而不宜多见,
身热二三日而发者轻,四五日而发者重, 疹杂出者尤重。治虽宜疏风散热为先,亦当辨其风与热孰轻孰重,
风重而热郁者,辛散佐以清透,防风解毒汤(王晋三古方选注方)最当。热重而风轻者,清透佐以辛散,加减
银翘散(石氏医原方)、加减普济消毒饮(吴鞠通温病条辨方)二方为妙。若温毒夹 带疹,色赤如丹,甚或
紫红,胃经血热上蒸心包也,急宜缪氏竹叶石膏汤(古方选注方),甚则犀角大青汤(邵步青温病论方)肃
清胃热,凉透血络,使 疹发透,则温毒自解。若因循失治,则血热之毒逆传心包肝络,而变神昏痉厥之危证
矣,此时急救之法,惟有用拔萃犀角地黄汤(温毒论方)或犀连承气汤(吕震伤寒寻源方)凉血攻毒,急下存
阴而已。谨摘发疹证列下∶
风温发疹之候∶琐碎小粒,高出于肤,怕风咳嗽,咽阻喉痛,胸闷心烦或气喘,壮热无汗。
温毒发疹之候∶舌绛如朱,夹 带疹,疹色紫红或深红,紧束有根,环口燥裂,大渴引饮,心神烦躁,便
秘溺涩。
x四、温热发 x,或布于胸腹,或现于四肢,平而成片,与丹一类,发于温毒病最多,其次大热病亦恒见
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