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本草求真-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中
内容:(夷果)补心脾气血
龙眼(专入心脾)。气味甘温。多有似于大枣。但此甘味更重。润气尤多。于补气之中
(温则
补气。)又更存有补血之力。(润则补血。)故书载能益脾长智。(脾益则智长。)养心保血。(
血保则心养。)为心脾要药。是以心思劳伤而见健忘怔忡惊悸。暨肠风下血。(便血症不一端
。然大要血清而色鲜。另作一派。溅出远射。四散如筛。其腹不痛。是为肠风无疑。便血而
见腹痛。则为热毒下注。不痛则为湿毒下注。痛而喜手谨按。则为寒毒下注。并血而见鲜红
为热。瘀淡为寒。瘀晦为积。鲜紫为燥为结。血如鸡肝烂肉绞痛为蛊。与夫症见面色痿黄
。
大便不实。声短气息。恶心呕吐。六脉沉迟浮大无力为虚。神气不爽。脉数能食。肠红下泄
。腹痛便秘为实。而究不越气失所统。阴不随阳。而血自不归附耳。)俱可用此为治。盖血
虽属心生。而亦赖脾以统。思虑而气既耗。则非甘者不能以补。思虑而神更损。则非润者不
能以济。龙眼甘润兼有。既能补脾固气。复能保血不耗。则神气自尔长养。而无惊悸健忘之
病矣!按古归脾汤有用龙眼肉以治心脾伤损。义实基此。非若大枣力专补脾。气味虽甘。其
性稍燥。而无甘润和柔。以至于极之妙也。至书有言久服令人轻身不老。百邪俱辟。止是神
智长养之谓。蛊毒可除。三虫可杀。止是气血充足而蛊不食之谓。但此味甘体润。凡中满气
壅。肠滑泄利。为大忌耳。桂产者佳。粤东者性热。不堪入药。
上编卷一补剂
温中
内容:(五果)补脾胃中气血
大枣(专入脾胃)。味甘气温。色赤肉润。为补脾胃要药。经曰。里不足者。以甘补之。
形不
足者。温之以气。大枣甘能补中。温能益气。脾胃既补。则十二经脉自通。九窍利。(九窍
。口耳鼻目前后二阴。)四肢和也。正气足则神自安。故凡心腹邪气心下悬急者。得此则调
。得补则气力强。肠胃清。身中不足及病见肠 者。用此则安。甘能解毒。故于百药中。
得
甘则协。且于补药中风寒发散。内用为向导。则能于脾助其升发之气。(仲景治奔豚。用大
枣滋土以平肾。治水饮胁痛。用十枣益土以胜水。)不似白术性燥不润。专于脾气则补。山
药性平不燥。专于脾阴有益之为异耳。但多食损齿。(齿属肾。土燥克水。)及气实中满切忌
。(甘令中满。大建中汤减饧枣。与甘草同例。)北产肥润者良。金华南枣亦佳。杀乌附。忌
葱鱼同食。
上编卷一补剂
温中
内容:(夷果)入脾助气,入肝益血养营
荔枝(专入肝脾)。味甘而酸。气温。故能入脾助气。(甘入脾。)入肝益血养营。(酸入
肝。)
然于血虚火衰则宜。若使病非虚弱。及素火盛服之。反致助火发热。而有衄血齿痛之病矣。
(李时珍曰。荔枝气味纯阳。其性畏热。鲜者食多。即龈肿口痛或衄血也。病齿 及火病患
忌之。开宝本草言其性平。苏氏却谓多食无伤。皆谬说也。按物类相感志云。食荔枝多则醉
。以壳浸水饮之即解。此即食物不消还以本物消之之意。)至核味甘气温。专入肝肾。散滞
辟寒。双核形似睾丸。尤治 疝卵肿。以其形类相似有感而通之义也。(治疝气如斗。用荔
枝炒黑与茴香青皮各炒为末。用酒送下。)痘疮不起。用壳煎汤以服。盖取壳性温补内托之
意。然要皆属性燥。用当酌症所宜。非若龙眼性主温和而资益甚多也!出建产者良。
上编卷一补剂
温中
内容:(造酿)温脾润肺
饴糖(专入脾肺)。气味甘温。据书言能补脾润肺。化痰止嗽。并仲景建中汤用此以为
补中缓
脾。盖以米麦本属脾胃之谷。而饴糖即属谷麦所造。凡脾虚而肺不润者。用此气味甘缓以
补脾气之不足。(成无己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胶饴之甘。以缓之也。)兼因甘润以制
肺燥之有余。是以脾虚而痰不化。固可用此以除痰。脾虚而嗽不止。固可用此以除嗽。即中
虚而邪不解。亦得用此以发表。中虚而烦渴时见。亦得用此以除烦止渴。(寒食大麦一升。
水七升。煎五升。入赤饧二合。渴即饮之。)他如草乌毒中。其性横烈。固可用此以为甘缓
。芒刺误吞。痛楚异常。更可用此以为柔软。然糖经炼成。湿而且热。其在气虚痰盛。中虚
火发。固可用此湿除。若使中满气逆。实火实痰。非惟治痰。且更动痰。非惟治火。且更生
火。(震亨曰。饴糖属土而成于火。火发湿中之热。寇氏谓其动风。言未而遗本矣!)至于小
儿多食。尤易损齿生虫。(虫喜甘。齿属肾。土补而水克。)不可不慎。牵白者不入药用。
上编卷一补剂
温中
内容:(原禽)补肝火,动肝风
鸡肉(专入肝)。补虚温中。载之本经。不为不是。然鸡属巽而动风。(巽生风。)外应
乎木。
内通乎肝。得阳气之最早。故先寅而鸣。(宗 曰。鸡鸣于五更。日至巽位。感动其气然也
。)鸣必鼓翅。火动风生之象。(时珍曰。《礼记》云。天产作阳。地产作阴。鸡卵生而地产。
羽
不能飞。虽为阳精。实属风木。是阳中之阴也。故能生热动风。风火相扇。乃成中风。)风
火易动而易散。人之阳事不力者不宜食鸡。是以昔人有利妇人不利男子之说。而东南之人肝
气易动。则生火生痰。病邪得之。为有助也。故阴虚火盛者不宜食鸡。食则风火益助矣。脾
胃虚弱者不宜食鸡。食则肝邪益甚。而脾益败矣。味者不察。既犯阴虚火动脾虚不食两症。
又不撙节口腹。反执补虚温中之说。殊为可惜。至于妇人小产胎动。尤不宜食。(食则并。
气益动而血益损。脾益虚而胎益堕。)惟有乌骨鸡。别是一种。独得水木之精。性专走肝肾
血分。补血益阴。为补虚除痨祛热生津止渴。及下痢噤口带下崩中要药。(时珍曰。乌色属
水。牝象属阴。故乌雌所治皆血分之病。各从其类也。)如古方有用乌骨鸡丸以治妇人百病
。(取其补虚益阴。)鬼击卒死用热血以涂心下即苏。(肘后用乌鸡冠血。沥口中令咽。仍破
此鸡拓心下。冷乃弃之道边妙。)鸡冠位处至高。精华所聚。凡年久雄鸡色赤。尤为阳气充
盛。故可刺血以治中恶惊悸。(阴不胜阳。)及或中风口眼 斜。用血涂其颊上即正。(咸能
走血透肌。故主之。)鸡血和酒调服。可以使痘即发。对口毒疮。可用血涂即散。(风势善行
。以毒攻毒。)中蜈蚣毒舌胀退场门。可用冠血浸舌并咽即消。(取其物性之有畏恶而得制伏。
)其效甚众。至于雄鸡肝味甘微苦而温。何书载治阴痿不起。(千金方用鸡肝三具。并菟丝
子
一斤为末。雀卵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五六十丸。酒下。)及小儿疳积。眼目不明。并肝经
实热虚热。(实热。用雄鸡软肝。并胡黄连白芙蓉花肉豆蔻为末。化服。虚热。用鸡肝同明
雄黄桑白皮鸡内金为末。酒蒸去药食。)皆以取其肝以入肝。气类相感之意。鸡屎白性寒不
温。用之以治鼓胀。(普济方云。治鼓胀旦食不能暮食。由脾虚不能制水。水反胜土。水谷
不运。气不宣流。故令中满。其脉沉实而滑。宜鸡矢醴主之。何大英云。诸腹胀大。皆属
于热。精气不得渗入膀胱。别走于腑。溢于皮里膜外。故成胀满。小便短涩。鸡矢性寒。利
小便。诚万金不传之宝也。用腊月干鸡矢白半斤。袋盛。以酒醅一斗。渍七日。温服三杯。
日三。或为末服二钱亦可。)石淋(古今验录。用鸡矢白日中半干。炒香为末。以酸浆饮服
方寸匙。日二次。当下石出。)瘢痕(外台以猪脂三升。饲乌鸡一只。三日取矢。同白芷当
归
各一两煎十沸。去渣。入鹰矢白半两调敷。)风痹(千金方用腊月乌鸡矢一升。炒黄为末。
绢
袋盛渍三升酒中。频频温服令醉。)亦以取其消导利湿。清热除风之义。惟鸡子性禀生化最
初之气。兼清浊而为体。味甘气寒。性专除热疗火。为风热痫 及伤寒少阴咽痛必用之药。
卵清微寒。性专治热解毒。为目痛赤痛烦满咳逆。小儿下泄。妇人难产胞衣不出。痈疽敷肿
必用之药。卵黄微温。性专利产安胎。但多食则滞。(鼎曰。勿多食。令人腹中有声。动风
气。和葱蒜食之气短。同韭子食成风痛。共鳖肉食损人。共獭肉食成遁尸。同兔肉食成泄痢
。妊妇以鸡子鲤鱼同食令儿生疮。同糯米食令儿生虫。)他如卵壳研末。磨障除翳。及或敷
下疳疮。盖以取其蜕脱之义。伤寒劳复用此熬令黄黑为末。热汤调服。亦以取其风性发散之
意。肫内黄皮。性专清谷除热。止烦通溺。并卵中白皮。能散久咳结气。皆以取其性气上行
下入之妙。然要鸡中具有温性。则能动火助风。具有寒性。则能清热利湿。具有平性。则能
益阴秘阳。用鸡而在于肝。则可通肝以治疳。用鸡而在于肫于屎。则可入腑以消食。用鸡而
在于抱出皮壳。则可入目以磨翳。而仍不越乎巽木风动以为之主。故能直入厥阴而不岐耳。
凡血虚筋挛及阴虚火起骨蒸。服此大忌。诸鸡惟乌骨乌肉白毛最良。
上编卷一补剂
温中
内容:(畜)补脾固中
牛肉(专入脾)。本属土。若属黄牛。色犹得正。治能补土固中。(土居中。)益气止渴。
(气
益。则津生渴止。)功与黄 无异。故三疟久病。日服黄牛汤。能令日渐轻强而无肿胀之病
。其效可知。即丹溪倒仓法。治停痰积血。胶聚于肠胃回肠曲折之处。发为瘫痪痨瘵蛊胀
膈噎。非丸散所能及者。用此因泻为补。借补为泻。踵其曲折。如洪水泛涨。陈朽顺流而下
。沉 悉去。大有再造之功。中年后行一二次。亦却疾养寿之一助。(朱震亨倒仓论曰。肠
胃为积谷之室。故谓之仓。倒者推陈以致新也。胃属土。受物而不能自运。七情五味有伤中
宫。停痰积血。互相纠缠。发为瘫痪。为痨瘵。为蛊胀。成形成质。为窠为臼。以生百病。
而中宫愆和。自非丸散所能去也。此方出自西域异人。其法用黄肥牡牛肉二十斤。长流水煮
成
糜。去滓。滤取液。再熬成琥珀色。取之。每饮一钟。随饮至数十钟。寒月温饮。病在上则
令吐。在下则令利。在中则令吐而利。在人活变。吐利后渴。即服其小便一二碗。亦可荡涤
余垢。睡二日。乃食淡粥。养半月。即精神强健。沉 悉去也。须断房事半年牛肉五年而安
。)此为补中之剂。非若汗吐下药能以伤人。亦奇方也。但病非肠胃者不得遽行是法。牛有
黄牛水牛之分。故黄牛性温。而水牛性平。白水牛可治反胃吐食。肠结不通。牛乳味甘微寒
。亦治脾胃枯槁。噎膈反胃。(噎膈形类甚多。然大要皆属精枯泽竭。气逆上攻所致。故食
不能入喉入膈而自下也。且人脏腑亏损。津竭气逆。浑身痰窒。用以辛香燥膈劫痰。未尝不
快。然旋劫旋生。旋燥旋阻。痰愈且盛。津液见枯。清道厌会。无不阻塞。虽水与饮类可以
入喉不逆。而坚硬食物。每至厌会即返。曰噎。至膈阻绝吐出。曰膈。况肾主五液二便。与
膀胱一表一里。肾水既槁。阳火偏胜。煎熬津液。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