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每天学点中医养生 >

第8章

每天学点中医养生-第8章

小说: 每天学点中医养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身体有点粪臭味
    患有膀胱结肠瘘的病人,肠道里的粪便可通过瘘管进入膀胱,溶于尿液中,因而排出的尿通常带有粪臭味。此外,脐尿管粪瘘的病人粪便从脐部瘘管漏出来,大便失禁的病人不能控制大便,其身体也可散发出难闻的粪臭味。
    7身体有点枫糖味
    枫糖味又称烧焦糖味,是枫糖尿症的病人最常散发出的气味。枫糖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它的危害在于可毒害脑细胞,造成脑组织严重损伤,引起病人智力显著减退,甚至成为白痴。
    8身体略有猫尿味
    身体有猫尿味常见于高甘氨酸血症,这是一种氨基酸代谢障碍疾病。病人表现为智力低下,骨质疏松,血液中白细胞与血小板减少,易发生感染或出血。
    9身体有点脚汗味
    脚汗味又称汗足臭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特殊脚汗气味,智力低下和共济失调等症状。病人的呕吐物、呼气、尿液、皮肤乃至血液均散发出一股特殊气味,为一种乳酪气味或者汗足的强烈臭味。
    10身体有点狐臭味
    身体有狐臭味常见于腋臭的病人,由于腋窝的皮脂腺分泌的皮脂经细菌的作用,散发出特殊的狐臭味。在青壮年时期,皮脂腺分泌旺盛,狐臭味也尤其浓重。
    11身体有点大蒜味
    身体有大蒜味常见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人,其呼出的气体、呕吐物可散发出刺激性蒜味。
    12身体有点酒味
    身体散发着酒味,或者口中散发着浓烈的酒味见于大量饮酒后或者醉酒者。
    13其他怪味
    呕吐的内容物呈酸味提示食物在胃内滞留时间长而发酵,常见于幽门梗阻的病人;呕吐物呈现粪臭味应考虑肠梗阻的存在;大便带腐败性臭味,多由于消化不良或者慢性胰腺炎引起胰腺功能不全,大便带腥臭味常见于痢疾的病人;痰液呈现血腥味,多见于大量咯血的病人,如果痰液具有恶臭,多见于肺脓肿或者支气管扩张症的病人。
    总之,当您发现自己或者周围人出现上述异常体味时,应该警惕可能是疾病的信号,最好及时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期早期发现疾病,早期治疗,避免病情被贻误。
    


天86天PP网   每天进步一点点   txtpub



◎中医看病之“问”(1)

    中医中的问诊是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系统而有目的的询问。包括病人的体质、生活习惯、起病原因、发病及治疗经过、现在的症状及过去的病史、家族史等。具体来讲,可以包括问寒热、问汗、问疼痛、问睡眠、问饮食口味、问二便等。
    一、问寒热;有病及时发现
    寒热的产生,主要决定于病邪的性质和机体的阴阳盛衰,是机体正邪相争的表现。临床上常见的寒热症状有:但寒不热、但热不寒、恶寒发热、寒热往来。
    但寒不热:如果你感觉寒冷而不发热,属于阳气不足的虚寒症。
    但热不寒:如果你发热,不感觉冷或反而怕热,为里热症。若高热伴见口渴喜冷饮、出汗、大便秘结为实热症。若午后低热,伴有手足心发热、夜间出汗、两颧发红者为里虚热症。
    恶寒发热:如果你自觉怕冷而体温升高,表示外邪侵袭肌表。
    寒热往来:寒与热交替出现。寒热往来定时者,为疟疾;寒热往来不定时者,伴两胁胀痛、口苦,为肝胆病。
    二、问出汗,看准病的虚实
    汗出与阳气盛衰、津液盈亏相关。
    无汗:如果发热、恶寒、头痛无汗,为表实症。
    出汗:如果外感风邪,发热、怕风汗出者,为表虚症。
    自汗:如果白天稍活动即出汗,常伴疲劳乏力、气短畏寒,阳气虚损所致,多为内伤病。
    盗汗:指夜间睡着后出汗,伴有发热、颧红、心烦、失眠多梦、口干舌燥,为阴虚内热所致,多为内伤病。
    三、问疼痛,找准病的位置
    有人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来比作是死搬硬套,这一点儿也不假。大部分情况下,头痛并不一定是头出了毛病,而可能是身体的其他部位出毛病了,同样,脚痛,除了外伤之外的痛,也不一定是脚自身出毛病了。
    问头痛主要是询问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以观察病情。
    头痛:突然头痛,痛无休止,伴有怕寒发热,多为外感实症。头痛时发时止,有胀痛,劳累后加重,或伴有眩晕者,多为内伤虚症。
    胸痛:肺热之胸痛以一侧为多,发热咳嗽、痰黄而稠;胸痹症之胸痛前心区有重压感或刺痛,反复发作,伴有心悸气短。
    肝胆病疼痛表现为两胁胀痛不适。
    胃病疼痛表现为胃脘胀满疼痛,伴有嗳气吐酸水。
    四、“睡不着”还是“睡不醒”要问清
    有俗语说“三十岁之前睡不醒,三十岁之后睡不着”。这说明,人在不同的年龄共睡眠状况是不一样的。而对中医来说,在看病时,一定会问清楚,“是睡不着还是睡不醒”。睡不着属“失眠”,睡不醒属“嗜睡”。这二者在病理上相差很大。
    1失眠
    入睡难或睡中易醒,醒后难以入睡或易惊醒,或彻夜不眠,多为阴血不足,心失所养,常伴有心悸、多梦、耳鸣、潮热等症。如因积食上火而失眠,常伴有面红、气短、口渴、胃部不适等症。
    2嗜睡
    睡意很浓,经常不由自主地入睡。若年高体虚者多属心肾阳虚;肥胖者多伴有腹胀、痰多,为脾虚湿盛、清阳不升所致。
    五、细问饮食口味
    饮食口味的异常与津液盈亏、脾胃运化失常有关。
    女人在怀孕的时候,一会儿想吃酸,一会儿想吃辣,当你给她准备好了后,她又想吃别的了。这其实就是口味对人体的影响。孕妇的这种症状也正说明,口味是可以诊出病理的。一般说来,通过口味看病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饮食口味包括了解饮水多少、喜冷喜热、食欲与食量、口中异常味觉等方面。


天66天44网   每天进步一点点   txtpub



◎中医看病之“问”(2)

    口渴多饮:口渴多饮多为津液已伤,多见于热症、燥症,或汗、或吐、下利太过。如渴喜冷饮,是里热伤津。尿多身瘦为糖尿病。
    口不渴与渴不多饮:口不渴,不欲饮水,多属寒症。口渴喜饮,饮水即吐多属水湿内停于胃。口渴不多饮,且喜热饮,多属湿症或虚寒症,且喜冷饮者属湿热症。
    不欲进食与厌食:不想进食或食之无味,食欲低下,为不欲进食。如新病多为伤食或外感发热。久病不欲食则是脾胃虚弱。若厌恶食物,多见于食滞内停,或肝脾湿热。
    多食与偏食:多食易饥,多因胃火盛,胃热则消谷。若久病之人,本不能食,突然暴食多为脾胃之气将绝的征象。偏食生米、泥土异物等是虫积。
    口味:口苦为肝胆有热,口酸有腐味为胃肠积滞,口臭为胃火盛,口甜为脾有湿热,口咸为肾虚。
    假如你的口味异常,请注意,这可能是你被某种疾病所伤。
    口苦:多为肝胆有热、胆气熏蒸所致。
    口甜:指口中自觉有甜味,又称口甘,多属脾胃湿热所致。
    口酸:多为肝胆之热侵脾所致。
    口辣:是口中有辛辣味或舌体麻辣,多为肺热盛或脾火炎所致。
    口咸:是自觉口中有咸味,多见于肾虚患者。
    口淡:指口淡无味,饮食不香,多见于脾胃虚寒或脾虚运化失常的患者。
    口臭:是口中有臭气,若口气酸臭,此是消化不良、胃中有宿食所致。
    口香:若自觉口香者,多见于糖尿病。
    口涩:多见于胆郁肝热或脾胃衰败患者,严重的神经官能症或上夜班后,因唾液腺分泌减少,也会出现口涩。各种癌症后期也有引起味觉苦涩的可能。
    口腻:常见于风寒感冒、支气管扩张、痰饮患者。同时,过食肥甘厚味(如肥肉、糖等)影响脾胃消化功能,也会有口腻的感觉。
    六、厚着脸皮问二便
    在中医确诊中,了解大小便的性状、颜色、气味、时间、量的多少及排便次数,排便、排尿感觉等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面对此等问题时,你不要不好意思。
    1便次异常
    排便困难,多日不便,称为便秘。热盛伤津者为热秘,阴寒内结者为冷秘,气机阻滞者为气秘,气虚无力为虚秘。大便不成形或呈水样,便次增多为泄泻。大便稀薄不成形为溏泄,多为脾失健运。腹痛泄泻在黎明者为五更泄,多为肾阳虚。腹痛泄泻,泻后痛减为伤食泄泻。
    2便质异常
    排便时肛门有灼热、下堕感为脾虚气陷。排便不爽为肝郁。若便黄黏滞不爽,多为湿热结于大肠。腹痛窘迫,时时欲泻,多因湿热内阻、肠道气滞所致,是痢疾病的症状。大便不能自控,多因肾阳虚衰。
    3尿量异常
    尿量增多为虚寒。尿量减少由于热盛、汗多伤津,或因吐泻损伤津液所致。
    4尿次异常
    小便次数增多且每次时间短,多为湿热。久病尿清长而频数、夜间尿次增多,属肾阳虚。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一般为湿热或瘀血、砂石阻塞所致,属实症,若因肾阳不足属虚症。
    七、女人的月经要细细问
    女人为什么会有月经?
    正常的女性到了一定年龄就会来月经。这与女性的内生殖器官有关。女性的内生殖器官由卵巢、子宫、输卵管构成。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子和合成卵巢激素,子宫和输卵管则是生育器官,卵巢中含有几十万个卵泡,每个卵泡中含有1个卵子。
    青春期之前卵泡基本上没有功能。到了青春期,在脑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不成熟的卵泡逐渐发育,同时合成雌激素。当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之后,细胞变大、变黄,称为黄体,它不仅合成雌激素,同时还产生孕激素。随着卵巢分泌激素的变化,子宫内膜受其影响也发生相应的周期性变化。


天HV天22网   每天进步一点点   txtpub



◎中医看病之“问”(3)

    雌激素使子宫内膜增厚,内膜细胞增多、增大,呈螺旋状,称为增殖期子宫内膜。排卵后,由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共同作用,子宫内膜发生水肿,腺体产生大量黏液及糖原,内膜厚度由1毫米增到6毫米,称为分泌期子宫内膜。如果此时排出的卵子受精了,则受精卵经输卵管运送到子宫内发育,称为妊娠,妊娠组织合成一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它支持卵巢黄体继续发育;如果卵子没有受精,在排卵后14天左右,黄体萎缩,停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此时子宫内膜中的血管收缩,内膜坏死而脱落,引起出血,形成月经。因此,月经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卵巢周期的长短,一般为28~30天,但因人而异,也有23~45天,甚至3个月或半年为1个周期。只要有规律,一般都属于正常月经。出血的时间一般为3~7天,每一次月经出血总量不超过100毫升。
    询问女人的月经、带下的情况,可以帮助了解病人机体脏腑、经络和气血的状况,对诊治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一问月经周期多长
    月经是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是女子发育成熟的主要特征。月经有正常的周期、经期(表示持续时间)、经量、经色和经质。正常情况下,月经周期为28天左右,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