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胜利之钢蚁雄心 >

第296章

胜利之钢蚁雄心-第296章

小说: 胜利之钢蚁雄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派兵多了,当然不行,苏俄红军一旦南下,整个满洲国将无兵可用,倘若皇国一旦失去了满洲国的话,恐怕在华夏的帝国士兵都得的完蛋,光靠海军的军舰补给的话,根本就是一个笑话”。

    “但是派少了的话,也根本无济于事,只是将淞沪战场的交战规模,再扩大一些而已,而且从长期来看,对日本的损害无可估量”。

    这些话都是现实问题,土肥原也只好点头。

    在开战之初,日军大本营作了最坏的打算,认为无论战况再怎么样激烈,日本国内的各类战略物资储备,应该能够支撑半年以上,但是从七七事变至今,也就二个多月时间,石油、橡胶、钢铁等战略物资,却早已损耗一空。

    目前雪上加霜的是,欧美列强又进行了物资禁运。

    据日本大本营估算过,倘若日中大战——再持续三五个月之后,连联合舰队都得一一遣散。

    因此很多日本政要认为,如果在未来二个月之内,不能彻底解决“日中事变”的话,建议“(侵华)日军的所有军事行动,还是就此打止为好,以免被欧美列强捡了便宜”。

    “就此打止”,根本是一个冷笑话。

    昭和13年(1938年)的扩军计划,早已经秘密出台,初步预计将扩充60个师团,可以让好几百个中佐与大佐,晋升成为将军,这群无聊的政客们,又知道里面牵扯了多少贵族?牵扯了多少利益?

    他们真敢就此打止,明天就会被“天诛国贼”。

    石原与东条是这个时代的宠儿,却也只敢顺势而为,“天诛国贼”可受不起。

    所谓的大势,正是日本上上下下的利益需求——日本上层需要新的武勋,好扩充各个大家族的实力,日本中层需要殖民地,好壮大他们产业与资本,日本下层需要出人头地的机会,不甘心永世为奴为仆。

    一切的一切,唯有战争才是解决之道。

    苏俄的局势既然这么诡秘莫测,一贯号称“胆大”的东条英机,也不敢赌了,只好作了最坏的打算,打算命令刚刚返回本土休整的第二师团,重新秘密的调往到沈阳一带,担任辽东与南满一带的防御。

    至于朝鲜与日本本土的防御问题,将分别由第十九师团(驻地朝鲜罗南,又称为罗南师团),与天皇的御亲兵——近卫师团负责。

    除此之外,新京(长春)、哈尔滨等,北满一带的防御问题,将由第一、第四、第七师团负责,它们是防御苏军南下的第一梯队。

    原本配属关东军序列的第八、第十二师团,及若干独立的混成旅团,向长城以及山海关一带进驻,在必要时,可以抽调一两个旅团,组建精锐的机动支队,配属华北派遣军的各师团南下,以支援华北各地的侵略作战。

    石原等三人的商议结果是,将对淞沪战场的支援作战,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组建日军第10军。争取在1937年10月24日,在杭州湾金山卫登陆,从而开辟淞沪之第二战场,直接援助吴淞口的登陆部队,争取从正面击溃华夏之上海守军,彻底结束旷世日久的淞沪会战。

    第二步组建日军第11军。争取11月4日,在华夏之杭州附近登陆,将在占领浙江省会杭州之后,再反过头来攻打太湖南走廊,即湖州—芜湖等战略要地,最后包抄南京战略防御圈的后路。

    他们不信到了此时,华夏还能不撤出上海战区。

    与之同时,只要华夏军队一旦撤出了上海,日军的重兵集群,将顺势直逼南京,到了那个局面,南京国民政府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屈辱的向日军妥协投降,二是被百万日军攻占南京。

    那时,华夏甚至有亡国灭种之危。

    为了不让西方列强介入,又或现届国民政府的“不识时务”的问题,石原莞尔三人认为,应该可以考虑“另扶新的国民政府上台”,今后就由这个新的傀儡政府,签署“具有和平意义”的中日和约。

    只要和约一旦签署,这场损失惨重的“中日事变”,就算正式的结束了,那时几百万日军,无论是“北进”攻打苏联,还是“南进”占领东南亚,都可以从容的选择,甚至制霸全球也未可知。

    至于现届南京政府,想迁都武汉或重庆,都随他们的便了,即使想继续抵抗“大东亚共荣”都是徒劳。

    因为到了那时,老蒋等人已不再是华夏的合法代表,如果想再继续作战的话,也仅仅算是反抗南京新政府的统治而已,哼哼,华夏历来不缺少地方军阀的。

    东条的意思很明确,华北日军将是支援淞沪的主力。

    土肥原贤二却一脸苦涩,因为他手中的兵力,也有些过于紧张,华北方面军看似兵强马壮,满打满算,也只有八个师团拿得出手。

    一旦组建了第10、第11军,南下支援淞沪战场的话,整个华北日军序列,就只剩下了二个师团,即使外加若干不靠谱的混成旅团,以及德川好敏的“特别”航空兵团,也只有十万人马不到了。

    别看日军上下一贯很骄狂,动辄吹嘘自己“以一当十”,“一个小队可以打垮华夏一个师”,那都是政治宣传好不好?

    谁若当了真谁就是傻子。

    哪个部队长真敢在作战计划中,也这么估算敌我战斗力,根本不用大本营动手,其部下都会以“间谍罪”抓起来,实施人为的“天诛”。

第334章 抽调精锐() 
整个华北地区,华夏军队数以百万计。

    山东韩复榘的第三集团军,号称“拥兵三十万”,但是不管怎么说,他的正规部队,加上地方乡绅自建的民团,二十来万还是有的。

    盘踞在河北的华夏军队,还有商震的第二十集团军、刘峙的第二集团军,以及宋哲元的第一集团军,这可是三个实打实的集团军,倘若再加上地方队部的话,又何止三十万人马。

    至于山西的晋绥军就更牛叉了,光成建制的正规集团军,就有三个番号,即杨爱源的第六集团军,傅作义的第七集团军,以及阎锡山亲领的第十三集团,若加上各地的外援部队,早突破了六十万。

    何况山西自古富庶,又有太原兵工厂可用。

    一旦有需要的话,阎锡山甚至可以随时扩编他的部队,这也是平津一带聚集了大堆的日军,却迟迟不敢南下作战的真正原因。

    因此在如火如荼的淞沪会战的同时,华北日军却一个劲的猛攻山西与绥远,目的正是想消除他们南下时的后顾之忧,目前中日双方在山西忻口一带,早已屯兵几十万,大战小战数月之久,却依旧相持不下。

    让日军的二个常设师团,对抗一百二十多万的华夏军队,真有点强人所难。

    早来在8月初的南口会战时,日军在面对汤恩伯的第十三军,就曾出现久攻不下的怪事,最后还是出动了二个师团,以及若干个独立旅团,才勉强占领了张家口与南口,导致日军一度以为这是个例外。

    因为汤恩伯所部,毕竟是南京的嫡系部队,还是有名的精锐部队,因此战力有些过于强悍,也情有可原的,但是随着战线的逐渐扩大,尤其到了雁门关以北,以及忻口和平型关一带时,华北日军才知道自己错了。

    阎锡山的晋绥军也不好对付。

    尤其是傅作义部,比华夏的中央军还厉害,一个第七集团军,就足以抗衡一个常设师团,本来日军还有些空军优势,不料山西空军也不弱,还拉上了西安与延安的空军做外援,与日军的空军相持不下。

    对了,在前不久,日军还被八路军袭击了阳明堡机场,损失了近三十架战机,真是“屋漏偏遇连夜雨”。

    为了圣战,日军也是只好继续血拼了。

    而中央军中名将卫立煌将军,所率第十四集团军,更是犀利无匹、能征善战。

    该集团军是“七七事变”后,首支开进华北作战的南京中央嫡系部队,比汤恩伯所部有过之而无不及,曾在北平以西等地区对日作战,如今正在忻口会战之中,担任中央防御集团的主力,其战斗力可见一斑。

    按说来川军与延安部队,算是比较好对付的军队了。

    事实却并非如此,川军经过“涪城军演”之后,都变成了清一色的山地步兵,有川西兵工厂的友情赞助,一应的装备更是没话说,七二式步兵炮与82毫米迫击炮,已经成为川军的制式装备,一个普通的川军步兵团,就有三十多门步兵炮,已经比得上一个日军旅团的炮火了。

    至于川军的单兵火力也不差,一个十三人的普通步兵班,有七支98K步枪,四挺汤姆森冲锋枪,以及一挺捷克式轻机枪,可说是武装到了牙齿。

    而且川军对于日军的作战习惯,简直了如指掌,在打仗的时候,也特别不喜欢讲规矩,一看到有利的机会,几乎是一拥而上,一看到形势不妙,就连忙钻山进洞,丝毫没有堂堂的武士之风,由于川军是客军作战,即使日本鬼子想用人质逼迫他们出战,都是一个徒劳的笑话。

    明面上川军的杀伤力不高,压根不敢与日军堂堂对阵。

    但是华北派遣军总部,曾统计过一个数据,从川军参战以来,日军每天有近千人的伤亡,它们与川军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客军作战的五六万川军,早就成了日军的眼中钉,危险系数甚至超过了中央军。

    至于延安军队,更是日军最不愿意面对的华夏军队,论战斗精神与意志,已超过了自幼被武士道精神所熏陶的大日本皇军,素有“钢军”之称的第五师团,曾遭到八路军重创,险些被打破不败之金身。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附近设伏,围歼日军一个辎重联队,以及若干前来增援的大队与中队,将“围点打援”的战术,上升到艺术的高度,歼灭日军三千七百余人。

    该战也让华北日军也学了一个乖,从此再也不敢动辄以一两百人,就敢冲击华夏的大部队了。

    面对山西的如此惨烈场面,连土肥原自己,都有些说不下去了。

    更别提宋哲元部、汤恩伯部,以及商震部,更是可恶万分,时不时的利用平汉线与津浦线,攻击平津一带的日军据点,以及一些重要的运输线,倘若没有大量日军驻屯平津,连华北日军总部都会一夕数惊。

    至于东条英机的“大胆”计划,土肥原真的有些不敢恭维。

    他此次来石原莞尔的茅庐,还有另外一个动机,就是请求石原说项,让驻屯在华夏东北的关东军,分出一部分军力,加入到华北战场上来,争取让华北日军早日摆脱目前的困境,从而腾出手来,向华夏的中原腹地挺进。

    这才他是将苏俄肃反的机密资料,送给东条与石原传阅的初衷。

    令他意料之外的是,石原莞尔的“智”,也没智到哪里去,简直就是一头猪,与名为“胆大”实为鲁莽的东条英机,竟然蛇鼠一窝,居然想从兵力严重不足的华北派遣军中,抽调精锐组建什么第10军和第11军。

    土肥原几次都有冲动,想往这俩熊孩子脸上吐口水。

    当然,他还有自知之明,深知东条这个莽夫的剑道修为,只好忍气吞声了。

    石原莞尔可是自比诸葛亮,土肥原的那点心思,又如何瞒得过他眼睛,于是悄然的打开了华北地图,说出了他真实的作战计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