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灭除心闇曼殊意光论(学习问答360则) >

第25章

灭除心闇曼殊意光论(学习问答360则)-第25章

小说: 灭除心闇曼殊意光论(学习问答360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最极寂静:谓虽有最极微细沉掉有欲来之势,然甫将冲动,即能觉知,而起防护,已渐断除少起。如经庄严论说:「如起归寂静。」谓贪烦惜睡等行相,如起亦能断除,而归寂静,令心最极寂静,故称「最极寂静」。 
  八,专注一趣:谓为欲得第九住任运平等转故,如论说,须心中生起有作行功用。然随起任何分别,略修念知对治,即归息灭。是为「专注一趣」,微细沉掉皆已断故。 
  九,平等住持:谓由串习力,能任运於所缘转故,如论说:「唯由串习故不作行」。既无沉掉为障,当不须防护作行,远离功用,定心相续,任运而转。是为第九住心「平等住持」。 

  【第二二四则】 

  问:依师传教授:九住心修时,不能置书於面前,最略须将离五过、八断行、九住心等领会於心中(修菩提这次第各法门之纲领科目亦然),例如九住心须逆溯、顺次均能熟记其要於心中。以此试书九住心逆溯、顺次之概况。 
  答:依师传教授,九住心修时,不能置书於面前,最略亦须将五过,八断行、九住心等领会於心(修菩提道次第各法门之纲领科目要义亦然),如九住心须逆溯、顺次均熟记其要於心中。兹言九住心逆溯、顺次之要领: 
  由第九住逆溯而前乃至第一住心如下:九位已无功用,八住若不加功用,则三摩地之顺方,即能为障难,故常须提起正念、正知,而为防护(八住时虽缓,但不失防护)。第七住於微细沉掉将生未生之时,即行遮止【第八住即此将生之势亦无,惟须提起正念正知,异於第九住耳)。依文义谓微细沉掉将生者,此微细沉掉,应加最极二字,谓沉掉将欲生时,所浮现之最极微细胚胎,虽难生起,然有将生之可能。第八住已无生起之可能矣。第五、六住具有力正知,第五住具微细沉掉无论矣,第六住己无沉,但尚有微细之掉(仅第七住沉掉皆无,第八住来势亦无)。五、六住具圆满正知,须依第四住最极圆满正念,而此又须第三住正念。第五住无粗沉掉,有细沉掉,第四住有粗沉掉。第四住不忘所缘,第三位忘失所缘。第三住於所缘境散乱,速即觉察,故散乱时短,第二住於所缘境散乱,稍缓方觉察,故散乱时长。第二住有将心摄迥之能力,方能生第三住之速即觉察。第二住能稍相续,又须第一住令心外散摄令与所缘接触之能力,方得生起。第二住时稍延长,第一住时不能延长。 
  又迥头顺说,串习记忆:第一住所住缘,约有念六字明咒至半串念珠之久;次较前稍更延长至一串珠,乃至二串珠之久,此即第二「续住」;次於所缘忘失,当速忆念,此即第三「安住」;次成有力之念,令不忘失所缘,此即第四「近住」;次生有力正知,以防微沉,此即第五住「调伏」;次以有力正知,以防微掉,此即第六住「寂静」;次起功用,虽极微细,亦无间了知能截,此即第七住「最极寂静」;以励力令诸不顺品,不能障难,定得延长,此即第八住「专注一趣」;励力既久,已至成熟,不须励力,此即第九住「平等住持」。 
  再略摄之,一,依闻令心安住所缘;二,依思而修相续;三,心散乱速摄;四,生起不散乱之念;五,生起观察沉掉之正知;六,生起观察掉过之正知;七,见散逸无间了知,断其相续;八,依精进力,令恒常相续;九,不须功用,恒常相续,平等而转。是故第八住皆须励力,以正念正知遮止防护。第七住尚有最微细沉掉浮现,与八住、九住相较,尚有间缺。间缺乃对已能入定而言,初二住住定时少,尚不能说有无间缺。喻如阴天,不能说有时浮云蔽日,因本是阴天。 

  【第二二五则】 

问:六力之概要? 
  答:一,听闻力:未入定时,不能自见沉掉等相。及至初住,能住所缘刹那之顷,始觉沉掉纷乘,苦於分别心多,住缘力弱。然此刹那住缘之功用,亦即由耳闻所缘之教授而生。 
  二,思维力:二住时,因初住耳闻所缘教授,加以思维,故能将持续位缘,约一串珠之久。但沉掉之力仍强,不过较初住为好。 
  三,忆念力:初住沉掉是不断而来,二住是歇一歇又来。於其来时,恒不能立刻觉知。故以入定未入定两者而论,在初二时,未入定之支分较多;及至三住,沉掉生时,立刻能察觉,及至四住,沉掉生时,预先能察觉,故自三位以上则入定方面之支分较多。对於沉掉之过患渐减,皆是由有忆念力之功德所致也。 
  四,正知力:谓及至五住,能生微许轻安(其实初住时,已有少许特不甚觉耳),但尚有沉之细相存在。此时除执持正念之外,对於定德,宜生爱乐,稍举其心。六住尚有掉之细相存在。此五、六两位之对治,皆用正知力。五住以正知力观细沉之有无,六住以正知力观细掉之有无。此正知力,即由正念中分出者。 
  五,精进力:谓七住沉掉细相虽去,但沉掉之习气尚存,故用精进力以断此习气。八位沉掉之习气已无,为欲住於完全无过定中,故仍用精进力,不使习气复生。 
  六,串习力:谓此即九住,心一住缘,便无沉掉,作行之心,完全不用,任其自然。如再用力观察沉掉之有无,反为加药成病。故至此纯住一种串习力。谓串习力者,即由己熟习之正知正念二力,而串通之谓也。譬如念咒,初犹防检(声音快慢大小、咒字完缺等),及念既稳,任运念去,不复再事防检矣。九住无功用相,亦复如是。 

  【第二二六则】 

问:四作意之概要? 
  答:一,励力运转作意:谓初二两住,因各种过患势力尚大,故须励力运转其心,使住於所缘。 
  二,有间缺运转作意:谓在三住至七住中,须此作意,即於沉掉随来随断之作意。 
  三,无间缺运转作意:此为八住中有此。因前之精进力,已无沉掉,故能无间住於定。 
  四,无功用运转作意:此为九住中方有此。因已串习纯熟,任运自然,故不须依防护功用,惟由串习,住无功用运转中,完全显现轻安故。 

  【第二二七则】 

问:真实成止之量? 
  答:依内道,具修定资粮,且知修法,直至成办第九住心,尚未得止,是止之随顺作意。於此更勤奋不断而修,则不久轻安即生。轻安之生:谓心之粗重(谓於善所缘身心不能如欲而转)既去,对於善事有堪能性。此种堪能性发生时,即有一种堪能之风,自顶而生(自顶向中,如初剃头,自以暖手温顶之象)。盖人在胎中,心与顶连,渐长成人,心与顶远,故堪能之风,自顶发生。此风动时(预报),能引生心之轻簧。心轻安生已,此风随即偏於全身,於是引生身之轻安。如在软絮之中,轻妙无比,异於寻常,而身之善法堪能性,亦随之而起。身既得安,心随以喜,是为身心双方之轻安。此轻安既得,一时快乐意趣,觉有喜极不能自持之态。稍久则轻安感觉渐微,实则轻安渐臻稳固,已成一种不变之轻安,是为特殊轻安。得此特殊轻安,即为得定。是为色界定,乃初禅之前分。既得此定,则色声香味触男女等分别,一切皆断。出定之後,除所缘之外,一切皆空,身心双方轻安,渐渐细微,心境明澈,能察微尘而知其数,有如另生一种新身定中,加以观察上界功德及下界过失,由此别别观察之慧,引生一种轻安,即名曰观。以一切神通变化,皆由此故。然不能断烦恼性,纵至无所有处,亦不能出生死。内道就此定中,加以修空性等观,断烦恼根本,则永出生死,成阿罗汉,乃至成佛。 

  【第二二八则】 

  问:无著声闻地说:「贤首:当知如是所缘,甚为微细,难可通达!汝应发起猛利欲乐,为求通达,发起精进。」吾人对此论义,应如何正解,而生起认识? 
  答:「贤首」之称,乃造论时,无著菩萨对人之尊称,如佛说「善男子」之类,非必即其弟子。「当知如是所缘」。此中所缘谓止总相,此为共通解释。另有一种解释:谓修定以心为主(以心为所缘)者,无相、无分别、寂静之三种相,决定现起。故此一种解释为此以心为所缘者之所缘,「甚为微细,难可通达」。吾人应知菩萨亦谓「难可通达」者,谓讲说时难解。谓诸经教,如辨中边论等,文简意深,初如何令心住(粘合)於所缘?次如何防护此心?沉掉如何发生?如何对治?依如何次第而趣入?如何成就住心?成住心时象徵?成止之量?虽皆为学者所应知,然不经宗喀巴大师抉择,吾人如堕五里雾中,决难通达也。故应於此「发起猛利欲乐,为求通达,发起精进」。以心为所缘者,於未得定之前(如第七住),虽有「色等境相」,随一现起,若不理之,彼色声等相,自然寂静,唯有内心之了别明显及适乐之相而现,是谓「无相」。如水泡不久仍与水相合於无形。自身等山河大地房屋等,皆空无所有。此非以中观见遮实有之空性,亦非无上密中之「空明」。此乃遮有碍触尘而现之空境,出定时会有身似忽然重生之感觉现起。又其所现空境,乃定後感觉,非定中所感。因其定中,心与虚空如一,更不起自觉之故。若以佛像为所缘者,此时心与佛像合一,此外一无所觉。对治昏沉清净者後之「明了」分,能察微尘数;对治掉举清净者後之「住分」厚故,於睡眠不同往昔,觉与定合。以上据声闻地说「具作意相」。知此则自修定时,自知已至何阶段,不致误谓已证空性。 

  【第二二九则】 

  问:得远离沉掉,入定出定皆得圆满殊胜轻安之三摩地,究於五道,属何道呢?答:仅此定分,内外所共,不能安立於五道中。具足明分、住分、轻安三者,每多自谓已得无上密圆满次第之空乐定。外道或观身外所缘,或身内明点及小窍道,能伏烦恼,直至有顶,彼即自以为已断烦恼。当知三摩地所须助伴,若系无我空慧,即成解脱道;若系菩提心,即成大乘道;若系生圆二次,即成无上密道。三摩地之助伴,其无我空慧,虽非真实,然亦随顺解脱道之流。而出离心及菩提心,若系相似,则与三乘解脱道不相顺。 
  此为宗喀巴大师不共教授。就助伴说,可诸道摄(若染布成黄红色布等);就自体说,五道不摄(如布本色非黄红等,然可染黄红)。当时藏中,有得无分别定,即起我慢,自谓此修无上。为破其执,故宗喀巴大师反复叮咛。修缘心定者,心与虚空如一,又得轻安之乐,即以具足乐明无二,已得佛位。彼误谓身心轻安之领受,及触尘无碍之感觉,为圆满次第之大乐,及破除实有自性之空慧。於此应善分别,如仅以定中之乐明感觉,为金刚大持位之空乐无别,则一切得定之外道,皆已成佛矣。无上密空乐不二,乃大乘不共道,虽大乘共道亦不能知,何况小乘、外道,何由梦见。应善分别空慧之无别,及三摩地之无别,若误以定中境之无别,为空性中之无别,即成支那堪布大乘和尚之见。 

  【第二三○则】 

  问:总依具明分、住分、轻安之三摩地,所趋之道? 
  答:已获得具明分、住分、轻安之三摩地,古德谓之乐明,或称空明。若未加「无我空见、出离心、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