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纪晓岚全传-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阁〃或〃江浙三阁〃,允许士民赴阁,传观抄录。到乾隆五十五年,七部全书才全部
缮写完成,送藏七阁。从开馆修书算起,共经历了18个年头,才告竟成功,以
十数年之岁月,成如此壮观宏伟之巨构,实在是古今中外所仅见。
编纂期间的校勘工作,费些周折。在乾隆四十三年,乾隆初览进呈的部分抄
本,发现讹误很多,遂于五月二十六日批谕:“进呈各书,朕信手抽阅,即有论
舛。其未经指出者,尚不知凡几?既有校对专员,复有总校、总裁,重重复勘一
手经数人手眼,不为不详,何竟漫不经意,必待朕之遍览乎?若朕不加检阅,将
听其讹误乎?〃从此以后,校勘考核更严,经纪晓岚复勘文津阁的藏本,查出誊写
错落字句,偏谬之书各六十一部,漏写《永乐大典》三部,漏写遗书八部,缮写
未全者三部,坊本抵换者五部,文字舛误者一千余条。
其他六阁的藏书,自然会有此类情形。事实上这么多的书,讹误之处在所难
免。早在编纂之初,纪晓岚就意在避免差错,严格校对,处罚出现差错的纂修官
和各处人员,时时有之,但防不胜防,屡屡出错。纪晓岚亲自查问,各纂修官推
诿处分,不肯承认是自己的差错,尽管册簿记着某人负责某书,也不肯承认,说
是:记录簿记错,张冠李戴了。纪晓岚便也作罢,不再硬逼。他在墙壁上题了一
首诗:张冠李戴且休谈,李老先生听我言。
毕竟尊冠何处去,
他人戴着也衔冤。
再说那些校勘官,还有一段给皇帝拍马屁的秘事:就是在进呈御览的书中,
每一页的头一个字,故意写成错字,留待乾隆校阅指斥,好让皇帝显得圣明。如
果错字没有被乾隆发现,那么就成为御定之本,即使校勘的官员发现,那也不敢
改正了,这真是荒天下之大唐!
也难怪事与愿违,拍马屁拍得太不是地方了。皇上发现伪谬如此众多,龙颜
大怒,责令重为校正,因此负责校勘的官员,受到处分的人次,为数众多,也是
罪有应得。
总校官陆费墀,受的处分最重。文澜阁、文汇阁、文宗阁三阁藏书的面页、
木匣,皇上责令由他出资装治。有了经济制裁还不算,仍下吏议夺职。这下更麻
烦了,不久陆费墀便在忧愁之中死去。这时皇上又下令籍没陆费墀的家产,只剩
下千金,用来赡养妻子儿女,其余的全部作为三阁藏书的装治之用。陆费墀,字
丹叔,复姓陆费,浙江桐乡人,乾隆三十一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充任
《四库全书》的总校官后,像纪昀、陆锡熊一样,接连升迁,初擢侍读,累迁礼
部侍郎,但因校书一事,落得个家破人亡。
陆锡熊与纪晓岚同为总纂官,虽然没有取得纪晓岚那样大的成就,但受到的
处分却不比纪晓岚轻。皇上谕命将《四库全书》〃重为校对〃,此番的缮写之费,
〃责锡熊与昀分任〃,陆锡熊掏了大部分,纪晓岚拿小部分。又诏令陆锡熊去奉天,
校正文溯阁藏书,没等校书完工,陆锡熊便命归黄泉,死在了奉天。
总纂、总校几人中,最幸运的还数纪晓岚。承上诏谕特准免议,但他身为总
纂,在责难逃,就让他出点钱了事。直到七阁《四库全书》全部告竣时,纪晓岚
的官职已升至礼部尚书。这当然是因为与他受命篡改遗诏有关。但皇上深知他勤
勉于事,编纂、校正不辞劳苦。那年夏天,乾隆到总纂处巡视,看到纪晓岚脱光
膀子苦干的情景,圣心为之感动。更有意思的是,由此而后,乾隆得了个〃老头子
〃的雅号。事情是这样的:盛夏天气,一丝风也没有,空气像窒息了一样。圆明园
里的青枝绿叶都给晒蔫了,鸟儿热得不敢张口啼鸣,宫女太监不论在殿内、殿外,
都汗流如雨,手中的扇子不停挥舞,但扇出的风并不凉爽,热乎乎的,越扇越流
汗。乾隆帝在宫中,虽然有人服侍,扇子不停地扇着,仍然感到闷热难耐,深悔
此年因朝事耽搁,没有去热河,这一夏天只好硬顶过去了。
这天午后,乾隆在圆明园清旷楼后面的〃澡身浴德池〃内洗了澡,想起到南书
房看看,巡视一下《四库全书》的校勘情况,带上两个侍从太监,在树荫下东绕
西转,来到了南书房,这时虽天近黄昏,但暑气仍然很炽,刚洗过澡的乾隆,也
已是大汗淋漓了。
这时纪晓岚正忙着伏案疾书,因为他从年轻时就怕热,虽然这几年身子削瘦
了许多,但仍然容易出汗。他看今天在场的陆锡熊等人,都在一起共事十多年了,
日常调侃惯了,也不介意什么,就干脆脱去了上衣,把辫子盘在头顶上,光着膀
子干起来。正聚精会神忙的起劲,忽然听到门口有太监〃唵唵〃几声喝道的声音,
知道皇帝来了。
那几位翰林见皇上驾临,都急忙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低着头候着。纪晓岚这
回傻眼了:如果赤背接驾,那是对皇帝失礼不尊;但当下穿衣接驾,衣服挂在书
房的另一头,已经是来不及了,离身边不远正是排书橱,他灵机一动,立刻将身
一闪,躲到书橱后边去了,想等乾隆走了,他再出来。
其实,乾隆进门时,已经看到了纪晓岚,见他光膀子,闪到后面回避,也没
有怪罪的意思。
那排书橱不高,纪晓岚又是高高的个子,如果他直立在那里,那他的头就会
露出来。更何况这时,他的辫子盘在了头顶上,显得高些,便只好蹲在了那里。
这一切乾隆心里清楚。匆忙之间,乾隆想开开纪晓岚的玩笑,就故意在这里多停
留一个时辰,让纪学士在那里好好地多蹲上一会儿,让他品尝一番,看那蹲藏又
闷又热的滋味,是好受还是不好受!
乾隆同陆锡熊等人说了一会儿话儿,又察问了编修进展情况,便吩咐翰林们
各自落座,只管忙自己手中的事,自己却笑吟吟地在书房里走动,东看看,西看
看,不时地向纪晓岚所在的地方看上几眼,心中暗自好笑。
纪晓岚蹲在那里,闷热难耐,汗流如雨。约摸过了半个时辰,听听没有了皇
上的声音,便从书橱的一侧探出头来,向陆锡熊问道:〃老头子去了?〃屋里的人
听了暗吃一惊,谁也不敢答话。
乾隆故意问道:〃谁在那里讲话?〃
纪晓岚听出是乾隆的声音,赶快回答:
〃微臣纪昀,在此给皇上叩安。〃
“为何不出来?〃乾隆不动声色。
〃适才室内闷热难耐,臣最畏暑热,故而写字时脱去衣服,赤身露体,不敢见
驾。〃乾隆说道:〃恕你无罪!快出来说话。〃纪晓岚早在那里憋闷够了,便起身出
来,跪在地上叩头,浑身汗珠直往下淌。人们看了暗暗好笑,但又不敢笑出声来。
乾隆说道:〃天热难耐,赤臂修书,朕不怪罪。你刚才说的'老头子'大概是给
朕起的绰号吧?〃纪晓岚跪着没有答话,乾隆接着说道:〃你是内阁学士,肚子里
是不空的;如今且把'老头子'三字,给朕讲解清楚。若讲得不差,便恕你无罪。
〃纪晓岚虽然当着众人,对皇上毕恭毕敬,但毕竟是和皇上亲近惯了,便大胆地说
道:〃陛下莫恼,且听为臣解说。'老头子'三字,是京中唤皇上的通称。实为尊敬
之意,并非微臣给圣上起的绰号。〃纪晓岚抬头看皇上,乾隆正不动声色地坐在椅
子上听着,便接着说:〃我主为天下有道明君,臣民皆呼万岁,这不是'老'吗?
皇上是万民之首,'头'也。〃
听了他这几句话,乾隆已面露喜色,捋着胡须问道:〃那么,第三个字呢?〃
“皇上又称天子,天之'子'也。三个字连在一起,就是'老头子',这是尊敬皇上
的称呼,并不是诽谤皇上的绰号。〃乾隆听罢,忍不住〃呵呵呵〃大声笑起来。
从此以后,在宫中常有人称皇上为〃老头子〃,乾隆听见,也不生气。在皇上
审阅《四库全书》抄本,因讹误发火生气时,有人趁机上奏,疏请将纪晓岚部议
降职,皇上想起'老头子'这件事来,觉得纪晓岚劳苦功高,忠勤可嘉,遂驳回疏
请,诏谕特准免议。
至于陆锡熊、陆费墀以下的校勘人员,有很多人所受的处分是很严厉的。翰
林蔡葛山就是其中一员,他与纪晓岚交情很深,曾向纪晓岚发牢骚说:〃我校四库
书,因为讹字夺俸,实在觉得冤枉。但又有什么办法呢?这些年,白白辛苦了一
场,不但得不到升迁,还把这些年积存,全搭进去了。〃纪晓岚劝慰道:〃事已至
此,先生何必太认真?因此事受罚之多,多至几百人。您与他们相比,境况尚属
不错。您不见总校陆费犀,新近郁郁而死,落得倾家荡产,人亡家败吗?
先生何不想想,若非此事,那些遗书秘籍,一生还会有读到的机会吗!〃“要
说也是。〃蔡葛山点点头,〃我确有一事,深得校书之力。”
“是哪件事?〃
“我的一位幼孙,偶然吞下一枚铁钉,郎中以朴硝等药,攻之不下。幼孙日
渐弱,就在这时,校《苏沈良方》,见有小儿吞铁物方写道:'剥新炭皮研为末,
调粥三碗,与小儿食,其铁自下。'依方试之,果然炭屑裹铁钉而出。我这才知道
杂书也有用啊!〃说完蔡葛山欣慰地笑了。
《苏沈良方》一书的作者,是苏东坡和沈存中,他二人是宋代的学者,都对
医药很有研究,宋人将他们的药方,集成此书。到清朝初期,世上已无传本,只
有《永乐大典》收其全部,纪晓岚编纂《四库全书》时,十分珍视这一文化遗产,
便嘱咐纂修官王史亭,将此书排纂成帙,刊印出来,使之在世上流传下来。
纪晓岚领修四库,遍读天下群籍,使他成为儒林的一代宗师,确实是受益匪
浅,同代人概莫能及,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通儒。同朝文士,无不对他肃然起
敬,他自己也诚然不客气,曾自豪地夸耀可以称得上〃无书不读〃了。
这话传到了乾隆皇上的耳朵里。一次,乾隆问道:〃纪爱卿,你学问渊通,举
世无双,有你这样的朝臣,朕非常欣慰,朕来问你,你还有什么书没有读过?〃跟
皇上亲近惯了,纪晓岚也不再故意谦虚了,只老实地说道:〃回奏万岁,臣似乎无
书不读。〃好吗,这话果然是从他口中说出来的。乾隆心中不悦,于是说道:〃那
好,明日朕让爱卿背一部书。〃一听这话,纪晓岚愣了,自然一时不慎,说了过失
之语,这不是捅了漏子吗?天下这么多书,纵使记忆力再好,也不能全背过呀?
眼前常用的书,还能背得一字不错,但以前背过的书,时间久了,难免有错字、
漏字、漏句,那样就要犯欺君之罪了。皇上考问,当然也是常见之书,但这一部
分,就谁也保证不了卷卷背诵如流。虽然皇上是有意为难,但对这当代君王,哪
能有旨不尊?纪晓岚越思越想,不知如何是好。
回到家中,将此事说与明。明心里替他着急,并替他猜测起来。不时地
问起,会不会背这部?会不会背那部?她虽然来到纪家以后,读了不少的书,在
当时的女性当中,已是很有学问的人,但与纪晓岚比起来,她读的那些书,毕竟
太有限了,简直是万不及一。但是,纪晓岚见她那关切认真的样子,心里更加喜
欢她了。
尽管纪晓岚不断地摇头,明还是不断地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