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中国私营公司创业 >

第2章

中国私营公司创业-第2章

小说: 中国私营公司创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合伙创业战略

  在创业的开始阶段,由于资金、人才、经验的不足,又没有家族公司那样的条件,这时选择一个或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合伙开创工商业的成功之路,是许多公司老板的强烈愿望。

  

  确实,在自己势单力薄的情况下,合伙经营,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对于迅速扩大公司的实力,减少个人经营的风险来说,这的确是一种理想的模式。在世界各国的公司发展史中,这种依靠合伙经营,从而走出成功创业第一步的例子,可以说是举不胜举。然而,不可否认,在合伙经营中,能够善始善终、同心合力发展到大公司的例子十分罕见。

  与家族公司不同,合伙公司缺乏血缘这种天然的纽带。因而更容易分崩离析。合伙开公司之所以寿数不长,大都是因为在合作之初,公司面临一系列的问题要解决,大家专心于创业,对名利、地位的争夺不太热衷。当公司发展起来后,名利开始在个人心中发酵了,每个人都有了私心。就这样合伙公司开始出现了裂缝,虽然还不致于立即翻脸,但是一个公司内部出现这样各怀心思的人,公司的经营怎么能不走下坡路。

  矛盾出现后,最彻底的解决办法是“分家”,许多公司被一拆两半,甚至是一拆几半,这样的了断彻底倒是彻底,只是好端端的公司哪能经历这样的折腾,分家后无论资本和人才都不能和以前相比,竞争力马上下降。许多合伙公司在分家后一蹶不振,就是这样的原因。

合伙公司的这种发展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在寻找合伙人的时候要特别慎重。

 

  1。选择合伙人的第一原则。

  许多人在创建公司之前,都有许多无话不谈的朋友,这些人或者是同学、同乡,或者本来就是生意上的朋友。首先在朋友圈中寻找合伙人再正常不过了。但生意归生意,朋友归朋友。生活上,甚至在人生理想和习惯上相同不能等同于有同样的生意旨趣。因此,选择合伙人的第一原则应该是:两人都对同样的经营方向感兴趣。

  几年前,在广州有三位同在机关工作的朋友,因为不满足一杯水、一根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工作状况,决定合作开办一家公司。由于他们所在的机关本来就是管理城市建设的,所以他们志趣很容易统一在建筑领域。

  这三个人中,H是学工程设计的,L在单位负责财务工作,Y是机关秘书,没有从事建筑领域的实际经验,但是因为长期跟领导的关系,方方面面比较熟悉,考虑问题也比较成熟。

  开办公司的想法是H先提出的,但他既没有经验,也没有资金。L、Y二位举手赞成后,这些问题在大家的努力下,居然迅速解决了。

  于是,这三个人组成了黄金搭档,他们模仿刘备、关羽、张飞的桃园三结义故事,给公司取名桃源。在以后的四年间,三个人没日没夜地干,Y负责公司的对外联络,H负责公司的工程设计,L担任公司的财务总管。由于正赶上全国房地产热,广州的楼市不断升温,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桃源公司的财产额持续上升,逐渐成为广州建筑界小有名气的民营建筑公司。

  然而,公司获得发展的同时,这三人的合作却没有持续下去。他们三人分别负责公司的三大部分业务,四年期间逐渐都有了自己的班底,俨然构成三大派系。这些手下为了争夺利益,不断在自己的领导面前吹风,制造不和。而这三位老板也早已经相互不服气。四年期间,Y因为经常在外联系,门路更广,加上对建筑技术不了解,逐渐把兴趣转到炒作楼市方面。而H的兴趣点也逐渐集中到建筑设计上来。本来他们是按照三三制分成的,伴随利润的增加,谁都对这种分配比例不满意了。

  H认为公司全靠他摸爬滚打才有今天的规模,而另两位只是动嘴皮子,耍笔杆子,居然也要平均分成。Y只热心做楼市投机生意,对公司向实业化发展兴趣不大,他还对L的财务持情绪态度,几次扬言要查帐。就这样,桃园三结义的朋友渐渐变成了陌路。桃源公司的业务也日渐稀少。

  眼看公司业务低落,三个股东的分家也提到了日程上来,大家都知道分家对谁都没有好处,无奈各有奋斗的目标和追求,只好劳燕纷飞。

桃源公司的解体说明,要想把合作永久持续下去,就必须是真正生意上的志同道合,有共同的兴趣点和创业动力,否则,只能是短暂的结合而已。

 

  2。合伙之前规定清楚责、权、利。

  俗话说:丑话说在前面。现在是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社会,个人之间的承诺只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的把戏。如果在合伙之初,不把各种规定讲清楚,以后发生纠纷就难免要通过法律。在家族公司,这种情况当然不同,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兄弟之间分家产虽然也有争吵,但闹到法院的毕竟是少数。

  在桃源公司,H、Y、L三人在创办公司之初,谁也没想到公司以后会有那么大的发展,因此对如何分红没有很多的关心,大家只是努力把公司的事情搞好。现在,人心散了,对金钱的计较也多了,大家都说自己的贡献最大,要求占有更多的公司财产。由于没有证人和协议,因此法院也无法判定每一方的分红比例,并根据这个比例来分割财产。于是三人又为这个问题闹得不可开交。

  亲兄弟,明算帐。这是做生意的天规之一,谁违反了它,谁就可能受到惩罚。合伙公司最忌讳的是为了友谊而忘了原则。合作之初,大家亲密无间,一到反目,感情受到很大伤害,生意也会衰落。

  如何在求利的基础上,使感情和利润一起增长,是每一个合伙人都应该考虑的问题。只有当合伙人在生活、工作中,随时检讨自己,发现有损公司与个人友谊的事情,一定要防微杜渐。事前的防范远甚于事后的修补。

每一个渴望真诚合作的人难道不应该好好考虑吗?

 

四、“独孤求败”式的私营公司战略

  独孤求败是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一个角色,他代表这样一种形象:身怀绝技,孤独执着,不断寻找对手并战胜他。

  

  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达到10亿美元的富豪——洛克菲勒,有一双孤独的眼神。每当下属向他报告时,他总是一言不发,冷冷地看着对方,在这种“眼神”的关照下,部属战战兢兢,希望报告尽快结束,好离开他的办公室。

  洛克菲勒的眼神在美国是冷酷和狡诈的象征。其实只要熟悉洛克菲勒的人都知道,在他清教徒的外表之下,有着一颗慈善的心,否则就无法解释,这个超级富豪成为第一位10亿富翁后,为什么又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慷慨好施的人。而他的外表之所以变得这样冷酷,只是长期单枪匹马驰骋商海的结果。

  洛克菲勒出身于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他的父亲热衷于生意,但好像总是没有成功,反而五次以诈骗罪被起诉,因此给这个家庭带来的耻辱恐怕是留给洛克菲勒的唯一遗产。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洛克菲勒在17岁的时候就投身商场,中间忍受着无数的失败,直到他终于找到了石油,并因此发了财。但财富并没有给他带来声誉,终其一生,他获得的咒骂远多于赞美,即使他向美国的慈善事业捐献了将近5亿美元。世人大都注意到巨额财产给他带来的地位,对所遭遇的痛苦却很少理解。社会的误会和商场特有的尔虞我诈,造成了洛克菲勒式的创业者冷酷的外表。这几乎成为成功的个人公司开创者的共同特征。

  霍英东无疑也是这种孤独创业者的典型。

  霍英东生于1922年,6岁的时候,父亲出海时鱼船被风浪打翻身亡,成了孤儿。第二年,他的13岁的姐姐和11岁的哥哥又落海而死!霍英东小小年纪就忍受伤亲之痛,完全失去了童年的快乐。

  这个不知祖籍在何处的广东人,真正是在苦水中泡大的。他后来回忆说:“从小没钱,一心想发财,走路都在想如何才能拣到钱,不想日本人来了,为了两盅米到机场打工,失掉一截指头,当卡车司机也没当成。后来听说柏拉斯群岛有一种药可以卖大钱,便去这个荒无人烟的岛上干了6个月,结果没赚到钱,反而落了一身病”。

  但是,没过几年,霍英东摇身一变,在1954年投身于房地产生意,正是这个生意使他的财产从几十万元发展到10亿元。

  洛克菲勒和霍英东属于同样的创业类型,青年时期受到家庭贫寒的刺激,在环境的逼迫下,投身商海,尽管受尽苦难,但却练就了一身好本领,成为商界的成功典范。

与以上两人相比,还有另一种意义上的个人公司创建者,他们之所以创建公司,往往不是因为生活所迫,而纯粹是从兴趣出发,身怀“绝技”,为了让这种绝技发扬光大,毅然走上创业之路。

 

五、小公司赚钱战略

  在工业化时代,高大的厂房和烟囱成为公司实力的象征。确实,当你乘车在波音公司巨大的车间穿行,谁也不能否认工业化时代的伟大,从而对世界上许多大公司的经济实力感到叹服。然而,当你仔细看看这些股份公司的年度会计报表之后,你可能对这些公司的赢利水平感到吃惊。

  

  在美国赢利率最高的公司名单中,你看不到波音公司、福特公司、通用汽车公司这些巨人公司的名字。相反,戴尔公司、微软公司等没有高大厂房,雇员也很少的公司却榜上有名。在日本,世界著名的松下电器公司、马自达公司、丰田汽车公司的赢利是非常丰厚的,但与任天堂公司相比,它们的赢利水平就要大打折扣了。而任天堂公司的雇员不到200人,是一个专门开发游戏软件的公司,其总部只是一座四层的小楼而已。

  在后工业化时代,世界各国的大公司都陷入了“大企业病”,他们的发展步履维艰,生产与销售僵化。与此相反,小型工商业在世界各国蓬勃兴起,逐渐成为各国经济的中坚。虽然,大公司仍然在基础工业领域占据领袖地位,但小企业以其经营的灵活性,正处在如火如荼的上升阶段,难怪有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说了这样一句话:“未来是小公司的天下。”

  美国《财富》杂志列举全美国发展最快的500家公司中,百分之三十四是靠不到1万美元的资金发家的,还有百分之五十九是靠不到5万美元的资本发家的。我们面临的情况正从越大越好转向“小的就是好的”。虽然有1万元钱,根本算不了什么,但还是可以让你做任何你想做的生意。

  小公司之所以能适应这个世界,首先是船小好掉头。当今世界,各种信息相互交织,商场风云变幻,让人目不暇接。小公司因为对市场的感觉敏锐,可以迅速根据市场的变化改变自己的经营方法,改变自己产品的性能。而大公司,由于其管理的僵化,对市场的反映比较迟钝。即使感受到了市场的变化,往往也无法立即适应它。

  同时,小公司的负责人往往就是老板,他们享有自己安排工作的自由,能够独立作出决断,在经营中能够及时贯彻自己的意图,而不用和其他人商量,对于风险和经营计划可以做到随时更改,这同大公司冗长的会议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许多有志气的青年愿意独立创业的主要原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