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笑拂衣归 >

第164章

大笑拂衣归-第164章

小说: 大笑拂衣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务这些,谢沛之前都有布置,如今正在逐步落实。而皇宫里的新规定却是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先是皇帝下旨把太监这个职业给彻底取消了,并颁发明令,今后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借口阉割自己或是他人。一旦发现,严惩不贷。

    于是,宫中现有的这些太监,就成为了仲夏国历史上有名的最后一批阉人。也是颇有些让人同情

    谢沛已经打算好了,今后,太监的工作都将由普通人来承担。甚至可以雇一些境况艰难的老兵或孤寡,来宫里做些轻省活计。

    因为两口子早就商量过了,不管两人身份如何变化,家里不会再添其他女人。

    没了庞大的后宫嫔妃,自然就用不到大量的的宫女伺候。皇宫里的女人少了,再定下合理的规矩,也就不用担心有那么多机会让别人秽乱宫廷了。

    没瞧见,皇宫以外,那些高门大户家里,老婆丫鬟不少,也没说非要太监才能保住后院清白啊

    大幅度削减宫女是必然的,毕竟让十来岁的少女,早早就离开亲人,关在这天牢一般的宫里度过青春,甚至是度过终身,实在不是什么仁慈的好事。

    只是,眼下这批遗留下来的近千宫女,却让谢沛有些发愁。

    她已经征询过大家的意见了,只要是通过了审查的宫女,若是想要回家的,可以立刻去领了户籍和公文,走官道住驿站,由各地官府接应回家。

    然而,她没想到,愿意回家的,多半都是才入宫不久的那些年幼宫女,也只有不到二十个人。其他绝大多数宫女却都宁愿留在这里缝制军服,也不想离开皇宫。

    谢沛对这个结果,感到有些悲哀。然而,听福娃她们解释了一番后,又觉得能够理解。

    因前朝的升和帝高亶越老越好色,只要是官员家愿意把女儿送进宫,他都会很大方的收下来。所以说,后宫内并没有竞争激烈到,需要让女儿去当宫女,才能找到接近皇帝的机会。

    也因此,宫女中几乎就没有一个是好出身的。她们都是被内务府花钱买来的,不是贫苦家卖掉的女儿,就是人牙子手里的囤货。

    宫里虽然日子艰辛也常常会卷入要命的纷争,可这些宫女在高墙内住惯了,一旦出去,既无亲人可靠,又不知该如何谋生。她们,都很害怕。恐惧之下,才没人愿意出宫冒险的。

    再加上,如今谢沛搞了个军服加工厂,宫女们虽然每日忙碌,心却都安稳了下来。

    所以,她们哪怕攒下了银钱,却也不敢离开皇宫,去面对陌生的外界。

    谢沛想了想,这些女子恐怕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适应身份的变化,办急了,倒容易坏事。

    因此,她干脆就把这军服加工厂给办到了明处。专门在靠近皇宫南门的一块划了片地,让宫女们每日在此上工。同时,她把进料、交接货物、做账、分发工钱一系列事情也分派给宫女们自己负责。

    于是,渐渐的,皇宫南门就多出了很多送货的伙计、接收军服的兵部官员、管账的主事,等等各色人物。

    他们的进出,也带来了无数京城的大小消息,让这群高墙后的宫女们开始对外界有了些了解和认知。

    也有人担心,如此长久下去,恐怕会给皇宫带来危险。但自家都是高手的帝后二人听了,却并不在意。他们本来就没打算一家几口人独占下如此庞大的皇宫。不但南门那一片,皇宫里许多地方,他们都打算规划出去,挪做它用。

    比如李彦锦就觉得,他想把朝堂的核心部门都弄到皇宫里来。到时候,这些人每天就在他眼皮底下办公,看谁敢狗胆包天地偷做手脚。

    而且这样,也就不用每日都把所有人搞到乾清宫开大会。大家正常上班,有事就过来禀报,离得近,都很方便。

    随着太监的取消,宫女的削减,谢沛和李彦锦很自然地想到了那些生死不由自己的可怜人。

    于是,大华帝登基后的第三张皇榜,就是宣告天下,仲夏国今后将禁止买卖良家子为奴仆,下人都将改买为雇。

    同时还对贱籍的划分也做了修改,把军户、工匠、无田渔民、佃仆、隶卒、乐户、艺人等人都改为了良籍。

    只把被判为终身罪奴者,仍保留在贱籍之中。但,并不延及其后代。

    这皇榜一出,众多底层百姓跪在街边痛哭流涕。这些出身贱籍的卑微者,似乎要把自己和家中数代人的委屈都哭嚎出来。

    他们是喜极而泣了,可也有很多人气得大骂李彦锦是吃饱了撑的。

    历来,高门大户乃至寻常官宦家中都离不开奴仆。这其中,只有签了死契,甚至是几辈子的家生子才能成为主子的忠仆。

    可现在这皇榜一出,别说死契了,就连仆人的孩子都成了良民,想要使唤,还得出钱来雇?!简直是胡闹!

    不过他们再抱怨,李彦锦也不怕。这阵子京中上万士兵正有些闲得慌,巧了,这不就事忙了吗?

    之前普查时,每家有多少奴仆,叫什么姓什么,彼此都是什么关系,这些可都被记录在案的。

    现在,只需要把京城一分片,然后各小组拿着名册挨家挨户去点,就成了。

    每到一家,照着册子,把奴仆一点,然后直接在官府户籍上,把签了死契的奴籍一消,改为了年限不等的雇佣契。

    虽然表面上看,这些仆人还是与以前一样,要在主家继续做活。

    可这一改,却让他们从根本上有了不同。

    因为各朝代的律法中,主家是有权处置签了死契的奴仆的,要打要杀都随人意。然而签了雇佣契的仆人却不同,他们若被主家打伤,按律是可以寻求赔偿的。若他们被主家打死,那主家就形同犯了杀人大罪,是要赔命或是坐牢的。

    简单说,就是李彦锦把这些人的性命又还到了他们自己手中。

    这个事情要落实,需要耗费很长时间。且京城在李彦锦的督促下,还办的彻底点。而京城外,其他地方,可就没这么顺畅了。

    好在,李彦锦和谢沛都知道,这事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们为此专门设立了一个部门,今后由退役老兵任职,专门四处抽查,谁家还敢买卖人口,签订死契。一旦抓到,就是重罪。待处罚的多了,时间长了,这条律法就会彻底被人们接受下来。

    一忙起来,时间就过得飞快。

    转眼,又到了秋末冬初之际。

    李彦锦和谢沛的闺女真真,眼看就要满周岁了,这两个不负责任的爹娘才想起闺女的大名还没定下来。

    好在如今也没什么盯着皇家天天写起居注的人了,大家都忙得四脚朝天,谁也没空管这对至尊夫妻,家里又发生了什么事。

    一年的时间,已经让京城人都了解到,如今龙椅上的这位陛下,恐怕脑子和大家都有点不一样。而那个皇后就更可怕了,不但脑子不一样,好像身子也哦不,是身手也不一样。

    官员们也都有了默契,千万别管这夫妻俩的家事,不然下场会很难看的

    于是,就在这种默契的无视下,咱们的皇家大公主真真,顶着个乳名迈进了周岁的门槛。

    赶在真真周岁前三天,李彦锦又被媳妇捶了一顿,这才把闺女的大名定了下来,就叫谢真天。

    对于闺女姓谢不姓李这事,除了卫川出身的官员能理解外,其他所有人都是一脸“这他玛是玩我吧”的表情。

    就连谢栋这个皇帝岳父都有些吃不住地,找到闺女说:“要不,就姓李吧”

    李彦锦一拍大腿道:“我这不是天子吗?都说金口玉言呀!我得言而有信啊!再说了,不管姓啥,都是我的大公主,我看谁敢唧唧歪歪!”

    奇葩的爹娘,当了奇葩的帝后,于是他们的闺女也只好当一个奇葩的异姓大公主了。

    好在,她并不孤单。若干年后,她的弟弟妹妹中,姓谢的与姓李的,堪堪打了个平手

散财童子陛下() 
大公主的周岁办得比某人登基还热闹点。

    与谢家相熟之人都被请到了永寿宫里;吃了顿抓周酒席。

    这是宫里仅存的四位御厨;在新皇登基后;头一次大展身手的时机。

    御膳房里;帮手的宫女和太监被四个大厨指挥得团团乱转。每个人都使出了全身解数;恨不得把这次酒席;办成个王母娘娘的蟠桃盛宴才满意。

    只是如今陛下崇尚节俭;已经提前传了口令,不许整那些死贵死贵的玩意。这让几个大厨非常遗憾,只能从菜单里把某些菜式给剔除出去。

    谢真天周岁这日;也如老百姓家一般,搞了个抓周。

    抓周的台子上,大部分都是女儿家常用的东西;什么胭脂水粉、梳子钗环、算盘笔墨、绣绷绣线等等。不过那金灿灿的小匕首;缠着花的小弓箭,甚至是红艳艳的小皮鞭也不知是什么人放进去的;真是居心叵测得很呐

    真真奶娃最近正在学走路;只是一直不曾开口叫人。但她虽不会叫人;也成日“啊啊呀呀”地说个没完;只没人能懂罢了。

    大公主殿下刚被亲爹抱上抓周的台子;就开心地直拍小手。还一副“朕心甚悦”的模样,亲了亲李彦锦的厚皮脸。

    谢真天亲完又胡乱赏了亲爹几爪子;就走走爬爬地来到了桌子中央。她企图蹲着,结果重心不稳;直接摔了个屁蹲儿。

    小屁蹲迅速坐好;开始搜寻起宝贝来。

    虽然这位大公主,日后长成了个极精明的性子,可如今倒底年幼,没有看破某人的诡计。

    于是,片刻后,大公主殿下就右手拿着小金剑,左手抓着小红鞭,脖子上还挂了个小花弓,非常威武地站起来,歪歪倒倒地冲着不远处的娘亲憨笑。

    “咳,殿下看样子是随了母亲,今后也要当个巾帼英雄,驰骋天下啊”

    众人识趣地说着吉祥话,天家三口子却毫不在意地,凑在一处,嘿嘿傻笑。

    “二娘,看咱真真多识货,把我们准备的好东西都抓了。我还说,让爹弄个金锅铲来,结果他老人家死活不同意,哈哈哈”亲爹不担心坑了闺女,毫无负担地说道。

    “嘎嘎嘎啊”大公主殿下张开小嘴,和着她爹的笑声,嘎嘎笑着。

    谢沛无语地看着这俩宝气,嘴边的笑意却久久不去。

    抓周之后,很快就到了年底。

    李彦锦此时终于把空荡荡的国库,填补了些银钱进去。

    本来从各地抄来的钱财足够把国库塞满的,只可惜某人赚钱没有花钱快,眨眼功夫就又都散出去了大部分。

    其实,这也不能怪李彦锦是个散财童子。

    只因新朝刚立,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

    北地那边的军费用税收抵了,暂时不用他操心。可其他地方却仍是由京中拨款,尤其是前年才组建的水师,更是个吞钱的大户。

    虽然李家也之前帮着出钱出力修了船坊,可如今李彦锦都当上皇帝了,这一国的军队,怎么能让李家来掏钱组建呢?

    于是,几处大的码头修建,船坊后期投入,再就是造船的花费都转由国库中拨出了。

    除此之外,李彦锦又在黄河以北圈了块地,准备办一个国营马场。

    他们之前坑了北蛮的上万匹骏马,其中五千匹交给了唐琦,组建了镇北军如今最重要的一支骑兵营。剩下的五千匹马则被李彦锦请人精心挑选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