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是靠不住的(近距离看美国之二)-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是给过去的竞选经验弄怕了,他依然没有信心,他总觉得竞选的形势变幻莫测,无从
把握。
但是,他渴望着能够得到这个连任,他已经走过了最困难的前四年,许多事情只做
了一半。更何况,一些政绩的效果是要通过时间才能充分表现出来的。再说,作为一个
雄心勃勃的政治家,他有一个看上去有点虚荣,但是确实是非常辉煌的梦想,如果他能
够连任,他将有机会在1976年,作为美国总统,主持美利坚合众国成立两百周年的庆典。
这一个大选年是在1972年,但是,从一年以前,双方的竞选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场了。
随着竞选的逐步展开,也随着大选日的逼近,尼克松日益感到不安,他总觉得手下人没
有充分了解竞选对手民主党的动向,他希望在正常的竞选活动之外,还能想办法更多地
掌握对方的一些动态,以便他能及时准备对策,增加“保险系数”。他的这种愿望无形
中就成了他周围的一些人的压力。于是,也就自会有人积极地去筹划些什么,而这种从
“立意”开始就“不正”的动作,自然越演到下面就越离谱了。
于是,一个极为荒谬的夜晚就这样悄悄逼近了。
著名的“水门”,原来只是几幢普通办公大楼的名字。这样的办公楼在美国首都华
盛顿可谓无数。在美国一般的机构和组织都不可能拥有自己的专用办公大楼,而只能在
一个普通的综合楼里租几个办公室,或者租下一层。一到下班时间,外面的大门锁就调
成只出不进的状态。也就是从里面可以打开,不论加班到多晚,都出得去。可是,想从
外面进来的人就打不开门了。就这样一个大门锁,解决一幢大楼成百上千不同办公室的
夜晚安全问题。有些大楼晚上有一个值班的警卫。其他的很多大楼,晚上既没有值班的,
也没有防盗警报系统。
我们刚来时,曾经有一次就在这样一幢大楼办事,由于干得很晚,就成了这整幢楼
里最后的出门者。我们望着这幢灯火通明,空无一人,只剩下我们自己的大楼,十分惊
奇。大楼里有的是高级计算机之类的好东西,真奇怪那些办公室的主人们晚上怎么还睡
得着觉。实际上,一幢大楼的安全,靠的当然不仅仅是一把只出不进的门锁,主要还是
依靠基本良好的社会治安。因为谁都知道,如果真的有什么人想打主意的话,这么一把
门锁实在是太好对付了。
“水门大楼”就是这样普通的综合办公楼。美国民主党总部就在它的六楼租了办公
室。我记得去年在信中已经向你提到过,美国的政党组织是非常松散的,一个人同意一
个政党的观点,就可以自我宣布“我是某某党的”了,从没听说过要申请入党和批准入
党这一说。哪一天他“改主意”了,也就“自动脱党”,同样没有任何手续。绝对可称
作“聚散无常”。哪怕象“共和党”“民主党”这样的大党,也是如此。他们的总部,
也就远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戒备森严。他们也就在普通的办公大楼租用一部分。平时,
也就和一般的公司,律师事务所差不多。
可是,谁会想到,这幢普通的水门大楼经民主党这一租,就变得永远“青史留名”
了。
这幢大楼晚上有一个警卫,但是,还是有几个被招买来的游兵散勇,只用了一小块
简单的胶带轻轻一贴,就使得那个“聪明的门锁”失效。他们溜进大楼,然后在民主党
总部的两个电话机上安了窃听器,然后顺利撤退。他们指望此举可以带来大量有关民主
党竞选时期的内部情况,以助于共和党尼克松的竞选,如果就此成功拉倒,也就没有
“水门事件”了。
问题就在于这是一帮非专业的游兵散勇,他们的活儿看上去干得非常“糙”。在此
后的两个多月里,两个窃听器一个失灵,另一个质量也有问题,噪声太大无法录音,勉
强窃听了一大堆毫无价值的电话之后,他们只好承认失败。如果他们能够彻底认输,也
同样不会再有“水门事件”。
不幸的是,他们有一个非常急功好利,被过度拔高之后完全忘乎所以的现场指挥。
此人绝对不会轻言放弃。在他的指挥下,“水门事件”终于在一大堆“偶然”之中,必
然地发生了。
那天,并不是一个月黑风高,看上去要出事儿的夜晚。公正地说,那是一个相当晴
朗美好的晚上。也许,促使他们再一次行动的原因之一,正是那个太好对付的门锁,似
乎一小块胶带就足以解决。可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一次,恰恰是一小块胶带把
他们给毁了。
这一次,他们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了。还是原来的老一套,他们白天到这儿溜一圈,
趁机用胶带在门的侧面贴住门锁,使得他们天黑以后可以从外面打开。在楼里办公的人
们确实谁也没有注意,他们走出大楼,总以为身后的大门会象往常一样,“聪明”地拒
绝进入者。他们都一个个放心地带上门,就回家去了。
唯一的一个例外,是那天值夜班的警卫弗兰克。这是一个年轻的黑人,也许是职业
的关系,他比别人更仔细一些。总之,他发现了门锁被人胶带给贴住了。他顺手撕去胶
带,按职责给他的上司打了一个电话。他得到的指示是再检查一下其它的门。
当时,弗兰克并不感到紧张。因为在楼里上班的人那么多,常常有人加夜班,他们
都没有大门钥匙,他们也都知道,下班时间一过,出去之后就进不来了。所以,弗兰克
想,也许有人临时要出去一下,怕进不来才采取了这么个临时措施。所以,他并没有马
上去检查。他出去买了点吃的,打算吃完以后再查。
就在这个时候,那几个家伙又出动了。这时已经是半夜了,他们胸有成竹地向已经
贴好的门走去。那是一个从地下车库进入楼梯间的门,直到他们伸手去开门,才出乎意
外地发现,门是锁上的。这一下,他们感到紧张了。
门锁是他们亲手贴上的,现在又锁上了,说明那张贴上去的胶带已经被人发现。大
楼人多手杂,他们吃不准是下班的人发现后撕去的,还是专职的警卫人员发现了情况异
常。如果是后者,他会不会已经报警?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先请示了坐在对面旅馆里的
那个头儿。
前面已经说过,这位现场指挥完全是一个急于邀功请赏的人物,决不会轻言放弃。
他孤注一掷地下令进入大楼。门已经锁上了,他们花时间用一套特技开锁。值得庆幸的
是,开锁的过程中居然没人发现。也许,他们开锁费了太大的事儿,好不容易打开了,
就本能地想把它贴上,以免碍事。实际上,他们应该知道这锁是“可出不可进”既然已
经进了,这一贴完全就成了画蛇添足之举。这真是命中劫数。
待到警卫弗兰克想起上司的关照,再一次检查门锁的时候,他站在又被贴住的门锁
前愣住了。他几乎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刚刚被他撕去的胶带居然又回来了!他不得不
立即在出鬼和出贼之间作出一个理智的判断。此时已经超过凌晨一点半,他再也不敢找
任何理由安慰自己。他马上在报告上司的同时,向警察局报了案。
再说这些闯进去的家伙,就像任何千篇一律的电影情节一样,他们自然也不会忘记
在大门外面派一个望风的。这个家伙觉得自己得了一个最轻巧的活儿,悠悠地待在那里
欣赏夜景。一点没把渐渐驶近的一辆普通汽车放在眼里。车里下来两个嬉皮士打扮的年
轻人。那个望风的居然就没想到他有必要向里面的人通报一声。
说句讲故事的俗套话,这叫“无巧不成书”。偏偏这两个“嬉皮士”就是便衣警察。
原来警察局接到报案之后,立即通知在“水门大楼”附近当班的巡逻警车,可是巡逻警
车正好汽油不足需要去加油。警察局值班的没办法,只好通知就近的便衣警察过去看个
究竟。就这样阴差阳错,反而使得两名“嬉皮警察”逃过了望风者的眼睛,不至于打草
惊蛇。
两名警察在和警卫通报情况之后,就先上到八楼的联邦储备委员会的办公室。然后
兵分两路搜索过来。这时候,闯进来的那几个,正因为打不开楼上民主党办公室的门锁,
正在那里卸门呢。当他们进入办公室的时候,便衣警察也循声摸过来了。他们隐约看到
一个黑影,举枪大叫一声“不许动”,只见办公桌后举起几双手。没有格斗,没有任何
精彩情节。几个笨蛋乖乖地就给逮住了。
那个望风的家伙,直到看见楼里突然灯光大亮,警车尖叫着开来,才知道大事不好。
他和里面的人已经联系不上,只能仓皇逃回他们作为据点的旅馆房间。接下来就是据点
里乱作一团。
尽管他们明明知道根据美国的宪法,警察即使已经知道了这个据点,他们仍然必须
取得法院许可的搜捕状,才能前来搜捕。而这些手续办妥,至少还需要十二个小时。但
是,那个一直觉得自己是被委以重任忘乎所以的头儿,此刻已经慌不择路。否则,他们
至少会销毁带走一些重要证据。
结果是,他们留在旅馆里的岂止是蛛丝马迹,简直就是罪证累累。他们的出逃狼狈
到什么地步,只需看看他们留下的东西就可以知道了。那里有联号的百元大钞,连同文
件的文件箱,电话号码本(里面有白宫的电话号码),当然也少不了窃听器材。等等,
等等。
根据这些物证,调查人员立即就确定这个案子绝不是一般的橇窃案,这是一个与竞
选有关的政治案件,而且它有可能与白宫有某种牵连。
这就是“水门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我在中国的时候,一直以为是尼克松出于竞
选目的,指使手下的人闯入民主党总部搞窃听,责任难逃,才导致下台。但是,看了当
事人的回忆录等史料,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首先,当时的尼克松总统确实急于获取竞选对手的动向,可是,对于下面拿着鸡毛
当令箭,究竟蠢事干到什么地步,他是不知情的。也就是说,迄此为止,仅限于“水门
事件”本身,并不能说尼克松本人犯了哪一条规。只能说是有一些与白宫有关系的人在
外面触犯了法律。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美国政治运作情况,这当然会给竞选
中的总统带来麻烦,可是,决不至于就必然导致总统下台。“水门事件”是在大选几个
月之前。事情出来以后,也立即成为竞选中的大丑闻上了报纸的头条,民主党自然也不
失时机地全力对竞选对手的违规作业发动攻击。但是,事实上,这并没有影响尼克松在
几个月后以绝对优势又一次连任总统。
这是为什么呢?尼克松确实曾经在“水门事件”发生以后,做过这样的表态。他表
示自己也是从报纸上才读到“水门事件”的,他当时认为报导十分荒唐,就把报纸扔在
一边,没当回事。两天以后,他才知道有一些共和党竞选总部的人涉案。总之,他要人
们相信,他对此并不知情,他也谴责这种做法。那么,他的优势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