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娃哈哈方法 >

第53章

娃哈哈方法-第53章

小说: 娃哈哈方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93年底,娃哈哈集团接到一单生产出口的马蹄罐头的生意,由于马蹄收购地域很广,保质期又短,为抢时间,公司掀起了“马蹄大会战”,这是一场事关娃哈哈声誉的“战斗”,除了承担马蹄罐头的车间外,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人保部、市场部、质监部、政治部等部门纷纷抽人,这样的原岗位的人一人要顶几个人的活。下班后,大家都主动跑到车间削马蹄。由于全体职工和农民工通力合作,既保证了质量,又保证了时间,娃哈哈深受外商好评。    
    娃哈哈人心系公司,自觉维护公司形象。    
    有一次,质监部一名职工回家过年,在汽车站发现有假冒娃哈哈出现,他马上打电话给厂里,把信息告诉打假办的同志,抓住了假冒者。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娃哈哈还不定期举办“千人演唱会”、“职工运动会”、“千人大旅游”等活动,进一步体现企业“大家庭”氛围,增强员工的自豪感。    
    在塑造大家庭企业文化的同时,如何在产生巨大的团队凝聚力的同时,达到员工素质的提高?企业发展不光是线的延长,还要有面的扩张,更要有职工素质的提高。    
    企业发展若离开职工素质的提高,那也是一种“泡沫经济”,这是娃哈哈发展的独特思路。    
    娃哈哈没有完全按照国际管理、营销的常规理论来建设企业文化。    
    比如,娃哈哈在培训员工的方向上,主要采取的是“以赛代练”的方式,让员工在真正的市场竞争中学会竞争的法则。    
    在企业精神的传递方面,娃哈哈采取的是“传、帮、带”,依靠老的、优秀员工,将娃哈哈的精神传下来,并且起到示范、带头的作用。每一个优秀的员工就是一颗“火种”,他放在哪里就会在哪里形成燎原之势。    
    “以赛代练”是娃哈哈训练员工的重要方式之一。    
    娃哈哈的员工培训确实不像外企那样规范,但并不是不重视,而是运用了娃哈哈特有的方式且效果很不错。销售与管理方面的理论、技能,关键是在何时、何地、如何运用的问题,娃哈哈的销售人员虽然在理论上也许不如其他大企业,但他们的敬业精神、实战能力却是不可比拟的。娃哈哈的培训体系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讲形式,在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方面,主要是通过各级领导以身作则的“传、帮、带”,使全体员工形成种务实、敬业、团结向上的好风气;在营销思想、方法方面主要是通过“通报”的形式,由宗庆后亲自起草,平均二三天一份,从销售政策到营销理论,从批评、表扬到方法传授,内容之全面、方法之实用、学习之方便、费用之节省都是组织课堂培训无法做到的。    
    “对于任何伟大的思想,必须不断的说明和督促,直到全公司的每一根神经都动起来。”这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CEO杰克·韦尔奇的成功秘诀,是其“无边界”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之一。娃哈哈正是运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进行着同样的理论实践。    
    而“传、帮、带”的最终结果是打造出了一批具有实战能力的“子弟兵”,实现了宗庆后所说的“指哪儿打哪儿、打哪儿成哪儿”的企业文化战斗力。    
    


第八章 有为与无为强势领导

    娃哈哈的崛起,首先要归功于他们有一位谋略过人的好领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宗庆后就没有娃哈哈,“跟——我——做”,他是一个每天工作都在16个小时以上的“工作狂”。宗庆后依靠的是“巨大的自然威信、尊严和力量”。娃哈哈人,特别是企业骨干无一例外地深信:只要宗庆后想到的,他就一定会去做,并且一定要做到。    
    宗庆后是一个崇尚强势领导的企业家。    
    当然宗庆后本人也并不否认自己在娃哈哈集团乃至整个国内饮料行业的“强势地位”。    
    每次谈起自己的经历,宗庆后说,他曾下乡15年,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和上山下乡从另一方面造就了他吃苦耐劳、勇于进取的性格和良好的素质。他说,给他影响最大的就是毛泽东。他属于读着毛泽东著作长大的一代,他从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中汲取了无限的“养分”。    
    在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人方面,宗庆后从毛泽东那里学到得是“统一指挥原则”。毛泽东一生经历坎坷,这一点宗庆后与之也有相似之处。而中国共产党在早期由于领导人的弱势,几次几近毁于一旦,这给了宗庆后极大的启示作用。    
    我和员工的关系概括来说就是怕我不恨我。没有人怕你的话,这个企业绝对搞不好,但是你管他要管得有道理,同时也要关心他,那样他跟着你干才会觉得有前途,这其中要做个对比。一个大企业,商场如战场,没有一个统一号令,没有一个统一行动,这个仗怎么打,根本打不了。    
    强势领导并不是绝对领导,在公司里大的决策我们也会和中高层干部一起讨论,定下来就一定要执行。当然,由我来拍板。    
    强势领导并不是绝对领导,在一些企业里面某些领导人希望把自己看作是企业的大脑,其他人都是没有大脑的人,这样他就可以支配所有的人,这是不足取的。    
    我认为一个企业没有一个权威,没有一个能最后决策拍板的人,这个企业可能是一盘散沙,这可能是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系,我认为在树立权威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自己毕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限,所以怎么用好他们的聪明才智,让他们更好地为企业服务,这样才好,把他们都看作是傻瓜,那自己是最大的傻瓜。    
    一方面是绝对权威,一方面又要别人“跟我做”,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一个强势领导的领导艺术问题。宗庆后特别赞誉“威信领导”,他认为,“威信领导”比“威权领导”高一个层次,一个人仅靠自己的权力是引导不了别人跟随你的,《圣经》上有句话说:你要别人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它所体现的领导艺术就是基于“威权”的力量让人自觉自愿地跟随你。    
    让别人如何跟随你是一门艺术。    
    宗庆后认为,作为管理者,要使团队具有战斗力,不仅要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和职业素质,更应具备卓越的管理艺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下属,使下属在理解的基础上尊重和服从,从而有效地形成合力,取得成功。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管理者在个人能力方面堪称表率,工作也尽职尽责,却绩效平平。而有些管理者虽然个人能力不很突出,但绩效却很优异。这中间固然有很多客观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后者更善于管理下属,赢得了团队的尊重和拥护,上下一心,众志成城。    
    管理,就是让他人高效做事的艺术。    
    在管理风格上,宗庆后有严有松,走的是“两面派”风格。    
    一、既要有永不动摇的勇气,又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    
    要成功,你就得在众人面前保持永不动摇的勇气和胜券在握的气概,无论是在一帆风顺还是波涛汹涌时,你都必须镇定自若,充满必胜的信心和决心。你要相信:没有人会跟着一个对前途绝望的将军。试想: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如果毛泽东、周恩来都灰心丧气了,红军可能“万水千山只等闲”,最终实现胜利会师,扭转乾坤吗?    
    拿破仑说过一句话:“一只绵羊率领一百只雄狮打不过一只雄狮率领的一百只绵羊”。要取得胜利,就把绵羊的一面藏在内心深处,而让自己像雄狮一样无畏。    
    虽然有必胜的信心和决心;但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有危机感;如履薄冰;小心谨慎。正如比尔·盖茨所说:我们距关门倒闭永远只有十五天。只有居安思危,才能意识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保持创新和活力。    
    二、一面“先之以身”,一面“后之以人”。    
    遇到困难要“先之以身”,遇到享受要“后之以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他人不做的,自己率先不做。只有这样才能服人,正人,赢得下属的心。    
    宗庆后在工作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居高位而不忘工人。他说,一个住五星级宾馆的老总怎么与工人对话?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与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只有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去影响人、激励人,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不学无术,夸夸其谈,说得多,做得少,就会使下属失望,挫伤下属的积极性,导致离心力增强。    
    宗庆后分析国民党为什么失败,共产党为什么成功,说国民党的官喊的口号是“给我上”,士兵在流血,他们在花天酒地,而共产党的官的口号是“跟我上”,将军和士兵一起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结果是国民党退守台湾,共产党的红旗插遍全中国。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自己的行动去带动别人,实际上也是对越轨行为的无声批评,其效应是正面批评无法代替的。    
    另外,在下属出现失误时,必须勇担责任,而不要推诿于人。诸葛亮在失掉街亭之后深责自己用人不当,自行请罪,降职降薪,被千古传颂。周恩来说得好:“缺点和错误的改正要从领导做起,首先领导上要自我批评,要多负一些责任,问题总是同上面有关系的。”    
    三、一面是树立威信,一面是主动沟通。    
    为保障政令畅通,树立自己的威信是必要的。要树立威信,注意以下三点:    
    1。言必信;信必果;信守承诺。    
    2。与下属保持适当的距离。    
    3。果断。    
    但是,在树立威信的同时,绝不能高高在上,摆架子。    
    1。不要好为人师,自以为是,妄自尊大。谁的意见正确,谁的办法好,就照谁的办法去做。当下属反对或提出刺耳的意见时,要耐心倾听,允许人家把话说完,然后加以分析,修正自己的意见。即使下属的意见不正确,也要谦和地听下去,然后给以必要的解释,说服和帮助,决不充耳不闻或横加指责。即使和下属在探讨的过程当中发生冲突,直至闹得面红耳赤,也应该尊重下属,不使下属从此敢怒不敢言;相反应让下属感到管理者心胸宽广,下次有不同意见还要一吐为快。    
    2。要敢于解剖自己,反省自己,这样做不仅不会损害管理者的威望,反而会使下属感到亲近和信任。    
    3。在明知对方的意见不对时,既不能为了和气而放弃正确的东西,但也不能以势压人,以权压人,而是循循善诱,说服和帮助对方。    
    4。善解人意,主动沟通。在与下属相处时,下属会感到紧张、拘谨,管理者应善解人意,以平等的姿态,真诚的态度,风趣的言谈,主动创造和谐轻松的气氛,消除对方的紧张心理,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这样既建立起管理者平易近人的形象,又能使下级受到鼓舞,把管理者视为己,从而敞开思想,以心交心。    
    熟读过《三国演义》的宗庆后曾这样总结三大枭雄的管理特点:    
    刘备仁慈,人不忍欺;    
    孙权英明,人不能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