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颈椎病中医调治150问 >

第5章

颈椎病中医调治150问-第5章

小说: 颈椎病中医调治150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skbshge

18。为什么颈椎病患者易出现项韧带钙化?() 
颈椎病患者颈背部触诊时,时常可沿棘突扪及质地较硬的条索状物,仔细触摸有时尚可发现“剥离”现象,这就是所谓的项韧带钙化。

    项韧带为颈项部强而有力的韧带,基底宽而紧密地附着于枕骨外嵴和枕外隆凸上,其弹力纤维呈三角形,尖部向下与寰椎后结节和下面6个颈椎棘突相连,其深部与棘上韧带相延续,后缘游离而肥厚,有斜方肌附着,与颈椎部其余韧带一起参与保护脊柱颈段,维持头颈部的直立体位,防止过度屈曲所致的损伤。

    颈椎病患者在椎间盘、椎体边缘和钩椎关节蜕变的同时,长期的过度负荷和劳损也导致了包括项韧带在内的颈椎有关韧带的蜕变。在椎体失稳、颈椎曲度改变的条件下,早期可以使项韧带纤维增生或硬化,后期则因长期慢性的刺激,碳酸钙和磷酸钙不断沉积于与病变椎体相一致的局部而发生钙化,以至于骨化。由于项韧带的局部硬化与钙化,可直接对颈椎起到制动作用,从而可增加颈椎的稳定性,减缓颈椎病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这种改变不妨认为是一种人体自然的、本能的防御机制的产物。

    项韧带钙化并不会引起严重的症状,但往往可由此提示与项韧带钙化相对应的椎节部位的病变,这在X线摄片上观察则更为明显。另外,项韧带钙化在某种意义上预示颈椎其余韧带也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硬化或钙化,而一旦这种变化发生在黄韧带、后纵韧带,其增生、钙化部位易造成对脊髓的刺激与压迫而产生较严重的后果。

    skbshge

19。中医是如何认识颈椎病的?() 
颈椎病是现代医学的病名,在中医经典著作中并无“颈椎病”的病名,不过根据颈椎病的症状、体征和发病机制,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的“痹证”、“颈肩风”、“颈肩痛”、“痿证”、“头痛”、“眩晕”、“项强”等范畴。

    《内经》中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的论述,同时根据痹证症状和部位之不同还将其分为筋痹、骨痹、脉痹、肌痹等。总括颈椎病的发病机制,是由于劳损外伤、风寒湿邪侵袭、肝肾精血不足、筋骨失于濡养、营卫气血和脏腑经络功能失调等,造成颈项肩背部气血阻滞、经络不通而发病。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对颈椎病的认识中,中医不是单纯着眼于颈项肩背之局部,而且还有机地联系脏腑、经络、气血等整体,将肝、脾、肾等内脏的功能与筋骨、肌肉、关节功能有机地相结合,注重其相互影响、互相促进作用,临证通常将其分为太阳督脉型、风寒湿痹型、气滞血瘀型、痰瘀交阻型、气血两虚型,以及肝肾不足型6种基本证型。

    基于中医对颈椎病的认识,在治疗上形成了外用药物、内服药物、针灸疗法、按摩疗法、熏洗疗法、拔罐疗法、运动锻炼,以及饮食调养等诸多行之有效的治疗调养方法。在颈椎病的治疗中,中医根据不同的病因、征象和脉象,采用不同的治疗原则、不同的药物和不同的治疗手段,尤以内、外并重的治疗原则有别于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不仅注重局部的整复错位、松弛肌肉、伸展筋脉,而且更注重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其疗效较佳。因此,采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颈椎病,既有特色更有优势。

    skbshge

20。为什么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由于颈椎的解剖特点和颈椎病的病理改变,造成了临床上颈椎病的表现复杂多样。不过,因为每个颈椎病患者病理改变的差异和影响程度的不同,某些症状往往相伴出现,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所以临床上常根据颈椎病患者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的不同给予不同的分型,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现代医学一般将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6种类型。

    (1)颈型颈椎病:颈椎局部或放射地产生颈部酸痛、胀麻等不适感,大约有半数患者由此可产生颈部活动受限或强迫体位,患者一般主诉头、颈、肩、臂部疼痛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

    (2)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临床上产生上肢无力、手指麻木、感觉异常等症状。

    (3)脊髓型颈椎病: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两种。中央型的发病是从上肢开始,向下肢发展;周围型的发病则是从下肢开始,向上肢发展,其临床表现主要为髓性异常感觉,运动、反射障碍,如下肢无力、抬步沉重感、跛行、腱反射亢进,甚至可出现痉挛性瘫痪、大小便失禁等。

    (4)椎动脉型颈椎病:因以椎动脉供血不足为特征,所以以偏头痛、耳鸣、眩晕、视力减退、猝倒为主要临床表现,其旋颈试验阳性。

    (5)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可出现一系列交感神经反射性症状,如恶心、眼花、耳鸣、心动过速等,由于此型常与椎动脉型伴发,有时很难独立诊断。

    (6)混合型颈椎病:临床上常常有上述几型的症状混合存在,这种混合存在的现象使颈椎病的临床表现更为复杂。

    skbshge

21。何谓颈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有何症状?() 
颈型颈椎病也称局部型颈椎病,以出现颈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而得名。颈椎间盘蜕变,颈部肌肉、韧带、关节囊急慢性损伤,小关节错缝等,是颈型颈椎病的基本病因,临床上所谓的“落枕”或“失枕”,绝大多数属颈型颈椎病。一般认为颈项部疼痛及反射性颈项部肌肉痉挛,是由于颈椎发生退行性变,使椎间盘纤维环、韧带、关节囊及骨膜等组织的神经末梢受刺激所致。此型患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或时轻时重,可持续数月以至于数年。

    颈型颈椎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发病率占颈椎病的13%左右,以青壮年为多,少数人可于45岁以后首次发病,患者大多属于椎管矢状径较宽者。发病多由于睡眠时头颈部位置不当、受寒,或长期低头工作、体力活动时颈部突然扭转等而诱发。临床症状以颈部酸、胀、痛及不适感为主,头颈部活动时加剧,疼痛可累及颈部、肩部及上背部,严重时甚至向头后部及上肢扩散,疼痛常伴有颈部僵硬感。患者常诉说头颈不知放在何种位置为好,症状常于晨起、劳累、姿势不当及寒冷刺激后突然加重,个别病例上肢可有短暂的感觉异常。体格检查时,可见头部向患侧倾斜,颈部生理性前凸变直,颈肌紧张及活动受限,患部常有明显的压痛点,如肌腱附着点、颈椎棘突等,一般无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X线摄片等检查见颈椎曲度改变或椎间关节不稳等,呈现轻度或中度颈椎病改变。

    skbshge

22。何谓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有何临床特征?() 
神经根型颈椎病因颈椎的退行性变,刺激、压迫神经根,引发疼痛不适、上肢无力、手指麻木、感觉异常等症状而得名。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率最高,约占颈椎病的60%,此型通常是因为后侧方突出的椎间盘,以及椎体后缘骨赘特别是钩椎关节增生突向椎间孔,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而发病。病变侵犯下颈椎较多,可为单侧发病,也可双侧发病,主要症状是疼痛,多为绞痛、钝痛或灼痛,还可出现颈部功能障碍,表现为与脊神经根分布相一致的感觉、运动及反射障碍。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男性多于女性,重体力劳动者多于非体力劳动者,可为急性发病,也可因轻度扭伤或长时间低头工作而诱发。临床症状以颈后和肩背部疼痛为主,轻者为持续性酸痛、隐痛,重者为阵发性剧烈疼痛,可向上肢放射,颈部僵硬或向健侧倾斜,颈部活动受限,颈后伸或向患侧旋转时疼痛加重,咳嗽、大小便时疼痛也可加重。多数病人常有患肢沉重无力、麻木或如虫爬等异常感觉,持物不稳。部分病人还有头痛、耳鸣、内耳痛或吞咽困难。体格检查时可见颈部僵硬,活动受限,于颈椎下部棘突、患侧横突及肩胛骨内上角处有压痛,有时胸大肌处有压痛,臂丛牵拉试验、压头试验及感觉改变试验常呈阳性,腱反射可减弱或消失,神经根受压后其所支配的肌肉可出现无力或萎缩。X线摄片等检查见颈椎生理前凸消失或呈相反之弧形,椎间隙变窄,椎体后缘有增生骨赘,有时有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和神经孔变窄。

    skbshge

23。何谓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有何临床表现?() 
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刺、椎体移位、黄韧带肥厚、脊髓损伤等因素造成脊髓受压和缺血,引起脊髓传导功能障碍,表现为感觉及运动反射障碍的一类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以慢性进行性四肢瘫痪为主要特征,在颈椎病中,脊髓型颈椎病占10%~15%,虽然较为少见,但因其是多节段病变,很少有神经根症状,且多以“隐性”形式发展,故易误诊为其他疾病而延误治疗时机,临床中应给予高度重视。

    脊髓型颈椎病的好发年龄为40~60岁,男性多于女性。其临床症状较多,一般先从下肢无力、发紧、发麻、抬腿有沉重感等开始,逐渐出现跛行、易跪倒(或跌倒)、足尖不能离地、步态笨拙及有束胸感等症状,随后出现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手握力减弱、持物容易坠落、肌肉萎缩。严重者可发展至四肢瘫痪、大小便失禁、小便潴留,甚至卧床不起。体格检查见颈部活动受限,牵拉试验、压头试验及棘突压痛等均不明显,肢体远端常有不规则感觉障碍区,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可有踝及髌阵挛。X线摄片等检查多显示椎管矢状径狭窄、骨质增生、椎节不稳及梯形变,影像学证实存在脊髓压迫。

    skbshge

24。何谓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有何临床表现?() 
椎动脉型颈椎病又称缺血型颈椎病,是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和骨质增生,向后外方突出的椎间盘、钩椎关节或椎体骨刺直接压迫或刺激椎动脉,使椎动脉扭曲、痉挛或受压,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从而产生偏头痛、耳鸣、眩晕、视力减退,甚至猝倒等症状的一类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好发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其发病率占颈椎病的9%左右,主要表现为位置性眩晕、视觉障碍、头痛、头面部和肢体感觉运动障碍、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和猝倒,在猝倒后因颈部位置改变而多数能立即清醒,并能很快爬起来继续活动。体格检查常见病人颈部活动受限,颈部旋转或后伸活动可引起眩晕、恶心或心悸等症状,后颈部触诊常查到患椎向一侧呈旋转移位,棘突及移位的关节突关节部位压痛明显。X线检查可发现钩椎关节增生、椎间孔狭小或椎骨畸形、椎节不稳(梯形变)等。椎动脉造影可有椎动脉压迫性扭曲、变细,脑血流图及经颅多普勒检查均有椎动脉供血不足现象。

    skbshge

25。何谓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因椎间盘蜕变,刺激或压迫颈部交感神经纤维,引发头晕、眼花、恶心、耳鸣等一系列交感神经反射性症状而得名。交感神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