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日记-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子痘色转白,昨夜泻二次,皆药也。饭后开方喂药,心知无补,尽情而已。已刻竟死。生子生十七年丁酉十月初二日戌时,至是一岁零四月。自内子怀孕,未尝服药,生后至今,皆清吉。家祖尤钟爱异常,至是家祖殆难为情也。日晡时出葬,与满妹同穴。满妹与儿子,生时无片刻离身,至是皆以逆症夭亡,痛哉!夜汪三与唐一来舍。
妹妹死后两天,曾国藩第一个儿子曾纪第,也因为生痘离开了人世。这也是曾家的第一个孙子,对爷爷曾麟书的打击可想而知。
曾国藩在日记中说,八岁的满妹,与他一岁的儿子,此前天天在一起玩耍,现在她们仍然不肯分开。他们两个葬在一起,以永恒的宁静,向曾国藩昭示着生命的无常。
第二起死亡事件,实际上彻底的改变了曾国藩的生活背景。换句话说,儿子的死亡,势必对母亲造成强效的心理影响,进而也影响到曾国藩的本身。
曾国藩的妻子,复姓欧阳,是父亲曾麟书的知交好友欧阳凝祉的女儿。有资料记载说,曾国藩14岁那一年,就因聪明好学,小有才名,父亲颇以之为傲。于是有一次,父亲专门带着曾国藩去好友欧阳凝祉的家塾中炫耀。欧阳凝祉当场命题,曾国藩赋诗一首,欧阳凝祉大喜,认为这孩子将来必定会有出息,立即将自己的女儿,许给了曾国藩。
这样的婚事,在士林中屡见不鲜,原本是桩佳话。但是头胎儿子的突然死亡,让这个家庭从此笼罩在一种可怕的阴影之下。
事实上,曾国藩的妻子因失子之痛,而患上了忧郁症。而曾国藩也终于发现,他所居处的生活,并非是这个世界的全部,有一种力量,不是能够为他所控制的,却左右着他的人生。
这种他所无法掌控的力量,到底是什么呢?而在这种力量面前,他又该何以自处呢?
第4章 天嫂疼爱洪秀全()
三月二十五日,早,晴,日中,大风雨,是日在家。
自从儿子、妹妹死后,曾国藩并没有如其所愿的沉浸在伤恸之中,差不多一个月的日子里,他疲于奔命的四处奔走,为乡下那繁琐的事务所忙碌。乡下总有着无穷的琐事,需要他出面主持。他发现他不属于他自己,他甚至也不再单纯的属于曾家,他属于太多太多的人。如果他希望的话,他还能够属于更多的人。
连日奔波,只有在这一天他才暂时的呆在了家里,因为这天是大风雨。
接下来,他发现他要面对着一桩难以启齿的异样麻烦。
七月十二日,晴,身上发癜疯,不能写寿序。陈雁门蒙师来。
七月十三日,晴,仍发癜疯。作寿诗一首,接朱尧阶信。
他身上的皮癣症状开始发作了,身体上的皮肤无缘无故的开始角质化,坚硬结痂,酥痒难耐。他不得不用手拼命的抓搔,其结果就是他所到之处,漫洒下一片银灰色的皮屑。
这个奇怪的病症,此后终生缠绕着他,至死未能摆脱。而历史上也出现了西山十戾的神话,说曾国藩是一条大蟒蛇托生。在曾国藩晚年的日记中,他似乎默认了这一说法,而在此之前,太平天国的洪秀全则对此坚信不疑。
据现存于英国公共档案局中所收藏的太平天国的史料中,洪秀全指控曾国藩是传说中伊甸园里诱惑亚当夏娃吃禁果的那条怪蛇的尾部,并发布正式文件昭告天下:
人无天父从何出,生哥暨朕共老妈。
爷亲教朕读神诗,凭诗认爷今无差。
爷又命哥教朕读,天嫂劝哥悠然些。
哥生三子并二女,朕有一子爷带他。
天上有三十三天,爷哥带朕战层层。
驱逐蛇魔阎罗鬼,即是撒旦把人缠。
层层逐他层层落,天将天兵护两边。
朕时战倦中安睡,周围神使护后前。
老妈摘赐生命果,食饱大战嘱叮咛。
那时砍妖三份二,严将撒但打落地。
爷欢封朕为天王,纸写七字作号记
洪秀全是中国历史上一等一的故事大师,他在这段正式公布的天王诏旨中,以让人发疯发狂的诡异文体,讲述了一个更加诡异的故事。故事中说,上帝生了耶酥,就是诗中的哥,又生了洪秀全,捎带脚还生了洪秀全之妈,简称老妈。由耶酥教导洪秀全,这时候又出现了一个耶妻,也就是耶酥的妻子,洪秀全称其为天嫂,看得出天嫂更疼爱洪秀全。可这时候大蛇撒但闹腾了起来,于是天国爆发了激烈的战争,巨蛇撒但被砍为两段,三分之二的段落留在了天国,另有三分之一降落到了地球上,这就是曾国藩。
照洪秀全的解释,曾国藩是蛇妖转世,身上的蟒皮尚未褪尽,所以才会不停的蜕皮,蜕又蜕不干净,蜕得曾国藩天天抓搔不止。
必须承认,这个解释还是蛮科学的。也许是曾国藩基因上真的有蛇的组织部分被激活了,导致了他皮肤角质化,痒痛到了无法忍受的程度。但这个解释解决不了曾国藩内心的麻烦。当他承受着痒疼钻心之折磨的时候,他不得不想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为什么我要承受如此之多的苦痛?亲眼看到妹妹与儿子离开人世,而后再忍受着这难以启齿的恶疾?
是啊,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永远不会有答案。曾国藩只知道,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都比他更幸运,如果世人希望幸福的话,那么他们很容易达到这个目标。而他曾国藩,想要达到普通人所享受的恬淡日子,却必须要付出更多代价。
第5章 更接近幸福本身()
八月十七日,阴,早雨,余教国正勤俭忠信
族中有名国正者,在宝庆营。其父故衡阳,随母至湘乡,因徙寓宝庆,娶金氏,生国正兄弟四人。余因修谱事,踪迹其源流,悯其孤苦,因教之勤俭忠信。复至两营及协镇都督处,托其照拂。最早由宝庆起程,行六十里宿。
正象我们曾经分析的那样,一旦曾国藩认为别人比他更容易抵达幸福之彼岸,他的心态就会呈现出圣徒般的仁慈。这则日记中,他记载了同族一个叫曾国正的人,这个曾国正,无论从哪个角度上来看,都比曾国藩本人更接近于幸福的本身。
曾国正没有亲睹妹妹和儿子的死亡,也没有被折磨到几欲疯狂的皮癣病,那么他还需要什么?
曾国正不需要太多的东西,他只需要做人勤奋、俭朴、忠厚,诚信。他只需要固守住自己的幸福,就足够了。
这世上的大多数人,其实最多也只需要这四样东西:只要你勤奋,就不会遭受贫穷;只要你俭朴,就不会引来无妄之灾;只要你忠厚,就不会触犯法律;只要你讲诚信,就能够嬴得信誉,嬴得别人的认同。就这么简单,人生就顺利抵达于幸福之彼岸了。
普通人有了这四样东西,就获得了幸福人生,唯有曾国藩例外。
即使曾国藩做到了勤俭忠信,也无改于他身体上皮癣病痛痒的现状,你说这让曾国藩岂不气馁?
很显然,曾国藩需要做到比正常人更多的努力,才能够让自己的幸福指数,堪堪与普通人持平。
这样,他发现他需要一个人生目标。
第6章 曾国藩的做弊人生()
九月十七日,大雨,挽功杰知县
由官庄行八里,至杉木桥曾功杰家。功杰曾为直隶河间献县知县,本年六月故。是日开吊,丧事极办得整齐。余有挽联云:壮岁宫袍,耆年昼锦;陔南丛桂,蓟北甘棠。
曾国藩冒雨去参加一个葬礼,死者名曾功杰,曾经是一个知县。但从此前此后的日记中看,曾国藩并不在意死者是谁,他在意的是能有个机会,秀一秀自己的挽联。
曾国藩酷爱替别人写挽联,挽联是一门令人惊讶的文字艺术,要用最短最短的文字,以最优雅的方式组合,将死者的一生涵盖而尽。这其中包括了总结、提练、分析及归纳等诸多思维要点。单只是文字写得好,未必搞得来,单只是有思想,也未必搞得来,非得各方面的能力兼具,这才能够写出有水准的挽联。
曾国藩善于抓住重点,敏锐的发现写挽联是一门综合性的思维,于是他下大力气琢磨这事。为了写出有水平的挽联,嬴得公众认可,他甚至不惜做弊——他把每个活着的人,先把挽联替你写好,这样等你两腿一蹬,别人还在那儿苦苦琢磨,曾国藩这边高水平的挽联已经书就了。
曾国藩此生,从不做无用功,他知道每个人都是要死的,都需要挽联,所以先把挽联替你准备好,谅你到时候也无话可说。
提前做好人生的必然课题,这就是曾国藩所做的事情。
但是很不幸,有一次曾国藩的好朋友汤鹏来找他,进门发现曾国藩正将书写的文字往身后藏。汤鹏也不见外,一把夺过来:写的什么,让我看看这一看,汤鹏顿时怒发冲冠,仰天长啸:曾国藩,你不要脸!你竟然做弊!我还活着,你就替我先把挽联写好了
在北京城的时候,曾国藩的好友江忠源,知情重义,但凡有学子客死京城,江忠源都出钱购置棺木,托人将灵柩送回死者家乡。而曾国藩则免费替写挽联,所以北京城专门给他们俩来了一副活挽,称:江忠源包送灵柩,曾国藩包作挽联。
这虽然可笑,却有着深刻的道理:笨鸟先飞,活人先挽。所谓成功之道,无非不过是快人一步而已。
第7章 算命先生会忽悠()
十月十四日,晴,四妹出阁
昨夜未睡。是日黎明,送四妹出阁。父亲、母亲、余及二妹送亲,共夫七十八名,并朱家来夫百一十二名。日中,饭黄巢山。夜,宿梓门桥。早,与朱家约黄巢山媒轿来往及亲轿来往共四餐,皆余家办;紫门桥来往四餐,皆朱家办。四妹出阁,哭甚哀,余亦甚难为情。
曾国藩继续投入到他的家庭事务中去,这种奔忙能够让他从思考的重负中,获得解脱性的快感。
这则日记,透露给我们的最重要信息,不是四妹妹出嫁,而是曾国藩对日常礼仪细节的关注。这应该是曾国藩首次面对的一次规模性社会组织活动,总计112名轿夫的往来餐饭,是一个需要仔细揣摩的大事。史记中有一段相关类此的记载,说是秦末楚霸王项羽的叔叔项梁起事,跟随他的人都安排了官职,但却有一个人没有得到官位。此人就去找项梁说理,却不想项梁说:以前咱们在乡下的时候,曾有一次让你主持乡事,你却没有能办妥当,可见你这人水平不是一般的差,所以不能让你承担更多责任。
曾国藩是个读书人,应该知道这个故事。而且从日记的记载上来看,他真的意识到了这次事情的重要性,尤以轿夫几顿饭的安排重点提到,正表明了他丝毫不敢懈怠于心。
这112名轿夫的餐事安排,成为了曾国藩人生首次的管理能力试水,也为他增长了最宝贵的管理经验。许多事情,除非你亲自经历过,否则是很难以想象出具体而微的细节的。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这个道理,曾国藩知道的更早。
十月甘六日,晴,叔父高轩欲以温甫为嗣。
以三弟温甫出抚与叔父高轩为嗣。先是,温甫少时,星者言其当作叔父义儿乃得长生,乡俗呼干爷也。后叔父无子,婶母病十馀年,祖父屡次欲以温甫出抚,未果。本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