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者说话101法则-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在情绪波动的时候,更要注意谨言慎行。人无完人,难免会发生情绪波动,比如受到批评或者指责。在这个时候人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能不开口尽量不要开口。有个人在公司里对人很和善,人缘很好;而另外一个人则刚好相反,人际关系相当糟糕。于是这个人到和善的人家里去请教他如何做到这一步的。到他家楼下,只看到那个和善的人站在天台上朝着飞过去的飞机大声吵嚷。来请教的人很是奇怪,于是问他:“你也有发脾气的时候?”和善的人笑着说:“谁没有烦心的事情,难免会发脾气的。”“那你在公司为什么不发脾气呢?”和善的人更是笑了:“在公司发脾气,你情绪波动太大,难免会伤害到人。因此我每回都在没有人的地方发脾气,脾气发过了,什么都没有了。”正如人身上的静电一样,人的情绪的累积也会形成静电,这种静电如果不及时消除,迟早会危及到自己。但是消除的方法我们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朝着别人发火来消除静电,而应该自我消除。
生活中,我们要学会驾驭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而不要做情绪的奴隶。很多时候,我们都因为自己的情绪波动而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这些事情也许成为了我们人生的转折。虽然我们也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波动对于自己来说是致命的,但是实在是控制不住自己,不知道自己该做怎样的选择。火一上来,什么都忘得一干二净,最后往往得罪或者伤害了很多人。
成大事者认为,一个人如果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情绪来的时候一定不要说话,一定不要主动去做一些自认为可以解气的事情。人情绪一上来,就很少有理性,很少有客观的分析。这个时候如果对对方有意见,有情绪,无论对方说什么,做什么,自己都会认为是一种挖苦,自然也容易上纲上线。不妨当时你控制一下自己的嘴巴和行动,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相信过不了多久,你会叹服于自己的忍耐力。显然,忍耐力是一个成功人士必备的素质。
第8章 背后说人,自降水准()
成大事者的哲学虽然不是君子之学,但是也不是小人之学,成大事者的哲学是生存的哲学,是生活的哲学。成大事者从来不主张背后说人,那是自降水准的表现。
虽然这里所说的背后说人是指说人坏话,但是即使是说人好话,也不适宜在背后说,而应该光明磊落地对别人说出来,这样别人感觉高兴,感受到你的真诚,你自己也会感觉很好。
成大事者认为人要看得起自己,不要自轻自贱,不要自降水准。不要想着自己说的就是真理,别人一定会认同。事实上,背后说人的人说的从来都是偏见,如果是真理从来都用不着背后去说。
背后说人是一个人世俗的表现。很多人年轻的时候光明磊落,从来不在背后议论任何人,但是慢慢地适应了生活的琐碎,逐渐变得啰啰嗦嗦,总是有说不完的话,总是有理不完的是非。人生哪有那么多时间用在这些是非之中?
在成大事者看来,背后说人是道德品行低下的表现,是被人看不起的行为。一个人如果真的想让别人看得起自己,就要改掉背后说人的毛病。这种毛病粘在一个人的身上,就让他永远摆脱不了低劣的嫌疑。
当然,我们不仅不要背后说人,即使对别人的背后说法,最好也不要去听,因为你容易卷入这样的是非之中。你并不赞同他的观点,但是你还是出于礼貌去倾听他的话,这个时候你要想想自己究竟处在什么样的位置,自己的头脑中究竟需不需要塞入这些并非事实的东西。即使你赞同那些话,那些话听来也会影响你对别人的判断,影响你和别人之间的交往,很多时候话都是被放大了许多倍。说话的人唯恐说出来的话不吸引人,不夸张,不能让你记忆犹新,于是他们往往添油加醋、添枝加叶,对里面进行了很大的发挥,这个时候如果你听进了他的话,你甚至认为世界上怎么有那种人存在,你自己心中的正确判断就会被掩盖掉。相反,你就会用一种情绪来代替思考,事实并非你情绪所表现的那样。
背后说人是没有气度的表现。真正大成功的人往往是有大气度的,背后说人的人也很少有大成功,原因不仅在于他们将大把的时间用在琐碎的事情上,还在于他们居然对这些琐碎的事情感兴趣,正说明了他们的思维空间狭窄和人生的无聊。
人不能因为无所事事而到处背后说人,你要知道没有事情可以做的时候,那是上天留给你思考和学习的时间。现在的人有些时候显得过于无聊和郁闷,所找到的话题也不过是别人的短处,于是成了背后说人的开始。
我们要想想,真正伟大的、有成就的人,是那些背后经常说人的人吗?绝对不是。既然如此,我们追求成就,追究价值,追求我们的人格完美,还能做背后说人的人吗?肯定不能。
当我们想要去背后说人的时候,先想想自己究竟要说别人什么方面?人品肯定是一定要提及的事情,背后说人的人往往会把所有问题归结为人品有问题。但是人品真的能说吗?一个人人品如何,我们有资格评论吗?我们背后去说他,难道我们的人品就高尚到什么地方去了吗?既然自己的人品都没有保障,为什么还谈别人的人品?还不抓紧时间去反省和自责?
背后说人的人还应该考虑一下自己的倾诉对象。很多人话是说出去了,麻烦从此就找上了门。因为你不能保证你说话的对象不给你传播出去。你说话的对象如果认同你的话,他自然会跟张三、李四、王五都说,而且还会加上一句:“不是我一个人这么说,他也是这么说的。”如果说话对象不认同你的话,问题就更大了,他很可能会跟你说的人说起,这样你就无端地树了一个敌人,只图一时的口快,而招惹了很大的麻烦。
成大事者认为,一个人不一定要当正人君子,但在很多方面一定要做到光明磊落,你的光明磊落不是给别人当道德标榜,而是保全自己的一种方式。平时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如果你什么事情都没有做过,什么坏话都没有说过,那别人质问起来,你根本就用不着担任何心。从这个意义上讲,光明磊落是人的一种保全方式,这种保全方式决定了你在这个社会中有多安全。
成大事者认为,任何时候都不要仗着自己的聪明,或者对别人的信任,而向别人恣意谈论第三人的是非,这种谈论很危险,不但容易让你陷入被怀疑被瞧不起的境地,而且还会破坏你和这个听众的关系,原因是你们谁也保证不了今天的话不泄露出去,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古时的智者不会去谈论别人的是非,一来这些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二来这是谈不出结果的事情,三来这种是非谈论显得他们品味大失。
第9章 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成大事者认为是非对错不过是人们看问题的立场和角度不同,是非对错很大程度上是人的偏见,每个人都抱着自己的偏见不放,于是产生了是非对错。因此,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一定要提防来说是非的人。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对于是非人,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会远离。即使无法远离,也要学会有意疏远。这样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才不会被搅动,被世风吹得东倒西歪。人必须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必须有自己坚守和相信的东西。要学会去相信别人,甚至要学会永远不要怀疑。只有这样的人才是有原则和立场的人,才不会受到别人的挑拨离间。
古时的将领外出打仗,往往在即将打败敌人的时候,功亏一篑。并非将领不知道该如何打仗,力量不济,而是国君听信谗言,在最关键时刻除掉了他们的兵权。
燕国在战国七雄中一直是个小国,但是它确实一度强大,以至于它的军队攻打到了齐国,而燕军的统帅就是历史上十分著名的乐毅。
乐毅出兵半年,接连攻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最后只剩了莒城和即墨两个地方。莒城的齐国大夫立齐王儿子为新王,这就是齐襄王。乐毅派兵进攻即墨,即墨的守城大夫战死。
即墨城中没有守将,几乎要乱了起来。就在这个时候,即墨城里有一个齐王远房亲戚,他叫田单,带过兵,打过仗,于是大家就公推他做将军,带领大家守城。
田单跟兵士们同甘共苦,还把本族人和自己的家属都编在队伍里,抵抗燕兵。即墨人都很钦佩他,守城士兵的士气旺盛起来了。
乐毅把莒城和即墨围困了整整三年,都没有攻下来。燕国有人十分嫉妒乐毅,于是在燕昭王面前说:“乐毅能在半年之内打下七十多座城,为什么费了三年还攻不下这两座城呢?并不是因为他没有那个能耐,而是他想收服齐国人的心,等齐国人都归顺了他,他就自立为齐王。”
燕昭王十分信任乐毅。他说:“乐毅的功劳太大了,就算他真的做了齐王,也是完全应该的。”于是燕昭王打发使者到临淄去见乐毅,封乐毅为齐王。
乐毅十分感激燕昭王,但宁死也不肯接受封王的命令。这样一来,乐毅的威信反而更高了。
又过了两年,燕昭王死,太子即位,他就是燕惠王。田单认为这是个很好的机会,于是暗中派人到燕国去散布流言,说乐毅本来早就当上齐王了。为了讨燕昭王的好,才没接受称号。如今新王即位,乐毅就要在齐国做王了。其实燕国只要另派一个大将来,就一定能攻下莒城和即墨,毕竟齐国只剩下这两座城了。
燕惠王在即位之前,就和乐毅有些疙瘩,听了这个谣言,就决定派大将骑劫到齐国去代替乐毅。乐毅害怕回国受到迫害,于是就跑到赵国去了。
骑劫当了大将,接管了乐毅的军队。但燕军的将士都很不服气。很快骑劫就上了田单的当,一会挖了即墨城里百姓的祖坟,一会又削去俘虏的鼻子,使得即墨城里的兵民更加众志成城。同时田单还诱骗骑劫说会来投降,结果骑劫信以为真。后来的结果是众所周知的,田单使出了火牛阵,燕军大败,所攻占的70多座城池全部被田单收复了。
燕昭王和燕惠王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有自己的立场,绝对不听信谗言;一个毫无立场,一有风吹草动,就左右摇摆。这也是圣君和昏君的重大区别之一。
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在是非面前,我们不但要学会抵制,还要学会培养自己的立场。我们一个最基本的立场就是不要恣意去怀疑别人,不要恣意去猜忌别人。只要一种下怀疑的种子,这个种子就由不得你控制,就会生根发芽,它会疯长。
从前有一个人,他在自家的地窖中储存种子的时候,将一把斧头忘了从地窖中带出来。几天后,他要用斧头的时候才发现自家的斧头已经丢失。他四处找都没有找到,于是他开始怀疑是别人偷去了,而有最大嫌疑的就是他的邻居。于是,他仔细地观察他的邻居,觉得是他偷了斧头。看他那走路的样子,很像是偷了斧头的,不仅如此,连他的神态、动作、表情也像,甚至他说话时的声调,都像是偷了斧头一样。总之,越看越像,几乎可以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