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等技术。
6。5。2 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工程技术和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模式
6。5。3 发展、推广农村省煤炉灶技术
加强农村省煤炉灶的建设,促进技术升级;巩固省柴节煤工程基础,推广标准化节能商品炉灶,完善产业体系和服务体系。
7 可再生能源利用
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在满足能源需求、改善能源结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7。1 水电技术
7。1。1 发展清洁高效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及抽水蓄能水电站机组制造技术
研究60MW以上贯流式、1000MW级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300MW以上蓄能机组和150MW以上冲击式水电机组设计、制造技术。
7。1。2 提高中小水电机组技术水平和制造质量
7。1。3 研究老电站更新改造技术和流域优化调度技术
7。1。4 发展、推广小水电技术
在边远地区,推广离网型小水电技术;在有条件地区,推广小水电站并网发电技术。研发小水电系统自动化和一体化技术。
7。2 生物质能技术
7。2。1 研发、推广秸秆、薪柴等生物质高效燃烧供热发电技术
研发生物质直燃锅炉和配套生物质原料前处理技术与设备。
7。2。2 研发、推广大中型沼气工程供气、发电技术和设备
研发500kW、1000kW等多个谱系的生物质燃气内燃机。
7。2。3 研发、推广生物质气化供气、发电技术
研发生物质气化焦油催化裂解技术与装置。
7。2。4 研发、推广城市固体废弃物发电技术
研发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填埋气回收利用技术和设备。
7。2。5 研发生物液体燃料生产技术
开发以甜高粱茎秆、薯类作物、甜菜和植物纤维等为原料的燃料乙醇技术;开发以小桐子、油桐、黄连木、棉籽等油料植物(作物)为原料的生物柴油技术;推广餐饮等行业的废油回收、加工利用技术。
7。2。6 研发、推广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技术
7。2。7 研发、推广非粮食能源作物的选育和种植技术
选育培养适合荒山荒滩、沙地、盐碱地种植的稳产高产、对生态环境安全无害的非粮食能源作物。
7。3 风电技术
7。3。1 研发、推广风力发电技术
推广离网型陆地风力发电技术,推广陆地风电并网发电技术,研发近海风电并网发电技术。
7。3。2 研发大中型风电设备
推广国产1MW 以上风电机组,发展2MW及以上风电机组集成制造技术。
7。3。3 研发风电配套技术
研发风电场集中及远程监控技术,风电场机组安全保障与风电场事故平稳过渡技术,风电场安全运行技术,风电场发电量预测及调度匹配软件。
7。4 太阳能技术
7。4。1 研发太阳能光伏硅材料的生产技术,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7。4。2 发展太阳能热利用技术
研发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形成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设计集成能力。
7。5 地热能技术
7。5。1 发展地源热泵技术,研究高温型热泵材料及技术
7。5。2 发展地热发电技术
开发中低温地热发电系统,研究适合中低温地热发电热力循环的低沸点工质,研发地热蒸汽高温发电技术、深层地热发电技术。
7。5。3 推广符合环境保护和水资源保护要求的地热供暖、供热水技术
7。6 海洋能技术
研发潮汐、波浪、海水温差等海洋能发电技术。
8 保障措施
完善节能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建立节能监管体制和执法监督体系,规范管理与依法监督,建立节能激励和约束机制,培育发展节能服务市场,推动节能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
8。1 加强节能法制建设
制定促进节能技术发展的法规和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节能政策法规体系。建立节能行政监管体制和执法监督体系,保障节能法律法规的实施。编制各项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时,把节能技术进步放在优先位置。
强化执法监督,淘汰落后的高耗能工艺和设备,禁止工艺装备落后、能耗高项目的建设。对违法用能单位,依法实施处罚。禁止销售不符合节能法规与标准的产品。
8。2 加强节能标准规范制定
制定并适时修订产品的节能标准和相关规范。完善能效标准标识和节能产品认证制度,推进能效标识应用领域。
定期编制、发布《节能产品目录》、《淘汰高耗能工艺与落后用能设备(产品)目录》和高耗能产品单位能源消耗定额标准,规范节能产品市场及应用。
8。3 加大政府对节能的支持力度
积极支持节能规划、政策的研究和节能标准、规范的制定。重大节能技术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及相关科学技术发展计划。
开展重大节能技术、节能产品的推广、宣传培训、信息服务和表彰奖励等工作。加大节能技术与产品、重大节能项目示范、试点和推广的支持力度。对鼓励发展的节能新产品和新技术应用给予相应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
开辟多种融资渠道,鼓励企业和民间资本进行节能投资。
深化能源价格改革,建立成本约束机制,引导用户合理用能、节约用能,扩大差别电价实施范围,通过市场调节,推进节能技术与产品的发展。
8。4 建立健全节能管理制度
加强能源统计和计量管理,实施用能过程控制、监督和能效科学管理。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制度,将节能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列为评价考核内容。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使节能评估成为项目评审的重要内容。
8。5 培育发展节能技术服务市场
加强节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完善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发展节能服务产业,促进节能技术服务机构转换机制、创新模式和拓宽领域。
组织开展技术交流、技术推广、技术咨询、信息发布、宣传培训等活动,多渠道、多形式推广节能技术与产品。
开展节能审计(诊断),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自愿协议、电力需求侧管理等节能新机制,促进节能技术进步。
积极推动节能技术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节能技术、产品,重视再创新,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技术和产品。
8。6 发挥政府机构节能表率作用
政府新建办公楼工程,应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加强节能监督管理与强制能效测评,积极采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设备)和新型墙体材料,建设低能耗绿色建筑。政府既有办公建筑,应优化运行管理,有计划地实施节能改造。
严格公务车辆节能管理,鼓励采购小排量、低油耗、低排放车辆,按规定淘汰环保不达标、油耗高的车辆。
大力推动政府节能采购,严格执行《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禁止采购能源效率低、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和设备。
加强政府机构节能基础工作,做好能源量化管理、消耗统计,建立长效机制。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