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青少年最想知道的100个未解之谜 >

第3章

青少年最想知道的100个未解之谜-第3章

小说: 青少年最想知道的100个未解之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004 失踪的飞机重现:幽灵飞机() 
“幽灵飞机”是指一些飞机幽灵般地失踪,然后又幽灵般地再现,其经过的时空尺度完全超乎常规。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飞机竟然跑到月球环形山山口上,然后又奇迹般地消失;还有失踪多年的飞机突然再现,飞机上的仪表物件完好无损,而人员全无。

    “格德”号是一架美国贝雷达型轰炸机,1946年4月4日,该机升空后即失去踪影。事后美国军方在它失踪现场周围500公里的空域内搜寻,毫无结果。不料到了1962年,“格德”号飞机又重现在机场外数百米的地方。飞机上的无线电设备完好无损,根据对仪器装备的分析,它好像是在当天上午降落地面的,可是实际上该机早已失踪达16年了。这架飞机看来是用机轮紧急着陆的,它刚好落在沼泽软泥上,所以完全没有损坏,仍可像16年前一样飞行。为揭开这架飞机的失踪重现之谜,当局对这架来自“过去”的飞机仍在调查中。

    1948年一个晴朗的日子里,墨西哥北部的沙滩上突然出现了5架美国军用飞机。机身闪亮,油箱里储满了汽油,但机舱里却空空如也,不见人迹。应邀赶来鉴定的美国专家认为,它们就是1945年在百慕大海域上空突然共同失踪的那5架战机,不过也有人提出飞机番号有出入。无论对此如何结论,失踪飞机的再现事实却是无可否认的。

    1985年,一架失踪了差不多半个世纪的双引擎客机,在新几内亚的一片森林沼泽内被发现。令人无法理解的是,这架飞机看来就像它失踪时一样新,毫无陈旧异变。机身上清晰可辨的标志显示,这架银光闪闪的飞机正是48年前由菲律宾马尼拉飞往民琴那峨岛失踪的一架客机。在机舱内找到的报纸的日期是1937年1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一组由印尼军方派出的航空专家,在这架“像新的一样”的客机内经过数小时调查后,个个震惊不已。负责调查的主管部门当即下令军队封锁飞机再现的地区。

    调查人员最初见到该机时,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它的外壳很新,机身完全没有瑕疵,在太阳下犹如镜子闪闪发光。调查人员本以为机门一定生了锈,很难打开,可是它却一扭便开,没有“吱吱”的声音。

    进入机舱后,见不到任何活人或尸体。但机舱内有空的纸杯、烟蒂,几份完全没有发黄的1937年的报纸显示出最近曾有人乘坐过。在其中的一个烟灰缸内,放了一个空香烟盒,它的牌子在1930年十分流行,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已停止生产。而出现在杂志上的服装和发型,也全是美国经济衰退时期的。保温瓶内还有烫热的咖啡,而它的味道完全没变,那里还有三明治,也同样新鲜。

    最让调查人员惊讶不已的是飞机的状况:它的电池仍充满电,当扭开几个开关时,机内的灯皆亮了起来;飞机的油缸也几乎全是满的,这种情形也令调查人员感到毛骨悚然。

    1996年夏,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起飞的一架客机,在飞临东非上空时,突然从雷达上消失,20分钟后又在原地再现,到达意大利某机场时(目的地机场)晚点20分钟。但机上的乘客和驾驶员手表一分没差,没有晚点迹象。这20分钟丢到哪里去了?飞机是进入了时空隧道还是遇上了UFO?这种现象在该地区几年前也发生过,不过那次飞机丢失10分钟。

    上述诸多奇案怪例,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疑惑和迷惘,其真正原因尚未达到统一共识。但是,从UFO研究的角度考虑,更多的UFO研究人士认为这都与UFO和外星人有关。因为只有在有智慧的外星高级生物的干预下,才会出现上述各种怪异现象。否则,用任何自然力来解释都有些苍白无力。

005 森林遭毁:疑是UF所为() 
森林莫名其妙地遭到毁坏,谁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然而,当事情进一步调查下去的时候,“真凶”终于浮出水面,莫非真的是UFO所为?

    1994年11月29日午夜,贵阳城区的百万市民已进入梦乡。谁也想不到,凌晨3时20分,一架神秘的不明飞行器竟然使北郊都溪林场马家塘林区的森林遭毁,留下白花花的数百亩被折断的树桩。

    林场职工李兴华的妻子说,她从窗子看见,是像大卡车的东西,有两股灯光从车头射向前方。第二天,林场职工查看林区,有4大片林木遭毁,损失商品木材2000立方米。从西南端马家塘起,到东北端砖窑坡止,足有3公里,共有面积400多亩,条带最宽处有300多米,最窄处150米。起始的西南端树桩高2米左右,终止的东北头,有一片树桩高4米左右。

    贵州省UFO研究会的专家听到消息后,组织天文、气象、物理、化学、林业、机械制造专家等前往考察,并进行研讨。

    有人认为是大气现象,有人认为是人的幻觉,但多数人认为,可能是某种不明飞行物体。飞行器采用半着陆状行走,其形体下部撞折树干。它的前面有强光作照明或作光感导向。有专家说,1994年11月30日,太平洋、南美洲、大西洋、印度洋一线发生日全食。在地、日、月呈直线排列时,空中干扰力小,是外星飞行器探测地球的好时机。正好,这次选在贵州的林区之中。

    1994年12月25日,来自北京的6位专家到都溪林场考察。他们当中有机械制造、化工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高级工程师,还有贵州省宗教界的一位法师也同往。考察虽未有一致的明确结论,但专家们认为,这是有研究价值的现象。

    1991年3月18日傍晚,一不明飞行物光临上海市,随即,有关不明飞行物的电话从吴淞、莘庄、外滩等地区纷至沓来。虹桥机场指挥塔值班员金鑫来电称:18时13分,机场西北上空约3000米处发现一椭圆形橙黄色光环,呈垂直状,稍后又转化为一字形。当时,由虹桥机场起飞飞往济南的5556航班正在该光环附近飞行,指挥塔立即与之取得联系。据飞行员观察,光环中有一飞行速度极快的物体在移动,尾部喷射出灼烈的红光。当飞机尾随不明飞行物到达昆山上空时,它突然由橙黄色转为黑色,并分离出圆形和长方形两个小飞行物。两个飞行物互相保持约300米距离,方向变幻不定。在临近苏州上空时,它们突然掉头向飞机高速飞来。正当紧急之际,两个小飞行物合二为一开始急速爬高,转身飞逝。此时,这架“肖特360”小型客机已“警戒飞行”9分钟。据5556航班的朱姓飞行员说,他清晰地看到该物体比飞机大。虹桥机场“3?18”空中奇遇事件轰动一时。

    1994年8月25日,UFO出现在新疆某农场的夜空。UFO是比较严肃而且科学的说法,但是在那天晚上,很多人看到那个不明飞行物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叫起来:“飞碟!”

    这是何等的壮观,何等的辉煌啊!西北面的天空上横着一巨大的光束,它雪亮雪亮的光芒照亮了整片西北天幕,光束由一只唱片大小的碟状飞行器所发出,碟状飞行器快速地自转着,似乎悬在空中。它像白炽灯那样呈现出橙红色的光亮,灼灼耀眼。飞碟快速地顺时针自转,带出了两道明显的白色涡流。它缓慢地朝东南方向移动了一些,似乎又静止下来悬在空中。那橙红色发亮的碟体因旋转带出两绺拂尘般的涡流,那横扫整个西北天空的雪亮的光束太奇特、太震慑人心了。

    当飞碟消失之后,有人立刻看了手表,时间是22点35分。由一位司机提供的时间推算,看到飞碟的整个时间至少持续了5分钟,但所有的人感觉那一刻远比5分钟漫长。

    1996年5月,当这只UFO在白天大摇大摆地飞越法国马赛市上空时,被一位大胆的男青年用“拍立得”相机摄下。后经法国军方鉴定,予以公开发表。

006 宇宙中匆匆的过客:彗星之谜() 
彗星是太阳系神秘的客人,以其在天空中形成美妙的形状和千姿百态的变化而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彗星非太阳系固定的成员,它们是从太阳系边缘闯入太阳系的不速之客,那么,它们的原籍在何处?

    1986年,“哈雷”彗星回归太阳系,人类从地球上发射了6个空间探测器进行考察;1994年7月17日到7月22日,“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分裂成的22块碎片相继和木星相撞,全世界的天文台都把望远镜对准了木星,正在天空中的“伽利略”号探测器和“哈勃”太空望远镜也忙于收集彗木相撞的照片和磁场变化、射电流量变化等信息;1994年8月13日又发现一颗彗星“麦克豪尔2号”,发现时它正向太阳飞去,10天后亮度增强了10倍,彗核开始分裂,9月15日已分裂成5块……短短几年时间,全球天文界掀起了一次又一次彗星研究热潮。

    一颗完整的彗星有一个明亮的头,长长的扫帚一样的尾。彗头中央明亮部分的核心是直径几公里到几十公里的固体核,核外四周看上去毛茸茸的模糊亮团称为彗发,彗星后部延伸很远的射线状亮线条是彗尾。

    尽管人们对彗星研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但关于彗星本身还存在诸多谜团。彗星来源之谜:彗星非太阳系固定的成员,它们是从太阳系边缘闯入太阳系的不速之客,它们的原籍在何处?有人认为:在太阳系之外有一片名叫奥尔特的星云,这片星云是一个巨大的彗星仓库,其中约有一万亿颗彗星。奥尔特星云和太阳的距离约为地球到太阳距离的几万倍。由于内部相互作用的不稳定和恒星吸引等作用,少数彗星会脱离星云,有些进入了太阳系,成为太阳系的彗星。也有人认为:彗星是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云,它们经过瓦解,凝结成晶体,再聚合成团等过程形成了彗核,太阳系在银河系中运行时把较近的彗星吸引进入太阳系。还有人认为:太阳系形成过程中大量的尘埃、气体积聚形成了行星,一部分则被推到太阳系的边缘,在那里它们又聚合在一起形成彗核。彗星进入太阳系有偶然性,谁也说不准何时将有新的彗星从何处闯入太阳系。

    彗核之谜:彗核是彗星的主体,由固态物质组成。彗核有时会分裂,如“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和“麦克豪尔2号”都分裂了,由此产生了“碎石堆”的猜想:彗核是一堆相互作用力不太大的物质堆聚在一起的,一遇到外力作用不平衡,碎块就会分开。另一种猜想是“肮脏冰块”:彗核就是一大块由冰和尘埃冻在一起的肮脏大冰块,探测“哈雷”彗星时发现彗星表面有黑色尘埃覆盖。对“哈雷”彗星的观测对“肮脏冰块”理论较为有利,但还不能说彗星普遍都是这样的。

    彗发之谜:彗核向太阳靠近时,彗核吸收大量太阳能使固态物质升华成气态分子、原子、离子和尘埃,它们在彗核表面形成大气层,它们散射太阳光,自身也吸收太阳光能发出荧光,形成了发亮的彗头,彗头中核心部分是彗核,在四周发亮的是彗发。彗发成分、结构都很复杂,还能形成磁场,形成的磁场犹如一个瓶子,瓶状的中间部分――磁腔磁场很弱,磁场向后延伸很远,其边缘远达数千公里。有人提太阳风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太阳日冕中吹出大量带正电荷的质子和带负电荷的电子,高速的太阳风刮到彗星大气层,受到彗星大气层阻碍突然减速,太阳风和大气层相互作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