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第4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不会吧!上师一加持,病就跑到上师身上,这种现象应该没有。不然的话,我们去医院让医生治疗,病全部跑到医生身上,那所有的医生都不敢看病了。作为上师,他是祈求佛菩萨的加持为你遣除痛苦,上师不会有痛苦。”她又继续问:“既然这样,有位上师代狗受挨打之苦,为什么他喊‘哎哟哟,好痛啊’?”我说:“在显现上,上师是痛的,但有能力自他交换的上师,实际上并不会有麻烦。这一点,你看过《释迦牟尼佛广传》便会清楚,佛陀因地时接受别人的痛苦,布施自己的肉身,但由于他具备一定的境界,自己不会痛苦,即使有痛苦,也能迅速得以恢复。任何一个修法,若通达窍诀则轻而易举,因此不会让上师痛苦的。”
我们始终要希望众生离苦得乐,有了这样的发心,看到众生痛苦一定会去解救,对自己的快乐也不会重视。假如对自己的快乐非常重视,说明你菩提心的力量比较薄弱。因此,大家应当再三发愿,以菩萨的威力让所有众生获得无上的快乐。
丁三、回向共同所说之义:
愿除苦良药,一切安乐源,
教法伴利敬,长久住世间!
愿解除众生身心痛苦的甘露妙药、暂时究竟一切安乐的源泉——佛法如意宝,伴随着众人的利养恭敬而长久住世。
佛法的功德不可思议,它的力量无法衡测,但若没有对它供养恭敬,佛法不可能住于世间,也不可能弘扬于各方。上师如意宝平时经常讲,佛法受到尊重和供养非常重要,真正的佛法是教法和证法,若想得到这样的佛法,一定要具有恭敬心。因而,很多上师弘扬佛法时,先要从各方面观察缘起:观察弟子对他的信心、恭敬心,观察众人对他的赞扬……
按照藏地说法,所谓的持教者,是以三衣庄严身体、三藏庄严语言、三学庄严心识,这种人才算是名副其实的大德。所以,真正弘法利生的人,要么具有修行,要么能传讲佛法,这样的大德应当受到人们的赞扬和恭敬。就像当年国王赤松德赞做施主,迎请堪布菩提萨埵和莲花生大士,堪布菩提萨埵弘扬显宗佛法,莲花生大士弘扬密宗佛法,以他们作为缘起,藏地佛法至今仍非常兴盛。
任何上师在弘扬佛法的过程中,都需要各种各样的助缘。以前我去汉地时,有些方丈带着几位大施主、大居士说:“这是寺院的大护法,您一定要加持他!大雄宝殿是靠他建起来的,如果他有个三长两短,我的事业只好暂时告一段落。”的确他们也言之有理,毕竟一个上师想弘法利生,旁边需要一些大施主、大发心者,借助他们威力获得利益众生的机缘,这叫做伴随着利养。
还有伴随着恭敬。从诸多大德的传记中看,他准备把极其殊胜的佛法弘扬到一个地方时,首先会观察当地对他的恭敬和缘起,如果人们恭敬心非常大,在那里弘法就有希望。大概20年前,我们学院也想在汉地建立一些团体和中心,我去了几个地方,有些城市对上师特别恭敬,观察各方面缘起,觉得在那里建立道场有必要,就顺便给他们取了金刚法会等名称,以此缘起,他们一直在学习佛法,各方面很令人随喜;而有些地方,相关的法师、居士对佛法和上师的态度,感觉上比较冷淡,后来我就打消了念头,他们到现在也没什么变化。因此,在一个地方弘扬佛法,必须考虑种种因缘和缘起。
没有佛法的地方,可以说是暗无天日,所以寂天菩萨发愿,让真正的佛法弘扬于人间。如今的修行人比较多,但通达佛法者寥寥无几,真修实证者更是凤毛麟角,此时我们应当高树法幢、大击法鼓,将大乘佛法广弘于世界各地,尽己所能为佛法作一些贡献。
丙二、忆念恩德之作礼:
礼敬文殊尊,恩生吾善心,
亦礼善知识,恩长吾功德。
全论十品讲完之后,寂天菩萨于最后一颂中,诚心诚意以三门恭敬顶礼文殊师利菩萨,因为依靠他的恩德,才生起了寂天菩萨的善心。
传记中讲过,寂天菩萨在家时是寂铠太子,从小福报、智慧、辩才超群。后来国王去世,大臣准备拥戴他登基,在举行授权灌顶的前一夜,他梦到文殊菩萨坐在国王宝座上,对他说:“唯一的爱子啊!这是我的宝座,我是你的上师,你和我同坐一座是不应理的。”(另有说他梦见度母用开水给他灌顶,并开示了做国王的很多过患。)第二天醒来,他对轮回生起强烈的厌离心,于是舍弃一切离开王宫。因此,依靠文殊本尊的恩德,他生起了善心,也有出家的机会,后来造了《学集论》、《经集论》、《入行论》等殊胜论典,每一部论典弘法利生的威力都不可思议。(我们很多道友经常说“观音菩萨叫我到这里来的”、“文殊菩萨叫我到这里来的”,都是依靠本尊授记来学院的。那你们以后造论时,也不要忘记顶礼本尊啊!)
然后,他顶礼自己的善知识——那烂陀寺五百班智达之首的胜天阿阇黎。他在阿阇黎面前剃度出家,法名寂天,于其座下听过很多佛法,暗地里又在文殊菩萨前聆听教法。他依靠善知识的威力,相续中的三藏、三学得以增长。
有些人可能提出疑问:“当时寂天菩萨已是圣者,有必要依靠善知识来增长功德吗?”实际上,作者此举是为了告诫后学者:纵然你有成就、对佛教有贡献,也不能忘记自己的大恩上师。我们一丝一毫的功德、一点一滴的知识,皆是依靠上师的加持和传授而得。以前你连基本法义都不懂,现在对众生发起大悲心,甚至获得了圣者果位,这一切无不来源于上师的恩德。
我经常这样想:“自己现在有一颗善心、有一颗菩提心,全部的来源就是上师善知识。如果没有上师善知识,我可能还沉溺在轮回中,始终得不到解脱。”如今大家学会发愿,也是依靠善知识的恩德。(无著菩萨在《善说海》后面有一个偈颂,我觉得这个发愿很好:“无论于我贪或嗔,赞毁以及作利害,愿凡见闻念我者,悉皆速得胜菩提。”)不然,“无论对我生贪或生嗔、赞叹或诽谤,愿所有见闻觉知我的人速证菩提”这样的发愿,在一百世中上无数高等学校,恐怕也不一定能通达。因此,我们要报答上师的恩德、报答诸佛菩萨的恩德。
要报答他们的恩德,我们除了利益众生,没有第二条途径。《入行论》云:“除令有情喜,何足报佛恩?”《本生论》亦云:“所谓报恩供养,即是依教奉行。”佛法利益的来源就是善知识,善知识赐予了这么大的恩德,我们一忆念起来,就很想全力报答。可是用其他方式报恩,也不一定有意义,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论释》中说:“金粪等同圣者前,供四洲富有何用?受持彼心铭刻法,必定满足其意愿。”作为圣者,对金子和粪土一视同仁,就算把四大部洲的财产全部供养他又有什么用呢?上师唯一欢喜的是我们依教奉行,如理如实地行持正法,若能如此,上师就心满意足了。因此,要令上师生欢喜心,就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修持正法、利益众生,只有这样,本尊才会欢喜,上师才会欢喜!
我自己确实这样想,上师如意宝等诸位上师给我传了这么殊胜的法,想起他们就感恩不尽,特别想报答。但其他方式也不一定能回报,所以我今天再次发愿:“乃至有生之年,乃至生生世世,我会尽心尽力地弘扬正法和利益众生!”希望大家也能发下这样的誓愿。《入行论》已经学了两百多堂课,我也花了一定的时间讲述,有些人可能获得一点利益,若真如此,其他报答我也不求,没必要为了水泡般的身体贪图什么享受,唯一的希求就是你们利益众生和弘扬佛法,这就是给我最好的报酬!
我刚来学院时,在上师如意宝面前发过这个愿。第一次听《入行论》是在嘎多堪布面前(他已圆寂好多年了),后来在上师如意宝座下也听过很多次,想起每一次的听受,内心都很感激、很感恩,所以我再次发这个愿!
这次传讲《入行论》,一方面非常感谢学院的很多法师,包括整理音频、视频、讲记的发心人员;同时感谢菩提学会等佛教中心的负责人、高僧大德、寺院住持,竭力弘扬《入行论》,对很多人的相续有所帮助;更感谢生命电视台、国内外诸多新闻媒体和网站的负责人,为传播这部法提供了种种便利条件。我本人发自内心地感谢,但感谢的方法,用财物或赞叹不一定有意义,所以我再次发这个愿!
希望你们所有的人,若对传承上师有感恩之心,心里也要默默发愿:从现在开始,就像文殊菩萨、寂天菩萨、法王如意宝等诸大圣者那样,我也要依靠佛法来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
好,《入行论》传讲完毕!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违缘。你们以后应该好好修持,有机会的话尽量弘扬,其他也没有什么要求。下面大家一起回向,回向时要想到:我们这么长时间闻思修行的善根,回向给一切众生,愿世间的一切灾难消除,众生暂时得到人天福报,究竟获得圆满正等觉如来的无上菩提!
二○○八年六月初四佛陀初转法轮日
于喇荣圣地
思考题
1048、你认为文殊菩萨有何殊胜之处?怎样才能消除障碍,得受文殊菩萨加持?你预备怎么做?若能面见文殊菩萨,你会发什么愿?
1049、自他交换应该怎么修?如果修自他交换,会给你带来麻烦吗?为什么?请谈谈你自己的经验。
1050、佛法长久住世需要什么因缘?我们应当如何发愿回向?
1051、学习《入行论》这么长时间,它改变了你什么?这一切皆来源于什么?你会如何回报这种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