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理查·芒格传 >

第9章

理查·芒格传-第9章

小说: 理查·芒格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元化投资。公司全资拥有好几家现金充裕的公司,它的股票组合主要集中在一小部分特定的公司身上。芒格和巴菲特已经打下了基础,我们今天所知道的伯克希尔则使其条理化。
    即使简化了,一时间发生那么多事情,那么多交易重重叠叠,收购的步骤让人眼花缭乱。芒格和巴菲特合并后的两年里,伯克希尔的主要持股的包括美国广播公司(ABC)、政府员工保险公司(GEICO)的普通股以及安可保险公司(SAFECOCorporation)的优先股。他们很快又全面买下了内布拉斯加家具卖场和奥马哈最好的珠宝商场博施艾姆(Borsheim’s)。还曾经持有过广告代理机构如埃培智市场咨询(Interpublic)、奥美(Ogilvy&;Mather)以及《波士顿环球报》(BostonGlobe)的股份,这三家后来都出售了。
    巴菲特从大学开始就拥有了政府员工保险公司的股票,不过后来卖掉了。1976年他再次买入的时候,GEICO经营状况不佳,它的一位高级管理人员自杀了,公司濒临破产边缘。虽然巴菲特不希望买进需要拯救的公司,他看到了GEICO业务中最重要的优势,认为只要管理得当,公司就能存活并繁荣起来。1963年他对美国运通也做出过类似的决定,结果很好。1976—1981年间,伯克希尔向GEICO注资4500万美元,到了1995年的时候已经价值超过19亿。最终伯克希尔买下了整家公司。芒格说这其中没有牵涉到任何特别的策略,只是等待并观察各种机会。
    “我们的规则是纯粹的机会主义,”查理说,“我们并没有一个总体规划。要是伯克希尔里有一个总体规划的话,那一定是背着我做出的。我们既没有总体规划,也没有一名规划师。”
    1985年美国和巴菲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资31500万美元买下了Scott&;Fetzer公司,当时该公司正面临恶意收购。该公司是世界图书百科全书和柯比吸尘器的母公司。
    1989年下半年,伯克希尔完成了三笔大交易,标志着伯克希尔从此成为了全球金融界的一名有力竞争者。他们向吉列、ChampionInternational总计投入了13亿美元。巴菲特和芒格一起与吉列的主席进行了谈判。1989年,伯克希尔出资6亿美元购入了吉列的优先股,所有股份后来都转成了普通股。吉列是一家有着平民化历史的公司,很对芒格和巴菲特的胃口。1901年由金·吉列(KingC。Gillette)成立,当时名叫“美国安全剃刀公司”。公司的第一间办公室位于波士顿海边的一个鱼市里。1904年公司更名为“吉列安全剃刀”。吉列在全球剃刀市场的占有率高达40%。除了剃刀业务,吉列还拥有立可白(LiquidPaper)、比百美(PaperMate)、华特曼钢笔(Watermanpens)以及欧乐…B牙刷(Oral…B)等品牌。1996年吉列出资78亿美元收购了金霸王电池,是吉列历史上最大一笔收购。
    1985年吉列的收入增长达到了令人惊讶的15。9%,不过20世纪90年代末公司投入一大笔研发资金开发了一款新型剃刀,虽然销售情况不错,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它的收入最终大幅下降,因此引发吉列股价糟糕的表现,同时也是导致伯克希尔股价下跌的原因之一。





    正文 第15章伯克希尔诞生记(4)
     更新时间:2009…11…20 8:13:59 本章字数:1141


    和一些分析人士所宣称的相反,伯克希尔并不是一个封闭式基金。“不,它从来都不是,”芒格说,“我们从来都喜欢运营公司多过买卖有价证券。伯克希尔持有很多有价证券,同时还有很多大型的公司运作业务。我们喜欢这种机制,一切都用现金交易。我们就是以这种方式开始的,买下那些现金欠缺的公司。为什么要改变呢?”
    巴菲特在格雷厄姆门下读研究生的时候学到了保险的基本概念,格雷厄姆当时是GEICO的主席。巴菲特在伯克希尔里运用了这一特长。回到芒格和巴菲特收购蓝筹印花股份的时候,伯克希尔首次真正尝试保险,以大约860万美元在奥马哈买下了国民赔偿公司。伯克希尔的许多非常大笔的投资都是通过国民赔偿进行的。
    在这一行动期间,芒格一直在为如何收购更优质的公司而焦虑,他想找到那些具有长期良好收益潜力、不会惹来太多麻烦的公司。
    “一个人能做出几次成功的投资然后就袖手旁观,得到的好处是非常多的,”芒格说,“你要付给经纪的钱少得多,也会少听很多废话……要是这样行得通的话,政府的财税系统还会每年给你额外的1、2或者3个百分点的返税。”
    从喜诗糖果开始,芒格就一再劝说巴菲特为优质的资产多花些成本是值得的。“说到是什么推动了沃伦进行可口可乐式的投资,也就是能给几代人带来收益的特许经营方式,查理在这一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罗恩·奥尔森评价,“这与查理如何经营自己的人生是一致的。他不追求快速致富,而是寻求长期的成功。”
    1988年,伯克希尔开始买入可口可乐的股票,6个月中就买到了公司7%的股票。以每股均价5。46美元计算,总投资额为102000万美元。巴菲特酷爱含咖啡因的软饮料,对于可口可乐非常有信心。实际上,巴菲特自己为了支持可口可乐也放弃了喝百事可乐。
    “很多次,查理都提升了沃伦考虑问题的层次——比如去找一家更强力的特许经营公司。他们两个能在任何层面上进行交谈,”《布法罗新闻》的出版人说,“如果有人在那样的层次上思考并生活,你得到的不仅是智力上的交流,还有互补的想法。”
    显而易见,关于私人投资,芒格并不总是和巴菲特看法一致,有时他更占优势。1978—1980年,巴菲特陆续售出伯克希尔持有的大都会通讯公司股份,后来非常后悔。然而芒格却保留了他私人名下的大都会股份,表现非常出色。
    虽然他们拥有辉煌的成功,巴菲特和芒格也尝试过无数个没有奏效的想法。在买入《华盛顿邮报》集团股份前,巴菲特和芒格致电凯瑟琳·格雷厄姆,邀请她共同参与收购《纽约客》(NewYorker)杂志。格雷厄姆根本不知道这两个人是谁,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他们的建议。





    正文 第15章伯克希尔诞生记(5)
    更新时间:2009…11…20 8:14:00 本章字数:1209


    “一直都有人介绍项目给我。我只是考虑了一下自己是否愿意成为《纽约客》的合伙人。当时我并不愿意。我认为如果要做的话,就需要一名新编辑,而我并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于是介绍他们去找弗里茨·毕比(FritzBeebe)。”格雷厄姆说。
    《纽约客》是一个失去的机会,但也许不是一笔大损失。他们当时经常遭遇失败。“我们在那10年中无论是在产品还是人事上都犯下了一些严重的错误,”巴菲特在伯克希尔1977年的年报中写到。不过,他补充说:“身处的行业允许人们犯错,同时还能实现相当令人满意的总体表现,这点令人相当安慰。在某种程度上,这和纺织品行业恰恰相反,在那个行业中即便有非常高超的管理技巧也只能产生很一般的结果。在经营中学到的重要一课,有时不走运的话要重修一次,那就是你所身处的行业一定要处于上升通道中。”
    整个20世纪80年代一直到20世纪末,巴菲特和芒格展示了做好交易的本事。当他们收购一家公司的时候,管理层通常都不会发生变动,收购不会太费心,只要拿到利润,然后将资金最优化分配。
    “我们对收购来的业务最主要的贡献就是什么都不做。”芒格说。他们绝对不会干扰那些办事卓有成效的经理人,特别是那些有点性格的人。
    “正直、聪明、经验和奉献精神,这些都是一家公司要运作良好所必需的,”查理说,“我们非常幸运这么多年来能和一群这样优秀的人才一起工作。我认为,要是让我们自己来管理的话,要做得比现在更好非常困难。”
    约翰·纳斯(JohnNauss)在撰写一篇有关保险业的文章《一家特许不动产和大型事故承保公司》时观察说:“沃伦和查理解释说,他们只是给予空间,让手下的经理们不受干扰地专注于业务运作或其他事情。不过他们做的不止这些。他们创造了可能是行业里最好的业务运作环境。我所说的环境包括在不需要无数的会议和文件的情况下做出明智的评估、资本接入、关注赔偿以及能自由发挥的空间。”这些方法,据纳斯说,应该引起商业世界更多的关注。
    查理和沃伦都说他们通过将自己的开销经费降到最低为伯克希尔公司树立了榜样。伯克希尔的总部很简单,工作人员也很少。公司的办公经费只占到了大多数互助基金的1/250。
    “我不知道还有谁和我们的规模差不多,经费成本比我们更低,”芒格说,“而且我们喜欢这样。一旦一家公司开始变得独特起来,就很难再停下来。”
    “事实上,沃伦曾经考虑过是否要买一幢楼,他为此苦恼了三个月,想弄明白把公司搬过去会有什么成本。虽然非常诱人,他最后还是认定让大家在这样豪华的环境中工作会让人产生不好的想法。所以我们就继续在非常朴素的地方继续运营保险业务。”
    一度伯克希尔曾因为在一桩收购案中牵涉到“员工股”而受到法院传唤,不过芒格说:“没有股票,因为我们没有员工。”





    正文 第15章伯克希尔诞生记(6)
     更新时间:2009…11…20 8:14:00 本章字数:1463


    不过,就像芒格常说的那样,对于伯克希尔正确的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公司。“我们在公司中职权分散到了只差全面退位的程度了……我们的模式并不是对任何人都合适的,不过符合我们以及加入我们的那些人的口味。我们并不会对其他公司提出批评,比如说通用电气,他们会根据规划运作、将实际表现和规划进行比较,等等,只不过那不是我们的风格而已。”他补充,“伯克希尔的资产不断积累,不需要在总部一直有聪明人负责。”
    伯克希尔是股票市场历史上表现最好的股票之一。34年来只有5年的表现不如标准普尔指数,没有一年账面价值下降过。如果有一名投资者在1965年投入1万美元购买了伯克希尔的股票,到1998年12月1日的时候,其价值5100万美元,相比之下如果买的是标准普尔指数的话只能得到132;990美元。1999年佩因韦伯(PaineWebber)的保险分析师艾丽斯·施罗德(AliceSchroeder)估计伯克希尔的内在价值高达92253美元一股。用一种更为保守的方式计算,包普斯特基金(BaupostFund)的克拉曼(Klarman)对伯克希尔的内在价值估值为62000~73000美元之间一股。当时,股价已经从历史最高点的90000美元跌到了65600左右,在回升之前还跌到过更低的价格。
    对于有着如此记录的公司,股东们的忠诚度也就不难理解了。有些家族有两三代甚至四代人都和巴菲特一起投资。不仅仅是埃德·戴维斯和他的妻子从伯克希尔受益,他们的孩子们以及各自的家庭也是。薇拉和李·西曼从1957年开始就入股伯克希尔。“人家说这个股票股价太高了——我说是啊,它还要升得更高呢。赚钱的方法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