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神人-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楼兰人紧紧追杀,想跟着冲进去,但是,在城楼上观战的龙兀支国王见状,虽然还有一部分焉耆人没有逃回城内,他却下令关紧城门。
等楼兰大军赶到城楼下时,焉耆人也不管城外还有他们的同伴,立刻箭如飞蝗,射杀了许多楼兰士兵和一些没来得及逃进城门的焉耆将士,
赖六见城门已经关上,便喝令撤军。大家赶到河边时,前面渡河的楼兰将士已经渡过河去,正在对岸与高昌人杀在一起。
然后,大军抓紧过河。高昌人见焉耆人已经败回城内,楼兰的后续大军又到了,于是迅速撤退。
这一仗,因为赖六组织得力,挽救了楼兰将士,大军过河之后,都大呼赖六英明,倒把统军将军李俊扔在一旁,无人理睬,尴尬万分。
不过,虽然赖六及时采取措施,挽救了大多数楼兰将士的生命,但是,被焉耆人和高昌人前后夹击,加上落水而死者,楼兰大军还是损失不小。来时所带的三万人马,这时只剩下五成。
平白死去了这么多人,却一无所获,众人的心情可想而知。回去的路上,除了一部分哀哭失去亲人的将士外,其他人都心情沉重。
还好,一路上没有再遇到阻击和骚扰,大军顺利回到了楼兰。
扈巴国王已经接到了赖六的密信,见李俊带着他的三万军马出去,如今两手空空的回来,将士却死伤一半。顿时暴跳如雷。
狠狠的将李俊责骂了一番,念着他是驸马,没有问罪,但是,还是将其连贬几级。取消了他禁卫军将军和王宫侍卫总管等头衔,降为驸马都尉。
而对赖六此行应对有方,则大大的进行了赞扬,并且分封赖六为大将军。
不过,因为损兵折将,扈巴国王整日不乐。而楼兰将士因为打了败仗,也士气低落,即便是训练都没有了生气与活力。
赖六如今身为大将军,看到这种情况,有些着急,心中寻思,怎么样重振一下士气呢?因为楼兰人以前每次和匈奴人打仗,都是吃败仗,要想提升士气,只有打一个大大的胜仗才行。
想到在焉耆撤军时,本来已经一败涂地,但是,在自己的带领下,后来奋起反击,竟然把焉耆人打得缩回了城里。
从最后反击焉耆人的情况来看,并非楼兰人没有战斗力,而是焉耆人的城墙大坚固,因此才无法攻取焉耆。
如果能把焉耆人引出城来,应该是可以打败他们的,但是,这焉耆国王显然是一个非常擅长防守的高手,要引他们出城,恐怕没那么容易。
如果能打破城门,攻进城去,焉耆人肯定会投降。
可是,怎么能打破焉耆人的城门呢?突然,脑海里灵光一闪,想到了上次在乌桓使用的火箭筒。如果能弄一支火箭筒来,恐怕只需两发炮弹,焉耆人的城门就会被打出一个大洞来。
心念及此,立刻有了主意。
这天上朝,扈巴国王又唉声叹气,说朝廷无人,居然连小小焉耆也拿不下来,倒损兵折将,被人笑话。
一班文武大臣听了,尽皆低头不语,不敢接话。
赖六出班奏道:“启禀陛下,我楼兰屡战屡败,被人小看,我愿率领一支人马,再伐焉耆,定让焉耆国王对咱们楼兰俯首称臣!”
扈巴国王摇摇头,黯然说道:“爱卿虽然有此雄心,但是,无奈我楼兰前不久攻打焉耆,损兵折将,大败而归,如今士气低落,怎能再战?即便勉强出兵,恐怕也是铩羽而归!倒不如龟缩在楼兰,免得去出乖露丑!”
赖六一听,知道这扈巴国王如今对自己的军队都没有信心了,哈哈笑道:“陛下岂不知诸葛亮七出岐山……”
说到这里,赶紧闭口,心想他娘的诸葛亮这时候恐怕还没有出茅庐呢,国王如何知道他出祁山?
果然,看到国王和一班文武大臣睁着困惑的眼睛盯着他,忙道:“对不起,说错了,我想说的是,胜败来兵家常事,况且,咱们以前之所以老打败仗,主要是主将无能,才累死三军!”
他这话自然是攻击李俊的,因为几次败仗都是李俊为主将。虽然李俊已经被降为驸马都尉,但是,赖六有机会岂能忘记了他。
本文由小说“”阅读。
第一百八十章 勇出手谋建奇功(2)()
第一百八十章勇出手谋建奇功
扈巴国王却摇摇头,说道:“那李俊也并非无能,主要还是我楼兰将士羸弱,实力太差之故!”
这话一出,文武大臣中有人立刻频频点头,看来他们也都认为,楼兰实力太差,是很明白的事实。
赖六知道,自己要想做出更大的事业来,此刻便是机会,如果能让大家都认为不可能的时候,自己却出乎意料的做成功了,才能显现自己的本事。
于是继续说道:“请陛下允许,我这次一定让焉耆臣服,如果陛下不信,我可以签军令状。”
扈巴国王摇摇头,说道:“虽然你勇气可嘉,但是,上次攻打焉耆,死伤了一万多人,如今我楼兰不过四万人马,还要留下一部分人马守卫都城,你想再伐焉耆,也没有人马给你啊!”
赖六道:“我只需要一万人马即可!”
国王和一班大臣均是一震,过了一会,国王才不相信的问道:“一万?你说一万人马就可以让焉耆臣服?”
赖六肯定的点点头。
扈巴国王使劲摇头,喃喃说道:“不可能,不可能,上次李俊带了三万人马,还大败而回,如今一万人马,岂不是就是送死?”
赖六笑道:“不然,兵不在多而在精,而且,上次失败,主要是保密工作做得不好,焉耆先得到消息,派人去高昌请了援兵,咱们楼兰大军被前后夹击,另外,又指挥失误,再加上焉耆城墙坚固,又有了充分的防守准备,再加上措施得当,因此我们才大败亏输!”
此言一出,大家都频频点头,觉得的确是这么回事,扈巴国王望着赖六,有些感兴趣的问道:“依爱卿说来,难道你已有了应对之法?”
赖六点点头,说道:“征伐之事,岂是儿戏,动则千军万马,如果失败,将大伤国运,因此,出征前必须三思而后行,一切风险都要考虑清楚,确有必胜的把握,方能出兵,做到战则必胜!”
扈巴国王大喜,说道:“爱卿所言极是,没想到你已经考虑得这么周到了,只是,你能说说你的具体行动方案和打算么?”
其他大臣也附和道:“是啊,是啊,赖大将军深谋远虑,原来早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如果能告诉大家将军的具体策略,那我们也都可以早点庆贺了!”
赖六心中好笑,没想到这些大臣们已经开始拍自己的马屁了。
但还是为难的说道:“行军布阵,属于将士的最高机密,如果提前泄漏,让敌人有所准备,那将给大军带来灾难,因此,恕我不能奉告!”
扈巴国王点点头,夸奖赖六老成持重,所言极有见地,于是答应了赖六再伐焉耆的请求,不过,担心赖六只是纸上谈兵,到时候又损兵折将,楼兰可再也经不起这种折腾。要求赖六签下军令状,如果失败了,要他带头来见。
赖六成竹在胸,欣然应允,当即就在朝廷上签下了生死状。然后着手做出征的准备。
李俊知道后,高兴得几天睡不着,有了上次自己的亲身经历,他认为,赖六想攻下城池坚固的焉耆,简直是在做梦。现在赖六立下军令状,如果攻不下焉耆,那他赖六就只有被处死了。
想到赖六如果死了,这楼兰比较能干的,就只有他李俊一人了,到时候,自己没有了竞争对手,还怕扈巴国王不再重用自己吗?
因此,他一心想看赖六的笑话。
若兮和小乌得知他要再伐焉耆,都很惊讶,认为他脑子有问题。赖六却笑笑,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他没有必胜的把握,也不会去揽这个烫手的山芋。
二人均知他的确有一些常人所不能的本事,便也只得相信了,但是,小乌向若兮申请,说要跟着赖六去。
若兮知道小乌的心思,笑了笑便答应了。
赖六亲自去楼兰军队里挑选了一万名体格健壮的将士,然后又组织了粮草,另外,又吩咐悄悄制作了一万套高昌人的军服。
小乌知道了,非常不解,问道:“为什么要制作高昌人的军服呢?”
赖六笑笑,说道:“高昌不是焉耆的同盟国吗?咱们这次要杀焉耆人一个措手不及!”
小乌明白了过来,不禁笑道:“你如此诡计多端,看来这次果真是有些把握了!”
一切准备就绪,已经是来年开春了,正是生机勃勃,万物生长的时候。赖六作为楼兰的大将军,第一次统帅大军打仗,心中既惴惴不安,又异常兴奋,他要搭上这和煦的春风,好好得意一次。
于是,择日出兵,这天一早,旭日东升,天高云淡,扈巴国王筑坛拜将,给赖六和大军饮壮行酒。
虽然只有一万人的队伍,大军却是盔甲鲜明,旌旗招展,让人看了热血沸腾。
一番仪式之后,大军开拨,国王和一众文武百官送了十里,若兮也跟着送行。临别之时,把赖六和小乌叫到一旁,悄悄说道:“万一失败,你们就打开虫洞,逃回去躲避一段吧,可不要憨憨的跑回来送死!”
赖六虽然怨她乌鸦嘴,但是,也为她替自己担忧而高兴。他知道,如果真失败了,自己又不是什么驸马爷,资格可没那李俊老,这扈巴国王肯定会拿自己开刀的。
大军前行了两天,在离焉支山还有五十里的时候,赖六命令大家换上高昌人的服装,然后采取急行军的方式,迅速向焉耆靠拢。
赖六的大军来到焉支山下时,已经是夜晚,他命令连夜过山。小乌有些担忧的问道:“上次咱们过焉支山时,你担心会受到袭击,建议李俊在山下休息,摸清情况后再过山,这次怎么不怕焉支人埋伏偷袭了?”
其他几名将士上次也是一同出征焉耆的,这时听小乌这么说,他们也点头附和,对赖六的决定有些不解。
赖六笑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咱们可不能拘泥于过去。不错,上次咱们过焉支山时,我是比较小心谨慎,担心中了焉耆人的埋伏。后来的情况说明,他们的确有埋伏,只不过,没想到他们居然没有好好的利用这焉支山的环境优势,当时正值秋季,满山都是枯草,如果利用火攻,说不定咱们还没到焉耆城下,便要大败而归了!”
小乌不解的问道:“那你现在怎么不怕了?”
赖六望着远处高耸的焉支山,笑道:“你看,现在满山遍野都是碧绿的颜色,那火攻就没那么容易了!况且,焉耆人绝不会想到我们楼兰人还会再来讨伐他们,即便他们想到我们会来,但是,我们都换上了高昌人的服装,他们还以为咱们是他们的同盟呢?岂会有什么怀疑?因此,咱们尽管放心过山就是了!”
然后,顿了一下,又道:“兵贵神速,咱们这次出征,兵力不多,就是要在焉耆人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迅速到达他们的城下;减少沿途的阻击,以便保存实力!”
他这样一说,小乌等人便皆明白了。
于是,在他的号令下,大军立即翻越焉支山,果然如他猜测的那样,焉耆人根本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