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菜根谭的智慧 >

第17章

菜根谭的智慧-第17章

小说: 菜根谭的智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古:永恒不变的时间,喻其长。
  虚生:虚度一生无所作为。
  天地的运行是永恒不变的,可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死后就不再复活;一个人最多只会活到百岁,可是百年的时间跟天地来说只不过是一刹那,我们人类有幸诞生在这永恒不变的天地间,既不可不了解我们生活中所应享的乐趣,也不可不随时提醒自己不要蹉跎岁月,虚度一生无所作为。
  司马迁自幼受其父影响,诵读古文,熟读经书,二十岁就漫游全国,考察名胜古迹、山川物产、风土人情,访求前人轶事掌故。后又继任太史令,得以博览朝廷藏书、档案典籍。太初元年根据父亲遗志着手编撰一部规模宏大的史书。正当司马迁努力写作之际,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他因为被牵涉到李陵的案件中而受到了宫刑。出狱之后司马迁担任中书令,这是一种历来由宦官担任的职务,对士大夫来说可算得上耻辱。司马迁的朋友任安在狱中给他写信,表示对他的行为的不理解。司马迁回答说:“我并不怕死,每个人都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如果我现在死了,无异于死了一只蝼蚁。我之所以忍辱苟活,是因为撰写史书的宿愿还没有实现啊。从前,周文王被囚于羑里才推演出《周易》,孔子被困于陈蔡才作出《春秋》,屈原被放逐于江南才写下《离骚》,左丘明失明之后才完成《国语》,孙膑被削掉膝盖骨才编著《兵法》,吕不韦被贬于蜀地才作出《吕氏春秋》,韩非子被拘禁于秦才写出《说难》、《孤愤》,我要效法这些仁人志士,完成我的书啊!到那时,就可以抵偿我的屈辱,即使碎尸万段我也没有什么悔恨啊!”经过二十年的磨砺,司马迁终于完成了名垂千古的《太史公书》,后人称之为《史记》。这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结构谨严、体例完备的纪传体通史,记述了自黄帝至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二十年,忍辱负重,难为了司马迁,也成就了司马迁。


持盈履满君子兢兢


  持盈履满君子兢兢
  老来疾病都是壮时招得;衰时罪孽都是盛时作得。故持盈履满,君子尤兢兢焉。
  持盈履满:指已达最好程度的美满的物质生活。盈是丰富,满指福禄。
  兢兢:小心谨慎。
  一个人到了年纪大时,体弱多病,那都是年轻时不注意爱护身体;一个人事业失意以后还会有罪孽缠身,那都是在得志时贪赃枉法所造成的祸根。因此一个有高深修养的人,即使生活在幸福美满的环境中,也要凡事都兢兢业业,戒骄慎言以免伤害身体得罪他人,为今后打下好基础。
  天机的奥妙是不可思议的,不要说未来的事不可逆料,就连目前的事也很难推断。有时让人先饱受磨难后再春风得意,有时让人先得意一番后又陷入困苦挫折之中。有高深修养的人对此看得很清楚,并有一套最佳的对付之方:逆来顺受,居安思危。他们也很清楚,祸福、得失、苦乐在人自取,人能求福,也能避祸,求福与避祸,也全在自己。他们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思危就可以求安,虑退方能得进,惧乱然后可以保治,戒亡然后可以求存。正因为有高深修养的人能够做到这种程度,所以上天也无法施展他捉弄人的伎俩了。
  却私扶公修身种德
  市私恩不如扶公议,结新知不如敦旧好,立荣名不如种阴德,尚奇节不如谨庸行。
  市私恩:市,买卖。私恩是出自私心所施的恩惠,指收买人心。
  扶公议:公议是社会舆论;扶是扶持。扶持公议,就是以光明正大的行为争取社会声誉。
  敦:厚,加深。
  庸行:平常行为。
  一个人与其收买人心而施恩惠给别人,那还不如以光明磊落的态度去争取社会大众的舆论;一个人与其结交很多不能劝善规过的新朋友,倒不如加深一下跟老朋友之间的情谊;一个人与其沽名钓誉,想法提高知名度,倒不如悄悄在暗中积一些阴德;一个人与其标新立异去显示名节,倒不如平日谨言慎行多做一些平凡无奇的好事。
  子产担任郑国宰相数十年,内无国中之乱,外无诸侯之患。子产的成功在于他能知人所长,人尽其才。裨谌策划周全,冯简子善于判断,子太叔善于裁决,且富有文采,公孙挥了解四周邻国的行为动向,又能随机应变,采取相应措施。郑国一旦有事,子产便用车子把裨谌送到郊外,让他静心策划,然后由冯简子做出决断,再让公孙挥拟定文辞,最后交给子太叔去执行,以应付诸侯宾客。如此集中众人的聪明才智,很少有办不成的事情。所以,荀子说,人才是掌握政治原则和法制的总管,片刻也不能缺少。得到了人才,国家就能治理好,就安定,就发展,失去了人才,国家就混乱,就危险,就灭亡。
  不犯公论不涉权门
  公平正论不可犯手,一犯手则遗羞万世;权门私窦不可着脚,一着脚则玷污终身。
  犯手:触犯、违犯。
  私窦:窦,储藏粮食的窖,壁间的小门也叫窦。私窦就是私门,暗行请托之门,即走后门。
  着脚:着脚就是踏进去。
  玷污:指美誉受污损。
  社会大众所公认的规范和法律绝对不可以触犯,不小心或故意违犯了,那你就会遗臭万年;凡是权贵营私舞弊的地方,千万不要踏进一步,万一不小心或故意进去了,那你一辈子的清白人格就被污损。
  一个有道德、讲气节的人,宁可穷困而死也不踏进权贵们营私舞弊的地方,如果走进去,那么一辈子也洗刷不清。晋朝张翰辞去大司马府高级官员的职务,对同郡的顾荣说:“天下纷乱不安,拥有盛名的人,想要退隐都很艰难。我本来就是乡野之人,性好闲适,早已不求一时的名望。你要好好的以你的聪明防患于未然,用你的智慧预留后路。”顾荣拉着张翰的手,说:“我也很想和你一起退隐,自在的去采拾山间的野菜,喝江河中的清水。”张翰有一天看到秋风吹起,想起吴中(江苏吴县)的莼菜羹、鲈鱼脍,说:“人生的可贵在于能够适情适性罢了。怎么能被羁留在离故乡数千里外的地方,为的只是虚名爵?”于是叫人驾车赶回故乡,不久,齐王败亡,许多人都说张翰有先见之明。晋朝还有这样一件事。晋朝裴推荐韦忠给张华,张华要任韦忠为官,他却以疾病为由辞谢。别人问他原因,他说:“张华为人虚华不实,裴贪多而不满足,两人都不顾礼法依附贾后,我时时担忧他们会遭覆败,波及到我;怎么可以再撩起衣裳,不知顾忌的来接近他们呢?”后来张华果然遭祸,如韦忠所预言一般。以上是晋朝两例不贪官、知败思归的事,这两人不依附权贵,所以临祸不遭殃,保持清白的人格。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是百年身。人的一生应修德养性,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矜庄自重无恶人毁


  矜庄自重无恶人毁
  曲意而使人喜,不若直躬而使人忌;无善而致人誉,不如无恶而致人毁。
  曲意:委屈自己的意志。
  直躬:刚直不阿的行为。
  一个人与其委屈自己的意愿去博取他人的欢心,还不如以刚正不阿光明磊落的言行而遭受小人的忌恨,一个人根本没有善行而无缘无故接受他人的赞美,还不如没有恶行劣迹而遭受小人的诽谤。
  孔子说:君子庄敬自重,而与人无所争。荀子说:君子才德过人,但不因此骄人,与人争高下,就像一个人力大如牛而不与牛斗力量,走速似马而不与马比速度那样,他聪明过人但并不与人比聪明。
  宋代宰相富弼年轻时,有人告诉他:某某骂你。富弼说:恐怕是骂别人吧。这人又说:叫着你的姓名骂的,怎么是骂别人呢?富弼说:恐怕是骂与我同名字的人。据说,那位骂他的人,听到这事以后,自己惭愧得不得了。为什么惭愧呢?因为与自己一比富弼人格与表现上矜庄自重的优势太突出了。
  处亲从容对友剀切
  处父兄骨肉之变,宜从容不宜激烈;遇朋友交游之失,宜剀切不宜优游。
  从容:镇静不慌乱。
  剀切:切实、直接了当。
  优游:柔和、模棱两可。
  当遇到父母兄弟或骨肉至亲之间发生家庭纠纷或人伦惨变事故时,应该保持沉着、从容的态度,绝对不可以感情用事,采取激烈言行而把事情弄得更坏;当跟知心好友交往时,万一遇到朋友有什么过失,应该亲切诚恳地直言规劝,绝对不可以由于怕得罪人而模棱两可,眼看着他继续下去。
  我们与朋友交往时,发现朋友有什么过失时,应该直截了当地批评。绝对不要怕得罪他,使他的错误继续下去。苏东坡在黄州亲眼目睹了菊花落瓣,认识到错改了王安石《咏菊》诗,想向太师赔罪,只是找不到进京的机会。马太守决定把冬至节派官上朝进贺表的事交给苏东坡,贺表也由苏东坡来写,东坡得到这个机会很高兴,记起到黄州上任时王安石嘱咐他取瞿塘中峡水之事。当时因对被贬黄州心中不服,竟忘了这件事,现在想一定要办妥。于是从水路走,可顺便取中峡之水。顺流而下,一泻千里,因鞍马颠簸、身体困倦,不觉睡过去了,没有吩咐水手打水,到醒来时已是下峡,过了中峡。东坡赶紧吩咐拔转船头,要取中峡水,但逆水行舟,很是费劲,而且用不上力。遇见一个老者,问三峡哪一峡水好。老者说:“三峡水昼夜不断,难分好坏。”东坡想:“何必一定要取中峡水呢?”叫个水手将下峡水装满了一瓮,回到黄州,写好了进表。星夜赶到东京,到了相府见了荆公,东坡对错改诗句一事,拜伏于地,表示谢罪。王安石说:“你没看见过这不怪你。”便问带中峡水的事情。东坡说已经带来了。王安石赶紧取来瓮,命令下人生火煮水,冲泡阳羡茶,但茶色半晌方见。王安石问:“此水何处取来?”东坡答:“巫峡。”王安石:“是中峡水了。”东坡答:“正是。”王安石笑着说:“又来欺老夫了,此乃下峡之水,如何假名中峡?”苏东坡大惊,说是问过当地有经验的老者,告诉三峡之水都一样。于是听信了他取了下峡之水,并问:“老太师怎么辨别出来了?”王安石教育他读书人不可轻举妄动,凡事要寻根究底,并向他解释:“上峡水性太急,下峡水太缓,只有中峡缓急相半。太医院官乃明医,知老夫患中脘变症,故用中峡水引经。此水煮阳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今见茶色半晌方见,故知是下峡。”东坡听后,心悦诚服,离席谢罪。王安石安慰他说没有什么罪,并指出他因过于聪明,容易疏略。王安石对苏东坡这次做错了事,而且开始还想混过去,没有斥责他,而是一方面中肯地指出东坡过于聪明,反而不能寻根究底,容易犯自以为是的毛病,另一方面又向东坡介绍三峡之水上中下的区别,使东坡心悦诚服。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末路不怠荒,才是真正英雄。
  渗漏:渗,水从上往下慢慢滴,有侵蚀和走漏的意思。
  怠荒:怠是懒惰无进取心,荒有颓丧不上进的意思。
  做人做事即使是细微的地方也不可粗心大意,有所疏漏,要处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