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菜根谭的智慧 >

第12章

菜根谭的智慧-第12章

小说: 菜根谭的智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游心:游是出入,游心是说心念出入于天理路上。
  人欲:人的欲望,据《礼记乐记》篇:“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疏:‘灭其天生清静之性,而穷极人所贪嗜欲也。’”
  寄迹:容足投身。
  荆棘泥涂:荆棘多刺,用于比喻坎坷难行的路或繁琐不好办的事,又引申为艰难困苦的处境。泥涂是污浊之路。
  天道就像一条宽敞的大路,只要人们略为用心探讨,心灵深处就会广阔无边豁然开朗;欲望就好像一条狭窄的小路,刚一把脚踏上就觉得眼前全是一片坎坷难行崎岖不平的泥路,稍不小心就会陷进泥潭寸步难行。
  凡是能合乎天理的大道,随时随地都摆在人们的面前供人行走,假如世人都能顺着这条光明的坦途前进,那么他们的前途自然是光明远大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故事,楚国人士尹池为楚国出使到宋国去,宋相司城子罕在家里宴请他。子罕故意让士尹池观看他家院子周围的情况。南边邻居的墙向前突出却不拆了它取直,西边邻居家的积水流过子罕的院子却不加制止。士尹池询问这是为什么,司城子罕说:“南边邻居是工匠,是做鞋的。我要让他搬家,他的父亲说:‘我家靠做鞋谋生已经三代了,现在如果搬家,那么宋国那些要买鞋的,就不知道我的住处了,我将不能谋生。希望相国您怜悯我。’因为这个缘故,我没有让他搬家。西边邻居院子地势高,我家院子地势低,积水流过我家院子很便利,所以没有加以制止。”
  士尹池回到楚国,楚王还要发兵攻打宋国,士尹池劝楚王说:“不能攻打宋国。它的君主贤明,它的相国仁慈。贤明的人能得民心,仁慈的人别人能为他出力。楚国去攻打它,大概不会成功,而且要被天下人所耻笑!”由于士尹池到宋国进行了调查研究,因而阻止了楚王攻打宋国。世人沿着合乎天理的大道前进,人们的胸襟自然恢宏开朗,自己前途光明无限。宋国国相子罕,以正治国,以德为本,必然得到人们的拥护,而且以自己的仁德阻止了楚国攻打宋国。反之,假如子罕充满了私欲,那么私欲的道路却是非常狭隘的,根本就谈不上个人的前途事业,只要往前走一步就会弄得满身污浊,久而久之会陷进泥潭中,也就无法以自己的仁德阻止楚国攻打宋国了。
  磨练福久参勘知真
  一苦一乐相磨练,练极而成福者,其福始久;一疑一信相参勘,勘极而成知者,其知始真。
  参勘:参是交互考证,勘是仔细考察。
  知:与“智”通。
  在人的一生中有苦也有乐,只有在苦与乐交替的跌宕磨练中得来的幸福才能长久;在求学中既要有信心也要有敢于怀疑的精神,遇到值得怀疑的事就要去仔细求证,只有自己去推究到事物的极致得来的学问才是真学问。
  《列子汤问》中以纪昌学射为例,说明“学无止境”,磨练福久的道理。
  甘蝇,古代擅长射箭的人,一张弓,走兽便趴下,飞鸟便跌落。有个学生叫飞卫,向甘蝇学射箭,技艺比甘蝇还巧。有个叫纪昌的,又向飞卫学射箭。飞卫说:“你先学不眨眼,便可以谈射箭了。”纪昌回家,仰头睡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眼睛一眨也不眨。他报告飞卫后,飞卫说:“还没有啊!一定要学会看才行。看小东西好像看大东西,看细微的好像看显著的,这样以后再告诉我。”纪昌用一根长毛系一只虱子悬在窗上,向南面望着虱子。十日之中,逐渐变大,三年之后,好像是个车轮。再看别的东西,都大如山岳。于是用北方角制的弓和南方蓬制的箭杆射那虱,一箭就穿透虱的中心,而悬挂的长毛并没断绝。他报告飞卫。飞卫高高跳起来拊掌摸着胸膛说:“你学会了!”
  《碧岩录》中有句“禅河深处须穷底”的语录,一日定上座和尚化斋回来,坐在桥头休息。这时桥上有几个人正在议论纷纷。一个问:“所谓‘禅河深处须穷底’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定上座和尚闻此言,马上上去抓起那人便要往桥下扔。这一举动吓得另外两位慌忙来劝道:“请别扔!别扔!这人冒犯了上座实是该当大罪!望和尚发发慈悲饶了他吧!”定上座和尚说:“如果没有二位相劝,我今日就叫他亲自到河底去探探看。”定上座和尚之意是:禅河的深浅只有自己进去才能探明。


地秽生物水清无鱼


  地秽生物水清无鱼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
  含垢纳污:本意是一切脏的东西都能容纳,比喻气度宽宏而有容忍雅量。
  好洁独行之操:生活中喜欢保持独善其身自命清高的态度。操是操守或志向,如《新书道术篇》中有“厚志隐行谓之洁”。
  一块堆满了腐草和粪便的土地,才是能生长许多植物的好土壤;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常常不会有任何鱼虾来繁殖。所以一个有修养的君子,应该有容忍庸俗的气度和宽宏他人的雅量,绝对不可孤芳自赏自命清高不跟任何人来往,而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
  有位僧人问云门和尚:“佛是什么?”云门回答道:“干粪。”这则公案有许多种解释,本来清净之物而要求远离这一观念,却说佛是干粪一块,是污秽的没有用的东西,也就是说云门是为了打破僧俗一贯持有的有关佛的观念与概念而这样回答的。这种解释离题万里,云门和尚仅仅是离开了一切思考与分别脱口而出,说佛是干粪而已。还有人认为以污秽之物代清纯之物,以低俗之体注释高妙之体,这是云门宗的宗风。
  泛驾之马跃冶之金
  泛驾之马可就驰驱,跃冶之金终归型范。只一优游不振,便终身无个进步。白沙云:“为人多病未足羞,一生无病是吾忧。”真确实之论也。
  泛驾之马:性情凶悍不易驯服控御的马,借以比喻不守常轨的豪杰。
  跃冶之金:当铸造器具熔化金属往模型里灌注时,金属有时会突然爆出模型外面,这就是跃冶之金,比喻不守本分而自命不凡的人。语出《庄子大宗师》篇。
  型范:铸造时用的模具。
  白沙:明朝学者陈献章,广东新会人,字公甫,由于隐居白沙里,世人称他为“白沙先生”,于明正统十二年进士及第,然而并未因此踏入仕途,被誉为“活孟子”。著有《白沙集》十二卷传世。
  一匹性情凶悍不易控御的马,只要训练有素驾驭得法,仍然可以骑上它飞奔疾驰;在熔化时爆出熔炉的金属,最终还是被人注入模型变成器具。一个人如果只贪图吃喝玩乐游手好闲,就会使精神陷入萎靡不振的状态,如此就会一辈子也没有什么作为。所以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做人有过失并没什么可耻的,只有一生一点错都没有才最值得忧心。”这真是一句至理名言。
  《庄子人间世》中讲支离疏形体不全却避免了许多灾祸,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生动地说明“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道理。庄子说:“有个名叫支离疏的人,下巴隐藏在肚脐下,双肩高于头顶,后脑的发髻指向天空,五官的出口也都向上,两条大腿和两边的胸肋并生在一起。他给人缝衣浆洗,足够糊口度日;又替人卜卦算命,足可养活十口人。国君征兵时,支离疏捋袖扬臂在征兵人面前走来走去;国君有大的差役,支离疏因身有残疾而免除劳役;国君向残疾人赈济米粟,支离疏还领得三钟粮食十捆柴草,像支离疏那样身体有残疾的人,还足以养活自己、终享天年,又何况那些品行奇特的人呢!”


乾坤妙趣天地文章


  乾坤妙趣天地文章
  林间松韵,石上泉声,静里听来,识天地自然鸣珮;草际烟光,水心云影,闲中观去,见乾坤最上文章。
  鸣珮:古代达官贵人和仕女常用美玉系于衣带上作为饰物,行走时相互击触发出清脆的响声。
  烟光:形容天地间迷蒙的景色。
  轻风吹过山林,使苍松发出阵阵像海涛般的音韵。飞瀑奔流而下溅落岩石上,声声击磬鸣玉。假如用宁静的心情聆听,就能体会到大自然所奏乐章的美妙。江边的芦苇,飘荡出一种迷蒙的美感;天空的片片彩云倒映在水中,看起来显得特别绚丽夺目,假如用清闲的心情来欣赏,就能发现造物者所创造的伟大篇章。
  寒山有句诗曰:“微风吹幽松,近听声愈好。”是说,微风轻轻掠过枝叶繁密、浓荫匝地的老松,越走近去谛听松涛声越觉得叫人入迷。这句话的“近听”二字富有禅的韵味。那么,这近听是怎么样的听法呢?一般来说:人们往往站在主观与客观相割裂的对立上去听,主观是听松的人,客观是被听之物。禅者则不然,他们作为主客体是统一的,主体应该努力站到客体的角度去理解对方乃至化为对方。这一过程是无心的自然过程。无心去听松声便正是自己,是自他不二;这是最为亲近的倾听方式,所以禅中说:松事问松,菊事问菊。
  一念贪私万劫不复
  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所以度越一世。
  一念:一刹那所引起的念头。《二程遗书》说:“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滔天。”
  变恩为惨:恩,惠爱。惨:狠毒。
  度越:超越的意思。据《汉书扬雄传》:“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心度越诸子矣。颜师古曰:‘度,过也’”。
  一个人只要心中刹那间出现一点贪婪或偏私的念头,那他就容易把原本刚直的性格变得很懦弱,原本聪明的性格被蒙蔽得很昏庸,原本慈悲的心肠就会变得很残酷,原本纯洁的人格就会变得很污浊,结果是毁灭了一辈子的品德。所以古圣贤认为,做人要以“不贪”二字为修身之宝,这样才能超越他人战胜物欲度过一生。
  一个人只要心中出现一点贪婪或私心杂念,那么他本来的刚直性格会变得懦弱,聪明变得昏庸,慈悲变得残酷。正是因为这样,古今中外的贪官都在受贿之后,变成由行贿者摆布的可怜虫。周宣帝皇后是杨坚的女儿,宣帝使杨坚任上柱国、大司马等重要官职,地位显赫,宇文氏家族的成员对杨坚的猜忌很大,谋害杨坚的阴谋一个一个接踵而来,后来,宣帝本人对杨坚也产生了疑忌之心,他想找个借口把杨坚干掉。宣帝有四个美姬,她们为了争宠,互相辱骂,经常闹得不可开交。宣帝想出一计。他让四个宠姬打扮得分外娇艳妩媚,站在他的两侧。又派人去召唤杨坚。宣帝对左右武士说:“如果杨坚进来神色有什么变化,你们就立即把他杀掉。”不料杨坚上殿,脸上始终一股正气,目不斜视,宣帝只好让他退出。大象三年,宣帝因荒淫过度而死,他九岁儿子宇文衍即位,杨坚入朝主政,宣帝的弟弟汉王宇文赞早就想当皇帝,上朝听政时常与杨坚同帐而坐,杨坚对此非常恼火。杨坚知道宇文赞是个酒色之徒,就选了几个漂亮的姑娘送给宇文赞,宇文赞满心欢喜的接受了,他的权力欲望从此减退了,搬回了王府,天天与美女娱乐玩耍,不问政事。这样杨坚于公元581年7月14日称帝,建立了隋朝。宇文赞由于一念贪私,良知就自然泯灭,即使有点刚毅之气也化为乌有,只能任行贿者摆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