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汉语天空 全集完整版txt >

第49章

汉语天空 全集完整版txt-第49章

小说: 汉语天空 全集完整版txt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短期记忆的操作也相当简单。因此,我们有了操作短期记忆的可能。虽然我们的技术还没达到模拟、写入短期记忆的程度,但是利用电讯号消除一部分短期记忆,还是很有把握的。”

  “既然如此,明天还得麻烦你们一次。明天还有一个人需要测试。”

  “还有一个人?阿方索不是最佳人选么?你们有两套方案?”

  “那个人叫蒙扎,是个印度人。这次行动作为阿方索的翻译兼向导。”

  不久以后,郭兴安重新回到了其明亮宽敞的办公室之中。刚刚坐好,甚至还没来得及喝一口水润润嗓子,郭兴安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电话,拨了一个号码。

  没过多久,一个身材高大的年轻人闯了进来。这个年轻人身着便装,嘴角挂着玩世不恭的微笑。他吊儿郎当的样子与常年充斥总参大院的那种严肃氛围格格不入。

  郭兴安见到他,不由慈祥地笑了。

  进来的人正是沈戒。当年沈戒的父亲沈成不仅是郭兴安的入党介绍人,而且两人是同在特科并肩战斗的战友。作为老上级、老搭档,沈成教会郭兴安很多。对于郭兴安来说,沈成是亦师亦友般的存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掩护郭兴安等人转移,沈成夫妇双双牺牲,留下了尚在襁褓的沈戒。沈戒是郭兴安一手拉扯大的。为了沈戒,郭兴安一直拖到解放后,沈戒成年,自己也将近四十才结婚。郭兴安为沈戒付出很多,他把沈戒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看待。

  沈戒高中毕业后,很争气地考入了刚刚成立的北京外交学院。郭兴安本来希望沈戒成为一个外交官,他不想看到沈戒继续父辈们出生入死的生活。然而沈戒的性格与他父亲一样倔强。郭兴安拗不过他,只好把他招入了情报系统。没想到这小子在这方面天赋极高,没经过几年的阅历,已经成为了其中翘楚。可以说现在沈戒是郭兴安最为倚重的左膀右臂。

  郭兴安见到沈戒满不在乎的样子,不由收起笑容,立刻扳起脸,训斥道:“沈戒同志!我说过多少次了,进别人的房间一定要敲门。这么大的人了,还是一点礼貌都不懂!”

  沈戒立刻收起嬉皮笑脸的表情,干净利落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道:“三处外勤组沈戒前来报道,请首长指示!”

  郭兴安哭笑不得地用手指指着沈戒,无奈道:“你呀你,真是摸准我的脾气了,每次都来这一套。难道你就不能长点记性,敲门后再进来?”

  无赖般的笑容又重新回到了沈戒的脸上,他挠着头,凑近郭兴安,说:“您哪次找我不是有紧急任务?我光想着接任务,一着急,就把敲门这当子事给忘了。这次是什么任务?”

  郭兴安连忙用一只手挡住他,一边用另一只手护住自己的胸前口袋,一边说道:“给你个台阶,你就顺阶往上爬。你可离我远点,别惦记我的口粮。我的粮食也不多了。。。。。。”

  沈戒看着一脸戒备的郭兴安,不由笑道:“郭叔叔,您太小气了。再说,上次您不是说,以后您的烟都放到裤兜里么?”

  郭兴安条件反射般,马上用手护住了裤兜。然而,他的手刚刚按住裤兜,脸色却越发严峻了。郭兴安焦急地把手伸进裤兜,手忙脚乱地找来找去。

  “您是不是在找这个?”沈戒手中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个烟盒,洋洋得意地在郭兴安面前晃来晃去。他悠闲地从烟盒里掏出两颗烟,敬给了郭兴安一颗。

  这烟,正是限量内供的白壳软中华。此时的中国,虽然生活物资十分匮乏,香烟倒是不缺。但由于产量过低,中华这种高档名优精品,在市场上却根本买不到。中央一直按照“照顾特需、照顾边远、兼顾一般”的原则对全国进行分配。所以中华烟这种稀有精品在老烟民眼中无异于命根子一样宝贵。

  郭兴安每月只能分得几包中华,只有接见客人的时候才拿出来过过瘾。而沈戒是没有资格分配中华的。所以看到沈戒拿出了中华,加上他以往的斑斑劣迹,郭兴安涨红了脸道:“你什么时候拿到的?”

  沈戒嘻嘻笑道:“其实你这次没放到裤兜里,还是放在胸口的口袋里。您的手一挪开,我就拿到了。。。。。。”

  “好啊,你小子还学会调虎离山了。”郭兴安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他顺手接过了沈戒递过来的香烟。沈戒很识趣地马上给郭兴安点上。

  郭兴安深吸了一口烟,说:“这次找你来,确实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他开始有条不紊地把“后羿计划”的内容详细介绍给沈戒。

  听到郭兴安说起正事,沈戒一扫刚刚的嘻笑表情,规规矩矩地坐好。他仔细倾听,时不时地会问上几句,生怕误解每一个细节。

  “都明白了?”

  沈戒点点头,问道:“那么,需要我做什么?”

  “你现在就去巴基斯坦。我给你半年的时间,做好充足的准备,尽量为‘后羿计划’扫清一切潜在的障碍。当然,一切都应暗中进行,千万不能让美国人发现任何蛛丝马迹。”郭兴安抬眼向窗外看去,窗外已是万家灯火。他低头看了看腕上的手表,指针指向了八点四十五分。

  “又不能陪儿子一起吃晚饭了。”郭兴安有些歉然地想。

  与此同时的伦敦,却是阳光明媚的正午。英国秘密情报局局长莫尔爵士喝完了最后一口咖啡,悠闲地回到其位于泰晤士河畔环球大厦最顶端的办公室中。今天是最近难得的好天气,加上整个上午都没有任何糟糕的消息传来,此时的莫尔爵士心情绝佳。

  莫尔爵士中等身材,浅黄色的头发已经逐渐稀疏,他有着一副放在人群中谁也不会注意的平庸面容。莫尔爵士二十年代初刚进入英国谍报系统时,只是一个普通书记员,每天从事着抄抄写写的文案工作。当时还被称呼为莫尔先生的爵士,由于出身微寒,面貌平凡,虽然工作辛勤刻苦,却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他一直默默无闻地做了十多年普通书记员的工作。然而平凡的外表,不可能永远遮住过人的才华;微寒的出身,也不会一直阻挡年轻人勤奋的脚步。三十年代的欧洲大陆,山雨欲来风满楼。由于人手的缺乏,人近中年的莫尔终于获得了一个执行简单任务的机会,并由此一发不可收拾。整个二战期间,莫尔一直活跃于欧洲大陆。他不仅稳健而且精明强干,总是能把事情做得有条有理,逐渐获得了同伴们的信任以及上司的赏识。二战结束后,为表彰他为英国谍报系统做出的卓越贡献,英王乔治六世授予莫尔爵士称号。随后不久,莫尔爵士接任英国秘密情报局局长的职位。在莫尔爵士近20年的领导下,英国秘密情报局以作风硬朗、工作细致闻名于世。代号为M局长的莫尔爵士同样以自己的出色能力赢得了各国同行的尊敬。

  莫尔爵士略微晃动了一下略微酸胀的腰部,缓缓坐在自己宽大舒适的办公椅上。那是战争时期留下的枪伤。年轻的时候,自己曾经视这些瘢痕为男子汉骄傲的勋章。可如今一上了年纪,这些旧伤却一样一样都找回来,如恶兽般吞噬着自己的神经。如果到了阴雨天气,这些病痛更如附骨之蛆般,如影随形,使人痛不欲生。

  莫尔爵士刚一坐定,还没有来得及享受午后那暖暖的阳光,电话铃声如讨厌的乌鸦声般急促地响了起来。

  “噢,是参谋长。”莫尔爵士拾起电话,“现在我有时间,你可以进来。”

  不多时,身材修长的参谋长匆匆走了进来。参谋长是一个陆军中校,四十多岁年纪,正是年富力强的好时光。然而长时间的冥思苦想让他脸上的皱纹挤成一团,未免给人一种未老先衰的感觉。

  “请随便坐坐吧,维卡利。”莫尔爵士亲切地和参谋长打招呼。他递给参谋长一支雪茄,笑着问道:“参谋长先生,有什么麻烦了?”

  “恐怕是有一点小麻烦。”参谋长接过雪茄,慢慢地点燃。他深深地吸了一口,问道:“您怎么知道有麻烦了?”

  “维卡利,您是细心的人。也许是可怜我这样的老头子吧,您通常会给我留出午后这一小段时间休息。所以我想,您这次这么着急,想必是遇到麻烦了。”

  “也许巧合也说不定,不过过多的巧合凑在一起总是让人生疑。”参谋长从包中拿出了一些文件,继续说道:“这些是远东的几个情报站最近几天发来的备忘录。苏联和印度的同行们最近动作过于频繁了。情报分析室综合所有已知的情报得出的结论是:中亚最近会有大事发生。但是,我还是希望您能够亲自决断。”

  莫尔爵士点点头。

  “巴基斯坦传来的情报表明,阿富汗的克格勃最近一直试图向巴基斯坦渗透势力。我们的老朋友金蝎似乎一反常态,对大英帝国的传统势力范围巴基斯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金蝎?”莫尔爵士皱了皱眉头。

  “金蝎是克格勃在阿富汗的负责人,以阴狠狡诈闻名。一直是历任克格勃主席眼中的大红人。”

  “呃。”莫尔爵士用右手食指轻轻敲了敲脑袋。他自嘲地笑了笑,心想:“真的是老了,连这样的人物都记不起来。或许,是时候考虑退休了。”

  金蝎是一个代号,正如M局长是莫尔爵士的代号一样。这个克格勃驻阿富汗的负责人是一个神秘人物,西方世界对他的了解,仅限于金蝎这个代号。与倾向温和手段的莫尔爵士不同,金蝎行事狠辣,与金蝎直接交锋的西方特工几乎没有留下活口。在金蝎的步步紧逼下,阿富汗政坛原本倾向西方的天平逐渐向苏联倾斜。如今阿富汗的上层建筑更是有全面倒向苏联的趋势。

  “金蝎这家伙的野心不小啊。刚刚吞下阿富汗,还没来得及消化,就开始得陇望蜀,垂涎起巴基斯坦了。人心不足蛇吞象,即使金蝎有这个野心,却未必有这个胃口。我们知道,苏联的重心一直都在欧洲。克格勃没有必要和我们在中亚斗得你死我活。如今中亚的势力平衡符合各方的利益所在。”莫尔爵士静静地说道。

  “这正是让我迷惑的地方。通过种种的蛛丝马迹,我们在苏联工作的小伙子们认为,新任的克格勃主席谢米怡斯内似乎不如以往他的几位前任那样信任金蝎。然而这位克格勃新主席依然力排众议,从原本就人手紧张的欧洲抽调了若干好手充实阿富汗。”参谋长也对这位克格勃新主席做出这样的决定感到疑惑不解。

  “我们的表兄(注:指美国中央情报局)有什么看法?”莫尔爵士平静地问道。

  “美国人应该注意到了中亚形势的变化,好像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准备。我们在巴基斯坦的人曾经和美国人有所接触,但是他们口风紧得很,只是告诉我们不用紧张。我想,美国人一定有什么东西瞒着我们。”

  “那么,我们就静观其变好了。”莫尔爵士笑着说。看着参谋长一脸茫然的样子,莫尔爵士解释道:“美国人做事的风格我很了解。他们喜欢在一个地方搅起混水,吸引对方的注意力,然后在其他的地方咬上一口。我估计,这次的这些事一定是美国人挑起来的。”

  “如果仅仅是搅混水的话,苏联人没有必要如临大敌似的往阿富汗加派人手啊。”参谋长还是不明白。

  “美国人财大气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