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家教现场 >

第6章

家教现场-第6章

小说: 家教现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教你一个很简单的方法,你现在不要让她看图去写,你让她看图去说好了,这是最小孩的节目。让她先说一段,然后,你再让她把自己说的东西写下来。这样,孩子的写作能力就培养出来了。
    你让她说一段,你听着,帮她记忆,然后说,咱们把刚才说的那段话写下来好吗?她就会回忆,也可能有些内容她回忆不起来,你帮她回忆。然后,对她进行夸奖、欣赏,这个兴趣就培养了。重要的是建立对写作的兴趣。




锻炼孩子心理素质的最好素材

家 长:我的孩子兴趣比较广泛,像游泳、泥塑、手工、电子琴都学过,而且也愿意学。电子琴因为我以前有些急躁,他的信心有些不太足。现在重点是在游泳上,还参加了一个长训班。他兴趣一直是挺高的,但是因为最近没有排在最前面,另外觉得教练对他不是特别重视,因为游得好的人肯定要多教一些,拿名次,所以自己就有点灰心了,想转到别的地方。我并不是非要他学游泳,我主要关心的是他的学习兴趣,他做什么事都不甘落后,但是我认为干任何事都会受到点挫折,都得有一个过程。另外,当我想让他做一些练习时,他就不是特别积极,不像完成老师作业那么积极,我想知道如何使他保持学习兴趣或者是更提高一点?
    作者:你不要担心。按照孩子现在这个状态,只要家长在对待他的态度上不犯错误,孩子以后课内的学习与课外学习的兴趣不会不发展下去的。你要建立这个信心。
    那么,怎样才能不犯错误呢?就是要掌握培养孩子兴趣的规律,我提几个建议:
    第一个建议:我觉得你在他游泳的问题对他的态度是正确的,孩子不可能一帆风顺,孩子学习任何一样东西,不应该只把注意力放在名次上,这要跟他讲清楚,而且你应该鼓励他这种洒脱的状态。同时又要把孩子在这方面的积极性和尽可能拿到比较好的成绩的积极性结合在一起。
    如果有可能,你和他的游泳老师做一点沟通,培养一个孩子的兴趣是多边环境的。很可能老师培养了孩子的兴趣,但是家长给破坏了;也可能家长很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老师不小心给挫伤了。所以家长要和老师相互配合。
    因为他还比较小,大了就可以自己掌握自己。在小的时候用综合的方法造成一个对他兴趣的引导、培养方式。目前的许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往往享受“第一成员”的特殊待遇,所有的长辈都对自己最好。可是到了外界,他并不是独生子女了,大家都摆在一起了,大家都是教练的学生。在这种时候有一个问题要摆到日程上来,就是要培养孩子的整体感和道德感。
    在这代孩子中,因为普遍有一种“我是第一”、“我是中心”的状态,那么,将来他们在社会行为中的主要困难之一就是这个问题。谁善于不仅从自己的角度,而且从他人的角度和整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谁就会在未来的社会和人生中比较和谐和顺利,减少挫折。
    聪明的家长应该把孩子受到的挫折当做教育孩子性格向全面发展的好素材。对待孩子学习的态度,还是要顺着孩子自己的学习兴趣走。如果你想对孩子做一点调整,你的调整又是正确的,你要因势利导。比如孩子现在想学数学,你可以鼓励;你希望孩子进行同步学习,同步学习如果确实有必要,你要引导孩子在这方面的兴趣才可以。
    他对你的要求积极性不高,说明你的引导艺术有问题,你的权威度不够。如果可能,要和老师配合起来,商量一下。老师认为有必要,可以让老师帮助,配合你对孩子进行一点调整。此外,永远不要希望孩子面面俱到,哪方面都好,要考虑孩子的接受力、承受力和自在的生活状态。
    第二个建议:健康第一。
    我是一个比较喜欢孩子的人,现在的独生子女一方面很可爱,包括孩子们有些任性的东西有时我也觉得很可爱,因为他们从小个性比较发展,兴趣广泛,这是他们的优秀之处。现在,恰恰既要看到孩子们比我们这几代人都更优秀的地方,同时还要看到他们的薄弱之处,用理性的、正确的方式引导他们。
    如果孩子遇到了挫折,我们就要因势利导。克服一个挫折,他们就会成熟一点,完善一点。一个孩子从小没有经历挫折是不可想象的,应该引导孩子自己战胜挫折。
    什么意思呢?就是前面讲的“欣赏、夸奖、鼓励、榜样”这八个字,同样可以适用在孩子的性格培养上。
    孩子在学游泳的时候遇到一点困难,自己成绩不理想或者教练对他不是最重视,这是一点挫折。可是经过一定的引导,自己能够战胜挫折,建立了正确的观念,也许他会说,我不在乎这个,我游泳就是为了身体健康,我能学到什么程度就学到什么程度,能争第一就争第一,不能争第一,第二也可以,第三也可以,第四也可以,只要努力就可以。
    如果孩子在家长的引导下建立了正确的观念,你就要欣赏他这种观念,欣赏他这种进步,夸奖他这种进步,使得孩子得到一种比游泳本身更重要的东西。
    对孩子性格的任何发展,家长都要用兴趣的方法来引导。孩子在智力开发上有一个兴趣和积极向上的问题,在性格、素质和道德问题上也要采取引导的方法,使他产生向上的心态。使孩子体会征服困难的乐趣,而不是仅仅对拿第一感兴趣。




不要对孩子强行塑造

家 长:我的小孩七岁,正好上一年级,他上学期的成绩还可以,下学期的成绩就不太好,用老师的话讲就是坐不住。我有时就有针对性地给他留一些作业,比如在老师留的作业之外再让他写生字,可是他根本就坐不住,效果也不好。
    作者:你的做法正好就是刚才所说的强行塑造的方法,我们对孩子的学习确实还有一个引导和兴趣的问题,就是你怎么能够使得孩子特别爱学习。
    许多孩子一上学,头一次学习,头一份作业,如果做得比较好,老师表扬他、夸奖他,他以后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爱好。这种爱好进一步发展,老师再表扬他,又发展,越来越好。
    可是,如果头一次就批评他,他会受到挫伤,积极性不容易高,老师再批评他,效果就更不好。往往是良性循环越来越好,恶性循环越来越不好。所以,对于孩子目前比较薄弱的地方,千万不要让他进入恶性循环。不要因为他某方面不好,老师批评他,你也责备、管制他,使他没有积极性。一定要改变、中止这种恶性循环。。
    具体怎么做呢?要有一种超越直截了当的笨办法的措施。就是怎么使得孩子在这方面有一个观念的改变、学习态度的改变和积极性的改变。比如他某一天的作业,你用什么方法让他自觉自愿做了,有了一点点进步。对这一点点进步你要及时用欣赏、夸奖、鼓励的方法来对待他。
    另外,你要找一个榜样,什么样的榜样呢?你要琢磨。如果他现在是二年级的学生,你能不能找一个比他更小的学生来请教请教呢?这也是一种方法。总之有很多方法,这个字比较难写,你知道他会写,你装着不会写,说这个字怎么写你想不起来了,让他提醒你,写完以后,你很高兴地夸奖他。要用各种机会使得孩子做出一种表现,这种表现使得你能够对他实施欣赏和夸奖,这才能把孩子的积极性一点点地调动起来。
    要想一点办法。按照你现在的状态,每天把孩子箍在那儿,强迫他写,只会越搞越糟糕的,要善于设计一些生动的方法。就连我们大人不也经常是搞有奖比赛、有奖问答吗?大人不给奖还不答呢!对孩子最重要的奖赏就是对他的欣赏,对他的夸奖。
    具体方案要由家长设计解决。




为什么孩子上课时小动作特别多?

家 长:老师经常对我说,孩子上课时的小动作特别多。
    作者:孩子的小动作多,有时候可能与从小的家庭教育和环境教育有关。有时候与孩子的性格有关系。有的孩子爱动一些,有的孩子就安静一些。对这个问题也要引导。
    我认识一个小孩,特别好强,调皮,逞能,我有时逗他玩,我说跟你打个赌,你坐在那儿,我数一百下,你肯定要动的,你肯定坚持不下来。他呢,挺好强,就坚持坐着不动。
    孩子有的时候就是通过游戏的方法,通过他的好强向一个方向引导。对于一个很小的孩子要这样,二年级的孩子已经比较大了,对于比较大的孩子,也还有一个引导的方式。你通过榜样的方式,通过那些纪律性强、要求严格的人为表率,给他一个形象的教育。
    所谓孩子自在的学习状态,自在的生活状态,并不是说我们家长不教育,而是进行一种更重要、更艺术、看来更困难的教育。这种教育要求家长真正进入孩子的心灵,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和特点因势利导来做。
    在孩子的学习上,要培养他的兴趣,培养他向上的积极性。在道德上,要培养他向上的积极性。在生活中,要培养他安排自己那种能力的兴趣和积极性。
    目前这种硬性塑造还不仅表现在学习上,也表现在我们对孩子的行为规范和生活规范上。比如不要干这个!这个不行!那个不行!这是简单的规范。孩子到底应该怎么做,其实还有更好的引导方法。让孩子这样做,他这样做行为、道德优美,那么,对这样的行为要有欣赏,要有夸奖,要有鼓励,要有榜样。
    这样,孩子不仅在学习上,也包括在道德方面,在行为规范方面的努力进取、自我完善,也就自然会与积极向上的主动性相联系。
    在这个问题上,家长要避免强行塑造,避免捏泥人的教育误区,重视孩子的自在状态。这是教育孩子一个特别高的境界。
    自在是生命的高级状态。不仅是小孩,大人也要处在这种自在状态。任何一个人如果所有的行为,生活、工作、业余的时间都被另外一个力量安排得满满的,自己没有一点主动选择的可能性,会非常痛苦的。
    什么叫自在状态呢?自在状态就表现在,他在生活、工作中有种自愿、自觉、自然的感觉,有主动性。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一个民族要生存,一个人要生存,都离不开所谓的成功。一个民族要成功,要发展,一个人也要成功,也要发展。
    然而,仅有成功的价值判断,还不只是我们的全部出发点。只有成功,这个衡量标准和衡量体系还比较狭隘,还不是很完美。在成功的基础上还要讲自在。
    自在是什么含义呢?
    对一个人或者对一个国家来讲,首先需要成功。这个国家在经济上是建设得不错的。对于一个人,你的事业是比较成功的,同时你的身心又是比较健康的。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又提出更高的要求,就是自在感。一个人首先要工作,在工作岗位要基本上能站住,不是说大家吃饱了饭就什么都不干了,我们这个民族吃饱了以后就什么都不想了,这不是自在的含义。在现代社会讲自在,就要结合现代社会的种种条件。
    一个民族如果只能温饱,那么它在这个世界上也可能很不自在,还可能受欺负。一个人,如果说我只能挣一碗饭吃,也可能不一定自在。
    所以,在现代社会讲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