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家教现场 >

第17章

家教现场-第17章

小说: 家教现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要的是真正使孩子变得聪明健康,而且全面发展,同时理解家长,理解社会。找到正确的规律,不需要家长从此以后更繁琐地承担家教任务,更辛苦、更操劳、更担心,采取包办代替的方式和催促、数落的方式。不是!恰恰使家长轻松了,愉快了,同时,你的家教真正使孩子走上了成功的道路。
    如果这个做法使得你终身能够享受这种教育的成果,孩子从此以后不让你操心,学习能够提高,敢于应付各种挑战,这是一个多么好的事情!这个好事情的出发点,只是要求家长有一个诚心诚意、有一个信心。我相信来这里交流的所有家长都能够取得这个成果。
    大家说是不是呀?
    (是!)




给懦弱的孩子创造表现勇敢的机会

在下面的活动中,我们进行一点个案分析。
    有很多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来了吧?可能有些问题比较典型,我们就现场解决问题。
    如果是解决你孩子的问题,希望你参与这样一个实践;如果解决的是其他孩子的问题,你也可以从中找到并理解家庭教育的思路。
    有一位家长说,我这个孩子特别懦弱,从来习惯大人照顾他,他不知道去关心其他人。我说,这是你家长的问题。你注意到没有?虽然你的孩子很小,在家里习惯于所有的人都来照顾他,但是如果他面对一个比他更小的孩子,一个更小的生命,他就又可能突然变成一个能够照顾其他人的人了。
    我看到过一个很小的女孩子,应该说是很怯懦的。可是那天她爸爸在工作的时候,突然手被扎破了,她一下就冲上去,想照顾爸爸的这只手。那一瞬间她变成大人了,为什么?因为当大人受伤的时候,变成一个需要别人照顾的人,她就能够成为照顾他人的一个孩子了。
    要善于引导孩子。大人不舒服了,爷爷奶奶不舒服了,可以让小孩去安慰一下,照顾一下。哪怕这个照顾只是端一杯水,都培养了孩子的另外一种心理。
    下面我们开始处理问题  多难的问题也不怕啊!




希望孩子更活泼

家 长:我的孩子吧,在幼儿园还可以,但我希望她更大胆一些。
    作者:好,我先问一下家长,孩子的家教主要是你实施,还是她父亲实施?
    家 长:都有。
    作者:当你说需要孩子更活泼、更大胆的时候,我想问一下,你和你的爱人是不是属于比较大胆和活泼的人?
    家 长:比较活泼。
    作者:嗯。那么孩子在家里活泼吗?
    家 长:在家里挺活泼的。
    作者:那你提的问题更准确说,是希望她在社会上能和在家里一样是吧?
    家 长:对。
    作者:咱们分析问题首先应该这样,当家长讲希望孩子更活泼的时候,我想了解一下,父母是不是这种性格的人。如果父母自己就很不活泼,你要求孩子很活泼,你自己的身教就不太好;也可能你很活泼,可孩子在家里不活泼,那么就是你对孩子有压力,所以孩子在你们面前不活泼。现在是在家里活泼,说明孩子在外面适应能力不好,知道不知道?
    这样,问题就比较具体了。首先,问题一定要具体,说不活泼,有各种不活泼:有的是因为父母太威严,有的是因为父母太溺爱了。明白我的意思吗?
    那么我想问一下,你们对孩子是比较溺爱的吗?
    家 长:是比较溺爱的。
    作者:比较溺爱的孩子就有两种情况:一个到外头非常任性,没有克制能力;还有一个就是,她不适应不溺爱的环境。好,我们跟孩子说说话,好吗?(招呼孩子走上来)来,……告诉叔叔你今年多大?
    孩 子:我都三岁了。
    作者:都三岁啦?真棒!大家给她鼓鼓掌好吗?(掌声)我想说这个孩子其实很大方,很棒!非常大方,非常棒!你看对着这么多人回答问题,人家都没脸红。(笑)特别棒!
    作者:你叫什么名字呢?
    孩 子:我叫徐柏林。
    作者:你再说清楚一点。
    孩 子:我就是一个徐柏林呐!
    作者:叫徐柏林。你跟阿姨在一起,喜欢阿姨吗?
    孩 子:喜欢。
    作者:怕阿姨吗?
    孩 子:不怕。
    作者:不怕。孩子没有问题。(大家都笑了)孩子非常正常。她在家里的反应和在外边的反应有点区别,因为环境有点差别,这很正常。首先,我希望做家长的根本就不必担心。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如果你希望孩子更大胆、更活泼,方法是什么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要对他欣赏、夸奖和鼓励。你看,今天她表现多好啊!就要这样锻练她。
    我这不也是一种欣赏吗?
    另外,因为今天是解决问题,提问题很好。但从此以后,你到其他场合,对孩子肯定不能这么描述了。家长对孩子的描述,对孩子有影响。
    我认为你的孩子很大方,而且我以后跟她见面,肯定说她很大方,跟所有的人说她很大方,而且让她表现一下她的大方。懂我的意思吗?
    当你说她不大方的时候,这是对孩子的不良暗示。明白吗?那么,我们是不是为你孩子大方的表现鼓鼓掌呢?(掌声。)
    作者(对孩子):真棒!我说你真棒,是吗?
    孩 子:对!
    (大家都笑了)
    作者:我们是不是很大方?是吧!大方吗?
    孩 子:大方!
    作者:挺棒的!好,以后在人多的场合、在外面敢说话,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像今天一样,好不好?
    孩 子:好!
    作者:好。
    孩 子:谢谢老师。(掌声,笑声。)
    作者:你看,很有礼貌,非常有礼貌!
    孩 子:谢谢老师!
    作者:真好!所以,对待这样一个问题,就有一个分析,有一个正确的方法。希望家长们聪明,以后不但能解决自己孩子的问题,也能够分析周围其他家庭孩子的问题。希望在座的家长能够传播一种正确的家教方法,使整个社会的年轻人、孩子,无论是学龄前的、上小学的、上初中的都变得更大方,更聪明;家长们也更愉快,这多么好哇!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因为总想着足球(1)

作者:这是一个条子:“郑兵同学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老走神,老师说他常发呆,老师讲十句他就听一两句。请问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考试成绩不好时,当时有痛苦感,一两天后就忘了;还有做作业慢,边做边玩。”是这样吗?好。(对学生说)来,到老师这里来。
    作者:你今年几年级呀?
    孩 子:六年级。
    作者:你先评价评价。你觉得你妈妈写的这个条对吗?
    孩 子:对。
    作者:没有不同意的吗?
    孩 子:嗯,没有。
    作者:这孩子起码对家长是很理解的!她说了几点:一个是说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老走神,老师说你经常发呆,是这样吗?
    孩 子:老师没说我发呆。
    作者:噢,老师没说你发呆。那么你实际情况发呆过吗,孩子?来,你跟我坐在一起好吗?实际上你上课走过神吗?
    孩 子:嗯。
    作者:那么你现在回答我的问题好吗?咱们跟家长、孩子一起分析。孩子考试成绩如果不太好,现在看来是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关的,是吧?那么,我们现在了解了解孩子为什么上课注意力不太集中。
    孩 子:嗯。
    作者:为什么有时候你感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呢,孩子?
    孩 子:老想别的。
    作者:我想问一下,你主要是想什么?
    孩 子:想回家干什么。
    作者:噢,就说业余时间怎么干,怎么用,是吗?那么,你一般回家干什么呢,孩子?
    孩 子:写完作业玩一会儿。
    作者:那么你想的是回家写作业呢,还是想的回家玩一会儿那件事呢?
    孩 子:主要是玩。
    作者:那么,我想了解一下,你最喜欢玩什么呢?
    孩 子:足球。
    作者:足球,真棒!我的孩子就很喜欢足球,从小到大第一爱好就是足球。那么你用在足球上的时间长吗?
    孩 子:不太多,我妈不经常让我玩。
    作者:不经常让你玩,但是你想得很多是吗?
    孩 子:嗯。
    作者:还想看球赛的场面是吗?
    孩 子:想。
    作者:我还问一下,上课除了想足球,想回家踢足球,想看足球比赛,你还想其他的吗?
    孩 子:那个没想。
    作者:想过以后自己当足球运动员吗?
    孩 子:没有。
    作者:那么,我就再问一下,你上课除了想踢足球,还想别的吗,孩子?
    孩 子:不想了。
    作者:主要想这一件事。
    孩 子:就想踢足球时怎么玩。
    作者:这就是一个很具体的问题。那么,现在你六年级了,是个比较关键的时刻了,咱俩商量一下,怎么能够处理这个问题,你觉得怎样又能够学习得比较好,又能够使你的足球爱好很好地进行下去?
    孩 子:上课时好好听课,然后是写完作业以后……
    作者:你可以大点声讲。
    孩 子:上课时好好听讲,回家以后把作业写完,然后再踢足球。
    作者:啊,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可是为什么一直没有解决呢?你刚才讲的话非常正确,上课我把课听好了,回家我把作业赶快做完了,然后我就踢足球。这个问题非常简单,你过去这样想过吗?
    孩 子:想过。
    作者:为什么做不到呢?想一想,原因是什么?
    孩 子(小声说):不知道。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因为总想着足球(2)

作者:这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刚才这个孩子已经讲得非常具体了。家长,你过去知道他上课是想这个吗?
    家 长:不知道他想什么。因为老师跟我说过,说他上课拿小石头恨不能也玩一堂课。
    作者:所以我觉得我们做家长的,对这个问题就缺乏了解。孩子如果注意力不集中,一定有非常具体的原因。那么我们今天通过谈话,这孩子非常坦率,也很勇敢,也非常诚实。他讲了,主要的就是想足球,想回家怎么踢足球,怎么玩足球,是个非常健康的念头。对这样一个念头完全可以理解。我的孩子从小到大最喜欢的就是足球。在中学的时候还当过足球队长,所以我非常理解这个孩子。那么,我觉得作为家长,要了解孩子喜欢这个,而且要支持孩子喜欢这个。使得孩子在这方面的爱好不被太压抑。太压抑的反弹就会在其他时间拼命去想这个。懂我的意思吗?要适当地调整他的学习时间,可是又要适当地满足他的这一爱好,支持他这个爱好。这个分寸一定要掌握好。同意我这个说法吗?
    家 长:同意。
    作者:我还问你一个问题,你现在语文、算术这些课程,学习成绩如何?
    孩 子:中等。
    作者:你有没有把学习成绩再提高一步的想法呢?
    孩 子:有。
    作者:那么,想提高的时候,在听课的时候,你有没有这种情况,我今天想听进去,注意听还听不懂。有这种情况吗?
    孩 子:有。
    作者:我相信孩子有这种情况。有的时候也不光因为你想足球而不想听;是不是有的时候听课,和自己还听不大懂有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