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天下王者 >

第843章

天下王者-第843章

小说: 天下王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否是你有意为之?”

    杨宪跟随刘伯温多年,深知他的能耐,见被他看破,倒也不隐瞒,点了点头,道:“大人既然看出来了,卑职也就不隐瞒了,今日这件事情的确是卑职所为?”

    刘伯温心头一惊,道:“你这是为何?“

    杨宪道:“为了陛下?“

    刘伯温双眼微微眯起,盯着杨宪略带深意的叹了声:“为了陛下,看来陛下的确是不瞒李善长了?“

    杨宪表情神秘的一笑,道:“的确如此,陛下凭借淮西力量起家,他作了皇帝以后,淮西诸将和幕府僚属都成了开国功臣,他们不但有汗马功劳,也有了高人一等的地位,官职,在眼下的局势下,淮人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很突出的地位。而李善长既富且贵,骄横专擅,凭借自己的权势,颐指气使,凌驾于百官之上,这不但非淮西将士,官员不满,就是皇帝也绝不会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今日这件事,我不过给陛下找一个机会而已?“

    “这杨宪果然不愧是检校出生,嗅觉非比常人,只可惜太急躁了些?”刘伯温心头一叹,对于朱元璋的不满,追随朱元璋多年的他,怎么能看不出来呢,只是,杨宪只看出了李善长的不满,却看出住朱元璋对李善长恩情,以及李善长的功劳,这个书生,自投奔朱元璋,多年任劳任怨,由于他熟知历史,处事快截果断,又长于辞令,朱元璋的军机檄文之类文案工作,全都交给他做。朱元璋自己带兵行军打仗,李善长则留镇后方,诸将无不听从他的调遣,而在他的治下,老百姓也能安居乐业。他还负责朱元璋军队的后勤保障,确保了前线需要。在朱元璋的同意下,他以元朝制度为基础,取利弃弊,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经营盐,立茶法,立钱法,开矿冶炼,定鱼税,等等。由于李善长留镇后方精心治理,朱元璋的吴国日益富饶起来。吴国元年,朱元璋论功行赏,封李善长为宣国公。朱元璋后来改官制,不再如元朝那样以右为尊,改以左为大,于是,拜李善长为左相国。是这一点,足以断定,朱元璋不满李善长不假,却还没有到除掉他的时候!

    ^^^^^^^^^^^^^^^^^^^^^^^^^^^^^^^^^^^^^^^^^^^^^^^^^^^^^^^^^^^^^^^^^^^^^^^^^^^^^^^^^^^^^^^^^^^^^

    第二更了,今天大年三十,小景决定加更了,诸位月票啊,红包啊,莫要忘记了,都送上吧,另外提前给诸位拜年了,祝诸位书友们新年快乐,在马年里万事如意,马年行大运!

    skbshge

第1531章给诸位拜年了() 
书友们,今儿是大年三十了,小景在这里提前向诸位书友们拜年了,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马年行大运,马年万事如意,合家欢乐!

    明天就是走亲访友,拜年的时候,小景虽是个码字的,但也要走一走,顺便也要陪陪家人,少不了要耽搁一些时间,好在小景一直都没有停下码字,倒是有一些稿子,这里可以跟大家交代一下,更新过年肯定是不会断了,不过更新多少,要看这具体安排了,主要亲戚朋友太多,需要走的人也不少,小景不能不去,这样一来,不是一天,就是两天,码字肯定是不行了,这就请诸位多多包涵了。

    另外,一月的最后一天,刚好是大年初一,这一天恰好也是一月月票的最后一天,也是小景月票最为关键的时候,因为从每个月的二十八号至三十一号,月票都是双倍的,大年初一,相信大家都是走亲访友了,也没工夫上网给小景送月票了,所以今晚算得上是最后的一晚上了,有月票的诸位书友们莫要在吃过年饭,春节晚会尚未开始之时,送上你的月票,一切拜托了。

    好了,不说废话了。明天就是新年了,这里先给大家拜年,小景祝愿所有的书友们阖家幸福,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财源滚滚!/拜年另外小景的更新没有断,大年三十,更新三章,新年开始一天三章,望大家在走亲访友时候,莫要忘记了,还有一个人,在默默的更新了,手中的月票有的话,趁着空闲都送上来吧,小景将无比的感谢。

    最后说几句,一些书友们都在关注,天下王者何时完结的问题,在2013农历上最后的一天,给诸位交代一下,说了几次要完结,可小景一直都没能做到,不是小景不想完结,实乃不想虎头蛇尾的完结,每一次想就这样完结了吧,可每次到了那个时候,总是有新的故事没有写完,一写就停不下来,从最初预计的三百万,到如今差不多是四百万了,小景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无奈的事情,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后面的故事,仿佛如埋藏在酒窖里多年的陈酒,在开封的那一刻,香味四溢,后面的故事绝对不前面的要好看的得多,这也是小景为什么一直要写下去的原因。

    另外,小景一直不喜欢不负责任的人,不管是做事,还是做人,小景喜欢有始有终,故而一直写下去,预计也差不多要到四百万,这里给诸位说明一下,也省得一些书友们老惦记。

    呵呵,不知不觉的废话了这么多,实在不好意思,诸位肯定有人嫌我唠叨了,好了,最后一句话,马年到了,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高高兴兴,合家欢乐,万事如意,马年行大运。

    不说了,码字了,真心的不说了!

    …………………………………………………………………………………………………………………………

    skbshge

第1532章最大的功劳() 
李善长在吴元年九月,平吴,论功封李善长宣国公,改官制,尚左,以为左相国,赏赐无算。时惩元纵弛,颇用重典,法律有三条关于“连坐”的款文,李善长建议除大逆以外皆免之,朱元璋遂命他与刘基等裁定律令,颁示中外。不久,李善长又率群臣上表劝朱元璋即帝位,朱元璋称帝后,命李善长为大礼使,定追封祖、父及册立后妃、太子、诸王等事宜。置东宫官属,李善长兼太子少师,授银青荣禄大夫、上柱国,录军国重事,余仍旧。不久,又上奏定六部官制,议官民丧服及朝贺东宫仪式。监修《元史》,主编《祖训录》、《大明集礼》等书,制定朝臣大小服色俸赐、天下岳渎神祗名号、封建藩国及功臣爵赏,存恤国初都先锋、十大元帅、都尉、指挥、阵亡无后者之父母妻,禁淫祀。开国后,朱大明一切国家草创,百废待兴,各种典章制度,事无大小,皆由李善长和刘基、宋濂及其他儒臣共同商量、斟酌制定的,这一切的功劳,满朝文武或许看不明白,但朱元璋却是看得清清楚楚,也铭记在心,试问,天下未定,鞑子实力未除,朱元璋又不是昏君庸军,岂能在这个时候除掉李善长呢,自己或许能坐上这个位置,可自己性子太耿直,这些年得罪了不少淮西将士,眼下的国事,还须淮西将士在战场上厮杀,保卫刚刚建立的大明帝国,李善长是淮西集团的首领,朱元璋岂能自断臂膀呢?不会,断然不会的?“

    一直看不清,道不明的局面,竟一下子看得清清楚楚,如今的李善长可谓是权势最为得胜的时候,这个时候谁要妄想取代李善长,那是自寻死路,杨宪为人虽精明能干,眼光独到,却不了解帝王的心思,这一局杨宪是输了!“

    杨宪见刘伯温不说话,也猜不出他的心思,还以为他对自己的推波助澜很赞同,心中大喜,恨不得立刻看到李善长倒霉的模样,拉着刘伯温道:“大人,时候不早了,恐怕皇帝也好早朝了,你我还是进去吧?“

    刘伯温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跟着杨宪上了台阶,便见一座金碧辉煌的奉天殿呈现在眼前,正门之上悬挂着朱元璋手臂的一块牌匾,“奉天殿“三个鞑子闪闪发光,笔力雄健有力,透着虎虎杀气。

    两人刚刚进入奉天殿,便听得殿内最深处,传来一阵争吵之音,一个声音喝道:“刘炳你一个小小的御史,竟然对当朝宰相指手画脚,相国之功劳,皇上自有公断,满朝文武自能看得见,不是你一个小小的御史所能否定的?“

    另一个声音冷哼了道:“好一个皇帝自有公断,相国大人若真有大的功劳,我刘炳自是心服口服,可我刘炳追随陛下数十年,从未见过相国大人有半分的功劳?“

    “你胡说?“原先的一个声音怒道,显得怒不可恕。

    “哼,我胡说,那好,我来问你?“自称刘炳的官员冷哼了声,道:”如今我大明的江山,可有半分国土是相国大人从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陈友定,鞑子手中夺回来的?“

    原先的那人一愣,李善长是文人,手无缚鸡之力,哪里上得了战场,要说这国土,还真没他的份。但他是淮西将士,深得李善长信任,主帅被骂,自然要还击,哼了声,道:“相国那一介书生,自不能与徐将军、常将军相提并论?“

    刘炳嘿嘿一笑,道:“好一个书生,人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相国大人是书生,可有为我大明立下功劳,卑职不才,敢问周将军,龙湾一战、鄱阳一战,平江之战,便是这北伐大战,那一计,那一谋是相国大人所出?“

    “你——?“原先那人不是别人,正是淮西将士周德兴,一听刘炳这话,登时大怒,刚想反驳几句,可细细一想,人家说的倒也不假,所有战事,计从军师刘伯温,堂堂相国的确一计无出。

    “既没计谋,又无战功,相国大人何德何能,位居第一功臣?”刘炳按着头上的血迹,冷笑的道。

    浙东将士,以及其他江南书生,本就对李善长的淮西将士飞扬跋扈多有不满,好不容易看到了一个为其出头的,那还有不推波助澜的,一声吆喝声不止,这个说李善长没功劳,应该早早褪去相国之位,另一个,嚷着说李善长没资格接受封赏,一时大殿热闹非凡。

    李善长站在群臣的首位,阴沉着脸,一言不发,对于这些目光短浅之辈,他自然懒得去理会,这倒不是他清高,实在没必要,从他投奔朱元璋开始,到现在已经差不多十余年,这十余年里,他有没有功劳,并不是这帮人说得算,而是朱元璋。这一点,他心知肚明,更主要的是他更明白,朱元璋对淮西人的倚重,既能当着满朝文武说他李善长是汉之萧何,那就足见他在皇帝的心目中的地位,萧何功劳名列汉之第一,他既是“萧何”这第一功劳,十有九稳是他。对于这份功劳,他不傻,自然不怕有人来争。

    淮西将士多是武将,论口舌之争自然不是刘炳等一帮文人的对手,几番骂下来,被人骂得哑口无言,却反驳不得,纷纷将眼光望向了李善长。

    李善长不在乎,但并不表示他不记恨,相反,他心中的怒火恨不得将这帮浙东官员一股脑的杀得干干净净,可理智告诉他,不能这么做,不说他如今还是堂堂的相国,官居一品,还是宣国公,这样的身份,去与一个官位不过四品的御史争吵,不断丢了他李善长的面子,也丢了淮西将士的脸,更丢了朱元璋的脸,所以他不闻不问,只是默默的听着,将这一切都放在心里,等待着最佳的时机,他相信,过了今日,他李善长才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倒是,任何报复,任何手段都可以使用,这才是最厉害的杀手锏,一时的荣辱得失算不得什么,这个世道,从来是谁笑道最后,谁才是胜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