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王者-第7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禁微听的模样。
“当!当!当!”
钟鼓响过三声后,三十多个侍卫分别从两侧进入,紧跟着校尉五百人人鱼贯而入,人人单手按腰刀,唯有极少两个举着华盖,跟着朱元璋身后,其他众人分成两队,三个五个宫娥跟着身后,手持宫扇、罗盖,拥护着朱元璋坐上龙椅。
今天的早朝是立储大事,朱元璋也没穿寻常服饰,一身黄色滚龙裘,头戴天子衮冕,一脸威严的扫视一下群臣,方才坐上龙椅。
待朱元璋坐定后,群臣以李善长、徐达为首,一齐躬身道:“吴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脸上没任何表情,迅速的扫视了一眼大殿,才从鼻腔里发出“嗯“的声,一摆手道:“众爱卿平身!”
“谢吴王殿下!“
百官纷纷躬身行礼站起,趁着这档口,萧云重新回到了刚才的大柱子前,眯着双眼闭目养神起来,昨晚轮番动用了春宫另外三十六式的十二式,直到天亮才眯了一会儿,这会儿的确困得厉害。
朱元璋再一次扫视了群臣,最终的目光却穿过众人,落在了朱标的脸上,原先威严的脸庞,微微露出一丝慈父的笑容:“标儿最近诵读的书籍给父王说说?“
“是!“朱标上前道:”儿臣最近所读书籍有三,一读《周礼》《礼记》《论语》《孝经》。知晓叙君臣之义、上下之位、父母之道、长幼之序,二读《尚书》《春秋》《汉书》《资治通鉴》,知历代治乱兴衰;成败得失之理,三读《老子》《六韬》《管子》《商君书》《申子》《韩非子》。记国君御天下之术、治国用兵之道……?“
朱标这一系话一出,不禁朱元璋连连点头,便是一干文臣武将也有不少人点头不止。
“看模样的确是下了一番功夫啊?“萧云望着一脸诚恳的朱标心道。
朱元璋沉吟了片刻,点了点头,道:“标儿能知道这些父王心中大慰,书上乃圣人之言,自然没错,不过父王能从一介布衣有了今日一片基业,除了苦读圣贤之书之外,更多是体察民情,父王要你谨记,古代像商高宗、周成王,都知道小民的疾苦,所以在位勤俭,成为守成的好君主。你生长富贵,习于安乐。除饱读圣贤诗书之物,更当遍访民情,沿途浏览,可以知道鞍马勤劳,要好好观察百姓的生业以知衣食艰难,体察民情的好恶以知风俗美恶,以知我创业的不易。”
“儿臣谨记!”朱标应了声道。
朱元璋慈爱的看了一眼朱标,继续道:“父王要你记住,为君者要每日和群臣见面,听断和批阅各衙门报告,学习办事,要记住几个原则:一是仁,能仁才不会失于疏暴;一是明,能明才不会惑于奸佞;一是勤,只有勤勤恳恳,才不会溺于安逸;一是断,有决断,便不致牵于文法。我从作吴王以来,从没偷过懒,一切事务,惟恐处理得有毫发不当,有负上天付托。天不亮就起床,到半夜才得安息,这是你天天看见的。你能够学我,照著办,才能保得住基业。”
“儿臣明白!“朱标恭恭敬敬的应了声。声音不大,却也坚定。
“嗯!“朱元璋点了点头,这才收回了目光,望了一眼四方,道:”今日早朝,有重大朝政与众位爱卿商议,此事事关我金陵国运,事关我金陵心衰,孤王望诸位爱卿好生商议,一便孤王做出正确的决定!
“吴王英明!”众人齐赞了声。
朱元璋点了点头,目光扫过群臣,最终落在李善长的脸上道:“李大人,开始吧?”
“是!”李善长躬身从右侧文臣第一的位置站了出来,恭敬的应了声,朗声道:“诸位,我金陵自殿下率领攻打一来,随后剿灭陈友谅,诛张士诚与平江,前些时日,江浙一带的方国珍也送上了降表,如今的金陵城已俨然一国,常言道,有国莫先,自昔哲后,降及近代,莫不立储树嫡,守器承祧。元良储嗣,不可久虚,今诸位王子已长,该当立下国之根本!微臣李善长,凑请吴王殿下,请早立世子!“
李善长话音一落,朱元璋一双杀气腾腾的三角眼在人群迅速的扫了一眼,沉着脸道:“对于立储一事,诸位爱卿有何意见?”
众人除了几个心腹之人知晓朱元璋的心意之外,其余众人并不知道这位吴王心底是什么意思,二十几个儿子,长子朱标,次子朱慡、三子朱棡都是马皇后所生,朱标温厚仁慈,次子朱慡、三子朱棡英勇神武,三人都是不错的人选,听说那四子朱棣,虽然是硕妃所出,但也聪明伶俐,也可作为储君的对象之一。群臣不知朱元璋的心意,一时都不敢贸然发言。
skbshge
第1408章立储②()
殿堂之上,沉默了一阵,文人之中,一人大着胆子站了出来,对着朱元璋微微做了一辑,恭恭敬敬的道:“回禀殿下,依微臣愚见,我金陵虽先后灭了陈友谅,挫败了张士诚,拥有了大半个江南,但张士诚实力犹存,且方国珍、陈友定、明玉珍仍旧对我金陵虎视眈眈,此时商谈立储尚且言之过早,待他日殿下,一统江南,直捣黄龙,驱逐鞑虏,光伏我汉人江山,殿下做了一番开国君主,再立储君也不算晚?“
萧云早已知道了朱元璋属意朱标,立世子不过是走一个过程而已,本以为李善长话音一落,众人必定附议,那知道刚才朱元璋对朱标的那一番话都白说了,这个不开眼的人,竟当面反对朱元璋,不免好奇的想瞧一瞧这说话之人是何妨人物。
侧过目光一看,只见站在汤和身后是一个身材魁梧,浓眉大眼,手中攒着一块牙牌汉子,萧云只看了一眼,便知道此人是谁了,骠骑卫指挥使陆仲享。这陆仲享早年为乱兵所掠,父母俱亡,参加朱元璋军,渡长江,攻克太平(今安徽当涂),定集庆(今江苏南京),授左翼统军元帅。出征陈友谅时,以功进骠骑卫指挥使,对朱元璋极为忠心,这次在攻打张士诚之时,立下战功不少,身受朱元璋器重,这时见群臣无人言语,便大着胆子上前说了一番。
朱元璋脸上神色不变,只是象征性的点了一下头,看了一眼左右:“陆将军建议,诸位爱卿有何看法?”
话音一落,这一次右侧从武将群中冒出一个人来,微微一抱拳道:“陆大人之言既有道理,如今江南局势尚未安定,鞑子势力尚存,这时若是立下了世子,不免引起了鞑子警惕,只怕与我江南局势不利?还望殿下三思?“
这人萧云在鄱阳湖就认识,这人与常遇春同名,姓郑,濠州人算是朱元璋的同乡,其与兄弟郑遇霖都以勇力而著名,后郑遇霖与乡人有矛盾,要杀对方,郑遇春出面调停才得以解决。后众人认为郑遇春为贤才。朱元璋攻下滁州时候,以其兄郑遇霖为先锋,攻下数寨,郑遇春也因功升任总管。后攻打芜湖时,郑遇霖战死,郑遇春则帅领其众,后累功获左翼元帅。之后平定陈友谅,身先士卒,却从不自己表彰功劳,朱元璋感到奇异。后攻下六安,担任六安卫指挥佥事,与胡惟庸交好。
有了这两个官职不算大,却也不小的人物说话,那些毫无主见的官僚,这时纷纷点头应声,这个说吴王殿下正值春秋鼎盛,不易太早立下世子,另一个说,吴王殿下儿子还太小,还需磨练两年,一时将原先安静的气氛渲染的十分热闹,唯独不见李善长,徐达、刘伯温、常遇春说话。
萧云早已知道了这场结局,对于这些争吵,一脸的漠然,也不鄙视,也不看好,这些人这么做,也不全是为了私心,更多的是为了江南大局,如今的金陵,形势一片大好,谁也不希望在引起了一个强大的敌人,万一鞑子与张士诚联合,金陵城如今的势力虽强大,却也难以对付张士诚与鞑子的联合攻击了。
萧云看了看龙椅上的朱元璋,见他脸上古井不波,既看不出高兴,也看不出不满,两眼射出的光芒却足以震慑全场。
他慢慢移动目光,凌厉的目光仿佛一头饿虎,在寻找猎物一般,从徐达,李善长、刘伯温的脸上扫过,沉吟了片刻,目光望了一眼刘伯温道:“刘先生,依你之见,孤王该不该立储君?“
一听这话,原先还争吵的群臣登时安静了下来,目光纷纷望向刘伯温,最近几次大战,刘伯温每一次料敌先机,让那些武将很是畏惧这个一派仙风道骨的读书人,每个人看他似乎看到了当年诸葛孔明的影子。
便是文人也要多看几眼,这人不仅运筹帷幄厉害,便是写文章也是厉害的紧,最近金陵人人诵读《郁离子》,声名着实大的厉害。是以人人目光望向刘伯温。
朱元璋的那点心思他早在来金陵之前就看的一清二楚,一个能奉行九字真言的男人,一个能从一贫如洗,一无所有,效仿汉高祖刘邦礼贤下士的男人,难道仅仅是图一个江南么,不,江南不过是他第一步,他要的是整个天下。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才是这个男人要的。今日立储,不过是昭告天下,朱元璋要一统天下而已!”
听了朱元璋的询问,刘伯温站了出来,沉吟了一会儿,道:“世间万物,皆有根本,国之储君,国家根本,国无储君朝纲不稳,无储君民心不定,无储君天下不固。微臣恳请殿下,早立根本,已安天下、已安民心!”
“不错,要早立储君!”刘伯温话音一落,忽然一个声音附和,众人循声一望,不是萧云还有谁。这种不要钱的马屁,自然不能错过,虽然朱标不是未来的皇帝,但好歹也做二十五年的储君,而且他还知道,后来的朱元璋只听两个人的话,一个是马皇后,另一个就是这个还只有十一岁的孩子。但这一点就够了。
“始皇帝乃千秋一帝,当年秦始皇迟迟不立国之根本,以至秦一统六国后,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在赵高与李斯的密谋下,胡亥逼死扶苏而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
秦二世即位后,宦官赵高掌实权对其他众多的兄弟姐妹更是残忍有加,毫无人性。
skbshge
第1409章立嫡立长()
胡亥屠杀自己兄弟最残忍将十二个兄弟处死。另一次在杜邮(现在陕西咸阳东)又将六个兄弟和十个姐妹碾死,刑场惨不忍睹。将闾等三人也是胡亥的兄弟,最终也被逼自尽。他们三个人比其他兄弟都沉稳,胡亥找不出什么罪名陷害,就关在了宫内。等其他许多的兄弟被杀后,赵高派人逼他们自尽,将闾他们对来人说:“宫廷中的礼节,我们没有任何过错。朝廷规定的礼制,我们也没有违背,听命应对,我们更没有一点过失,为什么说我们不是国家忠臣,却要我们自裁?”来人答道:“我不知道你们为什么被定罪处死,我只是奉命行事。”将闾三人相对而泣,最后引剑自刎。这可是血一般事实,眼下江南局势不稳,更该早早立下国之根本,好固国之根本,故此,微臣萧云恳请殿下早立世子一固国之根本,安金陵臣民之心?“萧云一副慷慨激昂模样,让一旁的刘伯温看得好笑,心道:”这个萧兄弟,果然会看准机会啊?“
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目光柔和了许多,扫视群臣道:“对于忠勇大将军之言,诸位可有话说?“
众人互相打量着,算是摸出了一点朱元璋的心思,见风使舵极快的李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