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调治190问-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可减轻慢性支气管炎之咳嗽、咳痰,减少其急性发作。
skbshge
92。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常用的艾灸处方有哪些?()
处方 1
取穴:第一组,取肺俞、风门、天突、足三里;第二组,取大椎、膏肓、膻中、气海。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用艾条依次灸治上述穴位。通常每次取一组穴位,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每次每穴熏灸5~10分钟,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 2
取穴:大椎、肺俞、膏肓。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用艾条依次灸治大椎、肺俞、膏肓穴。通常每次每穴熏灸5~10分钟,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 3
取穴:肺俞、定喘、大椎、天突。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用艾条依次灸治肺俞、定喘、大椎、天突穴。通常每次每穴熏灸5~10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 4
取穴:肺俞、定喘、膻中。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炷隔蒜灸的方法,将新鲜大蒜切成3毫米厚的薄片,用细针于中间穿数孔,放于穴位上,蒜片上放中艾炷点燃施灸,依次灸治肺俞、定喘、膻中穴,以局部皮肤出现红晕而不起疱为度。通常每次每穴灸5~7壮,隔日灸治1次,7~10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5~7日。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 5
取穴:肺俞、膻中、心俞、大椎。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炷隔姜灸的方法,将新鲜生姜切成3毫升厚的薄片,用细针于中间穿数孔,放于穴位上,姜片上放中艾炷点燃施灸,依次灸治肺俞、膻中、心俞、大椎穴。通常每次每穴灸3~5壮,每日或隔日灸治1次,7~10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5~7日。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
处方 6
取穴:大椎、膏肓、肺俞、足三里、丰隆。肾虚者,加配肾俞。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用艾条依次灸治大椎、膏肓、肺俞、足三里、丰隆、肾俞穴。通常每次每穴熏灸5~10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 7
取穴:第一组主穴,取大椎、肺俞、天突;第二组主穴,取陶道、定喘、璇玑;第三组主穴,取身柱、华盖、风门;第四组主穴,取神道、厥阴俞、膻中。配穴取尺泽、丰隆、足三里。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炷隔姜灸的方法,将新鲜生姜切成3毫米厚的薄片,用细针于中间穿数孔,放于穴位上,姜片上放中艾炷点燃施灸,依次灸治上述穴位。通常每次取一组主穴,四组主穴交替使用,每次每穴灸3~5壮,每日灸治1次;配穴用艾条温和灸,每次每穴熏灸5~10分钟,隔日灸治1次,7~10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5~7日。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 8
取穴:肺俞、脾俞、太渊、合谷、丰隆。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用艾条依次灸治肺俞、脾俞、太渊、合谷、丰隆穴。通常每次每穴熏灸5~10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5~7日。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属痰湿咳嗽者。
处方 9
取穴:大椎、身柱、肺俞、脾俞、肾俞、气海、丰隆。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用艾条依次灸治大椎、身柱、肺俞、脾俞、肾俞、气海、丰隆穴。通常每次每穴熏灸5~10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5~7日。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属气虚咳嗽者。
处方 10
取穴:风门、陶道、定喘、肺俞、膏肓、肾俞、天突、膻中。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用艾条依次灸治风门、陶道、定喘、肺俞、膏肓、肾俞、天突、膻中穴。通常每次选取2~4个穴位,上述穴位交替使用,每次每穴熏灸5~10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宜经常施灸。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有助于预防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skbshge
93。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常用的穴位注射处方有哪些?()
处方 1
取穴:主穴,取风门、肺俞、大杼、膻中、中府;配穴,取大椎、内关、足三里。
用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用鱼腥草注射液,慢性迁延期和临床缓解期核酪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当归注射液可任选一种。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5毫升一次性注射器抽取药液,先将针头刺入选定的穴位,得气后回抽无回血即可将药液缓慢注入。通常每次选取1~2个主穴,酌情加用配穴,上述穴位交替使用,每次每穴注入药液0。5~2毫升(当归注射液用2毫升,鱼腥草注射液可用0。5~1毫升,核酪注射液可用1毫升),隔日治疗1次,5~10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3~5日。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 2
取穴:主穴,取定喘、曲池;配穴,取天突、尺泽、内关、丰隆。
用药:鱼腥草注射液。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5毫升一次性注射器抽取鱼腥草注射液2毫升,将针头刺入选定的穴位,待得气后回抽无回血即可将药液缓慢注入。通常每次选取1个主穴,酌情加用配穴,上述穴位交替使用,每次每穴注入药1~2毫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 3
取穴:第一组,取大椎、足三里;第二组,取丰隆、身柱。
用药:2。5%胎盘组织液。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5毫升一次性注射器抽取2。5%胎盘组织液1毫升,将针头刺入选定的穴位,待得气后回抽无回血即可将药液缓慢注入。通常每次选取2个穴位,上述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每次每穴注入药液1毫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1周。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 4
取穴:大椎、肺俞、肾俞。
用药:核酪注射液。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局部常规消毒后,先用闪火法拔罐,留罐10~15分钟,取罐后用5毫升一次性注射器抽取核酪注射液2毫升,将针头刺入选定的穴位,待得气后回抽无回血即可将药液缓慢注入。通常每次选取2个穴位,肺俞和肾俞穴交替使用,每次每穴注入药液2毫升,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1周。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对急性发作期患者有较好疗效。
处方 5
取穴:颈7
至胸6
夹脊穴。
用药:维生素B1
注射液。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5毫升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维生素B1
注射液1毫升,将针头刺入选定的穴位,待得气后回抽无回血即可将药液缓慢注入。通常每次选取1对穴位,每次每穴注入药液0。5毫升,由上向下,逐日更换穴位,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2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 6
取穴:主穴,膻中。喘息症状较重者,配定喘;久喘者,配肾俞。
用药:核酪注射液、维生素K3
注射液、当归寄生注射液。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5毫升一次性注射器抽取核酪注射液2毫升,将针头刺入选定的膻中穴,待得气后回抽无回血即可将药液缓慢注入,每次注入药液2毫升(定喘、肾俞穴选取后,按上述操作方法,分别注入维生素K3
注射液4毫克、当归寄生注射液2毫升),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适应证: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
处方 7
取穴:主穴,大椎、肺俞、定喘。咳甚者,配尺泽、太渊;痰多者,配丰隆、足三里。
用药:胸腺肽注射液。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10毫升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灭菌注射用水10毫升,溶解胸腺肽注射液8毫克,将针头刺入选定的穴位,待得气后回抽无回血即可将药液缓慢注入。通常每次选取3~5个穴位,左右交替,每次每穴注入药液1~2毫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3~5日。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 8
取穴:肺俞、定喘。
用药:止喘灵注射液。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5毫升一次性注射器抽取止喘灵2毫升,将针头刺入选定的穴位,待得气后回抽无回血即可将药液缓慢注入。每次选取1个穴位,两个穴位交替进行,每日治疗2次,5日为1个疗程,感染明显者适当配合抗生素治疗。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处方 9
取穴:颈7
至胸6
夹脊穴。
用药:当归注射液。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5毫升一次性注射器抽取当归注射液1毫升,将针头刺入选定的穴位,待得气后回抽无回血即可将药液缓慢注入。通常每次选取1对穴位,每次每穴注入药液0。5~1毫升,由上向下,逐日更换穴位,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2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 10
取穴:天突。
用药:核酪注射液。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5毫升一次性注射器抽取核酪注射液2毫升,将针头快速直刺0。2~0。3寸,然后沿胸骨柄后缘、气管前缘缓慢向下刺入0。5~1。2寸,回抽无回血即可将药液缓慢注入。通常隔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
skbshge
94。如何用穴位埋线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穴位埋线疗法是将铬制羊肠线埋植在选定的穴位内,利用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性刺激作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独特疗法。穴位埋线疗法可用于治疗哮喘、慢性胃炎、胃溃疡、面瘫、遗尿等多种疾病,也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1)常用穴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常用的穴位有肺俞、肾俞、气海、足三里、太渊、太溪、夹脊等。
(2)应用器材:0~1号羊肠线、皮肤缝合针或12号腰椎穿刺针(将针芯前端磨平)、持针器、剪刀、镊子、注射器、0。5%~1%普鲁卡因注射液、碘伏、碘酒、敷料等。
(3)操作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通常每次选用1~3个部位,一般20~30日埋线1次,可用穿刺针埋线,也可用三角缝针埋线。
①穿刺针埋线。常规消毒局部皮肤,镊取一段1~2厘米长已消毒的羊肠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