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缺九州经典力作(套装共11册)-第5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该青年相貌的详细描述,说完之后有点奇怪地看着安弃:“说起来,还真有点像你呢。”
安弃很随意地点点头:“那当然了,我长了一张大众脸嘛。小方怎么回答的?”
“方将军当时愣了愣,犹豫了一会儿,大声说:‘什么莫名其妙的青年?老子没见过!’”讲故事的人说。
“愣了愣……犹豫了一下……”安弃轻叹一声,“这家伙连说谎都不会……不过你知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找这么一个青年人呢?”
讲故事的人『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这个嘛,很多外人就都不知道了,但是碰巧我了解一点内情。我的表哥是武林中的名门正派凝和门的弟子,小方将军和魔教妖人动手的时候,他也在旁观战……呃,那个,他身上负有其他使命,不能贸然出手,以防打草惊蛇……”
安弃很不耐烦:“他出不出手关我屁事。你接着讲。”
“是是。他告诉我,杀人现场其实还有一个人没死,是他们凝和门安『插』在魔教里的眼线,之前他已经受重伤,索『性』假装昏『迷』,反而逃过一劫。找到他时,他已经垂死,只勉强形容了一个人的相貌,告诉他们马上去找到这个人,就断气了。”
“既然是凝和门的人,怎么最后又让魔教知道了?”安弃再问。
对方很尴尬:“这个么,大概是凝和门内部也有魔教的眼线吧。”
小木匠潇洒地挥挥手,表示自己对凝和门与魔教之间『乱』七八糟的关系不感兴趣。他悠闲地踱回房间,刚一关上门,立即浑身如筛糠般抖了起来。他扶着桌子移到床边,坐了一会儿又弹将起来,开始收拾东西。
这回非逃不可了,他无奈地想,方仲那两句话所『露』出的破绽,已经足够惹人怀疑——当然这也不能怪方仲,他就是这么一个老实人。自己要是落在登云会手里,十个脑袋也得被砍了,还是早早溜掉吧。
主意打定后,他也不再收拾其他的物品,只把方惟远馈赠的金银带在身边,等到夜深之时,鬼鬼祟祟溜出门去。他不敢走大门,准备就从围墙翻出去,但忽然间想到方仲对他一片真诚,就这么走掉太不够意思,最好还是道个别。
这时候已过午夜子时,府里除了巡逻的卫兵与更夫,其他人早已入睡。偶有卫兵碰上安弃,知道他是方仲的好友,也不会阻拦。但到了方仲的房外,他才发现房内还有旁人在,正在与方仲交谈,悄悄走近一听,却是方惟远。
“我过去总以诚实无欺为傲,今天才知道,原来不会说谎话,也是会害死人的,”方仲的语声中充满了自责,“我话一说口就知道,他们必然已经猜到安弃的下落。”
“你打算怎么做?”方惟远问,“亲自保护他吗?魔教的手段之毒辣,你虽然不是江湖中人,也应该知道得很清楚。从皇上到各国诸侯,想要铲除魔教的何止一个两个?但谁都自忖没办法防住他们无孔不入的暗杀,所以没有人敢轻举妄动。帝王尚且如此,凭你就能行?”
“我的确不行。何况我总是个军人,要以国家大事为重。”方仲毫不犹豫地回答。安弃暗中叹气,心想原来这朋友也不过如此,正准备走开,方仲又说话了:“但我可以把身边的亲兵全部调到他身边,昼夜保护,魔教想要硬闯将军府,却也不容易。”
方惟远很意外:“你的亲兵队都是我精挑细选的精锐武士,都放到他身边……岂不是……”
他没有说出来,安弃已经在心里很有自知之明地替他补上了:大材小用、浪费资源。但与此同时,一阵从未体会过的感动在心里涌起,和丁风相比,方仲对自己的友情才是完全不掺假的。
房内父子俩还在争辩,方惟远的言辞渐渐严厉,眼看两人就要吵起来。放在往常,小木匠巴不得看到这样的热闹,但在此刻,他心里却只有一个念头:方仲是我的朋友。他脑子里一热,推开门走了进去。
方氏父子立即住了口,神情都有些尴尬。安弃向方惟远施礼后,径直走到方仲跟前,拍拍他的肩膀:“有一件事情我一直没有告诉过你。那一天你被追击时,其实我好几次动了念头想要出卖你,只是没抓住机会而已。”
方仲愕然,不知该如何应对,安弃又说:“那一次算我对不起你,但不会再有第二次了。我是个一辈子稀里糊涂的小木匠,活到十九岁连自己究竟是谁都不清楚。但这十九年并不是一点收获没有,我好歹交到了一个朋友,那也就不亏了。”
方仲浑身一震,眼圈微微有些红了,正想说话,安弃却已经抢着说:“我这个人胆子很小,听说有魔教要人要来抓我,吓得一夜睡不好觉。刚才我想了,住在这里树大招风,太不安全,还是赶紧逃命,躲到他们找不到的地方为好。”
方氏父子心知肚明,这番话如果放在从前,说不定真是小木匠的肺腑之言;但在刚刚听了方仲的决定后仍然要走,却是摆明了不愿给自己的朋友带来麻烦。方仲看着安弃的神情,知道没办法劝他改变主意,沉默了片刻,从怀里『摸』出一把匕首。这把匕首的刀鞘上刻着古朴的花纹,抽出来后更是寒光四『射』,锋芒毕『露』。
“这是我出生时,先王送给我的,”他说,“留下作个纪念吧。有空的时候,回来看看我。”
安弃接过匕首,咬咬牙,转身跑了出去。他并不知道,自己离开了丁风,却马上会遇到另外一个老熟人。如果提前或者拖后半顿饭的工夫,他就会永远和她擦肩而过,但事实证明,人生的际遇果然奇妙。
第三章、神惘4、()
易离离没有想到,三年之后,她居然又见到了北水镇上的那个少年。只不过当时的少年眼下已经变成了青年,但那双贼溜溜的眼睛却没有变。那时候该少年还是一身山民打扮,此刻却穿着一身价值不菲的绸衫,手里还附庸风雅地抓着一把纸扇。他点起菜来也是一副暴发户嘴脸,一个人要的东西足够八个人吃。
易离离本来已经打算结账走人,看到这个人走进来,立马改变了主意,决定再坐一会儿,找机会接近他。她相信,这个人会帮助她解开一些疑团。
虽然时隔三年,她依然对那个血腥而充满离别痛苦的夜晚记忆犹新。因为一场完全与己无关的仇杀,母亲被误伤而亡,自己也成了孤零零一个人。幸好此后由于机缘巧合,她遇上了被追杀到穷途末路的登云会老教徒文怀谦,又趁着敌人力竭时冒险救了他,结果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重大的变化。
从文怀谦嘴里她才得知,登云会实质上已经分裂成新老两派,而老派从开始的被排挤倾轧到现在被清洗杀害,已经所剩无几。文怀谦并不认识易离离的父亲,但一听说他也是老派中人,嗟叹一声,说你就算找到他,多半也是死人了。
此后易离离就跟在文怀谦身边,名义上是他的徒弟,其实两人情若祖孙,在这个慈和的老人身上,她隐隐找回一些缺失的父爱。更重要的是,她终于明白了当年父亲为何会加入登云会、又为何会对他心目中的天神笃信无疑。现在再加上文怀谦,她的生命已经牢牢和登云会拴在了一起。可惜过了不到半年,文怀谦病逝,她又开始一个人四处漂泊,却不再像当年那样只是漫无目的地奔走,而是有意识地寻找着她所想要的东西。
“那些都是证据,”文怀谦临死前那微弱的声音始终在她耳边盘旋,“你一定要把证据都找出来。过去我们错了,把一切都掩藏起来,以至于被人清洗时,连帮忙的人都没有。你若是能找到,就把他们公诸于世吧。”
眼前的这个青年,很可能就是活证据。这三年来,她每次回想起那个夜晚,都会一次次猜想那个少年的身份。那些仍然保留于脑海中的对话,更是说明了他的重要『性』。
然而单从外表来看,实在是不大像。此时他正在对着一个鸡头煞费苦心,试图弄出里面的脑髓,弄得满手油腻。易离离倒是各『色』人等都见识过不少,耐心在一旁看着,直到那个青年扭过头来大喝一声:“有什么好看的?我脸上有金子吗?”
他看清了易离离的脸,有点发愣:“我好像在哪儿见过你。”想了想,又补充说:“大概是很久以前了吧。”
“是很久以前。”易离离微笑着回答。
青年瞪着她看了一会儿,忽然从嘴里蹦出两个字:“再见。”
自从离开了合安城,安弃就觉得自己成了惊弓之鸟,见到任何人都像是来抓他的。这种心态不大好,但合安城那些血淋淋的尸体和那个能轻松潜入将军府『摸』入他房间的女子,让他不敢有丝毫的侥幸。他冲动之下离开了合安,一路上却难免患得患失,不断后悔,总觉得为了保住他人『性』命而将自己『性』命置于危险之中,无论如何称不上划算。
眼前这个姑娘长得满清秀,也的确很面熟,但他一时想不起在何处遇到过。根据“陌生人基本都是『奸』党”的原则,他放弃了本来试图搭讪的念头,匆匆结账溜掉。
但这小妞却并不打算就此放过他,一直在后面紧跟着他。我们的小木匠别的不行,自知之明向来是大大的有,知道自己虽然长得不难看,要说能吸引如此一个美女对自己发痴,除非自己是白痴才会相信。她跟得越紧,安弃心里就越是不安。
只是眼前这个市镇实在太小,街上人也不多,想要借助人群甩掉她也不可能。不过仔细想想,她至少不应该是想杀了自己,不然刚才在那个路边小酒家就能动手了。如果她只是想生擒自己,说不定混赖一下还有生机。想到这里,他停下了脚步,转过身来:“我既无财也无『色』,小姐你想劫的究竟是什么呢?”
“你错了,我不会武功也不会法术,劫不动你的,”易离离回答,“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件事。”
“什么事?”
“你肩膀上的那片云彩,究竟是什么意思。”
安弃僵住了,立即换出一张诚实可靠的笑脸:“能和你这样美丽的小姐相处,实在是我求之不得的。”
但他的心里却忍不住暗自嘀咕:是不是全世界都知道老子肩膀上有个云纹了?
“你在想什么?”易离离发现他神情有异。
“我在想,是不是全世界都知道老子肩膀上有个云纹了。”安弃没好气地回答。
“全世界倒不见得,”易离离认真地摇摇头,“目前为止,仅限于宁国军方和登云会知道。”
“有点幽默感行不?”安弃暗叹一声,“而且你不也知道嘛。你一定能告诉我它究竟是什么啰?”
他声音微微有些颤抖,做好了充分准备眼前这个女子会像丁风那样一问三不知,又或者像那个神秘女子一样三缄其口。不料易离离毫不犹豫地张口回答:“这个云纹和登云会的徽记一样,都来源于镌刻在登云之柱上的花纹。”
“登云之柱?什么玩意儿,登云会膜拜的一根柱子吗?”小木匠随口问,但易离离的答案却让他如受雷击,一时间脑子里『乱』纷纷的不知身处何方。
“登云之柱是连接天与地的一个通道,通过登云之柱,天神可以降临人间,而凡人也可以登临神界、羽化升仙。”易离离严肃地回答。
第四章、云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