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政策·实务·案例 >

第10章

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政策·实务·案例-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教之路”、“陶瓷之路”等,但是,都只能反映丝绸之路的某个局部,而终究不能取代“丝绸之路”这个名字。

    丝绸之路的基本走向形成于公元前后的两汉时期,起点是中国的长安(今西安)。长安是汉朝和唐朝的国都,当时各地丝绸和其他商品集中到长安以后,再由各国商人把一捆捆的生丝和一匹匹的绸缎,用油漆麻布和皮革装裹,然后浩浩荡荡地组成商队,爬上陕甘高原,越过乌鞘岭,经过甘肃的武威,穿过河西走廊,到达当时的中西交通要道敦煌。经过青海这个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再往西便是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丝绸之路是当时对中国与西方所有来往通道的统称,实际上并不是只有一条路。第一条是沿着昆仑山北麓到达安息(今伊朗),直至印度洋,称为南道。第二条顺天山南侧行走,越过帕米尔高原,到达中亚和波斯湾等地,称为北道。但西汉以后天山北麓又增加了第三条丝路,通往地中海各国,称为北道,或新北道,原来的北道(即顺天山南侧行走的那一条)就改称为中道了。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地理环境的变化和政治、宗教形势的演变,不断有一些新的道路被开通,也有一些道路的走向有所变化,甚至废弃。

    除了陆上丝绸之路外,从汉代开始,中国人就开通了从广东到印度去的航道。宋代以后,随着中国南方的进一步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从广州、泉州、杭州等地出发的海上航路日益发达,越走越远,从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人们把这些海上贸易往来的各条航线,通称为“*”。

    案例思考:为什么中国古代辉煌的对外贸易没能延续?

    【思考与练习】

    1。为什么只有到了原始社会末期才产生了国际贸易?

    2。国际贸易产生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3。为什么说地理大发现之后才形成了真正意义的国际贸易?

    4。国际贸易在促进资本主义生产的产生过程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5。简要说明当代全球贸易发展的特点?

    6。为什么说对外贸易是世界各国(地区)对外关系的基础和纽带?

    7。论述对外贸易对各国(地区)经济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推动作用?

    8。中国的对外贸易早于西方发达国家,但为什么近代以后,在规模和速度上都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1978年改革开放后如何?

    9。简要说明当代全球加工贸易的发展及现状?

    10。简要说明当代国际贸易的新方式和新问题?

3。1 国际分工() 
【引子】15世纪末至16世纪中叶的“地理大发现”,使西欧殖民主义者用暴力手段,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进行大量掠夺,产生了国际分工的萌芽。16—17世纪,手工业向工厂手工业过渡,资本主义进入原始积累时期,西欧国家推行殖民政策,在殖民地开发矿山、建立农作物种植基地、生产和提供本国不能生产的原料和农产品,并扩大本国工业品的生产和出口,出现了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最初的分工形式。分工是一种社会范畴,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社会大分工,但只有在国家出现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才产生了真正意义的国际分工。

    3。1。1国际分工的概念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3。1。2国际分工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国际分工经过了萌芽、形成、发展和深化四个阶段。

    1。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18世纪中叶)

    在前资本主义社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生产力水平低,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差别较小,商品生产不发达,所以只存在不发达的社会分工和不发达的地域分工。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11世纪欧洲城市兴起,手工业与农业进一步分离,商品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15世纪末至16世纪中叶的“地理大发现”,十六七世纪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的过渡,资本进入原始积累时期,西欧国家推行殖民政策,使国际分工进入萌芽阶段。

    在这个时期里,西欧殖民主义者用暴力手段和超经济的强制手段,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进行掠夺,他们开发矿山,建立甘蔗、印度兰、烟草等农作物的种植园,为本国生产和提供不能生产的农作物原料,扩大本国工业品的生产和出口,出现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最初的分工形式。1699年,英国贸易与种植园高级专员说:“我们的意图就是要把种植园安排在非洲,那里的人民应该专门生产那些英国不能生产的产品。”

    2。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

    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的产业革命,使国际分工进入到发展阶段。随着产业革命的完成,英国等国建立了大机器工业和现代工厂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促进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由此促成国际分工的形成。这一时期的国际分工具体呈现如下特点:

    首先,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为国际分工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这是因为:(1)大机器生产使生产能力和规模迅速扩张,源源不断生产出来的商品使国内市场饱和,需要寻求新的销售市场;生产的急剧膨胀引起对原料需求的增加,大工业的快速发展要求开辟丰裕的廉价的原料来源,从而导致机器大工业日益脱离本国基地,依赖于国外市场。(2)大机器工业生产的物美价廉的商品成为英国资产阶级征服国外市场的武器,使得其他国家按照英国生产和消费的需要改变他们的产业结构,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3)大机器工业改革了传统的运输方式,提供了电报等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把原料生产国和工业品生产国联系在一起,使国际分工成为可能。(4)大机器工业打破了以往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市场,把各种类型的国家卷入到世界经济中。

    其次,这时期的国际分工基本上是以英国为中心形成的。由于英国首先完成了产业革命,它的生产力和经济迅速发展,竞争能力大大加强。英国在实行全面的自由贸易政策以后,加强了对农产品、矿产品尤其是对进口的谷物和棉花的依赖,将亚、非、拉落后的农业、矿业经济逐步拉入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体系中来,进一步推动了国际分工的发展,对英国在当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马克思写道:“英国是农业世界的伟大的中心,是工业太阳,日益增多的生产谷物和棉花的卫星都围绕着它运转。”

    再次,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世界市场上交换的商品日益为大宗商品所代替,这些商品包括小麦、棉花、羊毛、咖啡、铜、木材等。

    3。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到二战)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出现的第二次产业革命,促进了机械、电报工业的迅速发展,石油、汽车、电力等工业的建立,交通运输工具也获得长足发展,特别是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建成、海底电缆的出现,都大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在这个时期,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资本输出成为主要的经济特征之一。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重要性及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间的分工、工业产品生产国家与初级产品(农产品、矿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日益加深与强化,最终形成了国际分工体系,具体表现为:

    首先,亚、非、拉国家的经济变为单一型经济,其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一两种或两三种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从而造成了亚、非、拉国家经济的两种依赖性:一是经济生活上依赖少数几种产品;二是高度依赖世界市场,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的市场。

    其次,分工的中心从英国变为一组国家,它们之间也形成了以经济部门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关系。

    再次,随着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加强了对国际分工的依赖。对这种通过国际分工实现的相互依赖关系,罗萨·卢森堡以德国为例做了生动的描述:“德国的产品大部分是输往其他国家及其他大陆,以供他国居民需要,其数额逐年不断增大……”“另一方面,德国国民不管在生产上或日常消费上,每一步都免不掉依赖其他国家的产品。如我们吃俄国谷物制成的面包,匈牙利、丹麦及俄国家畜的肉类;我们消费的米,是从东印度及北美运来的;烟草是从东印度群岛及巴西运来的;我们还从西非获得可可豆;从印度获得胡椒;从美国获得猪油;从中国买到茶叶;从意大利、西班牙、美国买到水果;从巴西、中美、东印度群岛买到咖啡……”

    4。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二战后至今)

    二战后,兴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跨国公司迅速的发展,殖民体系的瓦解,发展中国家的独立,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的成立,使国际分工进入深入发展阶段。

    首先,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工业国与工业国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二战前,工业制成品生产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其次才是工业国与工业国间的分工。战后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速进步与发展改变了战前的国际分工格局,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为以现代化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形成了以工业国之间的分工占主导地位的国际分工格局。

    其次,各国间工业内部分工有逐步增强的趋势。二战前,在工业国家间的分工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各国不同工业部门之间的分工。各个工业国家在钢铁、冶金、机械制造、汽车、造船、造纸、纺织等工业间进行分工。二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原来的生产部门逐步划分为更多更细的部门,形成国际间的部门内部分工。

    再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工业分工在发展,而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业国的分工在削弱。从国际分工产生到二战前,殖民主义宗主国主要从事工业制成品的生产,而殖民地、附属国和落后国家则主要从事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农业或矿产的生产。战后的科技革命、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实施,以及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都导致某些工业产品的生产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而促进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工业分工的发展,出现了高精尖的工业与一般工业的分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分工。

    同时,参加国际分工国家的经济所有制形式发生了变化。二战前,参加国际分工的国家主要是以私有制经济为主的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为了发展生产力、实现经济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广泛深入地参加国际分工。1979年后,中国加快了与其他国家分工的进程。

    最后,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分工日趋加强。

    3。1。3影响国际分工的因素

    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