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 >

第4章

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第4章

小说: 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埋在土壤里的地下茎上生长的匍匐茎,正常生长顶端膨大长成块茎,环境条件变化,覆土太浅,匍匐茎受光受热,则顶端不膨大,伸出地面而长出叶片,变成小分枝,叫做“窜箭”,影响产量。

    skbshge

一、发芽期() 
发芽期也叫芽条生长期。从播种开始(或芽块萌发开始)到幼苗出土为止。根据地温高低出苗快慢不同,历时10~40天。一般一季作区及二季作区早春播种地温较低,需25~40天,而二季作区夏、秋播气温较高,10~15天就可以出苗,其发芽期就很短。

    芽块萌发形成的幼芽,顶部是生长点,外边是胚叶。幼芽节间不断伸长,成为芽条,逐步长成地下茎,一般有6~8个节。随着幼芽的生长,根和匍匐茎的原基在幼茎基部开始发育。当幼茎长出3~4节时,在节处就长出了初生根(也叫芽眼根),初生根的生长速度比幼芽快,在没出苗前就形成了小的根群,在芽块供应水分、养分的同时根也能吸收水分和养分,为幼芽生长创造更好的条件。这个阶段重点是根系的形成和芽条的生长,同时进行着叶、侧枝、花原基等的分化,因此这个时期非常重要,是扎根、壮苗、结薯的基础。

    幼芽或芽条生长得是否健壮、根系是否发达、出苗快慢,其内在因素是种薯质量,使用优良品种,并且是早代脱毒种薯,其生命力强,就可以达到苗齐、苗全、苗壮的目标,特别是使用小整薯播种,借助顶芽优势,效果会更好。其外因是土壤温度、含水量、营养供应、空气等方面。如果地温在10℃~12℃,湿度在土壤最大持水量60%左右(含水量16%左右),通气良好,营养充足,发芽期就短,幼芽或芽条就能健壮而且出苗早。在营养方面主要是吸收速效磷,如果速效磷供应充足,有促进发芽出苗的作用。

    skbshge

二、幼苗期() 
幼苗期,从出苗到植株现蕾为止称为幼苗期,历时15~25天,早熟品种天数短一点,晚熟品种天数多一点。

    马铃薯幼苗期是以茎叶生长和根系发育为重点,匍匐茎的形成伸长也同时而来,还进行花芽和部分茎叶的分化。这个时期幼苗靠自己吸收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来生长,同时种薯内还有部分营养补给植株,所以叶片生长很快,出苗5~6天,就有4~6片叶展开。根系继续向深向广发展,须根的分枝开始发生,吸收水分和营养的能力逐步增强。匍匐茎在出苗的同时或出苗不久就有发生。当地上茎主茎出现1~13个叶片时,主茎生长点上开始孕育花蕾,匍匐茎顶端停止伸长,将开始膨大形成块茎,这就说明幼苗期即将结束,发棵期也就是块茎形成期即将开始。

    此期虽然发育较快,但茎叶总的生长量并不大,对水肥要求也不大,只占全生育期需水肥的15%左右。但此期对水肥需求特别敏感,除了要有足够的氮肥外,还要有适宜的土壤温度和良好的透气条件。如果缺氮素,茎叶生长就会受到影响,缺磷和缺水会直接影响根系的发育和匍匐茎的形成,所以这个时期要注意早浇水、早追肥,采取措施提温保墒,增加土壤通透能力,促进壮苗的形成。此阶段气温应在15℃以上,土壤田间持水量要保持在60%~70%,含水量为16%~17%,有利于根系的发育和光合效率的发挥。

    skbshge

三、发棵期() 
发棵期也叫块茎形成期。从现蕾开始至开花为止,也就是从出苗算起第25天左右进入发棵期。早熟品种到第一花序开花,晚熟品种到第二花序盛开时,历时20~30天。

    这个阶段地上茎的主茎节间迅速伸长,植株高度达到最终高度的一半,主茎及叶片全部长成,分枝(侧枝)和分枝叶片相继扩展,整个叶面积达到最大叶面积的50%~80%,单株形成下小上大、平顶的杯状,主茎顶部花蕾突显。同时,根系扩大,匍匐茎尖端膨大成直径3厘米左右的小块茎。

    本阶段的生长特点是,从地上茎叶生长为重点转向以地上茎叶生长和地下块茎形成同时进行的时期。此时,叶片光合作用进行营养制造、茎叶根系生长进行营养消耗、小块茎生长还有营养积累,三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茎叶生长出现短暂缓慢现象,但对肥水的吸收量还是比较大的,如果土壤中营养、水分充足,生长缓慢时间很快就过去。所以,此期要充分满足肥水的需要,使其迅速旺盛生长,才能尽快达到最大叶面积时期。

    当植株茎叶干物质重和块茎干物质重达到平衡时,标志着发棵期的结束,开始进入膨大期。

    但是,此期如果氮肥过量供应、气温偏高、多雨、密度过大,都会加大茎、叶生长速度,造成营养大量消耗,同时造成徒长,推迟地上茎叶和地下块茎的干物质重量平衡时期的出现,进而推迟进入块茎膨大时期的时间,降低块茎产量。相反,则茎叶生长要受到限制,茎叶和块茎干物质提早达到平衡,也会造成块茎减产。所以,在这个转折阶段,一定要根据苗情,采取促、控结合的措施,保证转换过程协调进行。所说的促就是促进茎叶生长达到光合效率,促进营养向块茎转移积累;控就是控制茎叶徒长。这样,才能使其生育过程迅速进入块茎膨大期。

    块茎形成对温度、湿度要求都很严,地温16℃~18℃对块茎形成和增长最有利。田间最大持水量要保持在70%~80%(含水量17%~18%)最好。

    skbshge

四、块茎膨大期() 
块茎膨大期也叫块茎增长期或结薯期。从开花或盛花开始进入到收花、茎叶开始衰老为止是块茎膨大期。历时15~25天。也就是出苗后第50~60天进入块茎膨大期。按马铃薯生长状态看,从茎叶和块茎干物质重量平衡到茎叶和块茎鲜重平衡为止。

    这个阶段,是以块茎体积增大和重量增长为重点。是从以地上茎叶生长为主转入以地下块茎生长为主的阶段。块茎和茎叶生长都很迅速,茎叶的鲜重和叶面积都达到一生中最大值。之后,茎叶停止生长并逐步衰老,但块茎则继续生长,增长个头和重量。逐步使茎叶鲜重与块茎鲜重达到平衡,标志着块茎膨大期结束,进入干物质积累期。块茎产量的70%左右是在此期形成的。所以,本期是马铃薯一生中需肥、需水最多的时期,吸收的钾肥比发棵期多1。5倍,吸收的氮肥比发棵期多1倍,达到一生中吸收肥、水的高峰。充分满足这一时期马铃薯对肥、水的需求,是获得块茎产量丰收的关键。

    外界环境条件对块茎增长的影响至关重要。其中温度对块茎增长影响最大,最适合的气温是18℃~21℃,而且要求昼夜温差大,应在10℃以上。夜温低最有利光合作用制造的营养向块茎输送,据资料介绍,地温在20℃以上时,夜间气温12℃就能结块茎,而夜间气温23℃时,则不能结块茎。光照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光合作用的进行和营养的积累,在强光照且短日照情况下,光合效率最好,营养输送的速度最快,据资料介绍,在12小时光照下比19小时光照下,营养向块茎中输送的速度要快5倍。块茎增长要求土壤有丰富的有机质,并且微酸性和良好的透气状况,而土壤透气非常重要,有足够的氧气才有利于细胞的分裂和伸展。水分更为重要,块茎增长对水特别敏感,这个时期土壤水分即田间最大持水量始终应保持在80%~85%(含水量为18%~20%)。如果供水不匀和温度剧烈变化会影响块茎正常生长,出现畸形,造成产量低、品质差的问题。

    skbshge

五、干物质积累期() 
干物质积累期也叫淀粉积累期。从终花开始至茎叶枯萎为止,历时15~20天,也就是出苗后65~85天进入干物质积累期。按生长状态看,早熟品种盛花末时,中晚熟品种在终花时,茎叶停止生长,基部叶片开始变黄,茎叶和块茎鲜重达到平衡,就进入了干物质积累期。

    此期虽然茎叶停止了生长,但光合作用仍在旺盛的进行,有机营养不断制造,而且大量向块茎中转移,块茎体积不再明显增大,但干物质重显著增加,块茎总重量继续增加。据资料介绍,在此期间增加的产量可占总产量的30%~40%。在干物质增加的同时,薯皮细胞壁木栓组织加厚,薯皮老化,块茎内外气体交换减弱,茎叶枯萎时,块茎达到成熟,开始进入休眠状态。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干物质的合成、运转和积累,干物质积累速度达到一生中最高值。所以,此阶段栽培技术的重点工作是:保护茎叶,防止早衰,防止疫病损害叶片,延长叶绿体保持时间,使光合作用强度增加,时间延长,让块茎尽量多地积累干物质。需水量相对块茎膨大期有所减少,但仍应保持土壤中的含水量,田间最大持水量要达到50%~60%(含水量为15%~16%)。还要防止过大的湿度,以避免块茎皮孔开张,防止病菌侵入,增加块茎耐贮性。如果氮肥施用太多,易出现贪青现象,影响营养向块茎转移和积累,薯皮嫩,不耐贮。

    skbshge

六、成熟收获期() 
干物质积累期结束就是块茎的成熟收获期,具体是茎叶全部枯萎、功能完全丧失时。薯皮全部木栓化了,并逐渐进入休眠状态,也就是在出苗后的第70~100天。但在生产中并没有真正达到生理成熟期,只要块茎够商品成熟,就可随时进行收获了。一般收获前10天应停止浇水。种薯应提前10~15天杀秧,以减少病毒进入薯块。北方一季作区和二季作秋薯要注意防冻,尽早收获。马铃薯生长阶段划分及各阶段对水肥要求和生长量见表3。

    表3 马铃薯生长阶段划分及各阶段对水肥要求和生长量参照表

    注:1。表中数据均不是绝对的2。早晚熟品种都有变幅

    skbshge

一、对温度的要求() 
马铃薯是低温耐寒的农作物,对温度要求比较严格,不适宜太高的气温和地温。

    在发芽期幼芽生长所需的水分、营养都由种薯供给。这时的关键是温度。当10厘米地温稳定在5℃~7℃时,种薯的幼芽在土壤中就可以缓慢地萌发和伸长。当气温上升至10℃~12℃时,幼芽生长健壮,并且长得很快。达到13℃~18℃时,是马铃薯幼芽生长最理想的温度。气温过高,超过36℃,则不发芽,造成种薯腐烂;气温低于4℃,种薯也不能发芽。马铃薯幼苗不耐低温,幼苗在短时间…1℃时就会受冻,…4℃时就会冻死。苗期和发棵期,是茎叶生长和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的阶段。这时适宜的温度范围是16℃~20℃。其茎生长最适宜温度是18℃,叶片生长最适宜温度是12℃~14℃。如果气温过高,光照再不足,叶片就会长得又大又薄,节间伸长变细,出现倒伏,影响产量。结薯期的温度对块茎形成和干物质积累影响很大,所以马铃薯在这个时期对温度要求比较严格。以16℃~18℃的地温、18℃~21℃的气温,对块茎的形成和增长最为有利。如果气温超过21℃时,马铃薯生长就会受到抑制,生长速度就会明显下降。日平均气温超过24℃,块茎生长就严重受到抑制。日平均气温达到29℃,地温超过25℃,块茎便基本停止生长。同时,结薯期对昼夜气温差的要求是越大越好。只有在夜温低的情况下,叶片制造的有机物才能由茎秆中的输导组织筛管运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