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脉经 +作者:王叔和(晋) >

第23章

脉经 +作者:王叔和(晋)-第23章

小说: 脉经 +作者:王叔和(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妇人经水闭不利,脏坚僻不止,中有干血。下白物,矾石丸主之。   
  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方在《伤寒》中。       
平咽中如有炙腐喜悲热入血室腹满证第六    
  妇人咽中如有炙腐状,半夏厚朴汤主之。   
  妇人脏燥,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甘草小麦汤主之。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胸膈下满如结胸状,其人谵语,此为热入血室,当刺期门,随其虚实而取之。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有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方在《伤寒》中。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了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若上二焦,必当自愈。   
  阳明病,下血而谵语,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者则愈。   
  妇人小腹满如敦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此为水与血并结在血室,大黄甘遂汤主之。       
平阴中寒转胞阴吹阴生疮脱下证第七    
  妇人阴寒,温中坐药,蛇床子散主之。   
  妇人著坐药,强下其经,目眶为痛,足跟难以践地,心中状如悬。   
  问曰:有一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得病转胞,不得溺也。何以故?师曰:此人故肌盛,头举身满,今反羸瘦,头举中空感,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服肾气丸,此中有茯苓故也。方在《虚劳》中。   
  师曰:脉得浮紧,法当身躯疼痛,设不痛者,当射云何?因当射言。若肠中痛、腹中鸣、咳者,因失便,妇人得此脉者,法当阴吹。   
  师曰:寸口脉浮而弱,浮则为虚,弱则为无血,浮则短气,弱则有热,而自汗出。趺阳脉浮而涩,浮则气满,涩则有寒,喜噫吞酸。其气而下,少腹则寒。   
  少阴脉弱而微,微则少血,弱则生风,微弱相搏,阴中恶寒,胃气下泄,阴吹而正喧。师曰:胃气下泄,吹而正喧,此谷气之实也,膏发煎导之。   
  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则生疮。   
  少阴脉数则气淋,阴中生疮。   
  妇人阴中蚀疮烂,狼牙汤洗之。   
  妇人脏肿如瓜,阴中疼引腰痛者,杏仁汤主之。   
  少阴脉弦者,白肠必挺核。   
  少阴脉浮而动,浮为虚,动为痛,妇人则脱下。       
平妇人病生死证第八    
  诊妇人漏血,下赤白,日下血数升,脉急疾者,死;迟者,生。   
  诊妇人漏下赤白不止,脉小虚滑者,生;大紧实数者,死。   
  诊妇人新生乳子,脉沉小滑者,生,实大坚弦急者,死。   
  诊妇人疝、瘕、积、聚,脉弦急者,生;虚弱小者,死。   
  诊妇人新生乳子,因得热病,其脉悬小,四肢温者,生;寒清者,死。   
  诊妇人生产,因中风、伤寒、热病,喘鸣而肩息,脉实大浮缓者,生;小急者,死。   
  诊妇人生产之后,寸口脉炎疾不调者,死;沉微附骨不绝者,生。   
  金疮在阴处,出血不绝,阴脉不能至阳者,死;接阳而复出者,生。       
平小儿杂病证第九    
  小儿脉,呼吸八至者平,九至者伤,十至者困。   
  诊小儿脉,多雀斗,要以三部脉为主,若紧为风痫,沉者乳不消,弦急者客忤气。   
  小儿是其日数应变蒸之时,身热而脉乱,汗不出,不欲食,食辄吐者,脉乱无苦也。   
  小儿脉沉而数者,骨间有热,欲以腹按冷清也。   
  小儿大便赤,青瓣,飧泻,脉小,手足寒,难已;脉小,手足温,易已。   
  小儿病困,汗出如珠,著身不流者,死。   
  小儿病,其头毛皆上逆者,必死。耳间青脉起者,瘛痛。   
  小儿病而囱陷入,其口唇干,目皮反,口中出气冷,足与头相抵,卧不举身,手足四肢垂,其卧正直如得缚,其掌中冷,皆死。至十日,不可复治之。        
手检图三十一部    
  经言:肺者,人之五脏华盖也,上以应天,解理万物,主行精气,法五行、四时,知五味。寸口之中,阴阳交会,中有五部。前、后、左、右,各有所主,上、下、中央,分为九道。浮、沉、结、散,知邪所在,其道奈何?   
  歧伯曰:脉大而弱者,气实而血虚也;脉大而长者,病在下候;浮直上下交通者,阳脉也。坚在肾,急在肝,实在肺。前如外者足太阳也,中央如外者,足阳明也;后如外者,足阳明也;后如外者,足少阳也。中央直前者,手少阴也;中央直中者,手心主也,中央直后者,手太阴也。前如内者,足厥阴也;中央如内者,足太阴也;后如内者,足少阴也。前部左右弹者,阳跷也;中部左右弹者,带脉也;后部左右弹者,阴跷也。从少阳之厥阴者,阴维也;从少阴之太阳者,阳维也。来大时小者,阴络也;来小时大者阳络也。   
  前如外者,足太阳也。动,苦头、项、腰痛。浮为风,涩为寒热,紧为宿食。    
  前如外者,足太阳也,动,苦目眩,头、颈、项、腰、背、强痛也。男子阴下湿,女子月水不利,少腹痛引命门,阴中痛,子藏闭,浮为风,涩为寒血,滑为劳热,紧为宿食,针入九分却至六分。   
  中央如外者,足阳明也,动,苦头痛,面赤。微滑,苦大便不利,肠鸣,不能食,足胫痹。    
  中央如外者,足阳明也。动,苦头痛,面赤热。浮微滑,苦大便不利,喜气满。滑者为饮,涩为嗜卧,肠鸣,不能食,足胻痹,针入九分却至六分。    
  后如外者,足少阳也。动,苦、腰、背、胻、股节痛。   
  后如外者,足少阳也,浮为气涩,涩为风血,急为转筋,弦为劳。针入九分却至六分。   
  右足三阳脉   
  前如内者,足厥阴也,动,苦少腹痛,月经不利,子藏闭。   
  前如内者,足厥阴也。动,苦少腹痛,与腰相连,大便不利,小便难,茎中痛,女子月水不利,阴中寒,子户壅绝内,少腹急,男子疝气,两丸上入,淋也。针入六分,却至三分。   
  中央如内者,足太阴也。动,苦胃中痛,食不下,咳唾有血,足胫寒,少气,身重,从腰上状如居水中。    
  中央如内者,足太阴也,动,苦腹满,上管有寒,食不下,病以饮食得之,沉涩者,苦身重,四肢不动,食不化,烦满不能卧, 足胫痛苦寒,时咳血,泄利黄。针入六分,却至三分。   
  后如内者,足少阴也。动,苦少腹痛,与心相引背痛,淋。从高堕下,伤于内,小便血。   
  后如内者,足少阴也,动,苦少腹痛,与心相引背痛,淋,从高堕下,伤于尻内,便血里急,月水来, 上抢心,胸胁满拘急,股里急也,针入六分,却至三分。   
  右足三阴脉。    
  前部左右弹者,阳跷也。动,苦腰背痛,微涩为风痫。取阳跷。    
  前部左右弹者,阳跷也。动,苦腰痛,癫痫,恶风,偏枯,僵仆羊鸣,痹,皮肤身体强痹。直取阳跷,在外踝上三寸直绝骨是也。   
  中部左右弹者,带脉也。动,苦少腹痛引命门,女子月水不来,绝继复下止,阴辟寒,令人无子,男子苦少腹拘急,或失精也。    
  后部左右弹者,阴跷也。动,苦癫痫, 寒热,皮肤强痹。   
  后部左右弹者,阴跷也。动,苦少腹痛,里急,腰及髋窌下相连阴中痛,男子阴疝,女子漏下不止。   
  右阴跷,阳跷,带脉。   
  中央直前者,手少阴也。动,苦心痛,微坚,腹胁急。实坚者,为感忤;纯虚者,为下利,肠鸣。滑者,为有娠, 女子阴中痒痛,痛出玉门上一分前。    
  中央直中者,手心主也。动,苦心痛,面赤,食苦,咽多,喜怒。微浮者,苦悲伤,恍惚不乐也。涩为心下寒,沉为恐怖,如人捕之状也。时寒热,有血气。   
  中央直后者,手太阴也。动,苦咳逆,气不得息。浮为内风。紧涩者,胸中有积热,时咳血也,有沉热。   
  右手三阴脉。   
  从少阴斜至太阳,是阳维也,动,苦肌肉痹痒。   
  从少阴斜至太阳,是阳维也。动,苦癫,僵仆羊鸣,手足相引,甚者失音不能言。癫疾,直取客主人,两阳维脉,在外踝绝骨下二寸。    
  从少阳斜至厥阴,是阴维也。动,苦癫痫,僵仆羊鸣。    
  从少阳斜至厥阴,是阴维也。动,苦僵仆,失音,肌肉淫痒痹,汗出恶风。    
  脉来暂大暂小,是阴络也。动,苦肉痹,应时自发,身洗洗也。   
  脉来暂小暂大者,是阳络也。动,苦皮肤痛,下部不仁,汗出而寒也。   
  右阳维阴维阳络阴络脉。   
  前部横于寸口九丸者,任脉也。动,苦少腹痛,逆气抢心,胸拘急不得俯仰。   
  三部俱牢,直上直下者,冲脉也。动,苦胸中有寒疝。   
  三部俱浮,直上直下者,督脉也。动,苦腰脊强痛,不得俯仰,大人颠,小儿痫。   
  右任冲督三脉。   
  肺脉之来也,如循榆叶,曰平。如风吹毛,曰病。状如连珠者,死。期丙丁日,禺中、日中。   
  心脉之来也,如反笋莞大,曰平。如连珠,曰病。前曲后居如带钩者,死。期壬癸日,人定、夜半。    
  肝脉之来也,搏而弱,曰平,如张新弓弦,曰病。如鸡践地者,死。期庚辛日,晡时、 日入。    
  脾脉之来也,阿阿如缓,曰平。来如鸡举足,曰病。如鸟之啄,如水之漏者,死。期甲乙日,平旦、日出。    
  肾脉之来也,微细以长,曰平。来如弹石,曰病。去如解索者,死。期戊巳日,食时、日昳、黄昏、鸡鸣。   
  右平五藏脉。     
  寸口中脉躁,竟,尺关中无脉,应阳干阴也。动,苦腰、背、腹痛,阴中若伤,足寒,刺足太阳少阴,直绝骨,入九分,灸太阴五壮。   
  尺中脉坚实,竟,尺寸口无脉,应阴干阳也。动,苦两胫腰重,少腹痛,癫疾。刺足太阴踝上三寸,针入五分,又灸太阳、阳跷,在足外踝上三寸,直绝骨是也。   
  寸口脉紧,直至鱼际下,小按之,如持维干状,其病肠鸣,足痹痛酸,腹满不能食,得之寒湿。刺阳维,在外踝上三寸间也,入五分,此脉出鱼际。    
  寸口脉沉着骨,反仰其手乃得之,此肾脉也。动,苦少腹痛,腰体酸,癫疾。刺肾俞,入七分,又刺阴维,入五分。   
  初持寸口中脉,如细坚状,久按之大而深。动,苦心下有寒,胸胁苦痛,阴中痛,不欲近丈夫也,此阴逆。刺期门,入六分,又刺肾俞,入五分,可灸胃管七壮。    
  初持寸口中脉,如躁状,洪大,久按之,细而坚牢。动,苦腰腹相引痛,以下至足胻重也,不能食。刺肾俞,入四分,至五分,亦可灸胃管七壮。    
  尺寸俱沉,但有关上脉, 苦寒心下痛。    
  尺寸俱沉,关上无有者,苦心下喘。    
  尺寸俱数,有热;俱迟,有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