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再见玉岭-陈舜臣 >

第3章

再见玉岭-陈舜臣-第3章

小说: 再见玉岭-陈舜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本人在谈论中国人暗往往说中国人有表里两面,光从表面看不出他们的真心;认为对中国人要提高警惕。入江从各种人的口中听到过这一类的话。可是,以征服者的姿态来对待别人的人,谁又能对他坦怀相见呢?
    “够了。谢谢您的款待。我这就要走了。”入江说。
    “再多待一会儿吧。……到玉岭之后,请代我向三宅大人问好。我曾经受过他很多照顾。”
    不知道这家主人究竞跟三宅少尉有过什么样的接勉,他所说的照顾说不定还是反话哩。现在只能从表面来理解,那也只好迎合他的话来应酬两句。
    “我见到队长,一定转达。”入江说。
    这时,刚才的那个女用人走了进来,畏畏缩缩地说道:“实在对不起,我去找了,那孩子不知跑到哪里去了,不在家里……”
    “好了好了,不必找了。”入江摇着手说。
    “这怎么办呀?”老人间道。
    “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入江尽量做出和善的态度笑着说:“我想向小姐打听一下这里的学校的情况。她不出去就好了。不过这些情况我一到玉岭完全可以了解到。”
    入江想走,但老人一再地挽留。在这样的情况下,哪怕多待十分钟也可照顾对方的面子,不失礼貌。
    入江勉勉强强地坐下来。这时,另外一个女用人端进来一碗米团子汤。
    “这是庙会剩下来的供品。请尝一尝。”老人请入江吃。
    既然这样,入江就不能不动筷子了。他在吃米团子时老人说道:“您到玉岭,正好可以看到一个很有趣的仪式,叫作点朱。”
    “点朱?”
    “您去到那儿一看就明白了。这种仪式十年才举行一次。
    您一定要去看看。“
    入江吃完了米团子,站起身来说道:“没想到待了这么长的时间。再不走,到玉岭将是半夜了。”
    “是吗,那我就不挽留了。”老人好似很遗憾地说。
    入江刚走到门口,院子里突然闹腾起来,还可听到尖厉的叫喊声。
    一个小伙子赤着脚从院子里跑进来,气喘喘地说道:“咱们家被包围了……
是游击队的人。”
    “啊?”老人变了脸色,说:“前些天不是说好了吗!
    现在不应该来呀!…“
    “他们说来了日本人,要把日本人交给他们。……”
    〃 这不行!…快到哪儿躲一躲!“老人拉住入江的胳膊。
    入江挣脱老人的手,说道:〃 受到了您的款待,不能再给您增添麻烦。反正也躲不住了。〃 入江这么说,并不表明他有勇气。
    院子里已经进来十几个头包布巾的壮小伙子,气势汹汹地盯视着屋子里。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可能逃脱了。
    一个端着步枪的人,从他们当中走到前面来,说道:“这里有日本人。把日本人交给我们。”
    “我就是日本人。”入江朝着他们走去。
    院子里的人飞快地朝左右两边散开,把入江团团包围起来。
    入江举起双手,表示他没有反抗的意思。
    包围圈逐渐缩小,入江的两手被他们抓住。那个拿步枪的人,一只手解下吊在腰上的一束绳子,朝入江的身边走过来。入江正要仔细地看一看这人的脸,眼前突然变成一片漆黑。有人从背后用布片蒙住了他的眼睛。



第三章

 绑在身上的绳子吃进了皮肤。入江疼痛难忍,对绑他的人感到憎恨起来。
    身子悬空,他被人们抬了起来。
    “喂,郑大个子,你把那辆自行车连行李一块儿带走……
    听到有人这么大声地说着。
    “你竟敢把日本人引进来!”有人大声地斥责说。
    “而是他自己来的……是,我不能赶他回去。”老人哆哆嗦嗦地回答说。

    “不准撒谎!我们完全清楚是你把他领来的。”

    这样的对话声愈来愈远了。拾着入江的人们迈腿跑了起来。

    跑了一会儿,他被扔在一块坚硬的木板上,好象是装在一辆板车里。

    入江虽然很害怕,但还没有失去判断情况的冷静。

    “也许不会枪毙,只是当作人质。如果蒙上眼睛只是为了以后不让他知道来路,那或许还有释放的可能吧?”入江心里这么琢磨着。也许这是过于乐观的估计。

    车轮子的声音很响,摇晃得十分厉害,入江的后脑勺和脊背不断地磕在大车的木板上。

    就这样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车轮子的声音停了,他的身子又再次被抬起来。

    过了不久他又被扔下来,解开蒙眼布之后,他才知道是被扔在一张床上。

    这是一张中国式的床,床板上只铺着一张草席,显得十分坚硬。

    “怎么样?有点痛吧?路很不好,没有办法。”刚才拿着步枪的那个小伙子,坐在床前的木椅子上,跟他这么说。

    入江突然被解下蒙眼布,感到服睛发花。虽然待在屋子里但门是敞开着的,阳光照满了屋子,刺痛了入江的眼睛。

    “看来他知道我懂中国话。”入江望着对方的脸,心里这么想。

    在老人的家里来不及仔细地察看对方,现在这么对着面一看,才知道这小伙子虽然生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但他那小嘴巴边还带有孩子气。年纪大约二十岁左右。

    看来他的性格有点浮躁,坐在那儿一个劲儿地抖着腿。

    实际上他恐怕也有点胆怯,他避开入江的目光问道:“你到这里来要干什么?”

    “我是学者,来研究玉岭的摩崖佛。”入江回答说。

    “这我已经从刚才搜出的身分证中知道了。我问你这是不是真的。”

    “是真的。”

    “有证据吗?”

    “那倒没有。不过,你连身份证也表示怀疑,那我就没有办法了。”

    “你是来搞清乡工作的吧?”

    “清乡工作?我的身分不是搞这种工作的人。”入江这么回答说。他试着活动了一下身子,绳子吃进手腕,疼痛难忍,他皱了皱眉头。

    “喂!小汤,你来一下。”他听到有人这么说。

    屋子里并没有其他的人。注意一看,在这间房间的前面,冲着外面有一块象凉台似的铺着砖的地方。那里放着一张藤躺椅,从柱子间可以看到躺椅的一半。

    躺在躺椅上的人只能看到下半身。这人穿着米黄色的裤子,穿着黑色球鞋的脚尖朝上跷着。看来他早就躺在那儿。

    “是。”这个叫作小汤的小伙子答应了一声,朝他那儿走去。这个躺在躺椅上的人好象是个头头。他小声地好像下什么命令,谈了好长的时间。

    小汤一回来,就把入江的身子翻转过来,开始解绳于的结。

    “并没有绑得这么紧呀……”小汤边说边解绳子。

    “怎么样,舒服了吧?”小汤笑嘻嘻地又回到椅子边,盘腿坐在那儿。

    入江的手脚恢复了自由,抬起上身,两手象划船似的爬到床沿,翻身坐在那儿,鞋底勉强达到地面。

    小汤手里拿着一个小本本。他一会儿看看小本本,一会儿看看入江的脸,问道:“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

    看来是躺在躺椅上的那人教了他该问的问题,他把它记在本本上。

    “日本的K 大学。〃 ”什么专业?〃 “美木史;主要是中国和日本的美术史。”

    “当时的主任教授叫什么名字?”小汤好象十分了解情况,这么问道:“是饭岛先生。”“北京C 大学美术史的老师是谁?”

    “蔡伯让先生;他对我很了解。有什么怀疑,可以打电话询问。”

    “不准多话!”小汤又看了看本本说:“那么,中国最早研究大同石佛寺的是谁?”“是一个叫陈垣的人。他曾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过论文《记大同武州石窟寺》。那是二十五年前的事,可能是最早的吧。”

    小汤回头朝身后看了看。大概是要观察一下躺椅上的人的反应,证实对方的回答是否对。看来回答是通过了,小汤义开始问下面的问题:“大同石佛寺第十九窟的别名叫什么?”“应当叫白耶传洞。”入江这么回答后,躺传上的入说道“行了,不用问了。”“怎么处理他呀?”小汤抖着大腿问道。“带到里面屋子里去。”“是。”小汤这么回答后,朝着入江说道:“行啦,起来!”

    走出屋子的时候,入江朝躺传那边看了看… 但是没有看到躺在那儿的人的脸。

    那人是仰躺在那儿,脸上盖着一本打开的书。

    从他身旁走过的时候,入江侧目瞅了瞅那书的封面标题。

    封面上的字是Asia and American Isolationism——亚洲与美国的孤立主义。

    “是英文!……当地游击队的领导人,据说会说英语的”卧龙“,掠过了入江的脑海。

    入江被小汤带进了最里面的一间房间。房间里空空落落,他觉得这人可能就是卧龙。

    只放着一张床,“你暂且在这里待一会儿。”小汤这么说后。走出了房间。

    门外传来了上锁的声音:又被禁闭起来了。

    这是一间相当宽敞的房间,而且光线暗淡,不过墙上还有一个小窗户:窗干上没有玻璃,安着铁格子,房间好象是专门监禁人用的。要想从这里逃出去,看来是很不可能的。

    待在这样的房间里,叫人觉得只是没有被捆绑起来而已、从铁格子小窗往外一瞅。可以看到院子的一部分。因为是农家的房子,说是院子,其实恐怕是晒谷场,那是一块灰色的空地,不要说花坛,连草也不长一根。

    一辆自行车横倒在那儿:那是入江骑来的那辆没有内胎的自行车。这对他是印象很深的。不过,绑在后架上的皮包不见了,大概是拿去检查了吧:皮包里装着几册美术方面的书籍、笔记本、内衣,另外还有准备中午吃的盒饭。

    一想到盒饭。入江感到肚子饿了起来。

    一看手表,已经十二点多了。

    入江横身躺在床上。他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事情。他觉得只有等待,不要消耗自己的体力和神经。“要尽量冷静,不要想这想那。”他这么想着,闭上了眼睛。

    头天晚上就没有睡好,睡眠不足也许反而变成了好事,他感到眼皮钝重起来,很快就睡着了。

    快两点时,开门的声音把他惊醒了。他睡了近两个小时,开门的是小汤:不过,小汤并没有进屋子。他把一个用绿色的包袱皮包的小包放在地板上,什么也没说,就出去关门上锁了。

    包袱皮里包的是装在入江皮包里的盒饭。

    在工作之暇,悠闲自在地度过时光,确实是一种乐趣,入江也喜欢这样做。

    可是,这和在担惊受怕中无事可做完全是两同事。在现在的情况下,要想悠闲自在是十分困难的。

    他思尽量想一些与眼前处境无关的事来消磨时光,可是这种勉强的想法,很快就为一种“将会发生什么事情”的恐怖感所压倒。

    吃盒饭,与其说是充饥。不如说这可以把恐惧和不安暂时驱除出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是十分难得的。

    入江从来没有象这次这样狼吞虎咽地吃过饭。

    他感到时间过得太慢了。

    入江绝望地躺倒在床上,可是躺不了三十分钟,又焦急地跳起来。在尾子里团团乱转,或者从小窗里瞅一瞅院子。

    建筑物的影子,在院子里灰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