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山场养鸡关键技术 >

第17章

山场养鸡关键技术-第17章

小说: 山场养鸡关键技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本病流行地区,按禽流感免疫程序接种疫苗。蛋鸡、肉用种鸡,于2周龄首次免疫,接种剂量0。3毫升,5周龄时加强免疫,120日龄左右再次加强免疫,以后间隔5个月加强免疫1次,接种剂量0。5毫升。8周龄出栏肉用仔鸡10日龄免疫,接种剂量0。5毫升。

    鸡场一旦发生本病,应严格封锁,对周围3千米以内饲养的鸡只全部扑杀,对8千米以内饲养的鸡只进行紧急免疫注射。对场地、鸡舍、设备、衣物等严格消毒。消毒药物可选用0。5%过氧乙酸、2%次氯酸钠,以至甲醛及火焰消毒。经彻底消毒2个月后,可引进血清学阴性的鸡饲养,如其血清学反应持续为阴性时,方可解除封锁。

    skbshge

(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临床症状】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传染性腔上囊炎。临床特征是精神委靡,食欲废绝,严重腹泻,脱水,传播迅速,发病率高达90%~100%,死亡率高达30%~70%。在自然感染条件下,其易感性与法氏囊发育阶段有关,2~15周龄鸡易感,其中3~6周龄的鸡最易感,法氏囊已退化的成年鸡只发生隐性感染。发病突然,传播迅速,一般在2~3天可波及全群。病鸡是重要的传染来源。病鸡的分泌物和粪便中含有大量病毒,可污染饲养场地、空气、饲料、饮水和饲养工具,易感鸡直接或间接与其接触后,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结膜感染,水平方向传播。另外,还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种蛋进行垂直传播。其他带毒的鼠类、蚊蝇和羽虱类昆虫,也可能是本病传播的重要因素。本病的潜伏期为1~4天,突出表现是鸡群突然发病,采食量锐减,死亡率增高。病鸡精神沉郁,排白色奶水样粪便,肛门周围羽毛黏附粪便污物。病情很快加重,病鸡呆立一旁,两翅下垂,羽毛松乱,缩颈颤抖,体质衰弱,消瘦脱水,爪干燥无光,很快死亡。病程为2~7天,发病后3~4天是死亡高峰期。发病率在70%以上,死亡率在30%左右,有时高达60%以上。

    【防治措施】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可用高免卵黄抗体治疗。在预防上,只要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做好防疫消毒工作,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就会收到良好的免疫效果。

    第一,给雏鸡接种疫苗。选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弱毒疫苗,给雏鸡进行二次饮水免疫接种。对无母源抗体的雏鸡,首次免疫5~6日龄,第二次免疫为20日龄。对有母源抗体的雏鸡,首次免疫为14~18日龄,二次免疫为28~32日龄。饮水免疫要增加25%的疫苗免疫量,并在饮水中加入适量脱脂奶粉。

    第二,给种鸡接种疫苗。选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油乳剂灭活苗,给18~20周龄的种母鸡进行皮下或肌内接种,每只接种量为0。5~0。6毫升,2周后体内可产生高滴度的抗体。这种抗体通过种蛋传递给雏鸡,雏鸡母源抗体可持续2~3周。

    第三,卵黄抗体疗法。用毒力较强的疫苗,给开产母鸡接种。培养高滴度抗体母鸡,然后取其卵黄,加入生理盐水,青霉素和链霉素,搅拌制成卵黄匀浆液。在发病早期,用卵黄液进行皮下或肌内注射治疗,每只雏鸡用量1毫升,可迅速控制疫情,降低发病死亡率。若同时加用广谱抗生素类药物和肾脏解毒药,再用威力碘药液带鸡喷雾消毒,防治效果更好,鸡群死亡率可降低到3%左右。

    skbshge

(四)鸡马立克氏病()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B亚型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肿瘤性传染病。主要临床特征是单侧或双侧性肢体不全麻痹,内脏形成淋巴瘤,鸡冠发白或变紫,体质衰竭消瘦,病程一般较长,有时死亡率较高。鸡群自然感染潜伏期较长,一般为2~3周,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无其他因素干扰,潜伏期会更长,一般可长达2个月以上。

    【临床症状】

    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1)急性型 多发生在肉用仔鸡,主要特征是发病急,传染快,病程短。病鸡精神不振,不思饮食,几天后陆续死亡,死亡率高达30%。有些病鸡病程较长,出现单侧或双侧肢体瘫软症状,但大部分病死鸡的内脏器官,有大小不等的淋巴瘤。

    (2)慢性型 分为以下4种类型。

    ①神经型 多发生于3~4月龄的青年鸡,主要是外周神经受损害,出现神经失调的各种症状,如单侧或双侧坐骨神经受损害,表现走路不稳,呈“劈叉”姿势或卧地瘫痪;翅神经受损害,表现单侧或双侧翅下垂;颈神经受损害,表现头颈歪斜或下垂;迷走神经受损害,表现嗉囊扩张,呼吸困难,张口无声喘气等。这一类型马立克氏病,发病死亡率较低。

    ②内脏肿瘤型 多发生于肉鸡和开产前后的蛋鸡,主要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羽毛松乱,鸡冠萎缩,极度消瘦,走路迟缓,脸色苍白、贫血,排绿色稀便。触诊腹部可摸到肿大的肝脏,发病率为5%~10%,病鸡死亡率为100%。

    ③皮肤型 病鸡营养不良,羽毛松乱,脱毛严重,在颈部、背部或腿部毛囊呈结节性肿胀,有小米粒至蚕豆大的瘤状物,破溃后皮肤及羽毛有血污。病鸡逐渐消瘦、贫血,鸡冠萎缩,发病率很低,一般无死亡。

    ④眼型 单侧或两侧眼感染,病初虹膜颜色消退,逐渐呈同心环或点状褪色,以后发展为弥散性浑浊呈灰白色,患眼瞳孔缩小,边缘不整齐,直至眼球如“鱼眼状”,视力逐渐消退,转归失明。该病俗称“鱼眼病”、“灰眼症”。

    【病理变化】

    (1)神经型 病毒侵害外周神经后,可出现神经水肿、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甚至会出现淋巴样细胞大量增生,形成肿瘤性病变。神经肿粗2~3倍,外观呈灰白色或黄白色。经常侵害坐骨神经、腰荐神经、臂神经、迷走神经等处。

    (2)内脏型 表现内脏器官发生淋巴瘤样增生病变。瘤组织中的细胞成分是由弥散性增生的中、小淋巴细胞,成淋巴细胞和马立克氏病细胞所组成。不同内脏器官上的肿瘤形式往往不同,如肝脏上的肿瘤多呈圆形,小如米粒,大如鸽卵,肝脏肿大3~5倍;卵巢上的肿瘤,开始如菜花或脑回样。肿瘤多呈灰白色,油脂样,位于内脏器官的实质中或突出于表面。

    (3)皮肤型 主要是毛囊部位小淋巴细胞浸润,或形成淋巴瘤性病变。病变部毛囊肿胀,形成小结节。肿瘤破溃形成结痂,若有细菌感染则形成溃疡。

    (4)眼型 虹膜及眼肌淋巴细胞浸润。另外,在眼前方也可能有颗粒性或无定形的物质存在。

    【防治措施】

    本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根据病原生物学特性和发生的一些特点,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会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1)防疫卫生消毒制度 要有严格的防疫卫生消毒制度,防止马立克氏病毒对鸡场的污染。

    (2)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 雏鸡和成年鸡要分群隔离饲养,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孵化室和育雏鸡舍要远离成年鸡舍,要逐渐培育抗马立克氏病的种鸡品系。

    (3)接种疫苗 是预防鸡马立克氏病的重要措施,现用的疫苗有3种。一种是火鸡疱疹病毒疫苗,火鸡疱疹病毒与马立克氏病毒有交叉免疫作用,对火鸡和鸡无致病力。该苗应用时间较早,而且应用广泛,对马立克氏病的预防曾起到很大的作用。第二种是马立克氏病毒2号毒株致弱后的弱毒疫苗。第三种是马立克氏病毒超强毒株致弱后的疫苗。为预防本病发生可在雏鸡出壳24小时内进行接种。若在2~3日龄内接种,免疫效果较差。连续使用火鸡疱疹病毒疫苗的鸡场,必须加大免疫剂量。

    skbshge

(五)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临床症状】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科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因毒株不同,又分为呼吸型、肾型、腺胃型。本病的特征为气管啰音,咳嗽,打喷嚏,呼吸高度困难。该病毒侵害肾脏,造成产蛋数量下降,蛋的品质下降,出现楔子蛋或软皮蛋。幼年鸡(肉仔鸡)表现出呼吸困难,流鼻涕,甩鼻,喘气或肾脏感染,死亡率增高。若为单纯支气管炎病毒,不是肾脏病变型株侵害,则死亡率低。

    【防治措施】

    本病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饲养过程中降低饲养密度,加强通风,减少各种应激,严格卫生消毒措施。适时接种疫苗,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

    苗在7~10日龄滴鼻,40日龄二免,75日龄可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H52

    苗强化免疫。肾型传支可用含有T株的弱毒疫苗或灭活苗进行免疫。腺胃型传支用灭活苗接种,据报道有较好预防效果。目前对本病尚无特效疗法,可用中药及青霉素、链霉素、泰乐菌素等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止细菌继发感染,连用1周,可以缩短病程,减少死亡。

    skbshge

(六)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临床症状】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临床特征是发病较快,张口喘息,甩头咳嗽,常咳出带血的分泌物。临床症状分急性型和温和型两类。

    (1)急性型 是由强毒株引起,发病突然,精神委靡,气喘,咳嗽,呼吸困难,严重时头颈伸向前上方,张口喘息,发现喉鸣声并甩头,从口内甩出带血的痰液。腔黏膜红肿,有出血性炎症。病鸡无食欲,两眼闭合,缩颈卧地,鸡冠颜色变紫,排灰绿色稀便。常因衰竭或窒息死亡,死亡率20%左右,有时高达70%,病程可达月余,产蛋率下降40%以上。

    (2)温和型 是由致病力较低的弱毒株引起,呼吸道症状表现轻微,结膜发炎,眼周湿润、流泪,在结膜囊内偶有干酪样分泌物。病程稍长时,眶下窦肿胀,从鼻孔流出稀薄或较黏稠的鼻液,发病率低,很少死亡。鼻咽部有多量黄白色血性分泌物,气管腔内常充满血凝块。病程较长时,喉腔内常有黄色干酪样栓子,干酪样物质常可蔓延至气管,气管内有黄白色干酪样物质,眼结膜肿胀、增生、坏死,角膜浑浊,头面部皮下水肿。

    【防治措施】

    (1)预 防

    ①坚持严格隔离、严格消毒等防疫措施 这是防止本病流行的有效方法。由于带毒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之一,故有易感性的鸡切不可和病愈鸡或来历不明的鸡接触。新购进的鸡必须用少量的易感鸡与其做接触感染试验,隔离观察2周,易感鸡不发病,证明不带毒,此时方可合群。

    ②免疫预防 在本病流行的地区可接种疫苗。目前使用的疫苗有2种,一种是弱毒苗,另一种为强毒苗。弱毒苗系在细胞培养上继代致弱的,或在鸡的毛囊中继代致弱的,或在自然感染的鸡只中分离的弱毒株。弱毒疫苗的最佳接种途径是点眼,但可引起轻度的结膜炎且可导致暂时的盲眼,如有继发感染,甚至可引起1%~2%的死亡。故有人用滴鼻和肌内注射法,但效果不如点眼好。强毒疫苗只能作擦肛用,绝不能将疫苗接种到眼、鼻、口等部位,否则会引起疾病的暴发。擦肛后3~4天,泄殖腔会出现红肿反应,此时就能抵抗病毒的攻击。强毒疫苗免疫效果确实,但未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