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邢夫人的逆袭人生-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爷子想着虽然以后不能做海运这来钱的生意。但好在他们王家和金陵薛家也是联姻,以后也不怕缺银子的买卖做不了。
“现下府里能拿出多少银子来?”王家老爷子一向都不管府务的。
王家老太太虽然将管家权一分为二让两个儿媳妇管着,但手里还是握着放银子的库房的钥匙。
“老爷放心,当年我们王家也没借多少银子,王家又一向富贵,这么点的银子还是还得起的。”王老太太说道。
当年圣上偏爱下江南巡游,不光是贾家曾经接驾过,他们金陵四大家族都曾经因为要接驾,向户部借过银子。
因为头一年贾家接驾建造别墅,虽然有荣国府和宁国府平摊了银子,但是选地买地,再新造的别墅,自然花费的比较多了。
倒是王家,史家,还有薛家之后的接驾也是在这新造的别墅的基础上扩了一下,再维修重新建造个别的景观,所以花费的倒是不多。
之后几年里连续都是甄家接驾,圣上也是提拔甄家的人到了肥缺,也是为了让甄家能够敛财,将银子筹备起来。
虽然圣上没有明说,但像荣国府和宁国府这样的人家,其实心里都有预感,这笔银子还是要还的。
史家也不例外,索性史家一向都是和王家参股海运生意,也是去年倭寇猖獗,这才停了海运生意,但这银子也是攒了一些,史家到底人口众多,花费的也大,好在欠的银子也不算多。
王家一向就是喜爱黄白之物,自然也是肉痛,也不想还的。但看这情况,史家没有去荣国府,这动静,只怕也是要还的。他们也没办法。
“既然如此,正好等荣国府还有史家还了银子之后,我们也跟着还吧。”
王子腾毕竟是在军中任职,也是趁着午休的时候才赶回王家议事,现下王家也打算跟着还银子了,王子腾也没工夫耽搁,揣了两个肉饼就骑上马赶回京郊的营地去了。
王老太爷也是心里有了安慰,虽然大儿子是个没出息的,但好在小儿子有出息,只不过就是这子嗣让人着急,看来还是得找个好生养的才行。
237。邢夫人的第二百三十七天()
; ; ; ;到了晚上的时候; 薛夫人也是饿醒了,一醒来就问道; “我的孩子呢; 可还好?” ; ;下面的人自是不敢说不好; “太太不要着急; 小姐在隔壁喂奶呢,太太可是要抱过来看看?” ; ;薛老爷也是在这个时候进来了; 薛夫人倒是不好意思,说道; “老爷怎么进来了; 这产房里污浊的很; 不吉利。” ; ;薛老爷也是安抚着按着薛夫人要起来的身体,“你才刚刚生产完; 别起来了,许是这会儿也该饿了吧,还愣着干什么,该不快点摆膳。” ; ;“多谢老爷关心; 我这会儿也不算太饿了,只不过是惦念着女儿; 想看看女儿。” ; ;“放心吧,我刚刚从女儿那回来,孩子玉雪可爱; 可人的很; 因着到底才四两半; 有些太小了,也不好出来见风,怕染了风寒,等你养好了身子再去看也无妨。” ; ;薛夫人也没有多想,也只点了点头说道,“老爷说的是,也是怪我,没能好好养着她。” ; ;“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她自是心疼你这才长的小巧,要不然你生她的时候可有的熬了。” ; ;薛夫人刚有点想哭,就被薛老爷这话逗笑了,“她哪里知道这些,老爷莫要安慰我了,可是给姐姐送信了,姐姐只怕也会高兴我儿女双全了。” ; ;“天色晚了,便没有去,怕打扰姐姐一家人休息,更何况珠儿正是紧要的时候,更不能打扰了。” ; ;“老爷说的对,是我想岔了,明日里再去送消息吧。” ; ;薛老爷见下人们回来,也是让开了位置,让丫鬟喂薛夫人吃东西,眼见的薛夫人吃的差不多了,这才对薛夫人说道,“你好好休息,明日里我抱着孩子过来看你。” ; ;“还是别抱进来了,屋里也是浑浊的很,别委屈了孩子,更何况天还冷着呢,可别冻着了,等我出了月子,再去看她好了,今日里发动的突然,也不知道有没有吓到蟠儿。” ; ;平日里薛蟠也是多有黏着薛夫人,找不到她,只怕蟠儿也得哭闹一场。 ; ;“夫人放心吧,蟠儿那边有奶娘在呢,刚刚哄睡了,况且有我在,我会看顾着蟠儿的。” ; ;薛夫人这才放心下来,这会儿也是刚睡醒,也算有精神头,“我们姐儿的洗三只怕要劳烦族里的婶娘们操劳了,弟妹现在也是正怀着身孕呢,不方便劳累。” ; ;其实薛家老爷也不想让那些倚老卖老的族人插手他们府里的事,但事情偏有不巧,也只能妥协了。 ; ;“夫人放心就好,我会处理好的。” ; ;洗三那天薛夫人才看到自己的女儿,确实瘦弱的很,就连哭声都不及别人的一半儿的声响。 ; ;心里也是怜惜的不行,好在也是养了三天,也算是比三天前看着要好很多了。 ; ;王夫人这天也是带着贾珠来了,笑着说道,“这下妹妹也是儿女双全,可见我们王家的姑娘都是有福气的。” ; ;薛夫人也只矜持的笑了笑,说道,“有这两个孩子,看着他们长大成人,我这一生也是圆满了。” ; ;王夫人心里虽然觉得妹妹的要求或者说是追求也太低了,这怎么能够,有了孩子,自然想要追求更多了。 ; ;不过这个时候也是不能说扫兴的话罢了,“可不是,我们这些做母亲的也就盼着那一天的到来了。” ; ;“我可比不上姐姐,姐姐眼看着拐过年就能当婆婆的人了,我这还有的等呢。” ; ;王夫人正是自得的很,“哪里,还早着呢,珠儿这孩子也是注重学业的人,这眼看着仕途也才刚开始呢。” ; ;王夫人这个时候可是谦逊的很,为的也是让别人夸赞她的孩子。 ; ;“这可是太谦虚了,有多少人连个童生都考不中的,可见姐姐教养的好,珠儿又是个聪慧的,赶明儿个也能给姐姐找个好儿媳,再生个聪慧的孙子,那姐姐可就只等着享福就是了。” ; ;王夫人也只笑了笑不再说什么,“说起来刚才主持的那夫人可是薛家本族的人?” ; ;薛夫人的笑容淡了淡,点了点头说道,“算是吧,不过是薛家分支的婶娘罢了,也不算什么亲近的人家。” ; ;薛家主脉也只留下两支,偏偏主脉人丁稀少,比不过分支人家支大叶大了,难念没有一点的想法。 ; ;这皇商说起来是属于薛家的,但并没有规定只能是薛家主脉继承,那些人近几年见老爷没有子嗣,可不就生了见不得人的心思。 ; ;就算是薛夫人如此天真的人,也是感受到了那些妇人对她的蔑视,还不是因为她那几年没能生下孩子。 ; ;总归是闹过不愉快,偏偏自己的女儿洗三和满月只怕也得由她们主持,难念心里不痛快。 ; ;王夫人想了想也能理解,就好比族里贾代儒那一支,也是公公的庶出弟弟,也是有事没事清高着呢,好似谁欠了他一样。 ; ;还不是对荣国府里的家业眼红着,但到底也就是个庶出,成亲生子之后就被分了出去了,又是个清高不懂俗务的,还能剩下什么?可不就越过越穷,只能眼红荣国府里的人。 ; ;嫡支打压庶出的也历来都有,谁让族里的资源就那么多,只能往下打压了,要不然当初贾代儒这个考中举人的庶子,怎么没能在朝为官。 ; ;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战乱频繁,朝中重武轻文,二来也是来自嫡支的打压,虽然出手的是太婆婆,但王夫人心想,肯定公公也是知道的,要不然也不会出于补偿的心里,将族学这事交给了贾代儒,只不过人家并不领情罢了。 ; ;“听闻你那弟妹也是又有了,说起来也是巧了,你们这两妯娌倒是有缘分,这生儿子是前后脚不到一年的差距吧?就不知道你弟妹胎是个儿子还是女儿了?” ; ;薛夫人也是放下心里不痛快,“姐姐不说,我还没怎么注意这些呢,确实是有些缘分了,要不然怎么能成为妯娌呢,倒是姐姐你,听闻京城里的邢夫人也是又有了,姐姐可是有什么打算不成?”
238。邢夫人第二百三十八天()
别看他作为族长; 好像是多么的威风; 但其实处处受人桎梏,平日里小事他也可以随便做主,但像这种关系到族里那些倚老卖老长辈们的利益的事情; 那他这个族长也无能为力。
大伯娘也是心里着急; 这儿子都二十好几的人了; 还没什么作为,她能不着急吗?尤其是邢秋雨说的话也有一二分的道理。
小时候儿子也是乖巧聪慧的,难免让她想着是不是真的和夫子有关系; 别是夫子耽误了她儿子吧?
眼见这心思也是越发确定,但自家老爷竟然做不得主; 反而认定了事实。
“你看; 这大侄女还要给全哥儿请个举人当先生呢; 反正族里的夫子也多是考不中的老秀才老举人,指不定就是学不明白,教不明白; 干脆让忠哥儿留在京城跟着学好了。”
“胡闹。全哥儿才多大; 学的内容也只会是启蒙用的,忠哥儿学了这么多年; 进度都不一样,怎么一起读书; 你以为大侄女请的举人还能教多久; 左不过三年之后就又要参加科举了。”
“那也总比被耽搁了强; 再说了; 这族学还不知道是什么水平,就算是忠哥儿跟着再从头开始学,那十年之后要是能考□□名,也比回去蹉跎的强。”大伯娘说完呜呜的哭了起来。
邢家族长也是有心无力,毕竟这全哥儿起码要读十年书才能下场,到时候忠哥儿也都三十了,难不成真的跟着从头读吗?
他不是不相信夫人说的话。但他是不相信自己儿子能够这样聪慧,毕竟二十了还是童生,他也很为难呀。
大伯娘将眼泪擦了擦,眼看着老爷有些意动,紧接着说道,“你也看见了,儿子也老大不小了再不能耽搁下去了,更何况不过是区区十年罢了,若是能有个功名出身,这一切都值得,三十而已,到时候我们大房也不至于还是个白身,更何况夫君当年也是三十好几才考中举人,得了官身,我们这样的人家这几年还是等的起的。”
邢家族长其实还是过不了自己心里那一关,哪里有长子放到别人家里的道理,本来当初就有兼祧两房的传闻,现下各房都有了子嗣,族长也不想让别人误会他谋夺二房的家产。
“这事,你容我再想想吧。”
大伯娘可等不及,毕竟其他族人见没占到便宜,自然想着回金陵去的,本来也是族长不甘心,这才找借口养着小的才总几个钱,但这银子肯定不会少给的。也就变相的要了银子,但偏偏邢秋雨不上当。
一点都没觉得弟弟妹妹是累赘,也没有不想养的想法,这没法,再拖下去,恐怕大家也都记挂着家里,这邢家二房又是守孝吃斋的时候,自然都不愉快,大伯娘知道,过几日只怕也会闹着要回去,时间紧迫。
当天下去又去找了邢秋雨,说道,“本来想留下来多陪陪你们姐妹的,但你也知道一起来的也不止我们这一房,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