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男两不误-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ㄍ醪还蛔矢窳⑽印保馄渲械牟畋鹗翟谑翘罅耍萌瞬坏貌换骋桑鞴獾凼窃谌美钅竞瘫痴飧龊诠�
厉晫瞧瞧看了眼自己高高在上的父皇,又很快地瞥了贺兰擢秀一眼,见他想要开口,忙出列大声道:“若是二哥没有资格做太子,还有谁能?父皇。”他的声音再次扬高几分,道:“儿臣以为,那些紧紧为了哗众取宠而不择手段的人的言辞,连入耳的价值都没有。”
以他的本心,其实他并不想在此时拦住李木禾,显而易见,明光帝一句话便设下那么大的陷阱,只要李木禾一开口,不论他如何解释,都不过是越描越黑而已。
以他们之间的私怨,他应该让他充分发挥才是。
可是,若是任明光帝如此利用李木禾的话,那么他所要达到的目的势必就会大打折扣。
那个目的虽然他并不怎么放在眼里,可那是他的王妃煞费苦心安排的,他如何忍心破坏呢?
想起昨天忙了一夜,这个时候可能扔在补眠的自家王妃,他不自觉地露出一丝带着纵容的微笑。
真是,又爱有恨呐!
被厉晫的一番话打断,众人的思绪便全被拉了回来,纷纷回到“立权王为太子”的主题上。
唯一反对的声音显然丝毫没有起到作用,反而像是一滴油投入了炽热燃烧的烈火,爆发出耀眼夺目的火光。
立太子的呼声越来越高,明光帝的脸色越来越沉,然而在烈火的光照之下,这一点阴霾并没有被人看见。
然而,在这种热切的氛围之下,明光帝仍然默不作声。
这时,一直抄手立在一旁的安乐王厉泽忽然睁开了半阖的双眼,眼底精光乍现,他先是冷冷地扫了一眼厉晫,随即出列道:“臣弟亦认为,东宫之主该是权王殿下。”
朝堂上的沸腾戛然而止,安乐王的一句话,好像已经为这场举荐做了个完美的结束。众人纷纷看向明光帝,连一向不涉政事的安乐王都开口了,凭明光帝为安乐王的宠信,太子之事肯定是不能更改的了!
然而,令众人没有想到的是,明光帝阴着脸看了安乐王一阵,仍是没有开口下旨立太子,而是长长地一声叹息,“众位爱卿的意思,朕都知道了,权王的确是朕引以为傲的儿子。”他慈爱又骄傲的目光落在厉晞身上,言语却含糊不轻,道:“只是立储之事,虽是国事,也是家事,朕虽是一国之君,但也是父亲、是丈夫。”
群臣正对立储之事志在必得的时候,冷不防听到明光帝如此感性的话,都是一愣,完全猜不出皇帝下一步想要做什么。
明光帝接着道:“此番,朕本打算效仿前朝,在立了太子之后,就遣成年亲王离开帝都到属地就番,但朕思及骨肉分离心有不忍总是难以下决断,昨夜又经与德贵妃和玉婕妤一番恳谈,德贵妃为朕育有一子一女,公主才为国远嫁不久,若再经历母子分别未免残忍。至于玉婕妤,她她与相王多年不曾相间,朕怎么忍心令他们母子才相见便又分离。”
明光帝的声音带了一丝多情缠绵,十分动情地道:“是以,立储之事暂且,不要提了。”他说着转向权王,道:“老二,你能体谅朕这一片为夫为父之心吧?你不会记恨朕吧?”
不过须臾之间,厉晞仿佛从天上跌落地狱,他怎么也想不明白,明明是再正经不过的朝事,明明太子之位触手可及,怎么突然之间就化成了一场空。
慈父?良夫?
那一瞬间厉晞几乎要笑出声来,他怎么从来不知道,自己的父皇是这般多愁善感的人?
啼笑皆非的滑稽之感混合着登高跌重的落差感,还有那所求为得的恨意几乎扭曲了他整个人。
艰难地转过头,厉晞很快寻到了詹莫如。
詹莫如显然一直在看着他,两人的视线一碰,厉晞清楚地看到詹莫如对自己摇了摇头,他耳边忽然浮起昨夜书房的谈话。
“臣思来想去,总觉得有一事应该提醒殿下。”书房密谈之后,詹莫如去而复返,对厉晞道:“荆王殿下虽出身行伍,但却并非那粗心少思之人,微臣虽想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但微臣断定荆王绝非是真心想要举荐您成为太子。”
厉晞记得自己道:“此事方才温世子已经提过了。”
詹莫如道:“温世子所言自然不会错,然而微臣只是想,凡事有备方能无患,若明日交锋时一旦情况有异,还请殿下千万忍耐,万务以皇上的信重为第一,若有必要,适度的退让以保有余力是必要的。”
厉晞闭了闭眼,转过头,对明光帝拜下去,也十分动容地道:“儿臣宁愿让出一万个太子之位,也不愿失去一个宽厚仁爱的慈父明君!”
没想到,他府内一干谋士,具是足智多谋之人,最后却被詹莫如不幸言中了!
父皇啊父皇,您竟然还有这一招,您,果然是从没打算立我为太子啊!
还有,德贵妃和玉婕妤公主出嫁已是时过境迁,从冷宫复出也不是一日两日,为何偏偏要在昨夜与明光帝深谈?
老五与自己是宿敌,德贵妃出手为难并不奇怪,可那玉婕妤莫非,她以为她的儿子有和他一争的资格么!
他咬着牙,掀衣跪下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厉旸见状,脸上露出嘲讽的微笑,紧随其后跪下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厉晫仿佛是被震撼了一般,满脸感概地看了自己的兄弟一眼,也跪了下来,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位有储君资格的亲王显然都暂时放弃了太子的争逐,那么身为臣子,又何必违背主子的心意呢?
见状,金殿之上的群臣也纷纷跪下,三呼万岁之声宛如撞钟一般回荡在大殿之内。
贺兰擢秀顶着李木禾从四品之官身,站在殿外最后一排,他清冷的眸子里映出身前潮水一般一浪接一浪跪下的同袍,最后看了眼身在首位震惊而又尴尬的安乐王,微一勾唇,低头,规规矩矩地行以君臣之礼。
安乐王厉泽并未注意到贺兰擢秀的那一眼,他手脚冰凉地看着文武群臣,再看看龙椅之上面露得意的明光帝,这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他失算了!
第114章 红颜祸水()
“众位爱卿平身。”明光帝威严又不失亲切地道,随即和气地看向厉泽,笑道:“皇弟躲懒了这么多年,终于肯出来帮朕了,朕很欣慰。”
厉泽脊背渗出淡淡的冷汗,躬身道:“臣弟无能,只是”只是想在这件事上多一句嘴,为了不让荆王达成目的,可他再糊涂,也知道此时“立储”两个字是绝对不能提的。
明光帝道:“皇弟先不要着急,容朕想想,究竟把哪个烂摊子丢给你。”他哈哈一笑,道:“你这十几年可得给朕补回来才是!”
他说得极其温和,就像寻常家庭的兄长对弟弟的口吻,可听在厉泽耳中,仿佛那把悬在头上多年的利刃终于摇摇欲坠地将要落下来,
他汗淋淋地想要解释,然而明光帝不待他多说,便开口散了朝,龙袍一甩,扶着吴宽的手走下龙椅,与平常一样地走出金殿。
明光帝离开很久以后,大殿内依旧是一片寂静,群臣面面相觑,一时间竟犹在梦中,为什么,明明是十拿九稳的立储之事就这样化为乌有了?
最先有动作的是贺兰擢秀,他默默地对左右同袍拱了拱手,消无声息地离开了。
他这么一动,仿佛是一个信号一般,死气沉沉的大殿活了过来,窸窸窣窣的私语声渐渐大了起来。
一直呆呆看着空着的龙椅发愣的厉旸缓缓收回目光,用余光瞥了贺兰擢秀的背影一眼,抖抖袍袖,双手抄起在袖中,走到厉晞面前,咧嘴一笑,道:“二哥,弟弟我只能帮你到这里了!”他又转向厉晫,扬眉道:“五哥也别失望,咱们兄弟几个都在一处,这样不挺好的?”
说完,也不等旁人说话,更不行礼,他朗声一笑,第一个大步离开了。
厉晫对厉晞道:“这个老六不过,他说得有理。”他露出意味深长的笑意,“咱们兄弟几个都在一处,才有意思,不是么?”
他说完,按规矩礼貌地告辞,施施然离开了。
等厉晫和厉旸都离开了之后,厉泽看看厉晞,长叹一声,也带着厉荣离开了。再之后,打算暂时保持观望中立的、明确支持厉晫、厉旸的官员以各种事由告辞离开,剩下的便都是与厉晞交好的官员。
众人按品级将厉晞团团围住,却一时不知该如何开口安慰。
最后是温侯先开口,道:“殿下,仲春亥日陛下的亲耕事宜正在筹备之中,亲耕之事兹事体大,礼部务必要郑重以待,臣以为,您还是早些过去处理才是。”
他那双苍老而睿智的目光沉沉地望着厉晞,事已至此,后悔恼怒皆是无用,真正的王者,不需要任何人的怜悯,与其在这里被人同情笑话,还不如振作起来,再做准备。
皇帝亲耕是每年的仲春亥日皇帝亲日春耕以祈求丰收的重要节日,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一国之本,这件事历代皇帝无不重视,若是做好了自然会取悦明光帝。
厉晞是了解这位外祖的,也确实并不是愚人,又极好面子,是以尽管此时心里仍激荡着暴风雨一般的怒气和失望,他仍勉力压制住了情绪,依旧斯文有礼地对众人道:“温侯说的没错,此时最要紧的是稍安勿躁,做好分内之事,方才不辜负父皇对各位的信任。”
他目光一一从官员们的脸上看过去,看似一视同仁般的感激,实在在那么几个尤为信重的官员面上划过时,彼此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轻轻一碰。
“那本王就先走一步了。”打好了招呼,厉晞温文尔雅地拱拱手,被在众人众星捧月般的注目礼中走出了大殿。
这一天的深夜,权王府的书房密室一如昨日一般灯火通明。
贺兰萧老谋深算的脸上满是不甘,连连跌足道:“怎么会如此!皇上他明明是属意殿下的才是啊!而且,朝中这么多声音都支持殿下,皇上到底是”
温成物依旧是代替父亲温侯前来,也转达了父亲的意思,他叹了口气,道:“父亲说,此事确实是我们做错了。”
话音一落,屋中的人纷纷抬头看向他。
温成物满脸是一言难尽的神色,道:“家父说,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皓月怎能如耀日争辉!”
在场之人既为厉晞之心腹,那么便没有笨人,就算今日之前被只有一步之遥的成功冲昏了头脑,但一经点醒,也都很快就醒转过来,众人的脸上皆是一片懊恼之色。
有人忍不住道:“早知如此,我们也不必”
不必什么,大家心知肚明,但如今说出来显然也是于事无补。
厉晞深深地叹了口气,在心腹面前,满腔的怒意到底忍不下去了,他一拳重重地砸在桌上,恨声道:“真没想到,父皇竟然会做出这种事!”
明明是他自己不想立他为太子,最后竟然将责任全部推倒了后宫的两位妃子身上!
这一仗,是他没有算计到明光帝的独裁之心,然而却被这种理由所敷衍,他实在不能甘心!
众人一阵沉默。
他们也没有想到明光帝竟会做出这种类似“无赖”的举动,可他们身为臣子又怎么能说主君的不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