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中国股市虚拟大崩盘-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国2006年全年新增308万个A股账户,而2005年全年新增开户数才85万个。截至2007年1月23日,包括A股、B股和封闭式基金在内的个人开户数量已经达到了8053万户。迄今,沪深两市账户总数已突破1亿大关。
沪深市场总市值增加的速度同样令人叹为观止。历史资料显示,2006年12月20日,沪深两市总市值首次突破8万亿元大关,在其后的半年时间里,沪深总市值增加了1?25倍。2007年1月份,沪深总市值连续突破了9、10、11万亿元大关,4月份又连续突破13、14、15、16万亿元大关,5月份,则连续突破了17、18万亿元大关,沪综指在5月底一度冲上4300点,目前的两市总市值已突破23万亿元。
可是中国宏观经济景气周期并没有停止迹象,受宏观经济持续向好的鼓舞,人民币依旧我行我素地大幅升值,由国际收支顺差和汇率稳定结合导致的流动性过剩还在促成中国股市一路向好,不断向上攀升。当初上证综指在1000点以下的时候没人敢进,还被人痛批股市制度不合理,现在股指一次次创新高,股价一次次被刷新,人们却在打破了头竞相往里挤。
〃现在已进入博傻时代。〃许多市场人士这样说。
第24节:第四章 吹大的泡沫破裂(1)
第四章 吹大的泡沫破裂
我们把时间的镜头拉向2008年。越来越多的炒股大军跟风似地加入到股指已被推得很高的股市行列里来,加剧了股市的泡沫堆积。流动性泛滥、对北京夏季奥运会的憧憬,以及人民币升值迭创新高等一些重要因素的推力,中国资金推动型大牛市似乎成了一匹脱缰的野马,一部不断向上、无法停下来的赚钱机器。但北京奥运会后,中国长牛市的后续走势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不确定,吹大的股市泡沫以及始终相伴左右的〃高处不胜寒〃的投资大众的心理定势,使得股市只要有国内或国际某一引爆危机的导火索,将最终引发股市悬崖式的下泻,从而使得本来一直萦绕在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大崩盘阴影成为现实。2008~2010年是中国股市长牛市流金岁月的当红年份,投资者在把握这一千载难逢的股市主升浪的同时,也可能在其后看到一次惨烈的股市大危机过程,以及股市危机给中国和世界带来的当量巨大的冲击波。
热身奥运
投资途径的严重匮乏使得进入2008年以后的中国股市行情依旧一片红火。虽然股市围城现象也日益严重,在一大批股民因为股市涨幅太高而开始永久性出局的同时,大量新股民好似如梦初醒,才刚刚开始踏入股市的征程。早在2005年年底大牛市行情刚刚兴起的时候,他们的心态一直都很好,隔岸观火。然而,耐心等待的结果是白白坐失了一波波上涨行情。就在他们一次次错判市场,踏空行情时,他们眼见着当年和他们一起平起平坐的亲朋好友因为踏准了这一轮长牛市节律一夜暴富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更何况从大牛市兴起,已经两年了,就是因为自己当年没有从大牛市、长牛市视野高度去看待中国股市,如今,他和那些在早年就勇敢无比冲入股市的投资者来说早已在财产的占有多少上大相径庭了。看到这些因大牛市制造出来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他们垂涎得都快发疯了。
这些早年在中国大牛市伊始尚还对21世纪初几年的股市大跌心有余悸而自我边缘化、作壁上观的局外人,此刻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焦虑,他们不能这样一天天看着股指继续向上大幅攀升而白白再损失机会成本空等下去了。不投资使他们成了中国证券史上这波最大、最长的牛市的大输家,现在该轮到他们杀入股市翻本的时候了。他们不理会〃股价已高,风险已至〃的任何善意警告,一个猛子扎进股市。在疯狂上涨的牛市里,这些股民忘了风险,赌徒心态暴露无遗。
越来越多的炒股大军跟风似地加入到股指已被推得很高的股市里来,加剧了股票供求上的不平衡。华尔街有一句名言:〃市场是由两种力量驱动的:贪婪和恐惧。〃在美国著名金融学家席勒教授看来,在投资市场,投资者的从众心理必然使得后来的投资者不断重复做别人已做过的事情。如果这种力量是乐观或贪婪的,那么市场就会持续繁荣;反之,如果这种力量是悲观或恐惧的,那么市场就会掉头向下。而且,在市场繁荣时,投资者往往都会健忘以往市场崩盘时的惨痛教训。因为市场的繁荣不仅会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和期望值,而且也使已进入了市场的投资者进一步哄抬或操纵价格,以便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来。这种从众行为的循环往复,不断地产生出一种无限放大机制,从而推高股价不断向上。而2008年的股市快速上涨就是这种价格上涨信号无限放大的结果,它吸引了大量海内外资金涌入中国股市。由于股票价格快速上涨,给股市带来了极强的财富及盈利效应,使中国有更多的人希望进入股市。当大量民众涌入股市时,股价的推高也就变得更加容易。
中国股市在经历了2006年整整一年和2007年年中以后的大幅上扬后,大多数中外投资基金还是不愿意相信,上涨仅仅一两年的中国股市大行情就将戛然而止,他们毋宁相信理性的投资与非理性的投机之间的鏖战将贯穿今后若干年,笔者也宁可相信这一观点。并认为,上述描述的大牛市行情仅仅是中国股市有史以来最大一次牛市格局的一个上涨性基础,牛市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背景下对人民币升值长期预期引发的国内外流动性资金进入中国股市所致,只要这一大趋势不改变,大牛市脚步就不会停下来。因此,泡沫的破裂暂时还没有看到,股市仍处在一个泡沫式大繁荣的延长期中。
第25节:第四章 吹大的泡沫破裂(2)
2008年,受上述因素影响而发动的资金推动型大牛市似乎成了一种刚性,流动性泛滥看不出有改善的迹象,各路资金仍在一起涌向股市,在巨额资金推动下,股市的供求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股票资产受到一面倒的热烈追捧。
另外,对2008年夏天行将开幕的北京奥运会的憧憬则一天比一天热,传媒对奥运会的宣传达到了白热化程度,股市里有关奥运概念股被越来越多的市场分析师提出、推荐,然后炒作到疯狂。研究表明,日本工业化起飞的第一波经济增长发生在1954年到1964年,那是因为日本在1964年举办了东京奥运会。中国现在的工业化水准相当于日本上个世纪60年代的水平。所以,从举办奥运会的时间角度看,中国和日本具有经典的巧合,演绎出一轮经济高速增长、股市一路上涨有其历史的参照物和内在的必然性。国际著名投资基金也发表〃为奥运热身〃的年度前景报告,报告指出:〃目前距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不到一年时间了。有两类企业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从奥运会中获益,其一是具备举办地优势,即位于北京的公司,可能直接从奥运会中受益的上市公司包括北京控股(H股)、首都机场(H股)、首创置业(H股)和中国国航(H股,A股);其二是具有奥运会营销优势的公司,潜在的受益者包括中国银行、中国移动、中国国航、燕京啤酒等。
2008年,人民币升值迭创新高,尤其是2008年的中美战略经济合作论坛,加剧了人民币的凌厉升势。毫无疑问,流动性过剩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问题的关键〃节点〃之一,一个当今中国经济社会里最难解开的〃死结〃之一。
这也是2008年乃至今后中国基金资产规模壮观扩张的主因。不断发行的新基金在三个月的建仓期里,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它们都要进入股市,数百亿元资金流入股市,自然将不断推高股指。
为主升浪预埋伏笔
大盘继续按照自身的规律上攻。2008年到2010年这三年应当说是中国五年超级长牛市的当红年份,中国超级长牛市的脚步至此也走到了它的流金岁月。之所以说2008年到2010年是中国股市这轮超级长牛的流金岁月,是因为:
第一,2008~2010年将是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牛市的集中体现年,一方面是因为政府换届年效应,另一方面是因为奥运会和世界博览会举办年效应。2007年的党代会效应将在2008年开始产生〃十七大效应〃。会上制定的大政方针,将为中国〃十二五〃(2011…2015年)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明方向。从近10多年的统计数据来看,中国经济、投资的增速具有较强的〃新官上任〃效应,如构建和谐社会、中西部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建设、新农村建设等,以及推进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变革,像自主创新、节能环保等,都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市场对于2008年和2010年两个重要年份的经济增长寄予乐观的期待。
第二,奥运年景气效应将充分体现。统计资料显示,奥运会对举办国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贡献,将平均提高0?85个百分点,消费景气会形成一个阶段性高潮。奥运会后的后续效应也会不断地显现出来,特别是由大量的国内外游客蜂拥而来对于提高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旅游业的热度效应不言而喻。
第三,国家将在未来3年加大对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公共财政项目的投入力度,从而可以稳定居民的支出预期,提高居民的消费信心,释放储蓄,增强居民的消费倾向,提升消费需求。
第四,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为消费注入无穷活力。从现在起到201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从现在的48%提高到55%左右,这意味着每年平均增加两个百分点以上的城市化率,即每年约有2000万人口从乡村转移到城市,城市化率的提高将促使消费服务业升级。
第五,中国〃转型〃的动力及其对经济增长长期的推动效应。中国经济社会正处于整体转型期的起点,经济增长机制由〃投资-出口〃驱动向〃消费-投资〃驱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单纯追求数量规模的粗放式向更加注重节能环保的集约式转变。人口红利、和谐社会、城市化所引发的消费升级和消费贡献度的提升,以及国际产业转移、自主创新、科学发展所引发的产业升级,这些都将成为促进中国经济转型的内生性因素,支撑中国经济未来3年的快速健康成长。
第26节:第四章 吹大的泡沫破裂(3)
最后,资本市场转型的效应。股权分置改革引发的中国资本市场转型依然还在继续,包括进一步强化促进产业升级、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推进上市公司从隐藏利润、转移利润向释放利润的转变,更多的优质资产注入等都会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此外,中国民众理财需求进入释放期,目前证券资产占家庭总资产的比重依然偏低,老百姓手里还有不少的闲钱。同时,民众又缺乏更多可选择的投资渠道。如此的财富富集效应将继续扩大A股市场的上涨空间。
所有这一系列重大经济事件,都将引发中国境内最大一次投资狂潮,从而直接、间接影响到和基建相关的钢铁、水泥、能源、高速公路、航空,以及家电、消费、商业、旅游等产业的蓬勃发展。由于供不应求,上游产品价格将不断被推高,而世界能源紧缺,特别是国际石油价格已突破100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