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魏妃传奇 >

第138章

魏妃传奇-第138章

小说: 魏妃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身边,也有太后安插的人?淳儿垂着眼眸,略过一丝阴暗。

    “起来吧。”对于自己的女儿,胡太后倒是难得的宽容,既然意思到了就行,“哀家也是为你好”

    又假模假样的训斥了淳儿几句,胡太后便将她送了回去。

    坤宁宫的一举一动,已有眼线悄悄去找英娥禀报。怀玉恰好也在,听闻淳儿今日被胡太后训斥了一番的消息,两人皆是大喜。

    英娥更是毫不吝惜的夸赞怀玉:“还是你有办法,只不过教训几句,实在不解气!”

    怀玉笑而不语。她们姐妹和淳儿,已然成了宿命的仇敌,日后还会有更多的好戏!

第174章 皇上重病() 
只是训斥了淳儿几句,这在尔朱二姐妹眼里,惩罚的还是太轻了。淳儿先前给她们二人的那一掌,还是要好好地讨要回来才行。淳儿从坤宁宫离开后,尔朱二姐妹又马不停蹄的赶往了坤宁宫。

    胡太后素来便不喜英娥和怀玉,因此对她二人并无任何好脸色,神色也是冷冷淡淡:“你们二人找哀家,是为何事?没事的话便快些回吧,哀家今日有些累了。”

    英娥的眼珠滴溜溜的转了转,抢在怀玉之前开口:“太后娘娘,您怎的就这样放走了潘充华,这样的惩罚实在是太轻了!”

    听得英娥在自己面前算计淳儿,胡太后的心中更为不悦,语气变得冷淡至极:“那你想怎样?怎么处置潘充华是哀家的事,什么时候还轮到你来置喙!莫不是觉得哀家脾气太好了?”

    英娥的额头立时浮现出冷汗,自知自己说错了话,英娥连连讨饶:“太后娘娘恕罪,是嫔妾失言了。”

    怀玉不着痕迹的挡在英娥前面,遮去了胡太后大半的目光,这才开口道:“太后娘娘恕罪,良妃也是心忧社稷,一时冲动说错了话。但是如今潘充华干涉朝政,妄议朝纲,今日若是不加以严惩,日后必定祸乱朝纲,望太后娘娘明察!”

    胡太后冷哼了一声,却又在心里琢磨起怀玉的话来。她自知淳儿聪慧过人又有野心,像极了年轻时候的自己。如今淳儿已经开始协助元诩管理朝政,若是日后淳儿野心膨胀,恐会酿成大错。

    虽然自己在朝堂之上呼风唤雨,霸占朝廷,但是胡太后其实并不想淳儿也变成她这样的人。淳儿只要在这后宫安乐无忧的过一辈子,有自己的权势和地位替她遮风挡雨,胡太后便已经满足了。太多的,胡太后也不想奢求。

    见胡太后沉思不语,怀玉觉得这提议可行,便在一旁继续劝道:“太后娘娘,自古后宫不得干政,潘充华已然犯了礼法。若是不加以惩治,怕是其他人会挨个效仿,届时,后果难以想象啊!”

    淳儿毕竟是胡太后的亲生女儿,从给元诩指点迷津上就可以看出实力远超当年的自己,若她也走了自己的老路

    胡太沉默了半晌,后终于狠下心来,吩咐孝真:“传哀家懿旨,潘充华干涉朝政,祸乱朝纲。念起初犯,罚禁足一月。”

    禁足一个月,是胡太后能想到的比较重的,却又不伤及皮肉的刑罚。一来可以起到惩戒的目的,二来又不会真正的伤及淳儿,算是折中之法。

    底下的英娥和怀玉闻声暗喜,齐齐高呼:“太后娘娘圣明!”

    这一个月,已经够她们做很多事情了。

    延禧宫里忽然多了一队宫女,为首之人正是孝真。淳儿方才坤宁宫回来不久,胡太后便又遣了自己的亲信宫女过来,不得不让人疑惑。

    淳儿放下手中用来修剪花枝的剪刀,几步来到孝真面前:“孝真姑姑,可是太后娘娘有何吩咐?”

    孝真看着淳儿在这侍弄花草,一幅岁月静好的模样,心中暗暗想着,也许这孩子,不会走上胡太后一样的道路吧。

    孝真温和一笑,神色略带愧疚的说道:“充华娘娘,太后娘娘下了旨意。要您在延禧宫里闭门静思一月,奴婢也是领命前来通禀。”

    淳儿默了一瞬,最后苦笑道:“本宫知道了,这一月,本宫自会好好静思。”

    看来胡太后对后妃妄议朝政颇为忌惮,日后定要小心行事才行,淳儿在心中暗暗想着。

    孝真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才带着宫女们重又回去。

    待到孝真走远之后,楚歌在一旁愤愤道:“娘娘,奴婢已经听说了,是良妃姐妹到太后娘娘那里挑拨离间,娘娘您才会被罚禁闭的。”

    “竟又是她们。”

    原本胡太后口头训斥两句便已了事,本以为此事就此揭过,如今又特意遣了孝真过来通禀,想来其中是有不寻常之处,原来是她们二人在从中作梗。

    这姐妹俩,当真是一刻也闲不下来,时时处处都想算计她。看来是先前的那一巴掌打的还不够痛,竟叫她们这么快就有力气来兴风作浪。淳儿冷笑,若是下次,定然不会就这样轻易的放过她们二人。

    “娘娘,外面起风了,还是快些回宫吧。”楚歌看着花园里被风吹得四处摇曳的花枝,对淳儿轻声说道。

    “你先回去吧,本宫站一会儿再走。”

    外面风正好,似乎能吹散一身的阴霾,吹散后宫中的污浊腐朽之气。想来之后一月都要在这殿中度过,倒不如出来吹吹风,免了整天守在这小小的一方院落,身心俱疲。

    楚歌无奈轻叹一声,吩咐不远处忙碌的小太监:“小李子,将娘娘的披风拿过来。。。。。。”

    淳儿被胡太后关禁闭的消息,传入后宫之后,几家欢喜几家愁。

    喜得就如同英娥怀玉之流,淳儿被关了禁闭,那么她们自己便有机会接触元诩,说不定能一举得到元诩的宠幸,从此平步青云。这一月,她们有的是机会。

    愁的人就如同祺妃和元诩。英娥和怀玉到胡太后面前挑拨的事情,祺妃已通过耳目得知,由是更加憎恨这两人。

    元诩并不知晓英娥和怀玉牵扯其中,只是更加厌恶胡太后。重重的一拍案几,案上的毛笔在桌上跳起老高,接着又重重的落在案上,溅了元诩一身的墨迹。

    随侍的太监一边替元诩擦着身上的墨痕,一边劝道:“皇上,消消气,消消气,莫要气坏了身体。”

    那墨痕擦来擦去也擦不干净,元诩烦躁的拍掉太监的手,怒火攻心,冷声命令道:“替朕更衣,朕要到坤宁宫去一趟!”

    “皇上,不可,万万不可呀!”心知元诩是为何事烦扰,那太监急忙劝道:“太后管理后宫,自然也有权管理充华娘娘。若您为了娘娘之事去找太后娘娘,日后充华娘娘在后宫的日子怕是会更不好过。”

    元诩无力的跌坐在椅子上,生出一股深深地无力感。朝廷,后宫,胡太后样样把持在手里,这样的他,跟个傀儡又有何区别?

    先前为了朝政之事,元诩已同胡太后闹得势同水火,如今再次为了淳儿出头,怕是连表面上的和睦都要破碎。元诩只能忍,强忍着自己的心疼,让淳儿在延禧宫孤寂的待上一个月。

    忽然有人风风火火的闯入了殿内,见到元诩恭敬的行了个礼,“参见皇上。”

    元诩寻声望去,却见是自己的心腹侍卫,先前派出去查看厨子之事了。正了正身子,元诩问道:“可是那御厨有消息了?”

    侍卫沉重的点了点头,“那御厨的尸体是在京郊的树林里发现的,是在树上吊死的。仵作验过之后说是自杀,现在尸体已经运回来了,皇上要去看看吗?”

    点了点头,元诩随侍卫一同走了,那御厨的尸体放在了一处废弃的宫殿,周围围的是他昔日一同工作的其他人,皆在一旁长吁短叹。见到元诩过来,众人便识趣的朝元诩行了礼,接着离开了。

    那厨子的脖子上一道粗粝的伤痕,显然是被什么东西勒住了脖颈,他的嘴唇发紫,四肢也发紫,却是符合窒息而死的特点。

    元诩蹙眉问道:“他身上可有其他伤痕,身旁也没什么东西吗?”

    侍卫摇头,“仵作检查过了,浑身上下并无其他外伤。尸体旁边干干净净的,什么也没发现。只留下了一个破旧的包袱,里面装着一些发搜的吃食。许是做了亏心事,逃跑之后日子也过不下去了,自知自己时日无多,便寻了个地方上吊自杀了。”

    元诩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轻叹道:“既然已经死了,好生安葬吧。”

    厨子已死,下毒之事便算是死无对证。膳食里的毒到底是不是尔朱二姐妹下的,已再没了证据。案件查无可查,到底谁才是罪魁祸首,怕是只有那人知道。

    先前答应过淳儿,要替她查出真相,如今案件再也理不出来头绪,线索也全都断了个干净,怕是要对她食言了。。。。。。

    元诩心事重重的回了养心殿,坐到软榻上之后,想着今日发生之事,忽然觉得胸口一阵发闷,眼前也一片发黑。浑身一软,元诩就要摔倒在地,身旁的太监眼疾手快的扶住了他,这才避免元诩滑到地上。

    “皇上您没事吧?”小心翼翼的将元诩扶到龙床上,太监在元诩的耳边叽叽喳喳的叫着。

    元诩只觉得耳朵旁聒噪的厉害,便挥手制止了太监说话。忽然感到一股腥甜沿着喉咙就要涌出,元诩急忙掏出手帕,捂住嘴剧烈的咳嗽了几下,这才觉得整个人都好受多了。

    再展开手帕的时候,只听得耳边尖利的叫喊声:“不好了,皇上咯血了,快叫太医,快叫太医过来。。。。。。”

    听得耳边奴才们手忙脚乱的忙碌声,元诩怔怔的看着干净的帕子中央的一点红痕,一时间竟然没有反应的过来。。。。。。

第175章 真心与虚伪() 
吐出了那口瘀血,元诩觉得心口舒服多了,把脉的太医这才提着医药箱匆匆而来。

    太医匆忙行过礼数,朝元诩恭敬道:“皇上,烦请您将手腕伸出来,微臣替您把脉。”

    “嗯。”

    谁料伴随着诊脉的时间,那太医的一张脸就变得越来越难看。一段脉硬是来来回回把了好几次,始终是一脸的纠结神色,仿佛有苦难言。

    元诩本以为并无大碍,如今看见太医的反应,心一沉,问道:“朕到底得了什么病?”

    “这”太医措辞许久,怎么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被这样支支吾吾的态度弄得有些烦了,元诩峰眉紧锁,“到底怎么回事?别在那里吞吞吐吐的,朕到底怎么了?”

    太医被吓得抖了几抖,终是硬着头皮说道:“皇上,在下才疏学浅,恐不能确诊,需要太医院的其他医正协助诊断。”

    心中忽然有了股不详预感,到底是何病,竟连太医也不敢确诊。默了半晌,元诩应道:“准。”

    太医院的太医之后来了大半,就连院正也亲自来了。太医们轮番上阵替元诩把脉,阵仗颇为巨大。

    挨个上前把完脉后,太医们相互对视一眼,皆在对方眼中看见了相同的答案。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最后院正硬着头皮站了出来。

    元诩已在那里心急火燎的等了半天,此刻也急忙催促道:“到底怎么回事,朕得了什么病?你们在吞吞吐吐的卖什么关子?!”

    院正反复措辞良久,这才敢开口说道:“皇上,臣联合太医院的众太医观察过了,您这是肺痨。”

    “什么?!”被太医的话钉在原地,元诩一时间竟然说不出话来。

    他这是,得了绝症了吗

    见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