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爱情筹码 >

第443章

爱情筹码-第443章

小说: 爱情筹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人约定好了之后,真的就天天腻在一起了,连小宝和林丹都有点看不过去,可是他们两个也明白,这正是感情好的一种体现,他们也知道两个人经历了那么多的分分合合,经历了身边人的离开,更加珍惜彼此了,小宝和林丹经过这些事,也变得更加能够磨合彼此了。

    尤其是经过这一次,林丹对于小宝来说更加重要了,小宝知道在关键的时候,他身边必须要有一个能够提点自己的人,而这个人就是林丹。

    以前两个人意见相左的时候总会嫌吵,吵完之后再和好,可是每一次和好,总觉得心里面还是有一道坎没过去,经过这一次,他们两个知道有什么事情,就是应该说开了才好,两个人了解了彼此的难处,才能够把问题解决,然后继续的往下走。

    新的一年开始,两家公司的业务都开始忙了起来,小宝现在接手陈家的生意越来越多,尽管他仍然不是一个做生意的料,可是现在的职业经理人那么多,澄江也非常的开放,主要是能把公司做下去,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当股东,拿红利,也并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后来他也不怎么逼迫小宝了,至于沈家那边,沈冲对于自己子孙后代的要求还是很严格,谁要删,对于生意场上的事情已经游刃有余,现在已经开始着力的培养自己的下一代,尽管下一代还小,可是他们一直相信三岁定80的道理,一直都在小心的教育。

    齐辉跟沈慧中那边现在好像安静了一些,两个人专心致志的照顾自己的孩子,他们公司的事情已经趋于平稳,没有什么可需要担心的,而且他们也不希望他们的女儿以后活得很累,所以也早就已经把未来寄托在了职业经理人的身上。

    小女儿长得非常快,而且聪明伶俐,上早教班的时候,老师不止一次的跟齐辉和沈慧中提醒道,说是以这个孩子现在的智慧来说,上早教班其实都有点起步晚了,说是现在可以送她去幼儿园了。

    但是现在孩子还太小,送到幼儿园估计人家也不会收,毕竟孩子现在说话还不是很利索。可是老师却认为孩子从小就应该把苗助长。结婚对此也征求了沈慧中的意见,可不可以每天加强对于孩子语言上的训练,别人家训练孩子说话都不是那种特别刻意的,而是自然而然的让孩子学会说话,可是现在如果要是想让自己的小女儿智力得到充分的开发,就要快速的让他学说话,因此也可以请专业的老师过来训练。

    沈惠忠本来还挺生气,因为之前她跟秦辉已经商量过,不想让两个孩子过得那么辛苦,让他们自由发展就好,所以他对于启慧后来的变卦,有些不能理解,但是秦晖把老师的话跟他重复了一遍,连他自己都认为小女儿的智力超群,不应该就此埋没,可能以女儿的性格,她更希望以后能成就一番事业也说不定,从小给他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有助于他长大后进行理想方面的选择,如果以后他不喜欢这方面的东西,他可以放弃,但是从小方面的基础培养绝对不能够忽略。

    他们找到沈冲说了这件事,沈冲最重视孩子早期的教育,所以当时也非常的赞同2:1,沈慧忠当时也就只能妥协了。

    请来专门的老师给孩子辅导语言方面的训练,就发现,其实小孩子的潜能是你没有办法想象的,一个刚刚满不到一周岁的孩子,其实已经可以慢慢的发出一些比较能够听懂的腔调了。

    而通过一些图画和字型来训练,他们说话其实对早期大脑的培育非常的有好处。

    不仅仅是中文,连英文其实都可以早期的对他们进行灌输。

    有的时候,沈应山会抱着自己的孩子去参观这些老师对于齐辉小女儿的家教培养,看完之后都啧啧称奇。

    “你们家这闺女应该是吸取了你们俩所有的智力和优点,当这么小就已经看出他的与众不同了。”

    而嘟嘟就不一样,嘟嘟其实也很聪明,但是相对来说更含蓄一些,他的身体状况不允许他经受这么大的压力,所以对待两个女儿,沈慧中和齐辉也是两种教育方式,对于大女儿始终是一种放养的状态,只要她开心健康,他以后做什么都无所谓,齐辉现在对待大女儿一直是小心翼翼的,但是这点小女儿就不一样了,小女儿那种天生骨子里透出来的强势,让其会没有办法忽视他的存在。

    这几个家庭其实暗地里面都有一种在较劲儿的感觉,毕竟孩子都差不多大,从小一起培养,长大了,谁比谁强,谁比谁若说出去,其实都不是特别好听。

    沈冲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远在国外度假刘瑶和陈江逗得他们两个人哈哈大笑,原本还以为这一家子和谐美满,但是现在也慢慢的开始有竞争了。

    相比起国内火热朝天的幼期教育,刘瑶和陈江两个人在国外倒是玩儿得非常的开心。

    两个人结婚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度蜜月,所以现在老了,老了,倒是要把年轻的时候的那种甜蜜时光找回来了。

    意大利是一个十分浪漫的都市,街边的角角落落都充斥着一种浪漫童话般的风情,所以刘瑶非常的喜欢这里。

    他们两个租住的也不是那种豪华的别墅,而是就是那种非常普通的民租房,但是里面的火炉以及窗边的榻椅和冬日里,飘在窗棱上的雪花,都是让刘瑶非常沉醉痴迷的东西。

    每天意大利的街边都能够听到一些流浪诗人的小提琴声。

    而且现在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脚步增进,我国出国的人越来越多,有的时候甚至能在街边听到一两句说中文的人,这些都让刘瑶觉得倍加亲切。

    租给他们房子的房东太太是一个满头银发,胖乎乎的中年妇女,为人非常的和善,有的时候看到刘瑶跟陈江两个人手挽着手出去散步,然后右手挽着手回来,表示非常的羡慕,因为她的丈夫很早就去世了,这么长时间以来,她都是一个人过着。

第597章夫妻(。com) 
房东太太人非常的和善,而且非常喜欢中国文化,有的时候她跟刘瑶他们聊天,也会谈到中国的一些事情,跟他们打听,非常的感兴趣,刘瑶那几天反正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到时跟房东太太聊的不亦乐乎。

    陈江在旁边听着两位女士谈话,一边喝着咖啡,听着外面悠扬的小提琴声,倒是也乐得轻松自在。

    刘瑶跟房东太太聊的时间很长之后,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各自过去的事情,房东太太年轻时候的身世,竟然跟刘瑶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尽管他没有像刘瑶这样一波三折,而且也没有像刘瑶这样有着那么狠心的家人,但是他年轻的时候的确也是非常的不简单。

    听房东太太说,他年轻的时候也是因为和一个男人相爱,所以才跑了出来,当时家里面的人虽然不同意他们两个的婚姻,可是因为太过爱自己的孩子,所以也妥协了,但是就在他们快要结婚的时候,父母突然之间又有些反悔了,实在不忍心将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这样一个男人,他们根本看不到他的好,只是觉得女儿的一生不能托付在这样的人手里。

    可是只有房东太太能够看得到自己爱人非常美丽,善良的一面,他发誓这一辈子要跟他相守相依,所以抛弃了家人和这个人跑了出来,两个人相爱一生一世,直到她的爱人去世,两个人还是生死不离。

    为什么说生死不离呢?因为房东太太曾经因为丈夫的离世而自杀过一次,但是因为被其他人看到了之后,又送到医院,这才抢救了过来,在抢救的过程当中,他说自己也做了一个非常冗长的幸福的梦,在梦里,他的爱人一直握着她的手,要她好好的活下去,连同他的那一份一并活下去,快快乐乐的,这样他才能在天上幸福放心的看着他。

    有了自己先生的托梦,房东太太一直靠着这份希冀活下来。

    他们两个人没有孩子,可是房东太太因为心地善良,收养了很多的孩子,那段时间刘瑶就总觉得一直都有不停的人过来看房东太太给他带好吃的,好喝的好漂亮的衣服,然后还陪她聊天,管她叫妈妈。

    刘瑶听得泪流满面,陈江在旁边,其实也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刘瑶的身世,其实刘瑶比房东太太还要凄苦,房东太太至少还有爱自己的家人,但是刘瑶所有的一切都是靠自己争取来的,途中,他虽然也遭到了背叛,但他仍然靠着强大的意志力挺了过来。

    两个人在房东太太这里住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陈江让小宝在国内寄来了很多中国的茶叶,以及非常漂亮的瓷器,房东太太非常的喜欢,之后又送给他们很多意大利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牛皮制品,全部都是手工制作的,非常的精致典雅,刘瑶喜欢的不行。

    两个人从意大利离开之后又去了瑞士,瑞士,经常都是非常寒冷的天气,本来陈江还害怕刘瑶受不了,但刘瑶却很喜欢这种冷冽清新的空气,当时就决定在瑞士住下了。

    他们到了瑞士之后,跟家里面人视频给他们看瑞士皑皑的白雪和水天一色的湖泊,看着家里面的人,甚至都想过去跟他们一起玩儿了,只不过家里的事情实在太多,而他们又不想打扰陈娇和刘瑶两个人晚年的这次蜜月旅行,所以才忍住了。

    但是两个人出去玩儿也会发生很多的问题,比如说刘瑶在吃东西方面,一不注意,立刻就吃到了过敏的东西,当天晚上浑身就起了红疹子,而且呼吸也开始不顺畅了,陈江吓得不行,赶紧叫客房服务,打了120急救电话将他送到了医院。

    幸好她吃得并不多,医生及时的将她抢救了过来,可是这一下子,陈江吓得半条命都没有了。

    晨僵守在医院里面,一直定定的看着刘瑶安睡的容颜,唯恐自己一眨眼,它就会离自己而去,可是旁边的医生护士告诉他,刘瑶已经脱离了危险,没有什么太大的事情了,让他也可以去找个地方休息一下,但是陈江执意不肯。

    瑞士的供暖并不是特别的好,刘姚当天住在的那家医院也有一些冷,当地人已经习惯了,可是陈江却觉得非常的寒冷,他害怕刘瑶也难受,于是出去买了一些暖足贴给她,贴在了脚上面。

    这些暖足贴一看就是从中国进口过来的,很多的老板,一看到陈江当时就用中国话跟他打招呼。

    “最近看见的中国人不多,听您的声音好像是北京的吧。”

    陈江一听他那一口京片子,就知道遇见老乡了,连忙自我介绍了起来。

    “没错,我就是北京人,您这口音听着也是个老北京,怎么到这边来发展?”

    老板一听还真是,自家人一高兴,直接又拿了半箱子出来,全都送给陈江了。

    “别提了,国内呆了半辈子,想出来长长见识就来这儿了,这空气好,没有国内天天那么多的雾霾,而且闺女儿子都在这边,一家团圆也挺好,我这不是没事儿干,就开了个小卖部,生意还挺好,很多人都愿意上咱这儿来买东西,我这东西也不贵,常客也越来越多了,瑞士这边空气湿冷,天寒地冻,必须得做好保暖,要不然刚来根本就受不了,这一切都送给你了。”

    “这怎么敢当啊,这么多东西也不少钱呢!”

    陈江非常的不好意思,可是老板却很高兴,他已经很久没有遇见老乡了,那天如果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