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中国十大禁毁小说文库 >

第42章

中国十大禁毁小说文库-第42章

小说: 中国十大禁毁小说文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王同娘娘到了庙前下辇,吩咐先到墓前,然后入庙。一声旨下,早有人将祭礼摆在墓前伺候。汉王同娘娘到了墓前,先看路口两道碑文,分立左右,一边写的是:“已故汉大将军忠臣李陵墓。”一边写的是:“已故番贞女金花公主坟”。汉王看毕,落泪不止。正同皇后要向前下拜,有铁花夫人启奏止住道:“君不拜臣。”汉王只得上了三炷香,道:“也算孤家祭卿一番。”娘娘也是三炷香,叫声:“李家忠良,为救愚姐和番,误被奸人捉住,不屈而死,今日到此,哀家代你报仇,藉慰忠魂于地下。”说罢,就是李氏母子拜谢天子、皇后。汉王与皇后又代金花公主上了三炷香,番王拜谢一番。然后就是李氏母子向着李陵之坟,哭拜于地下,一个哭叫:“丈夫呀,你为国尽忠而死,丢下孤儿,抚养成人,今日代你报仇了。本欲将你骸骨送回故乡,又因你在此受了香烟,不便起墓,只得招魂而返。”一个哭叫:“爹爹呀!孩儿生不能奉养,以尽孝心,死后报仇,慰父忠魂。”说罢,李氏母子放声大哭,只哭得顽铁点头,石人滴泪。汉王一见,便叫:“女先行,少要悲伤,听孤吩咐。”李氏母子止了泪痕,走到汉王面前跪下。未知有何旨意,且听下回分解。

    第七十八回奏凯歌苦祭昭君

    还天朝大封功臣诗曰:

    日日龙楼生瑞彩,层层凤阁吐金辉,

    皇家富贵真无比,共颂嵩山拜紫微。

    话说汉王见李氏母子过来跪下请旨,便道:“尔夫李陵,为国尽忠,名留海外,加封为一等忠勇伯,世受此地香烟。”李氏母子谢恩退下。又叫声:“番王听旨:尔妹全节而死,令人可怜,封为贞烈仙姑。”番王谢恩而退。汉王又命李氏母子进庙祭奠一番,御笔亲赐“忠贞庙”三字匾额,拨军中帑银三千两,交与番王,留为庙内修理之用。李氏母子同番王谢恩已毕,汉王方同娘娘上辇回驾,一路进了番城,到得长朝殿下辇,番王在殿上摆宴,款待皇爷、皇后,直到更深,方回宫安寝。

    次日起来,汉王旨下,发兵回朝,番王忙将倾国宝贝,装了几百车子,并降书降表报上。汉王一一收下,吩咐番王:“从此休生异心,以安臣职。”番王领旨,只得率领满朝文武、在宫嫔妃、满城百姓,满斗焚香相送汉王。只听三声大炮,汉王上辇起驾,娘娘上马,率领大小三军,一路出了番城。到得十里长亭,汉王吩咐番王等回国,番王领旨,洒泪而别。从此年年进贡,不敢犯边不表。

    且言汉王的大兵奏凯而回,一个个归心似箭,恨不得插翅飞到家乡。在路欢声震地,穿山过岭,不觉其劳。那日到了雁门关,守关军士飞报李元帅道:“天子同娘娘奏凯还朝,请元帅速速迎接。”元帅闻报,即吩咐关中大小三军、百姓俱摆香花,跪接圣驾,一声令下,谁敢不遵?霎时开关,家家结彩,户户焚香,伺候迎驾。李元帅不用戎装,只穿朝服,大开关门,迎接汉王。汉王驾到雁门,三声大炮,进了关门。汉王在辇上见百姓香花跪接,心中好不畅快。到了行宫下辇,娘娘下马,一齐入内坐定,李广朝参已毕,汉王吩咐兵扎教场。李广领旨,一面摆宴为天子与娘娘洗尘,一面杀牛宰马,犒赏三军。娘娘在酒席筵前对汉王道:“关中军民屡遭番人兵火,受困多年,不可不加矜恤;随军士卒,吃辛苦舍死忘身,总为汉家出力,今大功已成,不可不加奖赏。”汉王道:“梓童之言是也,可将番邦贡物,分作三股,一股交与李广,派分关中军民,一股分给随征士卒,一股带回朝中,分给有功之臣,优恤阵亡之将。”娘娘听说,点头称善,当时在席前,就命将贡物取来打开,派作三股,照旨而行。分派已毕,在关歇马三日,到了第四日,又放炮起身。皇爷与娘娘才出行宫,军民及随征将士,俱叩头谢恩,齐呼万岁三声,又呼千岁三声,正是:

    百姓不贫君亦富,一人有庆万民欢。

    汉王起驾,大兵随后,李广送出雁门方回。此刻兵离雁门,到了南方,一路缓缓而行,也是晓行夜宿,渴饮饥餐,大兵经过地方,少不得有文武官员接送。汉王旨下,不许骚扰地方,官兵遵旨,秋毫无犯,在路行程非止一日。那日汉王在辇上问两旁军士:“前面一座高岭,树木森森,这是哪里?”军士忙禀道:“前面已是芙蓉岭了。”汉王听说,知道昭君墓不远了,由不得苦上心头,便叫声:“梓童,孤今已到令姐姐坟前不远,现在大兵奏凯回来,孤同梓童前去祭奠一番,以慰芳魂。”娘娘道:“陛下言之有理,妾当奉陪。”汉王传旨:“各营军兵到芙蓉岭上,暂立营寨,待祭过娘娘之后,再行起马。”一声旨下,大小三军赴到芙蓉岭上,大炮连声,扎下营盘。汉王吩咐备了祭礼,同娘娘并将官,来到昭君娘娘坟前,汉王亲斟美酒,娘娘相陪上香,祭奠芳魂,一齐放声大哭道:“今日代你报仇泄恨,奏凯回朝,总赖阴灵保佑,一洗国家之耻,二慰地下之灵。今日又到坟前,特来祭你,不知芳魂在天,可来领受么?”说罢又哭,汉王哭得双眼通红,娘娘哭得心如刀割,拜了四拜,方才止泪,洒洒化纸,祭奠已毕。

    汉王又吩咐拔寨起营,众军士答应,只见人马前进,一路也无心观景,不几日到了皇城。有探子飞报进城,各位王公及文武大臣,俱知天子、皇后得胜回朝,一齐出城跪接。汉王与娘娘率领大兵进城,吩咐大小三军,各归队伍,另日犒赏;文武各归衙门,另日加封。一声旨下,纷纷而去。汉王与娘娘到了午门外,一个下辇,一个下马,进了正宫,多少内侍嫔妃跪接,汉王吩咐一概免参,众人领旨退下。

    娘娘进宫,换去戎装,穿了宫袍,相陪汉王坐定,早有宫娥献茶。茶毕,汉王吩咐摆宴,款待娘娘,以酬鞍马之劳,娘娘道:“妾乃为国驰驱,何敢言劳?”汉王道:“说哪里话来?”不一时,酒筵摆下,汉王与娘娘并肩而坐。酒至三巡,汉王亲斟一杯酒,相敬娘娘道:“仗梓童虎威,救了许多生灵涂炭,孤当恭敬一杯。”娘娘出席接杯道:“非妾之能,皆仗吾主洪福,方得成功。”说毕,将酒饮干,也回敬汉王一杯,只吃得尽欢而散。

    过宿一宵,次日五鼓,汉王登殿,受文武朝贺。先宣召皇亲上殿,一旁赐坐,又赐香茗,便叫声:“老皇亲,汉室危而复安,全赖二令嫒的大力,赛过满朝文武,如今大令嫒的宿仇已报,大功告成,一十二邦进贡,七十四国投诚,皆是老皇亲亲生的好女儿,使番邦钦仰,畏威怀德,令嫒功劳不小,真乃汉朝擎天玉柱,加封老国丈骑马进朝,上朝不拜,加升三级;妻姚氏加封郡君,又赐宫娥十六名,伺候郡君;御书‘功臣府第’四字,立为大门匾额,不拘大小文武官员,俱要下马而过,如不遵旨,即以违旨问罪。”老皇亲听得许多恩典,叩首谢恩,口呼:“万岁,老臣一家多蒙皇恩浩荡,虽碎骨粉身,难以报答,只愿主上早生太子,以立储君,使老臣得见一面,老臣之幸也!”汉王听说大喜,吩咐内侍将国丈送回府第,内侍领旨,挽着老皇亲下殿不表。

    且言汉王,又在龙案上亲提御笔,写了一道旨意,大封功臣,令宣读官宣读。未知加封什么臣子,且听下回分解。

    第七十九回猩娘中国寄子

    苏武早朝请封诗曰:

    情缘一点已消除,又到中华找丈夫。

    儿女私心难割舍,怎教骨肉不归苏。

    话说宣读官捧了皇爷大封功臣的旨意,走出桌案旁边,代宣纶音,高声朗读。众文武听得旨下,一齐伏在金阶。宣读官念道:

第30章 双凤奇缘(30)() 
“文华殿大学士张文学,辅佐亲王,监国有功,进升三级,外赐黄金千两、蟒袍一袭、玉带一围;武英殿大学士苏武,和番不屈,忠心可嘉,进升三级,外赐黄金千两,妻周氏封一品夫人;三边统制,兼天下总管代巡,娘娘御弟王龙,在番辛苦多年,加封文渊阁大学士,妻萧氏封一品夫人,外赐金钱一万;镇守雁门关大将军李广,用心坚守关门,忠烈可敬,加封威武侯,外赐黄金千两,荫袭一子,以三品职叙用,已故妻郑氏,追赠为一品郡君;已故都督李陵,业已在番追赠外,其妻与子随驾平番,屡立功勋,不愧先行之任,铁花女封为二品夫人,李能封为中营总兵,外赐黄金百两,白银三万两,以酬汗马功劳;在朝文武,各升一级;以下从征大小三军,叙功升赏,免差三月;已故御营都统李虎,加封为忠义伯,妻百花女,加封忠义夫人,俱配享功臣庙;已故御营前部大将军陈希,加封为勇烈伯;已故御营后部大将军郭武,加封为武定伯。以上阵亡大将,俱遣官代朕致祭,各荫一子袭职;以下阵亡兵卒,着兵部一一厚恤其家。”

    宣读已毕,除李广在雁门,王龙在三边,现在文武一齐谢恩。汉王又传旨光禄寺:“在殿上摆下庆功宴,款待众臣。”汉王上坐,文武分列两旁,赐座饮宴,正是:

    君臣同享普天乐,共进南山万寿杯。

    只吃到半酣之后,文武怕失朝仪,离席谢恩,告别汉王,各出朝门。汉王排驾回宫,早有娘娘接至宫中坐定,又摆酒筵,皇爷和皇后畅饮一番,吃得十分大醉,方入帐安寝。

    真是光阴易过,日月如梭,过了几个年头,那日皇爷正与皇后在宫中闲谈,忽见一内侍笑嘻嘻地进宫来报喜,汉王便问:“喜从何来?”内侍奏道:“老皇亲新娶一位如夫人,昨夜生了一位小国舅,特来与皇爷、娘娘报喜。”皇爷听说,喜动天颜,便道:“老蚌生珠,真是难得!”娘娘以手加额道:“天不绝王氏之后,感谢上苍不尽。”皇爷赐的金圈一副、金牌一面、御笔取名“天赐”、绫缎百匹;皇后赐的珠帽一顶、金镯一副、果品八端,打发内侍送到国丈府中,又代皇爷、娘娘称贺。皇亲夫妇接着御赐礼物,摆了香案,拜谢九五之恩,送出天使,回宫缴旨。自此,老夫妻爱惜此子,如同掌上之珠,直到长成,攻书上学,一十六岁就做了国舅,椒房之宠,王忠夫妇一生忠厚,命中该有一子,送老归山,这是书中交待,不用再叙。

    且言苏丞相与周氏夫人虽蒙皇恩,十分隆重,但夫妇二人年俱齐眉六十,膝下无子无女,甚是忧心。苏丞相回了中国多年,不忘却番邦一段姻缘,夫人屡次劝苏相置妾,苏相只是不允道:“一则老夫精神已衰,韶光有限,何能又坑人家少年女子?二则你我今世夫妻,年偕花甲,何能分爱于人?就是娶妾,有子无子尚未可定,何必又添罪过。”夫人见苏相不允,也就罢了。

    那日八月十三,正是周夫人生日,苏相备了酒席,在花园内代夫人上寿。夫妻二人对坐饮酒,看见月明如昼,十分可爱,两下你进一杯,我劝一盏,只吃到半酣之际,忽听得阶下一声响亮,从半空中吊下两个人来,倒把苏爷夫妇酒都吓醒了,慌忙站起,连喊有贼。苏武一声喊叫,跑出许多家人,点了灯球火把,向阶下一照,乃是一男一女,精赤条条,只有腰间前后围了两片大树皮,遮盖下体,便一齐喝道:“你这男女二人,半夜三更,跳到我们府中,是贼是妖,说得明白便罢,如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