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中国十大禁毁小说文库 >

第30章

中国十大禁毁小说文库-第30章

小说: 中国十大禁毁小说文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误国之贼,容他不得,故此取斩。”卫律道:“毛丞相虽不忠于天朝,却忠于狼主,望狼主念他献美有功,将功折罪。”番王听说,把脸一沉道:“毛延寿是一定要斩的,卿家不必多奏。”卫律见不准奏,已知是代昭君报仇,不敢多言,只得叹息,退在一旁。

    番王当殿即命番奴请昭君娘娘出宫,监斩毛延寿。番奴领旨,去不多时,请了昭君上殿,见了番王。番王即下龙墩,携了昭君手,同至五凤楼前,并肩坐下。但见毛延寿背插斩旗,跪在下面,昭君一见,由不得怒从心起,指着毛延寿骂道:“好大胆奸臣,身为首相,禄享千钟、富贵极矣,汉王有什亏负于你,奴也与你无冤无仇,千番百计,使奴活活夫妻,两地分开,贼呀,你只知日头在午,谁料也有今日?”昭君一席话,只说得毛延寿低头不能回答。番王一旁解劝道:“美人不必烦心,只等午时三刻一到,开刀斩了奸臣,便消你心头之恨,何必说话劳神?”毛延寿在下面,听得番王一番言语,不由地三尸暴跳,七窍生烟,大叫一声:“狼主,是何言也?臣乃娘娘的仇人,却是狼主的功臣。想臣来献美,使狼主得此美人,且想昨夜之欢娱,非臣不能有此。臣不曾犯法违条,无故遭刑,死难瞑目,望狼主开一线之恩,赦臣老命罢!”番王倒被他这一番话,心中说软了几分,反劝昭君道:“美人且看孤薄面,饶他一命罢。”

第21章 双凤奇缘(21)() 
昭君一闻此言,由不住心头焦躁起来,便叫:“大王有所不知,只因这贼用计,将奴贬入冷宫,奴几丧命;又将奴老父母无罪充军,可怜也是死里逃生,奴本待饶他,奈他不肯饶人,大王呀,斩草不除根,萌芽依旧生。休信此贼一番哄诱言语。”番王听说,点一点首,连称:“美人之言极是!”只吓得延寿高叫:“娘娘,千不是万不是,总是小臣该死,一时昏迷,起了贪心。汉王已将臣满门取斩,也可消娘娘心头之恨。只剩老臣一人,望娘娘生恻隐之心,饶恕老臣,臣亦辞朝归山,保全朽骨。愿娘娘寿登大耋,与狼主同偕到老,臣死不忘恩。”昭君听了这句话,分外伤心,咬牙切齿喝叫:“奸贼住口,你死到临头,说的话儿,尚是不清不白,常言:有仇不报非君子,你也不必痴心了。”说着,珠泪纷纷。番王见昭君悲苦,也不好苦苦相劝饶恕延寿,便叫声:“美人,既不肯恕他之罪,午时三刻已到,可将毛延寿开刀取斩,何必伤心,苦坏身子。”昭君收泪,点一点头道:“大王之言极是。”番王吩咐:“将奸贼开刀罢。”

    一声旨下,谁敢怠慢?刀斧手答应一声,只听凭空三个狼烟大炮,又见黑旗一展,钢刀三亮,番兵动手,好不怕人,便把毛延寿三十六刀鱼鳞剐去,临后破腹剜心。可笑延寿在日,作恶多端,今日死于番邦,以昭恶报。昭君一见番王将奸臣正法,心中畅快,免不得假意殷勤,谢了番王,一同回了西宫。卫律悄悄向狼主请旨收尸,番王因却不过昭君情面,诛了延寿,今见卫律所奏,便准他的本章。卫律在法场上,把延寿零碎尸首收拾,用一木棺盛殓,送在荒郊埋葬,立一石碑文,尽他师生之情,不表。

    且言番王诛了延寿,知道昭君不能再为推托,打点今晚成亲,吩咐宫中摆宴,与娘娘改恼添欢。宫女答应,摆下酒肴,番王上坐,昭君旁坐,你一杯我一杯,吃得番王十分大醉,按不住心头欲火如焚,要来勾搂昭君的香肩,拉去同赴阳台。幸得昭君知道不免,想起梦中仙女吩咐之言,一进宫门,便脱去上盖衣服,露出仙衣。番王正要动手来扯昭君,手碰衣上,只听番王大叫一声:“疼死孤也!”但见十指鲜血淋淋,吓得魂不在身。未知是何缘故,且听下回分解。

    第五十六回欲全名节说假梦

    要还心愿造浮桥诗曰:

    妇人所贵节兼名,能自己身永不更。

    断臂毁容全白玉,此心肯让古田横。

    话说番王因酒后去扯昭君同赴巫山,谁知拉在仙衣上,忽然如万根银针直刺,刺得番王十指鲜血淋淋,大叫一声:“疼杀孤也!”又因昨日吃了迷昏药酒,心中一急,忽然发作起来,不觉鼻孔血出如流,吓得两旁宫女面如土色。昭君急急向前,叫声:“大王身体欠安,不好过贪,还是静养为上,且消停几日,等大王病好,再成亲不迟。”番王点头道:“美人之言极是,孤且回昭阳安歇,失陪美人了。”说罢,即起身。昭君送出西宫,且喜番王有病,脱了灾星,自此以后,皇天有眼,几次番王到了西宫,不是有病,即是不能近身,弄得番王心中好不焦躁。

    那日番王吃得十分大醉,定要与昭君成亲,命一班宫女硬将昭君的上身衣服脱去,哪知挡着手的,谁不连声叫疼,番王十分诧异,便问昭君,是何缘故。昭君此刻又怕又喜,怕的番王硬勒,只管叫人动手,就有许多不好了;喜的仙衣有灵,保全身子,一见番王问她缘故,便扯个谎道:“妾启狼主,只因龙体欠安,妾在宫中,许下香愿,等狼主病已痊好,妾亲去烧香了愿,如今狼主病已渐就痊,可未曾了愿,妾于昨夜三更,梦见金甲长人,口称此地白洋河神责备妾身道:‘许愿不还,身受口头之罪,速向狼主奏明,到白洋河亲自烧香了愿,保佑你百事遂心,夫妻偕老,如其不然,赐你银针十三根,插你身上,使番王不能近身,教你活活守寡一世。’说毕,冉冉腾空而去,吓得妾浑身冷汗,惊醒过来,就是这个缘故,望大王准奏,或者神人收去神针,成亲有日,也未可知。”番王闻奏,心内一想:“孤用许多金银买昭君之心,难道昭君没有一点情义与孤么?又要白洋河烧香,须搭浮桥,非十几个年头不能成功,叫孤如何等得?且住,昭君既到我国,如入牢笼,终究难脱孤手,除非死了,恩情方断。”想毕,便叫声:“美人所奏,孤无有不依。”昭君大喜,连忙谢恩道:“启狼主,妾的心只此一件事了,还愿回来,与主成亲,誓同白首。”番王哈哈大笑道:“难得美人一片好心。”又吩咐宫中摆酒,吃得尽欢而散。

    一宿已过,次日早朝,番王登殿,文武朝参已毕,旨下吩咐工部拨帑,兴工搭造白洋河浮桥。工部闻旨,大吃一惊,急忙奏道:“启狼主,白洋河口面广阔,难量丈尺,日用千人,仍要造船载人,次序搭造起来,要用铁环三千余斤,方可锁定浮桥,水才不能冲坍。依臣估来,需时十六七年,需银非费倾国之财,劳万民之苦,不能成功,望王停了此旨。”番王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卿只要催赶完工,不必为孤忧虑。”工部不敢违旨,只得退出朝门,兴工去了。番王打发工部去后,坐在殿上暗想:“孤为昭君,日费万金,不怕昭君不得成亲。昭君呀,你可知孤王为你一片苦心么?”想罢退朝,仍归昭阳静养不表。

    且言昭君,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说哄番王,苦费金银,痴想成亲,付之流水,每日闷坐宫中,心上有事,非弹琵琶,即是吟诗,或闲步花园,以散心情,但听得:

    枝上子规啼不住,声声叫出断肠吟。

    蝴蝶过去飞来燕,莺藏林外弄姣声。

    桃红柳绿如铺锦,杏花初放墙角横。

    过了春来到夏景,水面荷花香十分。

    一对鸳鸯双戏水,鹭鸶常傍藕池根。

    凉亭摇扇乘风坐,修竹根根被暑浸。

    过了夏来秋又到,桂花香送沁人心。

    好个八月中秋夜,佳节共赏月光明。

    东篱又放陶家菊,门外白衣送酒人。

    凛凛狂风交冬令,白雪纷纷亮如银。

    泪滴成冰真个冷,寒鸦便共梅与争。

    古人踏雪寻梅饮,雪拥蓝关马不行。

    可惜日月如梭快,四季景致瞬息更。

    十年妇女闺中老,悔不当初嫁夫君。

    昭君观看园中景致,游玩一番,没情没趣,出了园林,仍回西宫纳闷。

    这十六年中,番王有多少盼望,助他相思;昭君有无限离愁,增她的悲苦;该管工部官员,费许多手脚,发多少钱粮,用若干人夫,耗无限心血。正是十六年光阴,人生原不容易过去,书中不用片刻时辰,浮桥业已告成。工部上复朝命,番王心中大喜,忙进西宫,昭君接驾,将番王迎进宫中。行礼已毕,坐定,番王道:“美人要搭浮桥了愿,今桥已告成,但凭美人择日前去烧香,回来好与孤王成其美事。”昭君听说,由不得苦在心头,暗叫一声:“苦命的昭君呀,你的催命符到了。”反破涕为笑道:“好快日子,倒也十六年了。”番王道:“孤家度日如年,足足等了十六年,美人又不要别生枝节。”昭君道:“这个自然,妾身若再推辞,岂不辜负狼主十六年等候的恩情了。”番王听说,哈哈大笑道:“美人之言有理。”昭君道:“启狼主,可命御弟同工部,到白洋河先去烧香谢神,收工回来复旨,妾自择日烧香便了。”番王准奏,一面将旨传出宫去,一面吩咐宫中摆酒,代娘娘贺喜,不表。

    且言王龙在馆驿内接了番王旨意,虽是份无统率,却也不敢不遵,忙会同工部,备了祭礼香烛到浮桥,先把桥一看,好不高耸,怎见得,有诗为证:

    建立全凭造化工,长桥高欲起凭空。

    虽由妙手人之巧,总在汪洋一派中。

    王龙看毕,免不得与工部在桥上烧香行礼,化纸已毕。王龙到底生在中华,未曾领略过外国的风景,慢慢同工部下了浮桥,也不坐马,也不坐轿,一路步行,玩着野景:山虽不高而险峻,水虽不秀而长流。走有十余里下来,忽见山脚下站着一人,有些认得,王龙向前一看。未知此人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第五十七回救忠臣苏武回朝

    找丈夫猩猩追舟诗曰:

    牢笼已脱苦忧愁,矢此忠贞到白头。

    虽说姻缘非族类,好逑也自赋河舟。

    话说王龙远远见山脚下站着一人,虽是风霜变色,却见他中国打扮。细细定睛一看,原来有些认得此人,忙抢几步向前,到了山脚,再细一看,不是别人,正是老臣苏武。王龙连忙打恭道:“原来是苏老丞相,为什么在此受苦?”苏武也还礼道:“原来是殿元公,说起老朽到此和番,十分悽惨,然卫律逼某投降不屈,命某在此牧羊,一十六年,多蒙山中猩娘收留洞中,生下一男一女。某日夜思想故国,今生是不能回转了!殿元公莫非也来和番的么?”王龙听说,十分悲叹道:“原来如此!老丞相只管放心,包你指日回朝便了。”苏武大喜道:“殿元公有什回天的手段,搭救老朽?”王龙道:“老丞相有所不知:只因番王统兵打破雁门,已逼汉王无奈,将昭君娘娘献出,如今已到番邦。某是奉旨随娘娘驾到此地,也是十六年了。番王甚是敬重,言听计从,无奈娘娘只是不肯成亲,今又在这西北特搭一座浮桥,破费十六年工夫,方才告成。先命某等到此烧香看工,无意闲游,幸遇老丞相。等某回朝复旨,在娘娘面前求她方便一言,包管老丞相指日回朝。”苏武连声称谢道:“使朽骨得还故乡,皆出殿元公之所赐也。”王龙连称不敢道:“老丞相速速回洞,快些收拾,好打点动身,某也不敢久留,要复旨去了。”遂与苏武作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