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中国十大禁毁小说文库 >

第187章

中国十大禁毁小说文库-第187章

小说: 中国十大禁毁小说文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一来还有几分疑她是鬼,二来便做道新人的主见,却又碍着她是辛公侄女,不敢十分违拗。只得含着泪,把甘氏神主携在手中,方待焚化。辛氏叫住道:“这便见得你的薄情了。你当初在甘家避难,多受甘氏之恩,如何今日听了后妻,便要把她的神主焚弃?你还供养着。你只把辛氏的神主焚了罢!”长孙陈与胜哥听说,都惊道:“这却为何?”辛氏自己把兜头的红罗揭落,笑道:“我如今已在此了,又立我的神主则什?”长孙陈与胜哥见了,俱大惊。一齐上前扯住,问道:“毕竟是人是鬼?”辛氏那时方把前日井中被救的事说明。长孙陈与胜哥如梦初觉。夫妻母子,抱头大哭。正是:

    本疑凤去秦台杳,可意珠还合浦来。

    三人哭罢,方酌酒相庆。

    胜哥引着幼妹幼弟拜见了母亲,又对母亲述甘氏临终之语,望乞看视这两个小的。辛氏道:“这个不消过虑。当初我是前母,甘氏是继母,如今她又是前母,我又是继母了。我不愿后母虐我之子,我又何忍虐前母之儿!”长孙陈闻言,起身称谢道:“难得夫人如此贤德。甘氏有灵,亦铭刻于泉下矣!”因取出那三首忆秦娥词来与辛氏看,以见当日思念她的实情。辛氏把那蝶恋花一词与丈夫看。自此夫妻恩爱,比前更笃。

    至明年,孙去疾亦升任京职,来到京师,与长孙陈相会。原来去疾做官之后,已娶了夫人,至京未几,生一女。恰好辛氏亦生一子,即与联姻。辛氏把珍姑、相郎与自己所生二子一样看待,并不分彼此。长孙陈的欢喜感激不可言尽,正是:

    稽首顿首敬意,诚欢诚作恩情。

    无任瞻天仰圣,不胜激切屏营。

    看官听说,第四个儿子,却与第一个儿子是同胞,中间反间着两个继母的儿女,此乃从来未有之事。后来甘泉有个侄女,配了胜哥。那珍姑与相郎,又皆与辛家联姻。辛、甘两家,永为秦晋,和好无间。若天下前妻晚娶之间,尽如这段话文,闵子骞之衣可以不用,嘉定妇之诗可以不作矣。故名之曰反芦花。

    卷三

    培连理断冥狱推添耳书生

    代贺章登换眼秀士

    诗曰:

    野草青青土一丘,千年埋骨不埋羞。

    殷勤寄语人间妇,自古糟糠合到头。

    此诗是方正学先生过朱买臣妻之墓而作,劝世间妇人休嫌丈夫贫贱。且莫说贫贱的有时富贵,纵使终身不富贵,也该到头相守。倘必希图他年富贵,勉强守着目前贫贱,就不是个有意思的妇人了。朱买臣之妻若是个有意思的,丈夫要去求官,还该阻他,不要他去。你道汉武帝时的官,可是容易做的?买臣只为贪着功名,后来坐张汤事,惧罪自杀。皆缘妻子嫌他贫贱,激他走这条路,岂非为妻子所误!假如妻子肯到头守着糟糠,丈夫也便到头守着贫贱,何至贪求富贵,以至刑戮。所以方正学诗中,并不较量富贵不富贵,更不提起会稽太守马前泼水之事,只说“糟糠合到头”。然天下妇人,不嫌丈夫贫贱的还有,不嫌丈夫废疾的却难。富贵危险,或不如贫贱安稳。若说废疾人,倒胜过五官具足的,这却谁个肯信?

    如今待在下说一奇女子,不但不嫌丈夫贫贱,并不嫌丈夫废疾。才女爱才子,就如才子爱才子一般;夫妻相爱,竟像朋友相识。后来神明灵应,把废疾忽变好了。

    此事出在明朝洪武年间,南直扬州府有个秀才,姓莫名豪,字千英,丰姿秀美,文才敏捷,赋性豪爽。不幸父母双亡,家道萧索,胸中虽有才,手中却乏钞。人情只重有“贝”字的才,不重没“贝”字的才。所以年近二十,未谐姻眷。只结交得一个好朋友,那人姓闻名聪,字作谋,学识渊博,议论雄快,与莫豪是至交。时常相叙,攀今吊古,谈起来便是竟日。闻聪常说:人不当以成败论英雄,设使少康若败,便是有穷的多士多方;武庚若成,便是有商的一成一旅。可笑世人识见浅薄,见伯夷指武王为暴,便道奇怪,不敢真个认他为暴;见武王指洛民为顽,便都说是顽了。又常言短丧之制,不是汉文帝始,是汉景帝始。文帝素性谦恭,当其践位,有让三让再之文;劝其立储,有重我不德之诏,故临终亦自谦德薄,遗命短丧。文帝虽如此谦恭,在景帝自当尽礼。若云父命宜从,则辞践位,即不该践位;辞建储,即不该建储,连景帝也不必立了。奈何独从其短丧之命,这不是短丧自景帝起的。又常论断王导为奸臣,温峤为逆子。嵇绍虽忠,未能全孝,不如有向北坐的王裒;王祥虽孝,有缺于忠,不如必在汶上的闵字。如此妙论,不一而足。莫豪深加叹服。但那闻聪有一件酷好的事,是仙家修炼之术。妻室也不肯娶,常闭户独坐,做那养真运气的工夫。原来做这工夫,须要有传授,若得法便好,若不得法,反要弄出病来。闻聪无师之学,未从其法,竟把一双耳朵弄聋了。却又有一件奇事,时常梦到阴司,替冥官断狱,梦中听讼,耳却不聋,及至醒来,依然聋了。闻聪自笑道:“昔有仆夫夜梦为王,日间虽劳,梦中却乐。吾今虽聋,又何病焉!”人有不信他的,都道他是鬼话,又见他耳聋,是个残疾人,不甚敬重他。只有莫豪始终钦服,常对他说道:“史记屈原传云:王听之不聪。楚怀王何当耳聋,只为心里不聪,便与耳聋一般。据我看来,世人皆聋,唯兄不聋耳。”因即题诗一首云:

    岂惟耳目有聋盲,心不聪明病与均。

    人世即今多耳目,能闻能见几何人。

    莫豪正与闻聪说得着,不想闻聪自恨修炼不得法,欲出外遍求仙方,遂别了莫豪,往临安天目山访道去了。

    莫豪自闻聪别后,甚觉寂寞,虽还有几个朋友,都不甚相契。其间有一人,姓黎名竹,号淇卿,因他头有鬎疮,光秃无发,人便顺口叫他“鬎黎”,又叫他“鬎竹”,又叫他“黎和尚”。那人本是个包揽词讼的秀才。莫豪原与他意气不合,他却偏要强来亲近,每有呈词手谒,及与人争辩的书札,便把来与莫豪看。莫豪见他文字不济,忍不住替他改削了几次。外人见了莫豪改削过的,都交口称赞。黎竹大喜,后来便竟求莫豪代作,也略把些润笔之资相送。又知莫豪好饮,常置酒相款。因此,莫豪亦不复拒之。一日,黎竹与莫豪对酌,因说道:“吾兄善于诙谐,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小弟昨日受了一个驼背人的气,求冗做一首驼背的诗去嘲他。”莫豪乘着酒兴,随口念道:

    哀哉驼背翁,行步甚龙钟。

    遇客先施礼,无人亦打躬。

    有心寻地孔,何面见苍穹。

    仰卧头难着,俯眠腹又空。

    虾身窘且缩,鼋背耸还丰。

    雨不沾怀内,臀常晒日中。

    娶妻须叠肚,搂妾怎偎胸。

    桦石差堪拟,断环略可同。

    小桥称雅号,新月笑尊容。

    赴水如垂钓,悬梁似挂弓。

    生来偏局促,死去也谦恭。

    黎竹听罢,不觉大笑,便取笔写出,袖着去了。一日,又来对莫豪说道:“前日嘲驼背的诗甚妙,今日还要做首嘲齆鼻与瘪鼻的诗。兄可肯做么?”莫豪笑道:“就做何妨!”便又带笑念出两首诗来。其嘲齆鼻的诗道:

    齆鼻是前缘,夜来开口眠。

    读书声不出,讲话语难传。

    闻香全不觉,遇臭竟安然。

    一事差堪用,教他看粪船。

    其嘲瘪鼻的诗道:

    世间瘪鼻最蹊跷,形得眼高嘴又高。

    将去面光浑不碍,打来巴掌任横超。

    踏平鬼脸羞堪拟,跌匾尿瓶略可描。

    面孔分明如屁股,中间反嵌一条槽。

    莫豪念毕,笑得黎竹眼花没缝,又牢牢地记着。莫豪笑道:“兄只顾要嘲人,全不想自己亦有可嘲之处。吾闻外人嘲兄为‘黎和尚’。如今待小弟替兄解嘲何如?”说罢,便取笔写出几段笑话,乃是和尚笑鬎鬁与鬎鬁答和尚的谑语。和尚笑鬎鬁云:

    两头一样光,甘苦不相当。

    我光是披剃,你光因鬎疮。

    一样两光头,我净你却垢。

    走到人前去,嫌你腥臊臭。

    和尚解风流,能将信女勾。

    妇人喜和尚,不喜鬎鬁头。

    鬎鬁答和尚云:

    只言和尚斩六根,发去哪知根尚存。

    头尚破除惟我净,光光不剩一丝痕。

    夭风吹落满头芳,谁道轮老我洁郎。

    一顶梅花浑似雪,鬎鬁头上放毫光。

    人见秃驴吐涎去,只因和尚不吉利。

    时来晓夜要搔疮,唯有鬎鬁最利市。

    偷香手段秃驴高,我辈风情也不饶。

    谁道妇人不喜鬁,世间唯有鬎鬁骚。

    莫豪写毕,抚掌大笑。黎竹看了,也禁不住笑,心里虽怪他尖酸,却因常要求他文字,只得忍耐,欲待也做几句嘲他,又做不出什么。

    过了几日,莫豪因饮多了新酒,染患目疾,闷坐在家。黎竹叩门而来,相见问候毕,袖中取出一纸,说道:“弟闻尊目有恙,特觅一妙方在此。”莫豪接来张眼看时,上写道:

    木贼草去两头,何首乌用其尾,败龟板取其中。

    莫豪见了,变色说道:“兄怎生这等骂我!”黎竹道:“如何是骂兄?”莫豪道:“‘木贼草’去了两头是‘贼’字,‘何首乌’只用其尾是‘乌’字,‘败龟板’只取中间的‘龟’字。骂我贼‘乌龟’,是何道理?”黎竹道:“木贼草、何首乌,都是眼科中妙药,龟板也是滋阴的,正对兄目疾,休猜差了。”

    莫豪道:“兄莫乱道,这方决不是你写的。必是哪个教你写的,你实对我说。”黎竹被逼问不过,只得说道:“其实是一个家表弟教我写的。”

    莫豪道:“令表弟好没道理,他姓什名谁?”黎竹道:“他是家姑娘之子,姓晁。”莫豪道:“向来不闻兄有这个表弟?”黎竹道:“因他年纪尚幼,故一向不曾说起。”

    莫豪道:“他与我素不相识,何故便如此恶谑!”黎竹笑道:“他闻小弟被兄嘲笑,故代为奉答耳!”莫豪道:“小子太弄聪明,待我也答他几句。”便叫黎竹代写,自己信口念道:

    “木”除“草”去用中央,“贼”善医人贼亦良。

    “何首”取梢“龟”取腹,乌龟肚里有奇方。

    黎竹代写罢,笑道:“他把个哑谑儿嘲兄,如今反被兄嘲了。”莫豪道:“这只算答他,我今也把个哑谜儿嘲他几句,看他如何答我?”便又念出四句道:

    上有两山横对,下有半朵桃花。

    或作缩头龟子,鼋鼍不甚争差。

    念毕,又教黎竹写了,“一并拿去与你那表弟看。”黎竹道:“这是什么哑谜?”莫豪道:“兄莫管,只闻令表弟可猜得出!”黎竹含笑而去。次日,又来说道:“兄昨日的哑谜,家表弟一猜便着,道是嘲他姓的‘晁’字,他细细解与我听说:“‘两山横对’,是上面‘曰’字;‘半朵桃花’,是下面‘兆’字;‘龟子’、‘鼋鼍’者,因古体‘晁’字,是‘曰’字下加‘黾’字,其形与‘鼋’‘鼍’等字相类耳!”莫豪笑道:“亏他猜,却也聪明。”黎竹袖出一纸道:“他今也把尊姓的‘莫’字,答嘲几句在此,也教我写来与兄看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