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中国十大禁毁小说文库 >

第123章

中国十大禁毁小说文库-第123章

小说: 中国十大禁毁小说文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哀恸如丧考妣,无不拊膺切齿,欲悉东南之甲,立翦凶仇。而二三诸臣,谓国破君亡,宗社为重,相与迎立今上,以系中外之心。今上非他,神宗之孙,光宗犹子,而大行皇帝之兄也。名正言顺,天与人归。五月朔日,驾至南都,万姓夹道欢呼,声闻数里。群臣劝进,今上悲不自胜,推让再三,仅允监国。迨臣民伏阙屡请,始以十五日正位南都。从前凤集河清,瑞应非一。即告庙之日,紫云如盖,祝文升霄。万目共瞻,欢传盛事。大江涌出楠梓数十万颗,助修宫殿。是非天意也哉!越数日,遂命法视师江北,刻日西征。忽传我大将吴三桂借兵贵国,破走逆贼。大国入都,为我先皇帝、后发丧成礼,扫清官阙,抚恤群黎。且免楚发之令,示不忘本朝。君长事切,震古铄今。凡为大明臣子,无不忌疾北望,顶礼中顾,岂但如明谕听云“感恩图报”已乎。谨于八月,薄具筐篚,遣使犒师,兼欲请命鸿裁,连兵西讨。是以王师既发,复次江淮。乃辱明诲,引春秋大义来相诘责,善哉乎!推言之,然此为列国君薨,世子应立,有贼不讨,不忍死其君者立说耳。若夫天下共主,身殉社稷,青宫皇子,惨变非常,而犹拘牵不即位之说,坐昧一统之义,中原鼎沸,仓卒出师,将何以维系人心,号召史义?紫阳纲目,踵事春秋,其间特书,如莽移汉祚,光武中兴;丕废山阳,昭烈践位;怀愍失国,晋元嗣基;徽钦蒙尘,宋高缵统:是皆于国仇未翦中,亟登正位号。纲目未尝斥为自立,卒以正统与之。甚至如玄宗幸蜀,太子即位灵武,议者疵之,未尝不目以行权,幸其光复旧物也。本朝传世十六,正统相承,自冠带之族,继绝存亡,仁恩遐被。贵国昔在先朝,夙膺封号,载在盟府,宁不闻乎?今痛心本朝之难,驱除乱逆,可谓大义复著春秋矣。昔契丹和宋,止岁输以金缯;回纥助唐,不闻利其土地。况大国世好,兵以义动,万代瞻仰,在此一举。若乃乘我家难,窥我幅员,为德不卒,是以义始而以利终,为贼人所窃笑也。贵国岂其然?往者先帝轸念潢池,不忍尽戮,剿、抚互用,贻误至今。今上天纵英明,刻刻以复仇为念。庙堂之上,和衷体国;介胄之士,击楫枕戈;忠义兵民,欲为国死。而窃以天殪逆贼,当不越于斯时矣。语曰:“树德务滋,除恶务尽。”今逆贼应服天诛,谍知卷土西来,方图报复,此不独本朝不共戴天之仇,抑亦贵国除恶未尽之忧。伏乞坚同仇之谊,全始终之德,合师进讨,问罪秦中,共枭逆贼之头,以泯敷天之愤。则贵国义问,照耀千秋;本朝图报,惟力是视。从此两国世通盟好,传之无穷,不亦千载一策哉!至于牛耳之盟,则本朝使臣,业已在道,不日抵燕,奉盘盂从事矣。法北望陵庙,无泪可挥,身蹈大戮,罪应万死。所以不即谒先帝者,实惟社稷之故。传曰:“竭股肱之力,继以忠贞。”法处今日,鞠躬致命,先尽臣节,所以报也。惟大国实昭鉴之。

    史可法发了此书,厉兵秣马,昼夜不停。又闻得朝里马士英荐用匪人,惟贪贿赂,眼见得天下大事,已七八分不可为了。又因墨勒根往复通书,事在紧急,怕不得朝中权相怒,小人忌,沥血上了一本。本上道:

    三月以来,陵庙荒芜,山河鼎沸。大仇在目,一兵未加。且备员督师,死不塞责。北来塘报,清必南窥,尽河以北,悉染腥膻。而我河上之防,百未料理;复仇之师,不及于关陕;讨贼之约,不及于清庭。一似君父之仇,置诸膜外。近见清示,公然以“逆”之一字,加之于南,辱我使臣,蹂我边境。宗社安危,决于此日,我即卑宫菲食,尝胆卧薪,聚才智之精神而枕戈待旦,合方州之物力而破釜沉舟,尚恐无救于事。以臣睹庙堂之作用,百执事之精神,殊有未尽然者。忆北变初传,人心震骇,臣等恭迎圣驾,临莅南都,亿万之欢声动地。皇上初见臣等,言及先帝则泪下沾襟,次谒孝陵,赞及高皇帝、高皇后,则泪痕满面。皇天后土,实式鉴临。曾几何时,可忘前事!先帝以圣明罹惨祸,此千古未有之变也。先帝崩于贼,恭皇帝亦崩于贼,此千古未有之仇也。庶民之家,父兄被杀,尚思穴胸断脰,得而甘心,朝廷岂可漠置?今宜速行讨贼之诏,严责臣与四镇,悉简精锐,直抵秦关。悬上赏以待有功,假便宜而责成效。丝纶之布,痛切淋漓,庶海内之忠臣义士,闻而感愤也。国家遭此大变,皇上嗣承大统,原与前代不同,诸臣但有罪之当诛,实无功之足录。臣于登极诏稿,将加恩一款特为删除,不意颁发之时,仍复开载。彼国知此,亦应笑之。今恩外加恩,纷纷未已,武臣腰玉,直等寻常;名器滥觞,于斯为极。以后似宜慎重,专待真正战功,庶行间之猛将劲兵,有所激励也。至兵行讨贼,最苦无粮,似宜将内库本折,概行催解,凑济军需,其余不急之工役,可已之繁费,一切报罢;朝夕之宴衎,左右之献谀,一切谢绝。即事关大典大礼,万不容废者,亦宜概从俭约。盖贼一日不灭,清一日不归,即有宫室,岂能宴处?即有锦衣玉食,岂能安享?乞皇上念念刻刻,上在缵二祖列宗之鸿业,愤先帝之深仇,而振举朝之精神,萃四海之物力,以并于选将练兵报仇雪耻之一事。庶人心犹可救,天意尚可回耳。

    此本一上,喧传南都。道史可法忠肝义胆,可以对天地、泣鬼神。却被马士英看得扯淡,票本上呈,只批得“知道了”三个字。虽是这等说,南京刻成一本,哪一个不买本看看?是盖公道在人,良心不泯。有诗为证:

    阁部前驱天四垂,赳赳桓桓主雄姿。

    江北城阙静不动,虎将蛟兵争有为。

    四镇骄帅视鼻息,朝右耽耽妒娥眉。

    御西防北心良苦,治国筹边安所施?

    弱君权相图眼下,空使忠良费万思。

    封章百上百不效,大厦难将一木支。

    只今碧血盈盈在,读未终篇泪已演!

    第三十三回褒忠臣权相市公

    定爰书法司被逐谁人说道江山败,奖忠良非茫昧,引用匪人无计奈。为伊嗟,为伊恨,顿把朝纲坏。魂惊骨颤多尴尬,忠旌奸斥须分界。魏珰逆案重索债,却只说法司无赖,夜郎空白大。

    青玉案

    阮党如何肯奖忠?当权马相示虚公。

    无端酷罚报还报,一纲贤愚罹此中。

    话说阁部史可法驻扎淮扬,日夜劳心焦思,既苦无兵,又苦无饷。再三设法,查有崇祯十二年条陈海运的沈廷扬,原籍苏州府崇明县人,虽是赀郎出身,是个识海性、善水战的。崇祯委他海运,年年是他督理,再无失风坏船、稽程折米的事。崇祯道他勤劳王事,连升他户部山东司郎中,直加至光禄寺少卿。十七年运的粮,尚未出港口,存下有一百万石。大海运船二十八只还泊在海口,得了崇祯皇帝凶讯,不敢前进。适值高杰跋扈,有背叛的光景,奉旨把粮就在阁部史可法汛地暂住,要赍往北边付与吴三桂赏军。及至吴三桂不收,弘光派发与史可法、刘泽清、郑鸿逵军前作饷。高杰越恼了,口口声声要反。其时江南巡抚是郑瑄,乃有风力肯做事的人。体访将沈廷扬的海运船已过江来了,是他堂弟沈虎文管辖。又访问虎文号来山,乃晓天文、识地理的人。就差游击林肃若,征聘他出来做了赞画,委以兵事。领了吴淞总兵田声嘉,会同了总兵郑鸿逵前往镇江,防备高杰谋反,好护持江以南一带地方。其时兵船开处,威风凛凛,杀气腾腾,三千人马,胜如十万,好不齐整。有诗为证:

    高帅跋扈射城下,郑抚调兵兼拨马。

    江北丝纶阁部忧,老壮补伍不放假。

    日暮风起东西呼,夜战勿惭兵力寡。

    军中赞画乃异人,被征难辞以无暇。

    提兵北望是瓜洲,城下此时皆砾瓦。

    今高已屠沈隐沦,追谱前功怀大雅。

第88章 樵史演义(25)() 
且说郑巡抚带了谋臣猛将,又纠合了总兵郑鸿逵扬兵江口,声声要与高杰打仗。适值阁部史可法又奉弘光新旨,着招抚高杰。高杰扎营屯兵在南关,诱史可法到来,关他在一冷庙,只杀驴以供饮食。逼他上本,要加封三级,给饷一万石,便替朝廷出力,依旧去守汛地。史可法没奈何,替他上了一本,弘光依允了,高杰才陪礼了史阁部,引兵还镇。巡抚郑瑄也带了沈虎文、田声嘉、林肃若回苏州去了。正是:

    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宾。

    高杰虽然还镇,那左镇与黄、刘三镇,都有笑朝廷、轻宰相的意思。阁老马士英晓得了风声,只得上了一本,道“忠臣未经赠荫,无以劝忠;降臣未经诛戮,无以惩逆”的疏。弘光批准,先令礼部尚书议谥并建祠,随令刑部尚书议罪并议诛。旨意一下,远近观望,也就肃然有恐惧的意思了。礼部是钱谦益大堂,会同翰林官,把北京死难文臣二十二人、勋臣二人、戚臣一人,俱给祭葬赠荫祠谥。拟定了一本,弘光就批准了。你道文臣、勋臣、戚臣是谁?

    东阁大学士工部尚书范景文,字质公,号思仁,北直吴桥县人。癸丑进士。谥文贞。

    户、礼二部尚书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倪元璐,字鸿宝,浙江上虞县人。壬戌进士。谥文正。

    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字懋明,江西吉水县人。甲辰进士。谥忠文。

    兵部戎政右侍郎王家彦,字遵五,福建莆田县人。壬戌进士。谥忠端。

    刑部右侍郎孟兆祥,字肖形,山西泽州人。壬戌进士。谥忠贞。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施邦曜,号四明,浙江余姚县人。己未进士。谥忠介。

    大理寺卿凌义渠,字骏甫,号茗柯,浙江乌程县人。乙丑进士。谥忠清。

    太常寺少卿吴麟徵,号磊齐,浙江海盐县人。壬戌进士,谥忠节。

    左春坊左庶子周风翔,号巢轩,浙江山阴县人。戊辰进士。谥文节。

    左谕德兼侍读马世奇,字君常,号素修,南直无锡县人。辛未进士。谥文忠。

    翰林院左谕德刘理顺,字湛陆,河南杞县人。甲戌状元。谥文正。

    太仆寺卿申佳胤,号素园,北直永年县人。辛未进士。谥节愍。

    翰林院简讨汪伟,号长源,南直休宁县籍江宁县人。戊辰进士。谥文烈。

    户部都给事中吴甘来,字和受,号苇庵,江西新昌县人。戊辰进士。谥忠节。

    四川道御史陈良谟,字宾白,浙江鄞县人。辛未进士。谥恭愍。

    福建道御史陈纯德,字澹玄,湖广零陵县人。庚辰进士。谥恭节。

    河南道御史王章,字芳洲,号屺云,南直武进县人,戊辰进士。谥忠烈。

    吏部考功司员外许直,字若鲁,南直如皋县人。甲戌进士。谥忠节。

    兵部车驾司郎中成德,字玄升,号潜民,顺天怀柔县籍山西霍州人。辛未进士。谥忠毅。

    兵部车驾司主事金铉,字在六,号一箴,南直武进县籍顺天大兴县人。戊辰进士。谥忠节。

    观政进士孟章明,字伯昭,兆样子,山西泽州人。癸未进士。谥节愍。

    浙江道御史冯垣登,号薇圃,江西新昌县人。庚辰进士。谥忠节。

    惠安伯张庆臻,字承佑,号凤华,河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