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骏日记:唐骏第一本私人日记-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选择;又或者离开微软,另寻下家。有微软中国区总裁的经历,想跳槽去另外一家公司做总裁,可能唐骏这边一放出消息,那边猎头公司就排队上门了。
总之,没有人相信唐骏在被削藩之后,还会留在微软中国区总裁这个尴尬的位置上。事实上,在消息出来后不久,唐骏就离开了北京,回到了他一手创建的上海微创。这被视作唐骏即将离职的一个标志,但是唐骏自己说,当时还很迷茫,对于自己的前途该何去何从,其实并没有完全想清楚。
真正令他萌生退意的,是在2003年10月底,他带领微创的团队到威海去开第二年的战略研讨会。那天晚上,开完会,他一个人走出酒店,深秋的海边已经凉意透骨,腥咸的海风一阵阵地吹来。小城很安静,静到海浪轻卷的声音仿佛就在耳边。唐骏一个人在街上走了很久。战略会议很轻松,一些很熟悉的老部下,大家共事已久,彼此了解熟悉,相处起来非常愉快。微创的事业是他一手开创的,驾轻就熟,突然之间在北京发生的那一切令人心力交瘁的事情,仿佛已经离他很远。
“就这样下去好不好呢?轻松的工作、简单的环境、舒适的生活,我唐骏从此告别江湖上的腥风血雨,好不好呢?”唐骏这样问自己,可是一分钟之后,他就笑了,不,这绝对不是他要的生活!微创、中国技术中心、微软全球技术中心这样的工作对于他来说,太简单也太没有挑战。他的成就绝不能仅限于此,他也不愿意在一个不再能发挥自己能力的位置上,浪费精力和时间。“也许,这正是上天给了我一个机会,我可以去一个新的公司,甚至一个新的行业,去学一些新的东西。微软很好,很伟大,但是外面的世界更美好,就像这无边无际的大海,站在小岛上,永远不知道海的外面有多精彩。”
从海滩上抓起一把沙子,摊开手掌,沙子慢慢地从手里漏下去。这个时候,唐骏又想起高群耀曾经给员工讲过的那个故事,智慧的老人面对手心握着鸟的年轻人,年轻人问,鸟儿是死是活?老人瞧着他说,那个答案其实就在你手中。
第八章 突破瓶颈(9)
沙子漏下去,把手掌摊开在漫天星光之下,浩瀚海洋之上,那一刻世界尽在手心。唐骏终于下定了决心。与其卡在瓶颈里不上不下,不如放掉过去,从头再来。当事业遭遇危机的时候,瞻前顾后不是好的态度。唐骏想清楚利弊之后,当断则断。
和新起点的双向选择
接下来的日子,唐骏开始寻找下家。“我从来没有向别人要机会,都是别人找我,这些人一讲名字大家都会知道。中国确实充满了机会。以前在微软我看不到机会,因为微软那个大啊!有一天这个门打开了,透了一下风,看到外面的机会真的是很多很多。”这就是唐骏决定离开微软这个大岛,猛一抬头之后的第一感想。原来外面的机会如此之多,超乎他的想象。
一开始他并没有特别的方向,甚至一度他也认为自己很大可能,会去一家类似微软规模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区做总裁,就像很多海归的职业经理人所做的那样。在同一层面上跳来跳去,看似行业背景转换很大,其实文化背景差不多。大企业的运作模式也都大同小异,适应起来相对容易得多。不过,他并没有把外企圈定为唯一目标。天生喜欢新鲜事务的他,暗暗在期待一些新的东西。很多人觉得,是不是在与陈永正的斗争中落败,令他终于心灰意冷,从此不再喜欢外企,甚至谈外企色变了?因为人精扎堆的地方,是非也多。
唐骏却说,他其实还是很喜欢微软,更谈不上不喜欢外企,只是觉得,微软是全球最成功的公司,其他外企对他已经没有任何吸引力。“我在微软呆了十年,最成功的公司的中国区的总裁我都已经做过了。我不觉得任何一家外企对我来说有吸引力。我已经在外企做到了顶峰。你不会在一段时间后听说唐骏加入了某外企做该公司的中国区总裁,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有很多公司找我,这是实情。自从我流露出这种意向后,我收到各种外企的电话,说有更好的待遇职位,但到目前为止,我的一致说法是:不敢进去,如果去你们公司的话我不如留在微软了。”
第八章 突破瓶颈(10)
当然,他也有过其他一些现在听起来不那么靠谱的想法,比如他曾经想去做国企。在他看来,中国的国营企业规模大效益差,是最应该运用现代的企业管理模式进行改造的,或许他一度以为经过引入有经验的职业经理人,这种改造会进行得顺利而有成效。当然,在他实地考察了一些国营企业之后,他放弃了这种想法。甚至,他还说过如果不做微软了,就回学校当老师这样的话。他还会接到电话,说有人愿意投资给唐骏,很大一笔钱,让他去做项目。一时之间,真有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外面也谣言四起,一会儿说唐骏要离开微软,一会儿说唐骏不会走,一会儿说唐骏去这儿,一会儿又说去那儿。传得最真的一次,是说唐骏会投入微软最大敌人Linux阵营,与北京科委下面一家叫“北京共创开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搞Linux。《21世纪经济报道》上已经把这条消息当做新闻来报道了。那段时间,他刻意在媒体上保持沉默,玩人间蒸发,连微软中文版Office System中文版发布会也没有露面,在等待真正能令他兴奋的那家公司的出现。
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最后等到他的是盛大和陈天桥。他说当时谣传他会投向Linux阵营,是因为他说过还想继续做软件业,于是就有人附会了。他当时选择下一个事业的起点,是有着理性的思考的。首先,他不会选择Linux。的确他最熟悉软件行业,但是从微软出来立刻投向对手的阵营,和微软作为直接的竞争对手,这和唐骏对自己的职业道德要求不相符合。其次,他虽然是软件工程师起家,但是他所从事的专业,未必一定是软件业这么狭窄。离开微软,他希望能够选择一家仍然是IT产业,离软件不太远的行业。这样一方面能够带来适度的新鲜感和激情;另一方面也不至于和过去的专业优势太过脱节,以至于先前的积累不容易顺利疏导到新的职位中去。
基于这两点考虑,最终唐骏选择了盛大,尽管当时的他对网游一无所知。他对盛大和陈天桥的唯一了解,可能仅限于微软状告盛大的那一场虎头蛇尾的官司。但是网络游戏这个新兴的行业给他带来了冲动,更重要的是,陈天桥吸引了他,准确地说是陈天桥的梦想吸引了他,陈天桥又用自己的方式打动了他。
陈天桥挖走唐骏的故事,已经成为一个经典。12月8日,唐骏在上海盛大的办公室见了陈天桥,两人聊了一个小时。陈天桥讲了他的梦想,而唐骏也介绍了自己的背景。陈天桥发出了试探,唐骏表达了一定的兴趣,两人彼此都有好感。
第八章 突破瓶颈(11)
12月15日,陈天桥到北京出差,两人在昆仑饭店再次见面,这是第三次见面。还是短短的一个小时。陈天桥正式发出邀请。唐骏一口答应,爽快程度令本来就信心满满的陈天桥都吃了一惊,他以为唐骏至少会考虑一段时间,最少,也得谈一谈条件吧。可是唐骏说,那些都是细节,他更看重的,是对人和对公司的感觉。他觉得盛大这个公司有前途,陈天桥这个人可以共事,做事的风格是他所喜欢的。那所谓的薪酬就是小问题,大家可以慢慢商量决定,大感觉对了就好。
唐骏说,与陈天桥的见面很感性,两个人的谈话以务虚为主,不纠缠细节数字,讲人生说梦想让他觉得自己和陈天桥有太多相像的地方,都追求完美,是理想主义者,一点就着。他找到了自己期待中的那把火,那把可以重新点燃自己激情的火。
这是唐骏第一次跳槽,他选择在陈永正刚刚接任大中华区总裁,唐骏自己还没有在架构调整中沦为“可有可无”的角色,微软中国区的业绩和唐骏的成就有目共睹的时候离开,用经济学的话来讲,实现了“跳槽效益”的最大化。在业绩最好的时候离开,唐骏“战略上的浪漫主义,战术上的实用主义”原则,在这一次跳槽中,给出了一个经典的案例。这和现在职场中大多数人选择在“干不下去”的时候离开大不一样。“在业绩最好的时候离开”的切入点是,有骄人的业绩才有离开的资本,有骄人的业绩离开之后才有更广阔的空间。这是跳槽的一个“潜规则”。没有原公司良好的业绩,也就缺乏了在新公司支撑身价和地位的资本。他离开了微软,留下的是自己在微软的良好业绩和高度评价,带走的是“微软终身荣誉总裁”的名誉。这也为唐骏在盛大的高身价和媒体的高关注度打下了基础。
微软大学的优秀毕业生
终于是时候和奋斗了十几年的微软说再见了。打电话给鲍尔默的时候,唐骏感慨万千。他觉得自己就像是微软的孩子。从32岁踏进微软的大门,到如今已过不惑之年,他为微软奉献过自己最火热的岁月,而微软也给过他太多的东西。抱着偷师的目的进入微软,没想到竟被微软深深吸引。他看到了比尔?盖茨人格的魅力,鲍尔默在商业上和管理上的天才。他学到了管理的知识并真正有机会去实践,发展出他后来自诩为“唐氏管理方法”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在微软中国18个月的时间,是一贯勤奋的他最艰难最辛苦的日子。千头万绪的工作堆上来,他只能一周工作7天,每天不止12个小时。他把父母妻子和小孩都扔在美国,自己一个人在国内打拼,住在酒店里,下班回来面对空荡荡的熟悉又陌生的四壁,只好沉浸在音乐中自我排解。正是在这个时候,他捡起了丢了很久的乐器。小时候曾经和隔壁的叔叔学过小号。不过在酒店里怕影响他人,他吹了几天之后,改成了萨克斯风。拜过几天师,大部分时间都靠自己自学。他说他把工作上的烦恼,对家人的思念,一个人偶尔的苦闷和寂寞,都寄托在萨克斯里,因此技艺日进,现在已经成了圈中闻名的音乐好手了。
第八章 突破瓶颈(12)
为了实践他的管理思想,让每一个员工都感受到总裁的关注,他记住了微软中国1200名员工的中文和英文名字,一共2400个。当然,他自信他也给了微软很多。不仅仅是他一手创建的全球技术支持中心,不仅仅是他看作孩子一般的微创,不仅仅是业绩突飞猛进的微软中国销售量和空前良好的政府关系。2002年微软全球峰会,每个与会者胸前的卡片上都写着一句话“Make others great(使他人伟大)”,这正是唐骏给微软中国员工的价值观。如今它已经成为微软公司的七大文化之一,成为微软数万名员工信奉和执行的座右铭。
当他拿起电话拨给鲍尔默的时候,往事历历在目,那一瞬间铁汉也几乎热泪盈眶。真的要和他一度以为已经和自己血肉相连的微软说再见,他仍然感觉割舍不下。那个时候,唐骏可能还算不上一个真正修炼成熟的职业经理人,对于造就了他的微软,他太有感情。
曾经和唐骏一起度过他的40岁生日的鲍尔默接到唐骏的电话,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惊异和不舍。他极力挽留唐骏留下。这在鲍尔默是不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