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经济学-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能多于采用机器之前。从历史来看,制袜业和其他纺织品业所发生的情形正是如
此。
但是,新的就业机会的产生并不完全依赖于特定产品所具有的需求弹性。假设
大衣的价格从150美元降为100美元,且总销量跟以前相比持平。其结果就是,
消费者和以前一样都有一件新大衣,而不一样的是,每位消费者节省下了50美
元。他可以把这50美元花到其他地方,从而增加了其他行业的就业机会。
总之,整体而言,机器、技术进步、自动化、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并不会使人
失去工作。
3
人类的发明和发现并不限于“劳力节约型”机器。有的发明创造的目的在于改良
产品性能,如精密仪器、尼龙、合成树脂、胶合板、各种塑料。至于电话和飞机这
样的发明创造,它们所执行的作业是直接人力无法执行的。更多的发明创造则给人
类带来前所未有的产品和服务,如X射线机、收音机、电视机、空调、电脑。可是
上述这些例子,也正是当代恐惧科技进步的人尤其抵制的机器类型。
反过来,那些认为机器总体而言不会让人失业的论调也有可能说过头。例如,
有时人们主张,机器能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在某些情况下,这种说法可能符合事
实。在某些产业中,机器绝对能创造远多于从前的工作机会。18世纪的纺织业便
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现代的新兴产业与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1910年,在美国
有14万人受雇于新兴的汽车制造业。到1920年,由于产品改进和成本降低,有
25万人受雇于这个行业。到1930年,随着产品继续改良,成本继续降低,整个
业界的从业人员达到了38万人。1973年,这个数字上升到94。1万。同样在
1973年,有51。4万人受雇飞机及其机零部件制造业,39。3万人从事电子元件制
造。由于发明的改进和成本的降低,在一个接一个的新兴产业中,的确都出现了上
述情况。
说机器使得就业人数出现了激增,在绝对数字的意义上也是对的。当今的全球
人口是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形成规模前的4倍,因此也可以说,是机器使人口得
以增加。如果没有近现代机器,这个世界根本无法养活那么多人。即,我们之中四
分之三的人能有工作可做,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存在,都要拜机器所赐。
然而,这是一个误解。认为机器的功用主要在于创造工作机会是不对的。机器
带来的实际功效是促进生产、提高生活水平、增加经济福利。从没有什么绝招让人
人都有工作可做,即使(或尤其是)在最原始的经济中也是如此。充分就业(full
employment)——非常充分的就业,起早摸黑、全年无休、累死累活的就业状态
——是工业发展最落后的国家的特色。对于已经达到这种充分就业的地方,新机
器、新发明和新发现并没有办法增加就业,必须要等到人口有所增长才有办法。新
机器的确有可能使失业增加(但这里谈的是自愿性失业,不是非自愿性失业),毕
竟,人们如今可以不必工作那么长的时间,孩童和老人也不用再工作。
我们需要重申,机器所带来的是促进生产和提高生活水平。这个结果可以通过
两条途径来实现:机器使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变得更加便宜(在前面大衣例子中已有
说明),或者提高工人的生产力,从而使工人的工资能够提高。换句话说,机器能
够提高货币工资,或者能够降低物价,让同样的薪水能买到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有
时候两种情况会同时发生。至于到底发生哪种情况,主要根据当时国家的货币政策
而定。但在任何情况下,机器、发明和发现都会提高实际工资水平。
4
在我们结束这个话题之前,有必要再提醒一下读者。古典经济学家的可贵之
处,在于他们能观察到次要的结果,即他们关注特定经济政策或经济动向对整个社
会的长期影响。但是它的不足之处,在于他们过分注重长期和全局,有时反倒无视
短期和局部的效应。他们往往忽略经济发展对特殊群体的即期影响,甚至根本不放
在心上。例如在工业革命初期,绝大多数英格兰手工织袜工人所遭遇的不幸,正是
由于新的织袜机的发明和应用。
不过,这些事实及其现代版本,又使得某些学者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也就是只
关注特定群体所遭受的即期影响。由于某种新机器投入使用,张三失去了工作,那
些学者于是呼吁:“跟踪张三,不要疏忽”。他们接下来所做的,是只看张三,而忘
了李四刚得到制造新机器的新工作、王五刚得到操作新机器的工作,以及消费者现
在只需要用过去一半的价钱就能买到大衣。正因为他们只想到张三,他们为此所鼓
吹的便成了倒行逆施的荒谬政策。
的确,我们也至少应该给予张三一些关注。他因新机器而失去了工作。他可以
去找另一份工作,甚至比过去的工作还好。但实际的情形也可能是,他这辈子花了
大半生所学习和掌握的某项特殊技能,变成了市场不再需要的技能。他对自身与旧
技能的投资都白费了,正如他的老雇主在旧机器或旧工艺流程上面的投资,突然之
间也变得落伍过时,血本无归一样。张三本来是技术工人,拿的是技术工人的工
资。因为他的技能不再有人需要,他又沦为非技术工人,只能领到普通工人的工
资。我们并不愿意,也绝对不应该忘掉张三。我们会了解到,几乎所有的工业和经
济进步都会带来个人悲剧,张三只是众多不幸者之一。
我们到底应该对张三怎么办——不管他、让他自己去适应变化;发放遣散补偿
金或失业补助给他,任由他依靠领取救济金度日;或者由政府出钱培训,帮助他再
就业——这些话题已经超出了本章要讨论的范围。本课的主旨是,我们应该设法观
察经济政策或经济动向的所有的主要后果——既观察其对特殊群体产生的即期影
响,又观察其对所有群体产生的长期影响。
我们在这个主题上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是因为就新机器、新发明和新
发现对于就业、生产和福利的影响,我们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至关重要。要是我们
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那么我们在经济学上就很难做多少正确的事情了。
第8章 分散工作机会的企图
在上一章,我们提到了工会“制造工作机会”和“限产超雇”的种种做法。这些做法
的起因,以及公众容忍它们的起因,跟害怕机器的起因一样,都源自相同的基本谬
论:用更有效率的方式去做事,只会消减工作机会。这个信条换句话说就是,采用
低效率的方式去做一件事,反而可以创造工作机会。
和这个谬论有关的另一种论调认为,世界上可做的工作是有限的,要是我们想
不出更繁琐拖沓的做事方式来增加工作量,那么我们至少可以想方设法将事情分摊
给尽可能多的人去做。
这种错误认识演化成了许多工会坚持“细部分工”的行动准则。在某些大城市的
建筑业,细部分工的做法尤其恶劣。例如,不准泥瓦匠使用石材做烟囱,因为那是
石匠的专门工作。处理接线不良是电工的事,但拆装线槽木板这样的简单操作,却
必须由木匠来做。管工若要处理浴室的漏水问题,则非得由泥瓦匠来帮他撬开和铺
回地砖。
对于有交叉重叠的工作类型,工会之间常动用“管辖性罢工”来争取专属权利。
美国铁路公司送交司法部长行政程序调查委员会的一份声明稿就列举了大量的例
子,控诉国家铁路调节理事会的诸多决定:
铁路上的各项独立作业,无论多么微不足道,例如接听电话或者扳动开关,至
今都是特定工种的员工的专属权。如果其他工种的当班工人在本职工作之外干了这
份工作,那么不仅要多支付该员工一天的工资,还必须支付负责这份工作的员工一
天的工资,而不管他是休假,还是休班。
倘若大家各自为政,少数人的确可以从这种不合理的细部分工规定中获利,然
而这种呆板的规定是以牺牲其他人的利益为代价的。支持这类做法的人没有看到生
产成本一定会因此增高,从总体上看,最终结果是工作做得更少,生产出的产品更
少。假设你家里的卫生间漏水,要找人来修,按规定你不得不雇用两个人来做本来
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工作,你的确会多给其中一个人就业机会。但是这么一来,你
能够花在其他东西上面的钱就会变少,当然就削减了生产其他东西的就业机会。由
于你解决卫生间漏水问题多花了一份冤枉钱,你一直想买的新羊毛衫就只好泡汤。
“劳工”并没有捞到更多好处,因为多雇用一名无所事事的泥瓦匠,就会导致另一名
羊毛衫编织工或编织机操作工做不成事。你的处境也因此变得很糟糕。你本来可以
修好管漏,并拥有一件羊毛衫,现在卫生间是不漏水了,却损失了一件羊毛衫。如
果我们把这件羊毛衫算作国家财富的一部分,那么整个国家就少了一件羊毛衫。这
就是靠采取不合理的细部分工来增进就业的最终结果。
“分散工作机会”还有其他做法,而且往往是由工会发言人和国会议员提出
的。其中最常见的是缩短每周工时的提案,以及由此形成的法定工时。他们认为这
种做法有助于“分散”和“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现行“联邦工资工时法”订立惩罚性
加班条款主要基于这种认识。以前,各州有关雇用女性或未成年人的法律禁止每周
工时超过48小时(举例而言),出发点是担心较长的工时有害健康、造成不良的
工作情绪。另一些相关法律的立法主旨,是出于认为长时间的工作有损效率。如今
的立法的出发点却大不一样。联邦法律的条款规定,只要雇工每周工作超过40小
时,雇主就必须按每个小时的正常工资加付50%给劳工。这一条款的制定依据不
是因为政府相信每周工作45小时(举例而言)有害健康或有损效率,其出发点在
于希望籍此提高劳工每周所得,同时籍此遏制雇主要求员工每周工作超过40小
时,进而达到迫使雇主增雇员工的目的。就在我撰写这些文字时,仍有许多提案希
望通过法定一周工作30小时或工作4天来“避免失业”。
无论是个别工会的做法,还是靠立法去执行,这些做法的实际效果如何?我们
将通过下面两种情况的分析来阐明这个问题。第一种情况是把周标准工时从40小
时缩减为30小时,小时工资率不变。第二种情况是把周工时从40小时缩减为30
小时,但是调高小时工资率,保证从业员工维持原有的周薪水平。
我们先来分析第一种状况。假设每周工时从40小时减为30小时,而小时工
资率不变。若实行该措施时,恰逢失业潮,这么做无疑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但无论
如何我们也不能冒然假设,在增加了足够多的工作机会的同时,又能使总工资与总
工时维持以前的水平。除非我们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假设:每个行业的失业率都相
同,每个工种新手的工作效率都赶得上熟手,等等。我们姑且认为以上假设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