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一课经济学 >

第24章

一课经济学-第24章

小说: 一课经济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蠢地闷头存钱;另一方面,有限的“投资机会”没办法吸纳这些储蓄。结果呢?是经
济迟滞不前。他们宣称,惟一的解决方法,是由政府出面征用这些愚蠢和有害的储
蓄,投资到公共工程上,哪怕拿去搞些作用不大的面子工程,总之要将钱花掉以扩
大就业。 

以上观点及其“解决方案”包含太多的错误,这里我们只能选其主要错误加以指
正。储蓄大于投资的部分,只相当于被真正蓄藏的现金。但在当今现代化的工业社
会中,极少人会把硬币和钞票藏在袜子里面或床垫底下。就算这种可能性极小事情
真的发生,它也已经反映在企业的生产计划和价格水平上。它甚至不具备累积性效
果——行为古怪的隐居者生前蓄藏的现金被人找到,拿出来花光用光;总体上看,
被耗用掉的旧蓄藏甚至可以多过被人蓄藏的新现金。事实上,这方面的总金额对企
业活动影响可说微不足道。 

我们已经知道,把钱放在储蓄银行或商业银行里,银行会急着把钱借出去或者
拿去投资。因为资金闲置会让银行牺牲利息收入。惟有当人们担心产品的价格下
跌、当银行担心投资风险太大时,人们才会增加持有现金,银行宁可牺牲利息而让
资金闲置。但这种迹象表明经济衰退已经显现,才造成蓄藏现金的行为,而不是蓄
藏现金的行为引发经济衰退。 

忽略这种微不足道的现金蓄藏(即使是这种例外情形,也可以视为直接“投资”
于金钱本身),储蓄和投资会趋于彼此均衡,就像任何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会趋于均
衡那样。我们可以认为储蓄和投资分别构成了新资本的供给和需求。其他任何商品
的供给和需求,在价格的作用下会达成均衡,资本的供应和需求也一样,在利率的
作用下会达成均衡。利率只是资本借贷价格的特殊名称,它与其他价格没有两样。 


利率这个主题,在近年来被复杂的诡辩、被糟烂的政府政策搞得令人困惑,让
人觉得人们是不是已经丧失了常识和清醒的头脑。人们病态地害怕利率“过高”。人
们认为如果利率太高,产业界借钱来投资新厂房和机器,会赚不到钱。这种观点极
具影响力,近几十年来各国政府都以人为的力量,实施“廉价资金”政策。但是相关
的论调只注意了提高资本需求,却忽视这些政策对资本供给的影响。只看政策对某
个群体的影响,忘掉另一个群体所受到的影响,这样的谬论,又多了一个实例。 

如果相对于风险,利率被刻意压得太低,储蓄和借贷都会减少。廉价资金政策
的支持者认为,不管利率是高是低,储蓄都会自动进行,因为人们钱多了也只有存
进银行。但他们并没有说清楚,何种收入水平的人才会不管利率高低,不管自己直
接借钱给别人的风险高低,而总是往银行里存一个固定的最低金额。 

尽管富豪的储蓄额受利率的影响要比一般富裕的人小得多,但事实上每个人的
储蓄额都会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我们用一个极端的例子来说明。有人声称,实质
储蓄额不会因为利率大幅下降而减少。这就好比是在说,糖的总产量,不会因为价
格大幅下跌而减少,理由是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者会继续生产。这种观点忽略了
边际储蓄者,甚至忽略了绝大部分的储蓄者。 

将利率人为压低所造成的影响,其实与把商品价格压低到自然市场水平以下所
产生的影响相同:需求会增加,供应会减少。压低利率会导致资本的需求增加,而
实质资本的供给减少。它会造成经济扭曲。人为压低利率,的确会鼓励借款增加。
实际上则是鼓励那些不降低利率就不能生存的高度投机性项目。从供给面来说,人
为压低利率,会抑制正常的节约、储蓄和投资行为。它会减低资本的累积、减缓生
产能力的提高、减缓“经济的增长”以及减息政策热切想要促进的“进步”。 

要想人为压低资金利率,只有靠持续不断注入新资金、不断扩张银行信贷,以
替代实质储蓄。这会制造资本供给增加的假象(或者说掩盖了实质资本供给减少的
真相),就像多掺点水,会让人觉得牛奶增多一样。但这是一种追求持续通货膨胀
的政策。这个过程带来的危险,显然具有累积的效果。通货膨胀一旦被遏制,或者
只要通货膨胀暂停,甚至膨胀速度放慢,资金利率就会上涨,危机也会爆发。 


有一点需要指出,新注入的货币或银行信贷,虽然能在开始带来短期的利率降
低,但持续注水最终将使利率上升。因为注水会让货币贬值,导致货币的购买力下
降。放贷者开始意识到,今天借出去的钱,等到一年后还回来时,能买到的东西会
减少。为了弥补这种预期货币购买力的损失,他们会在正常贷款利率上再加上一笔
溢价。这个溢价可以很高,它取决于预期的通货膨胀率的高低。由于这个原因,
1976年英国国库券的年利率上升到14%;1977年意大利政府公债的殖利率高达
16%;1974年智利中央银行的重点贴现率激升到75%。总之,廉价资金政策所
造成的经济动荡,远比那些补救性或防止性的政策剧烈。 

如果没有通货膨胀性政府政策去干扰资金利率,那么不断增加的储蓄也会为自
己找出路,通过利率的降低来提高需求。也就是说,更多的储蓄供给要寻求投资机
会,就会迫使储蓄者接受较低的利率。较低的利率同时意味着更多的企业能负担贷
款利息。因为,贷款购置新机器或厂房带来的的预期利润,更有可能超过必须支付
的贷款利息。 

 4 

 我们现在来谈和储蓄有关的最后一个谬论。经常有人认为,能够被吸纳的新
资本数量,有一定的上限,或甚至已经达到了资本扩张的上限。这样的观点从孤陋
寡闻的人嘴里说出来还可以想象,连训练有素的经济学家也持有相同的见解,简直
令人匪夷所思。现代社会几乎全部的财富,也就是17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的几乎每
一样东西,都是由它累积的资本构成的。 

这种资本一部分是由许多称之为耐用消费品的东西组成,例如汽车、冰箱、家
具、中学、大学、教堂、图书馆、医院,以及所有私人住宅。世界历史上,这些东
西从来没有充足过。就算住宅的数量够多,可以改善和想要改善的居住品质却是无
限的,也就是兴建更好的房屋,永远没有上限。 

这种资本的第二个组成部分,可以称之为资本本体(capital proper),它由
生产工具组成,包括最原始的斧头、刀、犁,到最精密的机床、最大的发电机或粒


子回旋加速器,或者设备最先进的工厂。在这方面,可以扩增和想要扩增的数量,
尤其是品质,也同样没有上限。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有“过剩”的资本,除非最落后
国家的技术装备赶上最先进国家;除非美国效率最差的工厂赶上设备最新、最好的
工厂;除非最现代化的生产工具,已经达到人类智力的极限,再也无法改进。只要
这些尚未实现,就有对资本的无限需求。 

如何“吸纳”新增资本呢?如何实现其“偿付”呢?如果能将资本储蓄起来,它会
自行吸纳和自行偿付。生产者会投资于新的生产资料(也就是购买更好、更精巧的
新工具),因为这些工具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这些工具做得出纯靠手工根本做不出
来的产品(包括我们身边的大部分用品,例如书籍、打字机、汽车、火车机车、吊
桥);或者,这些工具能够大幅提高产量;或者(换种方式来说),这些工具能够
降低单位生产成本。而且,就像单位生产成本可以降低到什么程度并没有极限(除
非每样东西都是零成本生产),可以吸纳的新资本数量,也没有极限。 

由于新增资本使得单位生产成本稳定下降,这样一来:它可以减低消费者购买
产品的成本,还可以提高使用新设备的劳工领得的工资,因为新设备能够提升劳动
生产率。因此,新机器对直接使用它们的人,以及广大的消费者,都有好处。对消
费者来说,同样的钱,能买到更多、更好的产品。或者说这些东西提高了他们的实
质收入。对使用新机器的劳工来说,除了货币工资增加,实质工资也增加了。汽车
业是个典型的例子。美国的汽车工业的工资是全世界同行中最高的,甚至在美国的
各行各业中也排在工薪族之最。例如(大约1960年以前)美国的汽车制造商仍能
以比世界其他各国更低的价格出售其产品,因为其单位成本更低。其秘诀在于美国
生产汽车时,每位劳工和每辆汽车所使用的资本量比其他国家都大。 

不过,有人认为我们已经到达这个过程的极限,也有人认为,即使还没到达极
限,但这样继续储蓄和增加资本存量也是愚蠢的。 

通过我们的分析,不难辨别那种做法才是愚蠢的 

(近年来美国的确失去了全球经济的领导地位,但原因出在美国政府本身的反资本


主义政策,而不是因为“经济已经达到极限”。) 

 

 

 

 

 

 

 

 

 

 

 

 

 

 

 

 

 

 

 

 

 

 

 

 

 

第25章 课后温习 

 

经济学这门科学,如我们一再看到的那样,不仅是一门认识次要影响的科


学,同时还是一门认识普遍影响的科学。这门科学用于追踪经济政策提案或现行政
策的影响时,不仅观察其对若干特殊利益集团的短期影响,也要考察其对整个社会
利益的长期影响。 

这个教训,正是本书所特别关注的。在本书开头,我们开宗明义,提纲挈领
地点明了这一课的主旨;接下来,我们又用大量跟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实例,从不
同经济生活领域去阐明了这一课的实质。 

就在运用实例对核心教训进行阐述论证的过程中,我们也领会到了其他更为
普遍的教训。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相信有助于大家更清晰地把握这一课。 

既然将经济学视为追踪各种后果的学科,经济学就必须像逻辑学、数学等学
科,是认识必然结果的科学。 

我们用个简单的代数方程来说明这一点。假设x=5,且x+y=12。这个方程
“解”是y=7。这个结果十分精确,是因为我们通过正确的计算得出的,这个未知
数等于7。计算方法虽然不是直接的答案,但它却必然蕴含最终答案。 

这条简单的方程所包含的这个道理,对于最复杂、最深奥的数学方程来说是
同一个道理:答案已经蕴含于问题的陈述之中。我们只需要去把它“算出来”。不
过,有的结果确实出乎人们的预料,以至于人们觉得自己可能是发现了新事物——
那种兴奋震撼,就像“天文观测者猛然发现一颗新星闯进他的视野”。当自己的答案
得到了理论上的验证,或者从实践结果中得到了验证,人人都会有那种发现的感
觉。虽然答案早已蕴含在问题的陈述里面,但并不总是一目了然。数学提醒我们:
必然蕴含的答案,不见得是显而易见的答案。 

这些科学道理对于经济学来说同样适用。在这方面,经济学也可以拿工程来
比喻。工程师处理问题的时候,必须先确定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