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一课经济学 >

第2章

一课经济学-第2章

小说: 一课经济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益,他们就会赞成,至于该行动是否会立即伤害到某些特定群体,他们则不大关
心。 

除了部分专业经济学家以外,今天很少有人再犯这类错误。相比之下,当前最


常见的谬误,是只重视政策对于特殊群体产生的短期影响,而忽略或者淡化整个社
会所受的长期影响。这类谬误一次又一次出现在关于经济问题的讨论和政客们的演
讲中。这类谬误业已成为“新”经济学中似是而非的核心。“新”经济学家们考虑到了
前人经常忽视的短期影响,便妄图颠覆“古典”、“正统”经济学家使用的方法,并鼓
吹这是一大进步。然而,他们本身却无视或轻视了长期影响,结果犯下了更严重的
错误。他们精心细致地观测和验证少数个别的树木,却忽视了整片森林。他们使用
的方法和得到的结论经常是倒行逆施,以至于有时会惊讶地发现自己竟和17世纪
的重商主义意气相投。事实上,我们本来以为古典经济学家已经彻底摆脱的种种古
老谬误,仍然还在他们身上再现,甚至重蹈覆辙。 

3 

常有人感叹说,坏的经济学家向大众兜售谬论,往往比好的经济学家宣扬真理
更有成效。常有人抱怨说,煽动家们鼓吹经济谬论时,总是比那些点出问题要害的
老实人更能获得大众的欢呼喝彩。这其中并没有什么奥妙:煽动家和坏的经济学
家,都只强调了一半的真相。他们只谈某项政策提案的即时影响,或者只谈其对某
个特殊群体的影响。仅仅听他们的一面之词,大多数人也许会觉得那些话总有几分
道理。此时,我们应该站出来,指出政策提案也会带来长远的不良影响,或者指明
这是牺牲整个社会的利益去满足某个特定群体。也就是说,我们必须用另一半的事
实,来补足和矫正他们所强调的半边真相。但是,要想清晰地阐明计划中的行动方
案对每个人产生的所有重要影响,肯定需要费更多的口舌,往往还得进行冗长、复
杂、枯燥的连锁推论。事实上,缺乏经济学常识的人很难听得进那些长篇大论,大
部分听众很快就会感到无趣和厌倦。坏的经济学家十分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们劝慰
听众说,不用勉强自己去听那些推论,也犯不着去理会那些道理,因为那都是“古
典主义”、“自由放任主义”、“资本主义”的辩护,他们甚至不介意使用辱骂的词汇
来达到说服大众的效果。 

 以上,我们用抽象的说教点明了这堂经济学课的实质,并指出了从中作
梗的种种谬论的共同特征。不过,我们必须用更加具体的实例去阐明这个实质,才
能让大众彻底理解这堂课的内容,进而阻止各种谬论继续蔓延。我们将从经济生活
中遇到的粗浅问题讲起,一直讲到最为复杂艰深的现实问题。我们可以依此循序渐


进,学会如何察觉和避开那些最浅显乃至最顽固的谬误。这些正是接下来要讲的内
容。 

 

第二编 课程的应用 
第2章 破橱窗 

让我们效仿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从一面被砸破的橱窗的简单例子说起。 
话说一个顽童抡起砖头,砸破了面包店的橱窗。当店主怒气冲冲追出来时,小捣蛋
早已逃之夭夭,只剩下一群看闹热的围观者。大家盯着橱窗的破洞以及四下散落的
玻璃碎片,若有所思。不一会儿,跟通常的情形一样,有些人开始互相议论,宽慰
店主和众人的心:玻璃破了很是可惜,可是这也有好的一面。这不,对面的玻璃店
又有生意了。他们越琢磨越来劲:一面新的橱窗需要多少钱?要250美元。这笔
钱可不算少。不过,这没什么好埋怨的,事情本来就这样,要是玻璃永远都不破,
那装玻璃的人吃啥。玻璃店多了250美元,会去别的商家那里消费,那些个商家
的口袋里多了几个钱,又会向更多的商家买东西。经这么一说,小小一片破橱窗,
竟能够连环不断提供资金给很多商家,使很多人获得就业机会。要是照这个逻辑推
下去,结论便是:扔砖头的那个小捣蛋,不但不是社区的祸害,反而是造福社区的
善人。 

 

且慢!让我们来分析其中的谬误。至少围观者所作的第一个结论没错,这件小小的
破坏行为,的确会给某家玻璃店带来生意。玻璃店主对这起捣蛋事件除了略表同情
之外,更多的应该是高兴。但是,面包店主损失掉的250美元,原本是打算拿去
做一套西装的。如今,这钱被迫挪去补破窗,出门就穿不成新西装(或者少了同等
价钱的其他日用品或奢侈品)。他原来有一面橱窗再加250美元,现在只剩下一面
橱窗。或者说,在准备去做西装的那个下午,他本来可以心满意足同时拥有橱窗和
西装,结果却只能面对有了橱窗就没了西装的糟糕现实。如果我们把他当作社区的
一员,那么这个社区就损失了一套原本会有的新西装,于是变得比以前更穷了。 

 


简单来说,玻璃店主的这桩生意,不过是从做西装的缝纫店主那里转移来的。整个
过程并没有新增“就业机会”。那些围观的人只想到了交易双方——面包店主和玻璃
店主——的情况,却忘掉了可能涉及的第三方——缝纫店主——的窘迫。围观者完
全忘了他,恰恰是因为现在玻璃碎了,他也就失掉了亮相的机会。人们过两天就会
看到崭新的橱窗,但绝不会看到多出那套被牺牲掉的西装。人们总是只看到眼前所
见的东西。 

 


 

 

 

 

 

 

 

 

 

 

 

 

 

 

 

 

 

 

 

 


第3章 战祸之福 

讲完粗浅的“破窗谬论”,有人会说,任何人只要动脑筋想一想,一定不会犯这
样的错误。事实上,穿着各种伪装的破窗谬论,在经济学历史上却最为顽固不化,
而且此种谬论在过去任何时候都没有现在这么盛行。如今,每天都有许多人在一本
正经地重复着同样的错误。这些人包括工业巨头、商会和工会领袖、社论主笔、报
纸专栏作家、电台与电视台的评论员、技巧高深的统计专家、一流大学的经济学教
授。他们正在用各自的方式宣扬破坏行为所带来的好处。 

有些人不屑于谈小小的破坏行为带来的蝇头小利,却醉心于巨大的破坏行为能
让人们受益无穷。他们吹嘘战争对经济是如何如何的有利,非和平时期能比,并向
我们展示通过战争才能实现的“生产奇迹”。他们认为,战争时期庞大的需求“累积”
或“堵塞”,会给战后的世界带来繁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们兴致勃勃地清
点那些在欧洲被战火夷为平地、必须重建的房子和城市。在美国,他们清点出战争
期间无力兴建的房子、短缺的尼龙袜、破旧的汽车和轮胎、过时的收音机和电冰
箱。这些人汇总出来的数额之大,令人震惊。 

这种“需求堵塞”谬论只不过是我们所熟悉的老朋友——破窗谬论——换上一件
臃肿的马甲之后的形象而已。不过这一次,有更多相关的谬误绞缠在一起,需要我
们逐一驳斥。首先,它把需要(need)和需求(demand)混为一谈。战火摧毁的东
西越多,人民生活越贫困,战后需要的东西也就越多,这点毋庸置疑。但是,需要
并不等于需求。有效的经济需求,光有需要还不算,还必须要有相当的购买力才
行。当今印度对产品的实际需要远高于美国,但是它的购买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创
造商机的能力却远低于美国。 

不过,就算绕过了上一个谬误,接下来还有可能陷入另一种谬误。发表破窗谬
论的人通常只从金钱的角度去思考“购买力”。其实,只要让印钞机开足马力,不愁
没有钞票。要是以金钱来衡量“产品”价值的话,那么以钞票为产品的印钞业,无疑
是当今世上规模最大的产业。但是用这种方式去解决购买力问题,所印制的钞票数
量越多,单位货币的价值就越贬值,货币贬值的程度可以用物价上涨的幅度来衡
量。可是,人们只习惯于用金钱来衡量自己的财富和收入,所以只要手头多了几张
钞票,便以为自己过得更好,尽管拿这些钱能买到的东西比从前少,自己实际拥有


的东西可能不如从前。人们所认为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经济“收益”,其实大多
是战时通货膨胀造成的幻象。哪怕在和平年代,同等规模的通货膨胀也能带来这样
的结果,并且的确产生过这些结果。后面我们还会回过头来谈这种货币幻觉。 

“需求堵塞”谬论只讲出了一半的真相,这点跟破窗谬论一样。被砸破的橱窗的
确会给玻璃店带来生意,战争造成的破坏也的确给某些产品的制造商带来了大量的
商机。房子和城市的毁于战火,为建筑业赢得了更多业务,而战争期间没办法生产
的汽车、收音机和电冰箱,确实为那些特定的产品带来累积性的战后需求。 

这一半的真相在大部分人看来,就像是总需求增加了。部分原因是由于单位货
币的购买力降低,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需求从其他地方转向了这些特定的产品。欧
洲人盖出了空前数量的新房子,因为他们必须先解决安居问题。可是,在他们大兴
土木的同时,可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人力和生产能力就会随之减少。人们买了房子
之后,可用于购买其他产品的支付能力也会随之缩水。人总是顾得了一头,就顾不
了另一头(当然,饥寒交迫的紧张感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人们更多的生产活力)。 

这一得一失当然要拜战争所赐。战争改变了人们在战后的努力方向;战争打破
了各行各业原有的平衡;战争重塑了工业的结构。 

二战后的欧洲各国都出现了高速甚至奇迹般的“经济增长”,那些惨遭战火蹂躏
的国家是如此,那些未受劫掠的国家也是如此。遭受的破坏最为严重的德国等国,
其经济增长速度比破坏不那么严重的法国等国要快。部分原因是因为西德实行了较
为稳健的经济政策,部分原因是想尽快过上正常生活的念头使人们工作更加努力。
但它并不表示财物毁损对失去财物的人有利。没有人会因为需要激发出斗志而刻意
烧毁自家的房屋。 

战争结束后,迎来和平的人们通常会在一段时间内激发出旺盛的精力。托马
斯·麦考利(Thomas Macaulay)在《英格兰史》(History of England)的第三章开门
见山这么写道: 

不幸的事件、政府的失误,可能将一个国家置于悲惨的境地,但与之相比,科
技的持续进步、人们改善自身生活的恒久努力,却能在更大程度上促进国家的繁
荣。我们经常发现,肆意挥霍、苛捐杂税、荒谬的商业管制、贪渎腐化的司法体
系、伤亡惨重的战争、叛乱、迫害、烈火、洪水,它们都在摧毁财富,但人民通过


努力创造财富的速度却更快。 

没有人愿意让自己的财物毁于战争或和平年代。对个人来说是伤害、是灾难的
东西,对由个人组成的国家来说也一定是伤害和灾难。 

经济推理中最常见的许多谬论,源于人们倾向于将“国家”当成抽象的集合名词
去思考,而忘记或忽视了组成它、并赋予它意义的个人。这种倾向在今天尤为明
显。如果一开始就从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