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 交际表现卷(第233-275卷)-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译文】
唐朝时仆射孙会宗,就是渥相大王的父亲。一次,在家中摆酒席宴请内外亲表。有一位甥侄辈的亲戚在朝廷里任职,来晚了,走到中门,看见一位身着红色官服的官人,衣襟前边全是酒渍,气冲冲地从庭院里走出来,他不认识这位官人是谁。这位亲属来到酒席前,把刚才见到的事情告诉了孙会宗。孙会宗听了后特别惊讶,说:〃没有这样一位官人来赴宴啊!〃孙会宗沉思好久,才恍然大悟,说:〃一定是我们刚才行酒时,向阶前地上洒酒祭祀,大家都随便乱洒而洒到哪位家神的衣服上了。〃从此,每次洒酒祭祀时,都侧身恭敬地跪在地上,洒一下而已。这种洒酒祭祀的仪式始自孙会宗,现在的人洒三次是不对的。
陆扆
陆相扆出典夷陵时,有士子修谒。相国与之从容,因命酒酌劝。此子辞曰:〃天性不饮酒。〃相曰:〃诚如所言,已校五分矣。盖平生悔吝有十分,不为酒困,自然减半也。〃(出《北梦琐言》)
【译文】
丞相陆扆出任夷陵时,有位叫修的读书人进见他。陆扆接待了这位读书人,并让人设酒宴招待他。席间,陆扆劝这位读书人喝酒。他坚持不喝,说:〃我天性不能饮酒。〃陆扆说:〃真的向你说的那样,我这次考核你已经得了五分啦。人一生中让你悔恨的事情有十分,不饮酒便减去了五分啊!〃
酒量
山涛
山涛字巨源,饮酒量至八斗。武帝欲试之,使人私默以记之,至量而醉。(出《晋书》)
【译文】
山涛,字巨源。他的酒量能喝八斗。晋武帝想试探一下,一次饮酒,让人暗中为山涛记数,果然喝到八斗才醉。
周顗
周顗字伯仁,饮酒至量一石。及过江,虽日醉,每恨无对。偶有归对北来,顗遇之,为忻然。乃置酒二石共饮,各大醉。及醒,顗使人视,客已腐肋而死矣。(出《晋书》)
【译文】
周顗,字伯仁,每次最多能饮一石酒。过江以后,虽然每天都喝得酩酊大醉,还是每每为没人跟他对饮而感到遗憾。偶然有一次,从江北来一位过去在一起饮酒的朋友,周顗遇到后非常高兴,准备了两石酒两人共饮,都喝得酩酊大醉。待到醒酒后,周顗让人看看客人怎么样了,才发现那位从江北来的酒友已经肋侧腐烂而死。
裴弘泰
唐裴均之镇襄州,裴弘泰为郑滑馆驿辷官,充聘于汉南。遇大宴,为宾司所漏。及设会,均令走屈郑滑裴辷官。弘泰奔至,均不悦。责曰:〃君何来之后,大涉不敬。酌后至酒,已投仭铩!ê胩┬辉唬骸ǘ疾患退颈ㄑ纾歉衣病J甯干嶙铮朐谧鳎≌寰坡F魉嬉源秃胩珊酰俊ê献持嘈硌伞:胩┐蔚诮易闲【簦灾瘤〈7惨越撸嬉<粗糜诨常媵вs壑杏幸#芤欢芬陨希淠诰埔嗦:胩┮允峙醵D坷羧耍8驳兀宰闾ぶ肀Ф觯此髀砉殒洹>院胩┠梢魃远啵烩N绾笱缟ⅲ炙己胩┲匚乒人耍侵e誓海钊耸右笏J拐呒胩┐魃疵保诤阂蹑涮岫U俳吵拥闷魑铮贫儆嗔健>痪醮笮ΑC魅赵僖爻等眨派鹾瘛#ǔ觥肚z子》)
【译文】
唐朝时,裴均之镇守襄州,他的侄子裴弘泰任郑滑馆驿辷官,被汉南聘请去,有一次特大的宴会,却因为负责接待的人忘了通知他而没有参加。待到举行社火集会时,裴均之让人去找裴弘泰。裴弘泰得到通知后立即赶来。裴均之很不高兴,责备他说:〃你怎么来晚了?这是很不尊敬人的。我们都喝半天了,监酒员已经开始投筹码罚酒了。〃裴弘泰表示感谢,说:〃总没有见到有人来通知我参加宴会啊,不是我敢怠慢您老人家。叔叔真要处罚我,请将宴席上的所有银器都斟上酒。我喝了多少,就请将我喝干的银器赏给我,怎么样?〃整个宴席上的人,都为裴弘泰助威,裴均之就答应了他。于是裴弘泰按次序喝干席上的小银杯。接着,觥、船等大银器里的酒也都喝了。凡是喝到的银杯,酒全部喝干。而且喝干后,就将这只银杯揣在怀里,不一会儿就揣满了,都鼓胀出来。筵席上有只银海杯,能盛一斗以上的酒。此刻盛得满满的,放在那儿。裴弘泰双手捧起来喝。喝干后,眼睛看着这些官员们,将银海杯扔在地上,用脚将它踩扁后,伸手拾起来捲巴捲巴,抱在怀中走出去,到外面要一匹马骑着回驿馆。裴均之认为裴弘泰将银杯拿走的太多了,有些不高兴。但是,到午后筵席散了,他又怕裴弘泰酒喝多了伤了身子,很是担心。到了傍晚,裴均之让人去看看裴弘泰在干什么?派去的使者看见裴弘泰头戴纱帽,两腿伸开,坐在汉阴驿馆大厅中,正在让匠人称他抱回去的那些银酒器呢,一共有二百多两。使者回来将看到的情形如实告诉了裴均之。裴均之不禁大笑,感到真有意思。第二天再饮酒时,喝完后派车将裴弘泰送回驿馆,并赠送他很丰厚的礼品。
王源中
王源中,文宗时为翰林承旨。暇日,与诸昆季蹴踘于太平里第。球子击起,误中源中之额,薄有所损。俄有急召,比至,上讶之。源中具以上闻,上曰:〃卿大雍睦。〃命赐酒二盘,每盘贮十金碗,每碗各容一升许,宣今并碗赐之。源中饮之无余,略无醉容。(出《摭言》)
【译文】
唐朝人王源中,文宗皇帝李昂在位时任翰林承旨。一天闲暇,跟他的几个兄弟在太平里的自家庭院中踢球玩。球踢起来后,打在王源中的额头上,受点轻伤。不一会儿,皇上紧急召令让他进朝见驾。待到拜见文宗皇帝后,皇上看见他额上受伤很是惊讶。王源中就将在家里玩球误伤的事情如实秉报了文宗皇帝。文宗皇帝听了后说:〃爱卿,你这是最大的和睦啊!〃然后命令赏赐给王源中御酒两盘,每盘放置十只金碗,每碗各盛一升酒。皇上宣令连同盛酒的金碗,一并赏赐给王源中。听到文宗皇帝的宣令后,王源中当场将两盘酒共计二斗,全部喝光了,一点醉意也没有。
嗜酒
徐邈
魏徐邈字景山,为尚书郎。时禁酒,邈私饮沉醉。从事赵达问曹事,邈曰:〃中圣人。〃达白太祖,太祖甚怒。鲜于辅曰:〃醉人谓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乃得免罪。(出《异苑》)
【译文】
魏国人徐邈,字景山,官任尚书郎。魏国当时禁止饮酒。徐邈私自饮酒喝得酩酊大醉。属下赵达问他有关曹务的事。徐邈回答说:〃喝的是圣人。〃赵达将这话秉报了太祖。太祖大怒,鲜于辅说:〃喝醉了酒的人,称清酒为'圣人',称'浊酒'为贤人。徐邈性情一向谨慎,这次是偶尔说的醉话啊。〃于是,徐邈才得以免去罪过。
刘伶
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随之。曰:〃死便埋我。〃其遗形如此。渴甚,求酒于妻。妻藏酒弃器,谏曰:〃非养生之道,宜断之。〃伶曰:〃善。当祝鬼神自誓,便可具酒肉。〃妻从之。伶跪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石,五斗解酲。妇人之言,必不可听。〃于是酌酒御肉,塊然复醉。(出《晋书》)
晋朝人刘伶,经常乘坐鹿车,带着一壶酒,出外郊游。同时让一个仆人带着一把锹同车而行,说:〃我若是喝死,你就地将我埋了。〃刘伶给我们留下的形象就是这样的啊。一次,刘伶口渴得厉害,请求妻子给他点酒喝。他妻子将酒藏起来,将盛酒的器具扔掉,苦苦地劝说他:〃喝酒对身体一点益处也没有,不是养生的好办法,还是戒酒别喝了吧。〃刘伶说:〃好!我不喝了。但是,我要向神明发誓不再喝酒了,请你为我准备好酒菜来。〃妻子答应了他。妻子将酒菜端上来后,刘伶跪在地上向神明祈祝说:〃上天将我刘伶降生在人世间,就是让我以能饮而闻名。我每次饮酒必饮一石,饮到五斗时才刚刚解了我的酒瘾啊!老娘们的话,一定不要听啊!〃说完,斟酒吃肉,大吃大喝,安然又醉了。
酒臭
义宁初,一县丞衣缨之胄。年少时,甚有丰采。涉猎书史,兼有文性。其后沉湎于酒,老而弥笃。日饮数升,略无醒时。得病将终,酒臭闻于数里,远近惊愕,不知所由。如此一旬,此人遂卒。故释典戒酒,令人昏痴。今临亡酒臭,彰其入恶道而。(出《五行记》)
隋恭帝义宁初年,有一位县丞原本是官宦人家的后代,小时候长的很英俊,读过许多书,很有文字素养。但是,长大成人后,整日沉湎在酒中。越老喝得越厉害,每天都要喝好几升酒,几乎没有清醒的时候。待到他患病将要死去时,他散发出来的酒臭在几里地以外就能闻到,远近的人都特别惊异,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这样持续了十天左右,他终于死了。因为这个人的缘故,后来有人专门撰写了一篇劝人戒酒的文章。文章中说:〃喝酒过量,能使人浑沌呆痴。这位县丞临死前发出的酒臭,就是向人们昭示喝酒可以将人喝病、喝死的道理啊!〃
卷第二百三十四 食(能食、菲食附)
吴馔 御厨 五侯鲭 刘孝仪 鮔议 鮔表 热洛河
名食 败障泥 尚食令 大饼
能食 范汪 宋明帝 苻坚三将
菲食 茅容 陆机 羊曼
吴馔
吴郡献海酰幩钠浚咳菀欢贰=欢罚傻镁冻呤獭2⒆醋嘧髑幏ā5凼救撼荚疲骸ㄎ羰跞私橄笥诘钔サ龅煤S悖嘶没R嗪巫阄欤拷袢罩帲耸钦婧S闼鳎醋允Ю铮嗍且皇逼嫖丁!ㄓ菔阑栽唬骸ㄊ跞酥慵然茫澉幑桃嗖徽妗!ǔ鍪桃源痛锕佟W髑幹ǎ旱蔽辶率⑷戎眨诤H〉悯|鱼。大者长四五尺,鳞细而紫色,无细骨不腥者。捕得之,即于海船之上作鲙。去其皮骨,取其精肉缕切。随成随晒,三四日,须极干,以新白瓷瓶,未经水者盛之。密封泥,勿令风入,经五六十日,不异新者。取啖之时,并出乾鲙,以布裹,大瓮盛水渍之,三刻久出,带布沥却水,则皦然。散置盘上,如新鲙无别。细切香柔叶铺上,筋拨令调匀进之。海鱼体性不腥,然鱕酰闳馊矶咨捎趾鸵郧嘁叮患蓢n。又献海虾子三十棧{长一尺,阔一寸,厚一寸许,甚精美。作之法:取海白虾有子者,每三五斗置密竹篮中,于大盆内以水淋洗。虾子在虾腹下,赤如覆盆子,则随水从篮目中下。通计虾一石,可得子五升,从盆内漉出。缝布作小袋子,如径寸半竹大,长二尺。以虾子满之,急击头,随袋多少,以末盐封之,周厚数寸。经一日夜出晒,夜则平板压之,明日又出晒。夜以前压十日干,则拆破袋,出虾子棧I绯嗔鹆В獬苟拭溃斡邛鲇闶丁S窒柞|鱼含肚千头,极精好。作之法:当六月七月盛热之时,取酰愠ざ咝恚チ劬幌础M6眨愀拐推穑酱涌诔槌龀Γト裟俊B鼓谀裳尉梗匆阅┭畏庵鼙椋袷纭>蓿艘运幌础H赵蚱兀乖蚴栈埂0财桨迳希忠园逯檬怪C魅沼稚梗够寡埂H绱宋辶涨茨汕晌停饪凇>粘鲋淦ど獬梗腥缁朴停馇蛉玺堋S秩缟称逯照撸⑨_而有味,味美于石首含肚。然石首含肚亦年常入献,而肉强不及。此法出自随口味使大都督杜济,济会稽人,能别味,善于盐梅。亦古之符郎,今之谢讽也。(出《大业拾遗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