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博弈论的诡计全集 >

第46章

博弈论的诡计全集-第46章

小说: 博弈论的诡计全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频传,攻下魏、代、赵、燕诸王国,最后又占领了齐国全境。

    五月,韩信派使者来见刘邦,说:“齐人狡诈反复,齐国又与强楚为邻,如果不设王威慑,不足以镇抚齐地,请大王允许我暂代齐王。”

    刘邦一听,勃然大怒,破口大骂:“我坐困荥阳,日夜盼望你韩信带兵来增援,你不但不来,反要自立为王!我”此时的刘邦只看到了自己所处的危境,所以也就全然没有了风度,把自己的本性暴露无遗。

    正说着,刘邦感到自己的脚被人踩了一下。他用气狠狠的目光一扫,众人都茫然不解,唯有坐在边上的张良向他示意了一下。他晓得这位先生一定有重要的话要告诉自己,他打住了下面的一连串骂人的话语。

    张良清楚地知道韩信是当世首屈一指的将才,目前又拥有强大的兵力,处在举足轻重的地位上。刘邦如与韩信翻脸,轻则形成刘邦、韩信、项羽三强鼎立,重则导致项羽、韩信联合攻汉。无论出现哪一种情况,都于刘邦大为不利。反之,如果能调动韩信的兵马,就能拖住楚军,重创楚军,只有在这种前提下,目前楚汉对峙的局面才会向有利于刘邦的方向转变。

    张良靠近刘邦,悄声说:“大王,韩信手握重兵,右投则大王胜,左投则项羽胜。我们对他的要求要慎重考虑。”

    刘邦立刻心领神会,当即下令派张良为使节,带着印绶到齐地去,册立韩信为真齐王,并征调韩信的军队。于是,局势很快发生了重大转折,汉军由劣势向优势转变,逐渐对楚形成了反包围之势。

    可以想象,刘邦当时是万分恼怒,但权衡利害,他还是忍住了怒气,并且因此最终成就了自己的千古大业。刘邦的忍让并非软弱,他的实力在当时远远大于韩信,但他能这样做,完全是出于大局的考虑。日后韩信继续经常闹点事,当没有后顾之忧的时候,刘邦毫不客气地将韩信诛杀。

    博弈智慧

    君子有所忍有所不忍,在利于大局的情况下,忍是一种博弈策略,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忍是一种涵养,在人际交往中,忍是一种气度。有修养的人,从来不会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发火动怒,只有精通博弈的高手,才能品味出忍的力量。

第96章 可以从两头吃香蕉() 
亚太经合组织在上海开会期间,中央电视台做了一次访谈节目,一个美国在华女投资人说了一句话:“我们美国人吃香蕉是从尾巴上剥,中国人总是从尖头上剥,差别很大,但没有谁一定要改变谁的必要吧。”

    世界上许多事,国家间的大事,人与人之间的小事,许多都与这个“从哪一头吃香蕉”的问题有相似的地方——各持一端,也许都有道理。一个人很难让自己改变剥香蕉的习惯。

    无论懒惰者还是勤勉者,养金鱼都没有问题。勤勉者可以每天换一次水,懒惰者尽可以一月一换。只是如果突然改变换水的习惯,变一天为一月,或变一月为一天,金鱼都可能莫名其妙地暴毙。勤勉者据此得出结论:金鱼必须一天一换水;懒惰者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金鱼只能一月一换水。

    这就如同我们剥香蕉的方式,很多人之所以急于改变,其实是出于一种自卑与近视。如果遇到难以进行的改变,我们不妨先试试换个角度去想,它是不是一个香蕉问题?如果是,那么既然香蕉是可以从两头吃,那么这种改变又有什么必要呢?

    在人们的生活中,存在着种种惯例,也就是哈耶克所说的规范人们社会活动与交往的“未阐明的规则系统”,尽管它不像种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那样是一种成文的、正式的、由第三者强制实施的硬性规则,而只是一种非正式规则,一种诺思所理解的“非正式约束”,但是它巨大的影响力却是绝对不容忽视的。

    在制度经济学一书中,作者康芒斯指出:“至于某些习俗,像商誉、同业行规、契约的标准形式、银行信用的使用、现代稳定货币的办法等等这一切都称为‘陨例’,(因此)好像习俗与惯例有一种区别似的。可是,除了所要求的一致性和所允许的变化性的程度不同而外,并没有区别。”接着,康芒斯还举例道,在现代社会中使用银行支票的惯例,其强迫性不下于在欧洲中世纪佃农在领主土地上服役的习俗。一个现代商人不能自由使用现金,而必须用银行支票,这很像佃农不能自由去跟盗侠罗宾汉入伙一样。如果一个现代商人拒绝收付银行支票,他根本就不能继续生存。许多其他的现代惯例,也有同样的情况。如一个工人在他人都7∶00准时上班的情况下8∶00才到,就不能保住他的饭碗。

    ess策略能提供给博弈的参与者一些确定的信息,因而它也就能起到节省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交易费用的作用。最明显的例子是格式合同。格式合同又称标准合同、定型化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预先拟定合同条款,对方只能表示全部同意或者不同意。因此,对于另一方当事人而言,要订立合同,就必须全部接受合同条件。现实生活中的车票、船票、飞机票、保险单、提单、仓单、出版合同等都是格式合同。在进行一项交易时,只要交易双方签了字就产生了法律效力,也就基本上完成了一项交易活动。这种种契约和合约的标准文本,就是一种ess策略或称惯例。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这种种标准契约和合约文本,在每次交易活动之前,各交易方均要找律师起草每份契约或合约,并就各种契约或合约的每项条款进行谈判、协商和讨价还价,如果是这样的话,任何一种经由签约而完成的交易活动的交易成本将会高得不得了。

    华尔街日报曾经有一篇文章分析中国人中秋节互赠月饼的礼仪。若干年以前,每块14磅重的月饼——最常见的馅是由莲蓉、糖、油组成的——是贵重的礼品,稀罕的饕餮美食,人们把月饼精心地保存到寒冷的冬季,即大多数人仅能吃上大白菜的时令。不过,居住在城市里的中国人现在富裕了,月饼变得更像是累赘而非礼品了。就像美国的圣诞节水果蛋糕一样,蛋糕被人们送来送去,直到节日终了——最后一个收到蛋糕的人就不得不吃了它,或者悄悄地扔掉。

    在人们天天只能吃大白菜的时代里,月饼是一种有意义的礼品,会带来某种受欢迎的改善。令人困惑的是,人们为什么要在收到月饼之后回赠月饼,而不是消费自己买的或者做的月饼?答案在于,月饼赠与是人们传递给朋友、亲属、同事的信号,以此表明自己是良好的合作者。像其他非货币赠与一样,月饼一方面对赠与人来说是成本高昂的,另一方面对受赠人来说又价值不大——它湮没在了源自人际关系的合作收益之中。

    为什么赠送月饼而不是其他什么东西成为了一种信号?

    答案是,人们今年相互赠送月饼,是因为他们去年就相互赠送月饼。在任何时间,人们的行为必须符合基于此前一段时间的预期。如果他们不这样做的话,那么其他人就会开始怀疑他是否想延续某一关系。

    除了这些显性的惯例,还有一些隐性的,但是心照不宣的惯例,同样在支配着各个领域的社会生活。著名作家吴思将其称为“潜规则”,事实上,这三个字也是他的一本流传很广的书的名字。在潜规则一书中,吴思指出,支配官僚集团行为的东西,“经常与他们宣称遵循的那些原则相去甚远。例如仁义道德,忠君爱民,清正廉明等等。真正支配这个集团行为的东西,在更大的程度上是非常现实的利害计算。

    博弈智慧

    这种利害计算的结果和趋利避害的抉择,这种结果和抉择的反复出现和长期稳定性,分明构成了一套潜在的规矩,形成了许多本集团内部和各集团之间在打交道的时候长期遵循的潜规则。”

第97章 马屁股和火箭() 
在一定程度上,人们的一切选择都会受到“路径依赖”的可怕影响,人们最初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最后可能的选择,人们关于习惯的一切理论也都可以用“路径依赖”来解释。

    在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中有一句人们十分熟悉的名言:“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在人类的思想发展过程中,其中有一种枷锁与物理学的惯性很相似,这就是路径依赖。对路径依赖的通俗解释是:人们一旦做了某种选择后,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不能轻易走出去。

    第一个明确提出“路径依赖”理论的是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他由于用“路径依赖”理论成功地阐释了经济制度的演进规律,从而获得了199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思认为,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某一路径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及未来可能的选择。

    正如孔子所言:“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一个好的路径形成,沿着既定的路径,就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获得一种“赢家通吃”的优势;而一个坏的路径,可以使人顺着原来错误的路径往下滑,甚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下而导致停滞。而这种选择一旦进入锁定状态,想要改弦易辙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为了证明这一理论,科学家曾经进行过这样一个试验:他们将四只猴子关在一个密闭房间里,每天喂食很少食物,让猴子饿得吱吱叫。然后,实验者通过房间上面的小洞放下一串香蕉,一只饿得头昏眼花的大猴子一个箭步冲向前,可是当它还没拿到香蕉时,就触动了预设机关,被泼出的滚烫热水烫得全身是伤。后面三只猴子依次爬上去也想拿香蕉时,一样被热水烫伤。于是众猴只好望蕉兴叹。

    几天后,实验者用一只新猴子换走一只老猴子,当新猴子肚子饿得也想尝试爬上去吃香蕉时,立刻被其他三只老猴子制止。过了一段时间实验者再换一只新猴子进入,当这只新猴子想吃香蕉时,有趣的事情发生了,不仅剩下的两只老猴子制止它,连没被烫过的半新猴子也极力阻止它。

    实验继续,当所有猴子都已被换过之后,没有一只猴子曾经被烫过,上头的热水机关也被取消了,香蕉唾手可得,却没有猴子敢去享用。这就是路径依赖的自我强化效应。

    路径依赖虽是近代博弈论中的一个理论,但在春秋时期,就已被伟大的政治家管仲用来向齐桓公讲述治理国家和用人的道理。

    春秋时的一天,齐桓公在管仲的陪同下,来到马棚视察。他一见养马人就关心地询问:“马棚里的大小诸事,你觉得哪一件事最难?”养马人一时难以回答。这时,在一旁的管仲代他回答道:“从前我也当过马夫,依我之见,编排用于拦马的栅栏这件事最难。”齐桓公奇怪地问道:“为什么呢?”管仲说道:“因为在编栅栏时所用的木料往往曲直混杂,你若想让所选的木料用起来顺手,使编排的栅栏整齐美观、结实耐用,开始的选料就显得极其重要。如果你在下第一根桩时用了弯曲的木料,随后你就得顺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