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中医养生学 >

第51章

中医养生学-第51章

小说: 中医养生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0dB时,大脑可以正常工作,当噪音超过60dB时,人脑就停止一切思考。另外16℃左右的室温最利于大脑保持清醒状态。
(三)选择工作用具
写字台是脑力劳动者基本用具。写字台高度应随工作性质、工作者身高相适应。一般以肘部自然下垂稍高的水平为好。台面要宽大、平稳,便于摆放工作时要用的所有资料,以减少不必要的紧张和混乱。坐椅不可无靠背,以免造成脊柱疲劳。也不可太高、太低,使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台灯也是脑力劳动者必配的工具,台灯可增加需光面积,同时使周围环境变得灰暗,减少了无用环境因素对大脑的干扰。
二、营养药物补脑法
脑组织由脂质、糖蛋白、钙、磷等物质构成,大脑在活动时还能要多种物质参与代谢。因此脑力劳动者除每日摄取必要热量外,必须补充某些特殊营养物质,如此才能保证大脑正常工作。
(一)他脑营养素
钙和磷——是神经细胞不可缺少的元素,缺少时将发生神经过敏、失眠、焦躁和痉挛症。镁——是保持良好记忆所必需的元素。含上述元素的食物有:坚果仁、奶、蛋、鲜鱼、动物内脏及海产品。谷氨酸——又称“智慧酸”,为大脑思维功能所必需,在鲜奶、鲜蘑、鲜肝、味精及其他鲜味食品中含有。维生素B——有助于脑物质能量代谢,增加脑力。包括维生素B1、B6、B12几种,存在于叶菜、粗粮、麦胚、豆类、酸奶、啤酒中,不饱和脂肪酸——参与大脑物质合成与代谢,可增强脑力,抗衰老。在植物油、鱼虾中含有。
  (二)健脑药物
脑力劳动者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宜常服健脑药物。如人参制剂对健忘、头晕、神经衰弱症等有神奇疗效,还可用于纠正用脑过度产生的低血压、低血糖、心肌营养不良、心绞痛等病症,对于老年人可防治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的老年痴呆症。人参具有益气通脉、开心益智、还精补脑之功,但高血压者不宜服用。此外健脑方亦有效:胡桃仁1000g,龙眼肉500g,蜂蜜2000g,三味捣碎,拌匀密封保存,每次服50g,每日两次。
三、运动按摩保健法
脑力劳动者通过运动、按摩和气功可以达到舒筋活络,调畅气机的目的,从而防止各种骨关节病、心脏病、脑病的发生。
(一)体育运动保健法
跑步是最常选用的锻炼项目,跑步是一项全身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状态和内脏功能,从而保证大脑充足的血氧供应。乒乓球、网球等球类运动可以提高大脑信息传导、反馈的速度,从而增强大脑反应的敏捷性。总之,体育运动是脑力劳动者最佳保健方式。
(二)倒立与倒行保健法
养生家与瑜珈行者都认为倒立可以有效地增加脑血流量,迅速消除耳鸣、眼花及脑缺氧状态;倒行则活动背部的肌肉韧带,调节脊神经功能,可以有效地防治脑力劳动者的常见病,如颈椎病、腰腿关节病、肩周炎。
(三)脑部按摩保健法
头顶按摩,即以两手搓头皮,从前发际到后发际作梳头动作。头侧按摩,用两手拇指按住太阳穴,其余四指从头两侧由上至下做直线按摩。再按揉太阳穴,顺时针与逆时针方向各数次,浴面摩眼。两手搓热后,从上至下,从内至外摩面数次,然后做眼部保健操,此法用于工作后大脑疲劳。
四、节欲健脑法
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肾脑相通。肾精充足则脑力强健、思维敏捷,肾精亏损则脑衰健忘。《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明代医家张景岳说:“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这说明节欲可以养精,精足才能全神。因此,脑力劳动者应当注意节制房事。此外,烟酒也应当节制。长期嗜烟饮酒,不仅对身体各器官造成危害,还能使脑细胞严重损伤,形成血氧含量降低,加速脑细胞衰老。那种认为烟酒能带来灵感和精力的观点是不可取的。





第十七章 体质养生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不同的体质,采用相应的养生方法和措施,纠正其体质上之偏,达到防病延年的目的,这就叫体质养生法。
体质养生,是因人养生的一个方面,因其内容较多,具有相对独立的范围,故单立一章进行讨论。



第一节 体质学说与养生
一、体质的基本的概念
体质是指人体禀赋于先天,受后天多种因素影响,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所形成的形态上和心理,生理功能上相对稳定的特征,这种特性往往决定着机体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病变过程的倾向性。现代生物学研究认为。人具有根本的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共性,同时在人类群体中也普遍存在着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的研究完全支持了中医的体质学说。
中医的体质概念与人们常说的气质不同。所谓气质,是指人体在先后天因素影响下形成的精神面貌、性格、行为等心理功能的、即神的特征,而体质是形与神的综合反映。因此,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但体质可以包括气质,气质不等于体质。
二、体质学说与养生的关系
人们对体质的研究由来已久。在国外,到目前为止,已有三十多种体质类型学说。古罗马医生盖伦(公元30~200年)在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的基础上,把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即性情急躁,动作迅猛的胆汁质;性情活跃,动作灵敏的多血质;性情沉静、动作迟缓的粘液质;性情脆弱、动作迟钝的抑郁质。在十七世纪以前,盖伦的气质学说一直被西方医学界奉为信条。近代著名科学家巴甫洛夫则认为气质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特点在行为中的表现,把人分为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弱型等四种类型,分别相当于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在西方医学界颇有影响。但是迄今为止,国外医学对体质的各种分类学说,都无法直接指导临床治疗与养生康复实践,唯有中医体质学说与医疗实践、养生康复是密切相合着的。
祖国医学一贯重视对体质的研究,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成书的《内经》里,就对体质学说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可以说,《内经》是中医体质学说的理论渊薮。《内经》不仅注意到个体的差异性,并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的体质作了若干分类。如《灵枢》中的《阴阳二十五人》和《通天》,就提出了两种体质分类方法。在《素问·异法方宜论》里还指出,东南西北中五方由于地域环境气候不同,居民生活习惯不同,所以形成不同的体质,易患不同的病症,因此治法也要随之而异。后世医学家在《内经》有关体质学说的基础上续有发挥,例如朱丹溪《格致余论》说:“凡人之形,长不及短,大不及小,肥不及瘦,人之色,白不及黑,嫩不及苍,薄不及厚。而况肥人多湿,瘦人多火,白者肺气虚,黑者肾不足。形色既殊,脏腑亦异,外证虽同,治法迥别也”。又如叶天士研究了体质与发病的关系,在《外感湿热篇》中说:“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到顾其阳气……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强调了治法须顾及体质。再如吴德汉在《医理辑要·锦囊觉后篇》中说:“要知易风为病者,表气素虚;易寒为病者,阳气素弱;易热为病者,阴气素衰;易伤食者,脾胃必亏,易劳伤者,中气必损”。说明了不良体质是发病的内因,体质决定着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这就为因人摄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
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体质不是固定不变的,外界环境和发育条件,生活条件的影响,都有可能使体质发生改变。因此,对于不良体质,可以通过有计划的改变周围环境,改善劳动,生活条件和饮食营养,以及加强体格锻炼等等积极的养生措施,提高其对疾病的抵抗力,纠正其体质上的偏颇,从而达到防病延年之目的。


第二节 体质差异形成的原因和分类
一、体质差异形成的原因
(一)先天因素
先天因素即“禀赋”。包括遗传和胎儿在母体里的发育营养状况。父母的体质特征通过遗传,使后代具有类似父母的个体特点,是先天因素的一个方面,而胎儿的发育营养状况、对体质特点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性别因素
人类由于先天遗传的作用,男女性别不仅形成各自不同的解剖结构和体质类型,而且在生理特性方面,也会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特点。一般说,男子性多刚悍,女子性多柔弱,男子以气为重,女子以血为先。《灵枢·五音五味》提出:“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的论点,正是对妇女的体质特点作了概括说明。
(三)年龄因素
俗话说:“一岁年纪,一岁人”,说明人体的结构、功能与代谢的变化同年龄有关,从而形成体质的差异。《灵枢·营卫生会》指出:“老壮不同气”,即是说年龄不同对体质有一定影响。
  (四)精神因素
人的精神状态,由于能影响脏腑气血的功能活动,所以也可以改变体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即指情志异常变化伤及内在脏腑。
(五)地理环境因素
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其形态结构,气化功能在适应客观环境的过程中会逐渐发生变异。是故《素问·五常政大论》早就指出:“必明天道地理”,对于了解“人之寿夭,生化之期”以及“人之形气”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地理环境不同,则气候、物产、饮食、生活习惯等等,亦多有不同,所以《素问·异法方宜论》在论证不同区域有不同的体质,不同的多发病和不同的治疗方法的时候,特别强调了不同地区的水土、气候、以及饮食、居住等生活习惯,对体质形成的重大影响,说明地理环境对体质的变异,既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又是极其复杂的因素。
二、体质的分类
祖国医学对人体体质所作的分类,在《内经》时代,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阴阳五行分类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根据人的体形、肤色、认识能力、情感反应、意志强弱、性格静躁,以及对季节气候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将体质分为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型。然后又根据五音的太少,以及左右手足三阳经,气血多少反映在头面四肢的生理特征,将每一类型再分为五类,共为五五二十五型,统称“阴阳二十五人”,本法强调对季节的适应能力为体质的分类依据,具有实际意义。
(二)阴阳太少分类
《灵枢·通天》把人分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五种类型,这是根据人体先天禀赋的阴阳之气的多少,来说明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即气质方面的差别的分类方法。
(三)禀性勇怯分类
《灵枢·论勇》根据人体脏气有强弱之分,禀性有勇怯之异,再结合体态、生理特征,把体质分为二类。其中,心胆肝功能旺盛,形体健壮者,为勇敢之人;而心肝胆功能衰减,体质孱弱者,多系怯弱之人。
  (四)体型肥瘦分类
《灵枢·逆顺肥瘦》将人分为肥人、瘦人、肥瘦适中人三类。《灵枢·卫气失常》又将肥人分为膏型、指型、肉型三种,并对每一类型人生理上的差别,气血多少、体质强弱皆作了比较细致的描述。由于人到老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