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中医养生学 >

第37章

中医养生学-第37章

小说: 中医养生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活血通络
由于水温和冲洗时的水压和机械按摩作用,可调节改善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扩张体表血管,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代谢产物的排除;降低肌肉强力,减轻痉挛,从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健康水平。
(三)振奋精神,松弛紧张
水温不同,沐浴的作用也略有差异。热水对人体起刺激作用,入浴后血压升高,心跳加快,交感神经兴奋,使人产生要活动的欲望;温水对皮肤刺激较小,新陈代谢等生理作用也进行缓慢,心脏贝荷较轻,副交感神经兴奋,起到镇静,催眠作用。
二、浴身方法
温热水浴方法很多。可在盆中洗,池内浸泡,更多的则采取淋浴方式,可施行全身沐浴,也可用局部浴,如面浴、足浴,以及湿热敷裹等。使用时,可根据需要、习惯、身体状况及现实条件灵活选择。
冷热水交替浴系热水浴与冷水浴的交替合并使用,一般程序为先热后冷。先按上述热水浴方法沐浴,使毛孔扩张,皮脂污垢清除;再以冲淋法施冷水浴。冲淋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冲淋上肢→下肢→腰部→胸膛→背部→头顶。同时配合擦浴,转动肢体,以通体清爽、舒适为度。最后,用干浴巾接干全身,穿好衣服。
三、应用原则及宜忌
(一)水温适宜
沐浴的水温可根据习惯和身体情况而定。古人也主张浴水温度适体,不可太热,因水温太热则腠理开泄,蒸迫汗液,伤人津气;如长时间在热水中浸泡,会使全身体表血管扩张,心脑血流量减少,发生缺氧,引起大脑贫血甚至晕厥。
(二)浴次恰当
浴身的次数无统一标准。一般来说,皮脂腺分泌旺盛者可适当增加次数;瘦人可少一点;夏天每天至少洗一次;春秋季每周一次即可;冬季十天一次;强体力劳动后出汗较多,要随时洗澡;从事某种可能污染皮肤的作业时,下班后均应洗澡;老年人洗澡不要过频。
(三)热水浴的宜忌
热水浴是一种良好的保健方法,但要科学的运用,才能达到保健的目的。
1 浴处宜暖而忌风  浴室温度应保持在20℃~25℃;注意通风,但须避免直吹冷风,《彭祖摄生养性论》讲:“勿沐浴而迎冷风。”
2 饥、饱不浴  吃饭前后30分钟内不宜沐浴。因洗澡时,内脏的血液集中到体表,胃肠道的血液供应减少,同时胃酸分泌降低,使消化能力减弱,饥饿时洗澡会引起低血糖,尤应注意。
3 少用肥皂  人的皮肤为皮脂腺分泌的脂肪所滋润、保护,如洗掉这层薄薄的油脂,皮肤即干燥易裂和脱屑。尤其老年人皮脂腺萎缩,用碱性大的肥皂,会使皮肤更干燥,降低皮肤的保护作用,使细菌得以孳生。
4 预防“晕澡”  热水浴时,出现头晕、恶心、胸闷、心悸、口渴、出汗、四肢无力,甚至晕倒在地,称为“晕澡”,多见于老年、体弱者。预防方法是精神放松,不要有紧迫感;入浴缓慢,不要一下子把身体全都泡人水中;浴时如感头晕不适,应停止洗浴,躺在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体弱者浴前可喝杯糖盐水,防止出汗过多;年老及有心、肺、脑疾患者不宜单独洗浴,应有人陪同,入浴时间也不宜过久。
5 患传染病、皮肤损伤,经期妇女,不宜盆浴,以免感染或交叉传染,以淋浴或擦浴为宜。




第四节   蒸 气 浴
蒸气浴是指在一间具有特殊结构的房屋里将蒸气加热,人在弥漫的蒸气里沐浴。
古典蒸气浴,是在浴室内将壁炉或地炉上几块特殊的石头加热,然后熄灭炉火,往石头上泼水产生蒸气,当温度、湿度达到一定标准,即可入浴。现代蒸气浴则是由恒温控制电加热器将石头加热。
标准蒸气浴室设施应包括以下几部分:候浴厅、更衣室、淋浴室,木质结构的蒸气浴室,含有冷水池的降温室、休息室、盥洗室,有的还设按摩室,人工日光浴室等。
在我国,蒸气浴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保健疗法。它通常采用含有药物的水蒸气熏蒸体表,故拟在“药浴”一节中介绍。本书简要谈谈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蒸气浴。
国外把蒸气浴一般称作“桑拿浴”(sauna)。各国情况不同,具体使用又有所区别,较著名的有芬兰浴、罗马浴、土耳其浴、俄罗斯浴、伊朗浴和日本浴等。根据浴室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差异,可概括为干热蒸气浴和湿热蒸气浴两种。
干热蒸气浴,如芬兰浴、罗马浴、浴室内气温较高,达80℃~110℃,相对湿度较低,约为20%~40%.
湿热蒸气浴,浴室气温为40℃~50℃,相对湿度较高,甚至可达100%,俄罗斯浴、日本浴属此类型。
一、作用机理
中医学认为,蒸气浴时,人处于湿热空气的蒸腾中,腠理、口鼻同时感受,外至肌肤,内及脏腑,都得濡养,既可开发阳气,振奋气机,又能滋阴润燥,利水消肿。经常沐浴有调和营卫,镇静安神之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蒸气浴对人体的作用因素是高温及空气湿度和冷空气或冷水刺激的双重影响。它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加快血液循环、改善呼吸功能和心血管系统功能,有利于恢复疲劳和损伤组织的修复,对神经系统功能起调节作用。
二、浴身方法
蒸气浴的施行方法和程序与一般沐浴不同,其风格独特。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准备
就浴者脱衣后进入淋浴室,用温水、肥皂洗净全身并擦干或用热风吹干。
(二)入浴
进入蒸气浴室后,根据个人体质及耐受程度,在浴室四壁不同高度的木栅板上平卧或就坐,可不断变换体位以均匀受热,还可用树枝烫软后拍打身体,以产生机械刺激和周围空气流通。历时7~15分钟。
(三)降温
待全身发热后,走出蒸气浴室,进入降温室,用14℃~20℃的冷水冲淋或浸泡2~3分钟,也可在户外用冷空气降温,或在江河湖水中游泳。
(四)反复
出浴后经过一定时间降温,在还未出现寒冷感觉时即擦干身体,休息10分钟后,再进入蒸气浴室,停留一段时间后,又离开蒸气室降温。如此反复升、降温2~5次。
三、应用原则及宜忌
蒸气浴时,宜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选定适当温度、湿度和停留时间.健康人在干热蒸气浴(气温80℃~90℃,气湿20%~40%)室内,平均耐受时间为17分钟左右;在湿热蒸气浴(40℃~50℃,气湿80%~100%)室内,一次最多可停留19分钟。
降温时所用冷水温度及持续时间因人而异,原则上不应出现寒战或不适感。最好以温热水浴足结束沐浴。浴后休息半小时以上,同时喝些淡盐水或果汁补充体内水分和电解质。
每次就浴包括休息约需1。5~2。5小时,一般每周一次。
蒸气浴的注意事项与冷、热水浴大致相同。少年儿童入浴时间不宜过长,以10分钟为度;运动员训练及赛前1~2天不应做蒸气浴,而应在运动后进行。
蒸气浴的禁忌证:急性炎证、传染病、高血压、重症动脉硬化、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甲亢、慢性酒精中毒、癫痫、肾功能衰竭、恶性肿瘤、有出血倾向者。




第五节 矿 泉 浴
矿泉浴系指应用一定温度、压力和不同成分的矿泉水沐浴。矿泉水有冷热两种,冷泉常属饮用,热泉多入浴,由于沐浴的矿泉水多有一定的温度,故矿泉浴又称为温泉浴,古书中称温泉为汤泉、沸泉。矿泉不同于井水和一般泉水,它是一种由地壳深层自然流出或钻孔涌出地表、含有一定量矿物质的地下水。与普通地下水相比,有三个特点:温度较高,含有较高浓度的化学成分,含有一定的气体。
温泉是大自然所提供的能健身祛病的宝贵资源。我国温泉资源十分丰富,现已发现的就有3000多处,分布在全国各个省分,现已建成500多所温泉疗养院,发挥了很好的保健作用。我国人民运用温泉浴摄生保健的历史是很久远的。二千多年前的《山海经》中就有温泉的记载。汉代张衡的《温泉赋》,北魏元(艹长)的《温泉颂》,唐太宗的《温泉铭》等,都记述了温泉浴健身和治病的效能。
一、矿泉的分类
我同古代关于矿泉浴健身防病的文献记载很多,对矿泉的分类也做过很多探索。例如,《食物本草》对此就有论述。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我国600多处矿泉做了记载和分类,记述其不同作用。他将当时的矿泉分为硫黄泉、朱砂泉、雄黄泉、矾石泉、砒石泉等。
现代的矿泉分类,一般而言是以矿泉水中的六种主要离子(HCO3,so4 ,CL,Na,Ca,Mg),三种气体(CO2,H2S,Rn)及某些活性元素(如Fe、I、Br等),作为矿泉分类的基础。但由于矿泉的性质多样,类型也较复杂,其分类方法目前尚不完全一致,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按含有不同成分分类(见下表)
(二)按温度不同分类
矿泉的温度是矿泉浴保健治疗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温度可分为六类。即①冷矿泉:T<25℃;②低温矿泉:T为25℃~33℃;③不感温或微温矿泉:T为34℃~36℃;④温矿泉:T为37℃~38℃;⑤热矿泉:T为38℃~42℃;⑥高热矿泉:T>43℃。
(三)按渗透压不同分类
按渗透压不同可分为三类,即①低渗泉,可溶性固体在(1~8)g/L者,②等渗泉,可溶性固体在(8—10)g/L者;⑤高渗泉,可溶性固体在l0g/L以上者。
(四)按酸碱度不同分类
在泉源处测定pH值,可根据其反应分为七类。即①强酸性泉:pH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